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象学的现象毕竟与希腊人的显现没有什么不同,尽管有一些虚幻的意义被赋予了消失在对事物的关系中的所谓主体性。所有扩展到了我们的悬搁的对主体性的批评,都是没有根据的批评:它们充其量只能指责主体性概念不能很好地思考——例如它只从本体方面思考——它们所依靠的显现,而这种显现就是世间事物的显现,它们从来也不思考与此不同的显现。因此它们仍然囿于它们所批评的东西之中,但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正是在这里,在要  相似文献   

2.
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大批的人从农村来到了城市,对于城市建设及各方面的充盈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同时,进入城市,却不等同于"城市人"的尴尬身份,使其形成了城市与乡村尖锐的冲突。沈从文对于农村和城市之间有着不同的看法,《丈夫》就是这种题材的短篇小说。从丈夫的身世、家庭情况以及在妻子进城工作之后丈夫的思想变化等角度理清作者是如何展开描写的,分析卑微的丈夫经历过了一系列的心酸苦难,终于觉醒,看透了人生百态,他和妻子决定离开城市回到乡村心路历程,进而揭示小说所体现出来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别、冲突及其根源。沈从文从各个角度对丈夫所进行的描写清晰地反映出作者对农民不幸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人性被扭曲、人格尊严被轻贱的丑恶现实的批判。  相似文献   

3.
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南方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八月之光》展示给我们一个被清教主义和种族主义压抑了人性的荒诞世界,描写了南方人被清教主义所异化的生存状况和他们的精神困境,表现了福克纳对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做花与做人     
花朵是植物界的小精灵,它最通人性。常常读到作家诗人描写的作品,不是意象优美,就是娇柔可人,仿佛是与自己的初恋情人缠绵温情。懂花的人都说,花有灵性,花如女人、男人。其实,一朵花就是一个人,一个人就是大地上行走的一朵花。  相似文献   

5.
理想与现实     
我们所主张的是共产主义理想。从中国共产党成立那天起,就是要领导中国人民为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我们要向全社会宣传共产主义理想,使广大群众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但是共产主义理想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不能把理想当做现实,要是理想就是现实,那理想也就失去其存在意义了!反之,现实也不等于理想,要是现实就是理想,人们奋斗就没有目标了,人类也无法前进了。二者是不能等同的。这是不是否认理想与现实具有同一性,理想能够转化为现实呢?当然不是。理想  相似文献   

6.
敲门的艺术     
敲门是一种学问,人们常说,言为心声。而我认为:敲门亦可为心声。我们都有这种体验,一听到敲门声,就能猜出来者是谁。因为敲门声往往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比如性急者敲门声急促,  相似文献   

7.
哲学的人生     
如果我们的生活不应该散漫无归,那就必须遵守一种秩序。我们每天的生活必须建立在一个大全上,必须从劳动建设中,从任务完成中,从紧要时刻中赢得联系,必须在重复活动中进行深化。这样,虽然仍旧从事千篇一律的劳动,生活却充满着一种自觉含有意义的情调。这样,我们就仿佛寄身于一种世界意识和自我意识中感到心安理得,我们就在我们所隶属的历史和我们自己的生活中通过回忆和忠实而找到我们安身立命之地。个人可以从他出生的世界那里得到这种秩序,也可以从教会那里得到这种秩序,教会规定着一个人由生到死的重大步骤和日常生活的细小事件,并且付予它们以灵魂。在这种情况下,个人通过他自己的自发活动就会获得他周围世界里他每天可以看见的和当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0,(10)
<正>一、爱惜节约有不同,常住物品勿轻忽我们在寺院里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这是什么意思呢?眼珠对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眼珠坏了,眼睛就看不到东西了,我们就会变成瞎子。同时眼珠也非常脆弱,很容易受伤,所以我们都会小心翼翼地爱惜它,生怕它受到一点点损伤。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的眼珠一样细心保护常住物,使它们免受损坏。  相似文献   

