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中见异法     
同中见异法,是恰当地反映生活的一种重要方法。“同”就是重复,“异”就是不重复。在重复中写出不重复来,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列宁说:“发展似乎重复以往的阶段,但却是另一种重复,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这种“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就是似同而异,同中有异。写文章当然要忌重复,反来复去不见新意,那是思想贫乏的表现。但是,为了表述的需要,有意地进行重复,并且能在重复中写出不重复来,那却是认识深刻、思想缜密的表现。写文章恰当地使用同中  相似文献   

2.
阿恩海姆认为运动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常所指的某一物体的位置的移动;第二种,是从不存在物体运动的地方观察到的运动,这就是张力.张力在美术形式效应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使观者可以在静止的画面构图中知觉到运动感的就是这种视觉上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正很多时候,人活得糟糕,就是因为不敢打破规则。规则有两种。一种是必须遵守的,不遵守就要倒霉。比如,银行里的钱不能贸然去抢,野生动物园不许私自下车。一种是应该打破的,不打破就过不上好日子。比如,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吗,五十多岁了还创什么业啊。如果人生有最高分和最低分的话,遵守前一种规则可以帮你去掉最低分,而遵守后一种规则,往往会使你失去最高分。我  相似文献   

4.
刚刚好     
有人说,不过分,不过度,不纵欲,不炫耀,做一切事情皆掌握火候,做到刚刚好。按此说来,“刚刚好”就是一种掌握好火候的本领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蜕变     
劲松 《天风》2007,(14):47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就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主耶稣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就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一粒麦子落在黑暗潮湿的土壤里,从外表看,它是在地面消失了。但是黑暗之中,却有一个新的生命在萌发,脱掉原有的躯壳,进入到另外一种新的生存状态,由  相似文献   

6.
于金奎 《天风》2007,(24):44
在大多数的人心目中,那些平时老老实实、不多言多语的人就是谦卑的人,而那些什么事都抢着做的人就是骄傲。当然前一种人中有一些是谦卑的。有一些人虽表面谦卑,内心却是骄傲的。同样,后一种人中有的确实是骄傲,但也有的人是谦卑的。这可能会使一些人无法理解和难以接受,其实,我们只要弄明白神判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读者看到这个标题,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错位感:马克思如何与拉康扯到一起,并且发明了一个叫做“症候”的概念?其实,这就是目前在欧美激进学界后马克思思潮中的当红学者齐泽克(Slavoj Zizek)常常使用的一种理论绝招:不可能性中的可能。我们知道,症候是拉康晚年重新标榜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症候中,人没有原生的本质,人就是在对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对佛教的认识上,长期以来存在一种偏知偏见,就是将佛教与宿命等同相待,即认为佛教就是宿命论。并由此将佛教认为是迷信、愚昧、落后,也由此派生出一些不公正的认知。笔者深感此种偏见既违反客观事  相似文献   

9.
智慧语丝     
一粒沙子就是一片沙漠,一片沙漠就是一粒沙子。——斯芬克斯 1.生活原本平淡如水,放一点盐它就是成的,放一点糖它就是甜的,放一点咖啡它就是苦的,放一点茶它就是香的,想调成什么味道,全凭你自己。2.人生在世,需要什么,也不需要什么。面对太多诱惑,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只是本能,而明白自己不需要什么才是智慧。  相似文献   

10.
大恩当言谢     
黄幸平 《天风》2010,(9):64-64
“大恩不言谢”原意大概是:受了大恩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感谢或者根本无法报答的,只有把感激之情放在心里就行了。可遗憾的是,今天把“大恩不言谢”理解成“大恩不用谢”,这就差之千里了。施者说“不用谢”自然是一种美德,但若受者“不言谢”那可能就是一种缺德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围绕着主体性、主观性、客观性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主体性即主观性,无客观性可言,否则就是“六经注我”。另一种观点认为,主体性虽然表现为主观性,但不排斥客观性,否则就是“只知有秦,不知有汉”。双方争论的焦点似乎集中在对主体性的不同理解上,但究其底蕴,实质是对客观性片面理解的分歧。他们都没  相似文献   

