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9年9月21-23日,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学术研究杂志社、现代哲学杂志社协办的"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的67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包括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捷研究员等马克思主义领域的专家学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学术研究》和人民出版社等国内著名期刊、报纸的编辑与研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对于毛泽东历史遗产的研究,中山大学三家学术机构(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研究中心、《现代哲学》杂志社等)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研究部携手联合将于今年十二月中旬在广州举办“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确保  相似文献   

3.
《现代哲学》2007,(6):138
为了保证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和落实,原定于2007年12月中旬举行的“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将推迟到明年上半年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同时欢迎学界朋友继续投稿!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解释史研究中心《现代哲学》杂志社20  相似文献   

4.
陈燕 《现代哲学》2005,(1):44-44
2004年12月16日下午,第14期“中山大学马克思论坛”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举行。本期论坛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副所长旷三平教授主讲,题目为:评价尺度的本体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晏清,男,1938年生。现任南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哲学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四人帮”哲学批判》(1979),《论自觉的能动性》(1983),《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1983),《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本(1988),《当代中国社会哲学》(1990,主编),《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1990,主编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4,副主编),《哲学思想宝库经典》(1994,主编)等。  相似文献   

6.
在伟大思想家马克思的心脏停止跳动120年后的同一时刻—3月14日下午二时三刻,“中山大学马克思论坛”第一讲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会议室开讲。中山大学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参加本次论坛,他们有李萍副校长、梁庆寅处长以及叶汝贤、徐俊忠、黎红雷、蔡禾、刘森林、钟明华、郭文亮等教授。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所长叶汝贤教授主持了论坛。中山大学社科处处长梁庆寅教授为论坛致词。 本次论坛由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的徐俊忠教授做主题发言。徐教授首先回顾了过去80年来共…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2月1~2日,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在清华大学共同举办了"第二届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研讨会。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杂志、《教学与研究》杂志、《清华大学学报》等单位的专家与学者参会,主要讨论了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刊启事     
《现代哲学》是国家哲学类核心刊物,2002年第1期起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编。该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竭诚欢迎国内外哲学专家、学者赐稿,欢迎哲学专业工作者、哲学爱好者及各界人士订阅。  相似文献   

9.
“虚无主义、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会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13日,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的"虚无主义、现代性与当代中国"学术会议在中山大学顺利举行.  相似文献   

10.
《现代哲学》2006,(2):I0001-I0001
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编的《现代哲学》,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学术期刊。2006年,《现代哲学》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并郑重推出新专栏——“毛泽东与当代中国”。2006年恰逢毛泽东逝世30周年,本刊专设“毛泽东与当代中国”栏目,对于纪念这位曾经在当代中国烙下不朽印记,并将继续影响中国发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山大学罗克汀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96年4月3日在广州逝世,享年75岁。 罗教授原名邓焯华,1921年11月出生于广州。1939年考入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社会教育系,在张栗原、郭大力指导下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学期间他先后发表了《数学史的考察》、《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迟滞的原因》等学术论文。1943年赴桂林在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工作,并完成《科学新论》一书的初稿。该书分三卷即《科学总论》、《科学史论》及《科学方法论》,共30多万字,后来分为两书出版,即《自然科学讲话》(1946年新知书店)、《自然哲学概论》(1948年  相似文献   

12.
《现代哲学》2007,(5):F0002-F0002
为推动对于毛泽东历史遗产的研究,中山大学三家学术机构(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研究中心、《现代哲学》杂志社等)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研究部携手联合将于今年十二月中旬在广州举办“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确保会议的学术质量是主办方的热切期待。会议除特邀少量专业研究权威外,一律采用以文赴会的形式。为此,会议主办方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文,希望得到对“毛泽东与当代中国”问题研究有所心得的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征文以“毛泽东与当代中国”为主题,侧重于对毛泽东时代关于…  相似文献   

