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尽快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两全”,即“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界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其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使后进生同样得到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是当前每位教师渴求解决的一大难题。要想改变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学习现状,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成绩,必须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此,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切实研究后进生的表现,分析后进生的形成原因,进而探索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办法,使中优生队伍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中“后进生”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因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低于同龄人,在活动中无法教好的完成练习任务,从而被师生理解为“后进生”;二是因种种原因对上课抱有厌学情绪,学习行为经常违背师生所认同的行为准则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么不愿动,要么到处动,在教学中产生诸多负面效应,不仅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还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如何转化“后进生”对体育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转化“后进生”只有在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要更新,才能获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才能促进“后进生”产生好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一个班集体、一所学校总是存在后进生群体,这个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他们有突出的个性心理特征,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思想表现落后,学习成绩差,情绪不稳定。这种情况在中学后进生群体中,表现得最明显、最突出、最集中。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后进生具有明显的10大心理问题。一、失宠心理学生成为后进生并非天生的或命中注定,他们原来同样得到家长的喜欢,老师的关心与呵护。他们具有优等生的各种品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才被认为是后进生。进入后进生的行列,一种失宠心理油然而生。他们总觉…  相似文献   

4.
教海无垠,行者无疆。我在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担任班主任工作达十六年,使我深知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对一个学生、班级、学校是多么的重要。身为班主任的我,可以说是尝尽其中的酸甜苦辣。然而从班级管理中,我从中又学到了不少东西,其中对后进生的转化的获益是让我比较欣慰的。因为我在对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中作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此,跟大家交流一下,以求进步。  相似文献   

5.
作为高中的班主任,每天都得面对许多的后进生,其中大部分学生,有逃课、旷课的经历。在经过采取以下几项措施进行养成教育半年以后,多数学生取得较大变化,现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采用“成功教育法”增强后进生的进取心 成功教育的基本思想是:1.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2.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3.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基本方法是:多表扬、鼓励,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成功走向成功。全国优秀班主任徐德培就曾给自己规定,对待后进生必须表扬三次方可批评一次,他可谓是实践成功教育的杰出代表。当然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绝非朝夕之功,有时,还会出现多次的反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多施鼓励之“肥”,抱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教育教学的技巧在于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然而,一些“后进生”却因为我们教育者的疏忽而成了享受快乐的遗忘者。如何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让这些迟开的花朵也同样地怒放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题目,是一位班主任提供的后进生个案中的一句话。我认为这句话道出了许多优秀班主任的一条共同经验,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现以这篇个案为例,探讨一下后进生形成、发展和转变的过程,探讨一下失去尊重的人何以最需要尊重。请看下面的个案:  相似文献   

9.
我参加教学工作近30年,担任班主任工作27年。在工作中,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自己教育活动的目的定位于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上来,既教书又育人,面对全体学生,特别对转化后进生工作方面,就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用春风细雨滋润学生的心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了较高的素质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教育教学的技巧在于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然而,一些“后进生”却因为我们教育者的疏忽而成了享受快乐的遗忘者。如  相似文献   

11.
实施小班化英语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要“阳光普照”,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得到自己的发展,各得其所,创设适应孩子们成长的教育环境,这是我们的教育理想。它的显著特点就是人数少,每班20人左右。这就大大提高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频度、广度与效度,每一个人都倍受关注,每一个人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每一个人都拥有成功的喜悦,没有“被遗忘的角落”,较好地体现了教育的均等性、个体性和充分性的原则。小班化教学正因为有如此多的优点,使得教师更容易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以下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借此机会跟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2.
调皮学生一般指那些不服管教的后进生,班级中的“调皮”学生是一少部分特殊群体,他们不但自己不学习,而且还经常影响他人学习,他们使家长痛心,老师无奈。深究其调皮的原因,成人不得不反省,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调皮学生,它将给我们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是孙子兵法的核心,也是一切学生工作的核心。攻心,就是要研究学生的心理,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懂得心理学。学生工作,只可智取,不可硬攻。我们试图改变的,不是学生的身体,而是学生的心灵。教师要深谙因材施教的准则,要重视学生的差异,哪怕是后进生,他们的情况也各有不同,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能够随机应变,具体睛况具体处理,考虑问题要全面。俗话说:打仗讲究兵法,我想,对于后进生的教育,我们也要讲究策略。真正做到: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  相似文献   

14.
班级群体中后进生同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和研究方法学生的同辈群体对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它是学生社会化的动因.早在1902年,由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第一个提出,三十年代为西方研究学生同辈关系的高潮时期,以后,随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和七十年代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兴起,西方以及苏联对此问题的研究有所深入和发展.学生在班级中与同伴的交流是其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系统工程,要使这项工程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就必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尊重、关心、信任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6.
<正>所谓正强化,就是指给予愉快刺激,促进行为频率增加。它倡导的是在积极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下拥有正确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形成基本的规则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正强化第一招:追根溯源,知己知彼再行动我们班有一个姓管的同学,平时随心所欲,不服管教。她经常离家出走,爱和所谓的“朋友”一起出入酒吧、迪厅、宾馆,不穿校服,中午就餐喜欢跟高年级的同学而不跟自己班的同学一起吃,被学校领导逮住了也一点不惧,还嘴顶嘴毫不客气;  相似文献   

17.
中学时,语文课上,老师让一名同学解释"初出茅庐"的意思。那同学属于后进生那一类,抓耳挠腮磨蹭了半天,最后小声地问老师:"是不是刚刚从厕所里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设置不同问题情景引导被试利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数学问题,探讨不同问题情景对小学四、六年级学生运用乘法运算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被试掌握交换律的情况均好于分配律;即使没有正式学过交换律,四年级被试使用交换律的成绩与六年级被试没有显著差异。(2)六年级被试在同形问题情景中利用分配律线索的成绩好于其它的问题情景,两个年级后进生同形问题的成绩均好于其它问题情景。总体而言,相对于面积问题情景和笛卡尔积问题情景,同形问题表征方式更有利于小学生利用乘法运算策略。  相似文献   

19.
青年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正处于迅速变化时期,因此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这种现象不但会在后进生身上发生,也会产生在品学兼优的学生身上,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用问卷法考查了上海及浙江衢州四所中学共136名高二成绩优劣学生16项人格特征(为了便于统计说明,本研究中把学习成绩总分所属年级前20名称为优秀生,学习成绩总分所属年级后20名称为后进生,下同),并进一步用访谈法分析个案的人格特征影响因素。结果说明:(1)高优秀、后进学生在乐群、兴奋、稳定、恃强、敢为、敏感、紧张性等人格特征上有显差异。(2)普通高中优秀生与重点高中后进生在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及忧虚紧张性上差异显。(3)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及人际关系是影响高中生人格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