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美人格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的多层次积累中的精神凝结。审美人格的形成,即是现实的人走向审美的人的动态历程。在这个动态历程中,现实的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在实践的多层次积累中不断实现,并在实践活动的各个层级凝结成相应的人格特质。以现实的人作为构建审美人格的逻辑起点能够客观地揭示审美人格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人类审美欣赏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并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所在.从人的自我实现角度确认"审美实践",从"审美实践"出发解释人类审美欣赏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本来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美学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实践美学应该弥补实践美学的身体美学缺失,建构起自己的身体美学。实践本身就是身体的实践,没有身体的实践是不存在的,因此,身体的实践和实践的身体是新实践美学的身体美学的逻辑起点。实践的身体是在身体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新实践美学的身体美学首先应该关注人类自身生产中产生的身体及其审美关系,即人类自身生产中的美和审美及其艺术问题,建构起本原身体美学。在人类的生存中,身体的存在和发展是人类物质生产最基本的方面,衣食住行等都存在着身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审美化和艺术化问题,因此,新实践美学还应该建构起存在身体美学和发展身体美学。存在身体美学研究身体存在及其审美关系,研究身体存在的审美化和艺术化,主要是肉身生存的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问题。发展身体美学研究身体发展及其审美关系,研究身体的符号化和精神化,主要是精神身体、符号身体的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问题。新实践美学的身体美学追求肉身身体、精神身体、符号身体的有机融合,以塑造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4.
杨春时 《学海》2001,25(2):161-163
关于超越实践美学的讨论已经进行几年了 ,这场讨论有力地推动了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 ,刘纲纪先生的文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当代美学问题》① 以及其他几位美学同行的文章的发表 ,使这场讨论又有所深入。刘先生是实践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文章具有权威性。这篇文章对“后实践美学”进行了反批评 ,其中主要篇幅是针对我的观点 (超越论美学 )。我认为有必要继续与刘先生商榷 ,以求得刘先生及同行们的指教。首先是审美的超实践性问题。我对实践美学的批评首先是它把实践与审美同一起来 ,从实践活动中寻找审美的本质 ,…  相似文献   

5.
生态审美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将审美对象当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进行考察。当艺术感知被视为生态审美观照的对象时,艺术感知就从一种简单的艺术创作实践环节升华为具有丰富意蕴的审美实践活动,对这种意蕴的内在本质进行探讨,不但有利于加深对生态审美本质的理解,而且对更好地发挥艺术感知的作用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践美学机械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探究审美欣赏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从物质实践出发曲解马克思主义审美实践思想;教条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揭示美的本质.实践美学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相似文献   

7.
谢洁 《美与时代》2013,(8):133-134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整个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审美感受力和鉴赏力,养成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格,使审美体验浸透于艺术设计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8.
"审美无利害"是近现代美学的核心概念。杜威美学从"经验"出发,结合现代艺术史的发展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批判。杜威强调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的连续性,将审美视为增进直接经验,改善人生的实践方式,可为当今美学走出困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趋势偏向超越--关于审美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碧 《美与时代》2005,(9):12-14
审美文化已在当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审美文化一方面有其兴盛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存在着"过"与"不及"并存的偏向.基于此,作者主张紧扣大众的审美实践加强审美理论研究,正确认识审美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区分审美的层次,并针对审美文化中感性化过盛、宣泄功能过强等偏向,注重在感性表现中发掘、弘扬理性意义,增强审美的精神超越性,从而使审美文化基于必然,超越实然,走向应然.  相似文献   