9.
给自己时间,一步步去走,给自己空间,一步步去做,年纪渐长日渐明白,生命还是要慢活,才会快活. 时间是一条长长的线,空间是一个宽宽的圆,我们的生命故事,都发生在它们中间. 人生,是个不能回头的旅程,所拥有的都会失去,所以要珍惜,但是不要抓住,因为抓不住. 每一个人的生命,是上帝给的礼物.它是一个可读的"作品",这个作品在人生过程中,也是不断地被修改、琢磨. 同样的环境,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心境"来对待.关键是你的眼光要向上,那就是说,把我们的"眼睛长在头顶上"吧!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蜕变     
生命是一个不断成长蜕变的过程.当我们与主相遇,当基督的信仰进入生命中,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就有了不同的样子. 让我们先来看看耶稣的门徒们.约翰,加利利的渔夫,与主相遇,受主呼召,跟随了耶稣,根据《马可福音》3章的记载,耶稣为他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参可3∶1 7).这种给学生起别名的事情实在不多见,耶稣的用意到底为何?历代释经家多认为这是对约翰性格的描写,约翰很可能有火热的性情,有时不免急躁.与主初相遇,就得了这个雅号,之后他的表现也确实名副其实.请看,《马可福音》9章,约翰对耶稣说:"夫子,我们看见一个人奉你的名赶鬼,我们就禁止他,因为他不跟从我们."  相似文献   

11.
人都是社会的人,生活在社会中就离不开交际。何谓交际?人们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相互交流他们的经验、感情状态以及理智状态,这就是交际。按哲学家沙夫的观点,交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感情的交际,一类是理智的交际。一个人把他的感情状态传达给别人,这就是感情的交际,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用一些动作传递其感情,这也是感情的交际。理智的交际则是传达某种知识或理智状态的活动,它是人所特有的。一般地,我们所讲的交际就是这种人与人之间所特有的理智的交际。理智的交际是离不开语言的,它能也只能由一种语词的语言、一种有声的语言(或这种语言的书写形式)来执行。可以说,理  相似文献   

12.
吴伟庆 《天风》2009,(5):10-11
神造人的时候已经清楚表明人的天命,就是生养,治理与管理全地,每一个生存于世上的人正是神所派立的管家.如何胜任这个职分是需要人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透过<创世记>的经文,我们知道耶和华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也造了人.耶和华上帝将他所造的空中飞的、地上跑的这一切都带到了所造之人亚当的面前,委托亚当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万物起名字,各从其类,按照它们的样式.按照它们的类别,逐一起名.这是人做的第一件事情.上帝将所造一切带到了亚当的面前,不仅是要他给一切所造之物起名字,更是要他来管理这个世界.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这些有生气的、有气息的,各从其类地管理好.这是人类的第一个职业.  相似文献   

13.
哲学与时代     
哲学与时代江丹林,包霄林黑格尔在谈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时悲观地认为,哲学的产生总是落后于时代,“密纳发的猫头鹰要等黄昏到来才会起飞”,哲学不能给现实以任何指导。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完美统一的马克思,则创立了“改革世界”的哲学,他把自己创立的新哲学形象地比作为人类解放报晓的“高卢雄鸡”。哲学确实有落后于社会现实的一面,但是,它又具有预见、指导、推动和改造现实世界的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就在于具有强烈的时代现实感。这种现实感不但不与研究的学术价值相抵梧,而且为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所必需。那么怎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时代现代感呢?笔者认为:1.立足现实,捕捉时代基本矛盾所表现出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之所以能给哲学带来根本变革,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无产阶级,就因为他是这样做的。列宁之所以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也因为他是这样做的。今天,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也应当这样做。2.哲学要真正把握它的时代,就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断返回理论自身进行审视,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对已经创立的理论进行自我评判,依据实践的新发展检验理论,修正某些已经过时的观点;挖掘以往为人们所忽视而又  相似文献   

14.
三、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实:我想一个学科要是产生了充分的一致性来维持一个持续的常规论述期,它就是科学。常规论述是指根据大家共有的正确规则进行讨论,而这种共有的规则能使我们逐渐积累建立在此规则上的“真理”。现在,主要是关于具有这种地位的自然界的论述。关于人和唯心论者称之为精神王国的神的讨论,则主要成了反常论述。但这只是一种历史的偶然。社会探索,甚至包括神学,也能够找出保证常规论述的范式;那样,它们就将成为科学。同样,我们现在称之为自然科学的学科,却也可能发现它们脚下的基础不牢靠,而且,它们结束时所具  相似文献   