13.
《现代哲学》创刊于1985年,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广东哲学学会主办。2002年以来,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承办。《现代哲学》秉承“文本解读、学术取向、理论创新、现实关怀”的办刊宗旨,发稿范围覆盖哲学一级学科,注重稿件的原创性、学术性、前沿性,尤其关注具有独立思考、理论创新、论证充分的稿件。  相似文献   

14.
2011年9月23日,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和波兰密茨凯维奇大学哲学系在中山大学联合主办了"社会转型与政治认同"国际研讨会,会后,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  相似文献   

15.
2005年6月9日,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第18期马克思论坛,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研究员做了“执政新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脉络素描”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6.
中山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王晓升等新著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一书,已于2008年1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从多个不同的角度介绍和分析了20多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基本思想,揭示了意识形态的种类、存在形式、特征、功能等,对不同流派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梳理了各个思想家的意识形态理论的脉络,全面展现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复杂画卷。  相似文献   

17.
王晓升 《现代哲学》2011,(1):125-127
广东省及中山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素有传统。建国前就有何思敬、李达先生在中山大学哲学系从事"新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后来又有与艾思奇先生齐名(所谓"北艾南罗")的罗克汀先生薪火相传,1960年复系之后,以刘嵘、高齐云、叶汝贤等先生为代表的一代学者,逐步铸就了这个学科的辉煌。为了纪念刘嵘、高齐云、叶汝贤三位教授对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重要贡献,总结经验,推动新的发展,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哲学学会、广东马克思主义学会、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于2010年12月1日联合召开了"刘嵘、高齐云、叶汝贤的学术贡献与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研讨会。会议由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梁庆寅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田丰博士、广东省教育厅李小鲁副厅长、以及刘嵘、高齐云、叶汝贤教授的同辈学者及其他中青年学者约50人出席。这里刊发4篇有代表性的会议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徐俊忠 《现代哲学》2011,(1):121-123
广东省及中山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素有传统。建国前就有何思敬、李达先生在中山大学哲学系从事"新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后来又有与艾思奇先生齐名(所谓"北艾南罗")的罗克汀先生薪火相传,1960年复系之后,以刘嵘、高齐云、叶汝贤等先生为代表的一代学者,逐步铸就了这个学科的辉煌。为了纪念刘嵘、高齐云、叶汝贤三位教授对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重要贡献,总结经验,推动新的发展,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哲学学会、广东马克思主义学会、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于2010年12月1日联合召开了"刘嵘、高齐云、叶汝贤的学术贡献与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研讨会。会议由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梁庆寅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田丰博士、广东省教育厅李小鲁副厅长、以及刘嵘、高齐云、叶汝贤教授的同辈学者及其他中青年学者约50人出席。这里刊发4篇有代表性的会议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余少波 《现代哲学》2011,(1):123-125
广东省及中山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素有传统。建国前就有何思敬、李达先生在中山大学哲学系从事"新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后来又有与艾思奇先生齐名(所谓"北艾南罗")的罗克汀先生薪火相传,1960年复系之后,以刘嵘、高齐云、叶汝贤等先生为代表的一代学者,逐步铸就了这个学科的辉煌。为了纪念刘嵘、高齐云、叶汝贤三位教授对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重要贡献,总结经验,推动新的发展,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哲学学会、广东马克思主义学会、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于2010年12月1日联合召开了"刘嵘、高齐云、叶汝贤的学术贡献与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研讨会。会议由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梁庆寅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田丰博士、广东省教育厅李小鲁副厅长、以及刘嵘、高齐云、叶汝贤教授的同辈学者及其他中青年学者约50人出席。这里刊发4篇有代表性的会议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谭群玉 《哲学动态》2006,(12):68-68
2006年7月14~15日,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弗林德斯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国际研讨会在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举行。来自中、英、澳三个国家九所大学的2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交流论文共18篇。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叶汝贤教授、英国肯特大学哲学系肖恩·塞耶斯(Sean Sayers)教授做大会基调发言,中西方学者讨论和交流的内容主要有: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总体状况、具体问题和未来走向关于以往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总体状况,中国学者提出了三种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