10.
刘婷 《美与时代》2014,(5):113-113
一、引言 审美是只有人才具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关于美和审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是从人的实践活动中来考察的,认为审美是人在实践活动中观照和复现自身的一种活动,并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刘一象化”的论点。由于人的实践活动无所不在,人的审美活动领域亦无所不在。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下,审美以成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如何增强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己成为设计者对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要想获得审美的至高境界,必须凭借良好的感知,设计者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对生活中美的事物进行艺术概括和提炼,人们所追求的审美意识具有丰富的个性化差异,对美的感知不仅是审美的动力,而且是一种特定的情感感受状态。因此,设计是随着设计者对生活的感悟而产生的。《手绘大叔系列》正是在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之间产生。作者画笔下流露出的真情,让不少读者感受到了绘画的美好。画中用平常生活中的琐事,向读者传达了老年人的感情世界里,也可以像曾经年轻时一样互相表达和倾诉。研究编辑审美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编辑工作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审美与伦理是人类把握对象性世界的两种不同实践方式,具有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作为审美与伦理的共同存在,服饰一直沿着"共同价值的满足"这一尺度来实现审美与伦理的矛盾统一。近代以来,因为伦理的变易,审美与伦理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服饰迎来个性审美的春天。针对当前服饰审美中所出现的极端个性化倾向,本文从伦理的角度对极端个人主义展开了批判与反思,以期为当前服饰伦理建设提供借鉴参考,为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潘立勇教授等的新著《审美与休闲:和谐社会的生活品质与生存境界研究》,从休闲的审美本质切入,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审美休闲对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为提升当代国民的生活品质与生存境界提供了有益启思,具有较高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是构建"上天入地"之学问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将审美作为讲述的起点,借助对视觉文化、审美等概念的分析增长美术理论知识,以建筑作为审美对象,通过对海口骑楼建筑的欣赏及历史追溯,以"见住"的审美方式揭开骑楼建筑的审美秘密,运用现象学的方法从视觉文化的层面讨论审美实践,引入一种以视觉欣赏、分析建筑艺术的方法,让人处于当下审美状态。同时将海口骑楼建筑欣赏纳入美术课堂教学,以"在场"审美实践活动,把美术课堂教学从知识学习回归到审美感受的当下,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的美育功能,借此推进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美和审美的相对性,古今中外的美学家有过丰富的论述。但是如果把它夸大到绝对的地步,由此取消美丑的差异,否认人类审美存在客观标准和绝对价值,那则是走向了另一种极端,滑向了无是非标准的相对主义。因此,我们应该站在整个人类审美实践史的高度,认识真正具有普遍有效性的审美规律,不为某种流行的庸俗、怪诞甚至以丑为美的风气所迷惑。  相似文献   

15.
美应是一个静态的名词,而审美则应该是一个带有实践性质的动词,通过中西方设计审美内涵的差异对比,可以深入了解设计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想象力"作为天才内心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它对于理想的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生成作用,借助于理想的形象,主体的审美理念才得以显现。在鉴赏判断中,康德提出了两条重要的审美先天原理"主观形式的合目的性"与"共通感",主体以不同的审美先天原理可以获得独具特质、内蕴丰富的审美表象。探究二者如何在"创造性想象力"的推波助澜下赋予对象以审美表象,是对康德"想象"理论的一次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极其重要的素材,它们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感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任务。为此,教师应该认真地抓好作品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结合语文课的特点,创设情景,孕育审美情感;感知体悟,开拓审美想象;自我发现,进行审美创造,让学生在更广泛的审美实践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8.
对审美时尚影响建筑审美的现象作必要的研究,有利于提升人们对时尚及建筑审美的认识,使我们的建筑实践有一种全新的时尚观、科学的时尚观、审美的时尚观,使人们在感受、追随、摹仿时尚的过程中能获得美的享受并避免迷失建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没有“审美实践”这个概念,构成了中国当代哲学的最大失误。准确、全面和深刻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生产或劳动的观点,着眼于人丰盈、富足和高贵的精神生活、审美享受,考虑现代人张扬个性、开显自我的大趋势,从人自我实现、自我确证维度确认“审美实践‘这个概念,实现自我革命,这对历史唯物主义而言是必然的,是有客观根据的。这样做,也许正是21世纪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本方向和真正希望所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胡功胜 《孔子研究》2011,(3):114-122
由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东西方古典美学,体现了中西审美差异的源头特征.在审美思考上,表现出礼治思想和个体意识的不同向度;在审美实践上,表现出缘情与叙事的不同倾向;在审美思维上,表现出直觉感悟与理性思辨的不同方式;在审美心理上,表现出温柔敦厚与情感宣泄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