15.
让时间沉淀     
正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人不能孤独地活着,之所以有作品,是为了沟通,通过作品告诉人家心里的想法,眼中看世界的样子,在意的,珍惜的。所以,作品就是自己,所有精工制作的对象最珍贵,不能替代的就只有一个字:人。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所以,没有理所当然,就是要在各种变量可能之中,仍然做到最好。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面对大自然赐予的素材,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自己。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  相似文献   

16.
童年意识对画家绘画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童年记忆对每个人都非常珍贵,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会深藏于我们的潜意识中,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部分。尤其是对艺术家而言,童年意识更是其创作的源泉。达芬奇的创作,以他笔记中描写自己童年记忆的一段文字为出发点;米罗无论是绘画表现手法还是创作题材均来自他的童年意识;达利儿时养成的特殊性格和心理影响着他整个的创作思维与生涯;蒙克的作品中充满了悲情色彩,与他不幸的童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所有的比较研究都同时含有同一性和差异性。这种充溢着智力难题的局面引起了无休无止的争论:我们所争论的究竟是同一事物还是不同的事物?人们可以用二者取一的办法来解答这个问题。但是,这种局面又会重新出现,因为它与比较观点本身息息相关,而与比较的具体事例无关。我们还要继续“命名”到何时?因为这个过程是没有止境的,而且最终“事物仍然是事物本身,而不是别的什么”。也许,我们已经不喜欢“名称”了,因为它几乎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知识,我们可能倾向于“描写”,因为“描写”给予我们“事实”。但是,这种“描写”也像“名称”一样,永无止境,因为如同耆那教教徒很早就教诲的那样,它是我们持有的加drsti(概念结构)或采用的观点的一种作用。  相似文献   

18.
美国学者J·H·穆尔说,计算机伦理学就是对计算机技术的本质、对该技术给社会所带来的冲击的分析,就是对各种有关使用这种技术的伦理学政策的制定、对为之所进行的辩护的分析。计算机伦理学是一个动态的和综合的研究领域,它所考虑的是:与不断变化的计算机技术有关的事实、政策、价值观及概念化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机伦理学并不是一组可以张贴在墙上的固定不变的规则。它也并不是道德原则在不受价值影响的技术上的机械应用。计算机伦理学要求我们重新思考计算机技术的  相似文献   

19.
文溪 《佛教文化》1997,(4):23-23
这一段话引自明代天台宗高僧智旭所著《阅藏知律》,充分表现了天台宗的思辩方式。天台宗的思想修养、宗教体验,不主张一味追求远离尘世的绝对纯净的境界。它认为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可以在当下就得到的。一般人是凡夫俗子,凡夫俗子一动念就是妄念杂念;但一定不能厌弃这此妄念杂念,要善于把握它们,利用它们做材料,达到向纯真圣洁的转化。天台宗这样主张,是因为它认为凡夫俗子的每一个闲念中,都包含着十种境界,最高是佛,最差是地狱;还包含着十种性质和现象。也就是说,在人。C之中,有善也有恶,有好也有坏,是复杂的而不是单一的…  相似文献   

20.
他仿佛总是骑着黑骏马从莽苍的草原而来,沉郁苍凉的古歌伴随着他的每一步跋涉回响、飘荡——这是张承志作品带给我们的基本印象.当我们的身心浸润进张承志的每一部作品时,都不能不感受到那充满生命光色的浓烈氛围,不能不感受到一个同命运共振的灵魂的澎湃激情,从而使得生活于现实中的、那许多游弋无定、渴求自由的智慧心灵获得自如的舒展. 这就是张承志,一个从第一次执笔起就恪守"文艺为人民"的创作原则,曾以"阿拉丁夫"(蒙语——"人民的儿子")作为笔名的张承志;一个"从来不让黏腻污脏沾上自己的笔尖"(《芳草野草》)的张承志;一个以三块大陆为立命之地,并充分地书写草原的广袤、粗犷、明亮,黄土高原的苍茫、雄浑和黄河的奔腾、激越的张承志;也是一个执拗地坚持认为"文学应当是作家心中最后的堡垒.一个作家很难做个完人,但是他至少对自己的文学要做到真诚"(《又是青春》)的张承志.可以说,因为有了他,中国当代文学又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