12.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  相似文献   

13.
慕恩 《天风》2007,(18):48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一个人若能静下来好好读一本有关神学的书籍的确不易,但若能坐下来阅读并进入一种与其思想相契合的状态,不能不说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主角     
正在我的生活里,我就是主角。对于他人的生活,我们充其量只是一个暗示,一种鼓励、启发,或是真诚的关爱。这些态度可能丰富他人的生活,但这没有可能发展成为——代替他人的生命。我们当不起完全为一个人而活——即使他人给予这种权利。坚持自己该做的事情,是一种勇气;绝对不做那些良知不允许的事情,是另一种勇气。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很正当。  相似文献   

15.
    
伤心,是一种最堪咀嚼的滋味。如果不经过这份伤的疼痛——度日如年般地经过,不可能玩味其他人生的欣喜。伤心没有可能一次摊还,它是被迫的分期付款。即使人有本钱,在这件事上,也没有办法快速结账。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残忍一点,不必过分纵容自己的哀怜。大悲,而后生存,胜于不死不活的跟那些小哀小怨讨价还价。有些人的怨叹是一种习惯,不要认真帮他们解决,这份不快乐,往往就是那些人日常生活中的享受。有时候我们因为受到了委屈而悲伤,却不肯明白,这种心情,实在是自找的。挫败使人痛苦,却很少有人利用挫败的经验修补自己的生命。就是这份苦痛,就白白地付出了。  相似文献   

16.
人类对死亡的思考,从古到今绵延不绝。在海德格尔之前关于死亡的种种思考中,不乏许多精辟的见解和深刻的论述。但这些不是以实用就是以教化为指归的思考,无法透入产生并支配这些思考的“形而上”的根处。无论死亡被理解为一种自然现象或一种生理现象,还是被阐释为一种社会现象或一种超验的彼岸现象,其理解和阐释的本质依据都在于:死亡不在场;更确切点说,一切理解和阐释都奠基于“将来会──可现在尚未”这种关于死亡不在场的基本领悟上。然则理解和阐释不在场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作为不在场者的死亡注定不可能向各种理解和阐释敞显…  相似文献   

17.
在牛年春晚的小品节目《不差钱》里,演员“小沈阳”说了一句很精辟的至理明言:“眼睛一闭一睁,就是一天;眼睛一闭不睁,就是一辈子。”  相似文献   

18.
歪曲,就是故意对事物做出不正确的反映,或故意按相反的意思理解对方的话,常规意义上的歪曲是一种强词夺理。 但是,在人们的交际实践中,却绝不乏把“歪曲”用得灵巧活泼、“美不胜收”的事例,这也就是本文所说的“妙用歪曲”。  相似文献   

19.
窗外·窗前     
离开屋子就到了窗外,出去了,就可以从窗子对面看回来。而走远了,就只能从心里回来。但那时,看到的就当然不只是窗,甚至还听得到闻得到更多。因为想是无所不能的,而望,最多是望断了那条曲折的天涯路而已。不敢说距离就产生了美,而在一定距离之外,能回去就是一种美,甚至连想到能回去也是一种牵肠挂肚的美,这距离不只是空间,所以思乡很美,这距离不只是时间,所以,回忆也很美。这距离往往是心灵上的,是错综复杂的牵绕。不敢说复古就是有内涵的,而只是人们常常会比较,常常能感觉到有变化,也常常觉得怕失去,或者矛盾地说,人们也是在过去中向往,向往…  相似文献   

20.
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一文中,康德认为:“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而造成理智不成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懒惰,二是怯懦。这是人自身的缺陷对启蒙的阻碍。然而,排除这些因素,启蒙所需的只是自由。康德区分了两种自由。公开和私下运用理性的自由。这样一来,只要有一个开明的君主能允许自由,那么启蒙就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