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蕾 《学海》2014,(4):165-171
第三人撤销之诉是法国民事诉讼法中特有的制度,为德日国家所无。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既判力理论在上述国家存在差异。我国为遏制所谓的"虚假诉讼"现象而在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该制度。要使第三人撤销之诉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具有一定的制度空间,则应当使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既判力相脱离,同时对虚假诉讼现象进行大致的分类,并结合我国现有的制度框架,来重新型构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制度空间,以理清其与再审之诉及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制度边界。  相似文献   

2.
高伟凯  张桂琳 《学海》2006,10(2):64-74
清朝社会腐败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手段之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皆极具代表性。成因既有满族特有的八旗制度带来的不良因素,亦有中国封建社会固有的皇权政治及其文化体制造成的影响。研究清朝腐败,必将对我们研究中国官员腐败的传统渊源大有裨益。本文分八旗制度与清初反腐的政治局限、从乾隆王朝社会腐败看吏治腐败的制度根源、吏治腐败与晚清政治危局三个部分,认为八旗制度是清初吏治腐败的根源、揭示了君主专制制度是吏治腐败的源由。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治理制度,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认识宗教属性、处理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中形成和确立的宗教治理制度体系,包括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制度、政府对宗教事务的治理制度、宗教组织自身的管理制度。长期以来,作为党和国家规范宗教关系、进行宗教治理的主要依据,其显著优势主要体现为:党对宗教工作之领导优势,宗教界坚持中国化方向之主动优势,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与宗教界的主动适应之互动优势;其发展完善主要聚焦在:强化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健全积极作用发挥机制,推进宗教组织内部建设;其现代化转型主要落脚于:宗教与现代化具有兼容性,宗教治理制度与宗教治理效果具有统一性,宗教治理与社会治理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制度伦理是对建构和谐社会“良序情结”的一种回应,不管从制度伦理对建构和谐社会的功能助益,甚或二者在理性诉求和终极眷注方面的公度与通约,都可以看出,制度伦理与和谐社会二者之间是一种互构互益性的关系。制度伦理与和谐社会伦理生态之契合还体现了人类社会共同的美学期待。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析制度框架下之孔教运动,以及现代视域下之新儒家"宗教问题",经由历史向度之比较以求了解儒学宗教性之历史性格,意在揭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不可忽视的宗教性之原义,乃是一类不同于基于对神"信仰"的,而是基于对民"教化"的宗教意识。简言之,信仰与教化之间不容忽视的契合性,是儒学在其宗教性维度应有之历史性格。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讨论佛教禅宗的建塔制度及其有关生死丧葬等文化观念。禅林之塔可分为祖塔和普同塔两种,前者为祖师个人入葬之塔,后者为众亡僧骨灰合葬之塔。普同塔之制体现了百丈清规蕴藏的众僧生死平等的精神,而祖塔之制在后世则受世俗皇权和儒家观念的影响日益等级化。禅林中两种丧葬观念的冲突,一边是精进修行的禅师对百丈怀海生死平等观念的守护与坚持,一边是热心宗教事务、扩充禅宗势力的禅师对世俗儒家等级丧葬制度的认同与仿效。  相似文献   

7.
制度公正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度公正与社会和谐代表了一个“好”社会理想的两端:公正是最低限度的好社会,而和谐是最大程度的好社会。对于社会的和谐运行来说,制度公正是基本要求,但仅此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发育公民的另一种道德内驱力——仁爱之德。而发育公民的仁爱之德,必须从构建公正的制度规则和坚固制度公正这个道德底线入手。  相似文献   

8.
明清之际佛教界发生诸多僧诤,尤以曹洞宗云门系僧诤为引起制度变革的典型。云门系僧诤主要围绕着祖庭显圣寺的住持职位而起。此次僧诤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寺院内部势力分化,僧众事务难以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云门系开山祖师湛然圆澄制定的规约没有对住持职位进行规范说明,后代法嗣无矩可循。僧诤发生后,显圣寺僧众根据寺院势力分化的局面,制定了住持的任期制度,这就是"三年之期"制度。显圣寺的"三年之期"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僧众争夺住持职位的混乱,是明清佛教发展中寺院制度改革的代表性案例,也对我们认识曹洞宗云门系的发展,乃至明清佛教的变革有着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9.
方旭东 《现代哲学》2012,(2):103-107
本文通过考察二程及其门下的科举改革论,揭示道学的实践之维。文章依次分析了程颢、程颐、吕大临和杨时对科举取士的议论,指出:程颢提案的要点在于以学校代替科举,与王安石的三舍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程颐集中揭露现行制度的弊端,其言辞对宋英宗不无触动;吕大临对选举制度曾有系统构想,具体做法既吸收了程颢、胡瑗等观点,同时对现实做了一定妥协;杨时总结了熙宁科举改革的得失,认识到三舍法的不足,对前科举考试的资荫为官方式给予了肯定。二程及其门下在选举取士问题上的议论,既有对现实制度的激烈批评,也有参酌古今而做的制度设计,由此可见道学之为实践智慧的品格。  相似文献   

10.
李玉洁 《管子学刊》2007,(3):26-29,41
本文主要对春秋齐国的继承制度进行研究,认为春秋齐国存在着国君宠爱夫人之子而立的现象。如齐釐公宠夫人之子小白,因其母有宠,即位为齐君。齐桓公有十多个儿子,但只有六个宠夫人(每人一子)的儿子有资格争立。因此齐桓公六个宠夫人的儿子,其中五个做了国君。相反,齐昭公之子舍,虽被立为太子,但因其母无宠,"国人莫畏",得不到齐国人的支持,即位之后被弑,而没有为君。本文探讨了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并论述了齐国的这种国君宠爱夫人之子而立的现象是一种任人唯亲的制度,是引起齐国内乱、霸业衰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