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斯兰日常生活伦理是由伊斯兰教特定的道德观念、善恶标准和行为规范构成的道德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体现在《古兰经》、圣训和伊斯兰教法中。作为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伊斯兰日常生活伦理蕴涵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它对穆斯林道德人格的培养,健康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指导性作用。在伊斯兰日常生活伦理中,人与真主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关系。真主对人有着绝对的统治,真主对人的关心无处不在。真主直接参与人的生活,洞察人的所有行为,与人同在于一切场合中。真主要求穆斯林要严格把握自己的生活,克服人性中的弱点,协调好同父母以及他人的关系,并以此…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认主独一”的思想来自于《古兰经》,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穆斯林的日常言行之中。《古兰经》是真主启示的经典,是穆斯林一切言行的指导者,穆斯林只有顺从真主,接受启示,才能对真主忠贞不渝,修行善功,宽厚仁慈。穆斯林坚信,真主是创造者、供给者和保护者,...  相似文献   

3.
安萨里伦理学是对早期伊斯兰哲学伦理学的改造,苏非虔敬精神使其伦理学体系神秘主义倾向明显。对于美德的内涵、渊源和德目,安萨里做了宗教式的解读。他将幸福解释为临近真主,知识和行为是获得幸福的基本方式。安萨里强调行为伦理规则的渊源,是体现在宗教经典中的启示及其权威的延伸,反对穆尔太齐赖派伦理学上的唯理论。在神秘德行论中,安萨里对苏非心性修养做了伦理学的解释,把其划分为一个德行上不断递进的次序。对真主的爱是一切品级和境界的巅峰。在现世生活中,人越是强烈的喜爱真主,越会在来世得到最高程度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神学与伦理学《神学与伦理学》是古斯弗塔生教授主要著作的第一卷。它的论题是:上帝之为惠顾人类而存在,并没有到基督教传统所声称的地步。作者论证了—种修正了的“以上帝为核心的”神学,对于理解人类的道德生活,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穆斯林应重视自律从恩霖自律,作为伦理学概念并非人人皆知。但作为穆斯林不仅要知,而且要加以做到。伊斯三教是以信仰和崇拜安拉为思想主体的宗教。其中对至高无上真主的崇拜,对未来后世的信仰,对未来幸福的向往构成了穆斯林思想和行为的心理依据。也就是说,作为穆斯...  相似文献   

6.
穆斯林应重视自律从恩霖自律,作为伦理学概念并非人人皆知。但作为穆斯林不仅要知,而且要加以做到。伊斯三教是以信仰和崇拜安拉为思想主体的宗教。其中对至高无上真主的崇拜,对未来后世的信仰,对未来幸福的向往构成了穆斯林思想和行为的心理依据。也就是说,作为穆斯...  相似文献   

7.
信经典,是伊斯兰教六大信条之一,是真主对信士们的明确教诲。“使者确信主所降示他的经典,信士们也确信那部经典,他们人人都确信真主和他的众天神,一切经典和众使者。”(2∶285)一、穆斯林“信经典”的实质内容真主创造了人类,并赋予治理世界的使命。真主为了使人们认清现世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指引人类走向正道,完成治理世界的任务,所以在每个历史时期,根据当时人类的实际需要,派遣了使者,并降示了指导人类思想和行为的经典。真主降示给人类的经典共有104部:阿丹圣人10部;师思圣人50部;伊德利思圣人30部;伊卜拉欣圣人10部;穆萨圣人的《讨拉特…  相似文献   

8.
正《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其语言凝练,辞藻优美;内容包括申述基本信仰,规定宗教功修,提供教法依据,指明处事原则等,这些内容至今影响着全世界穆斯林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古兰经》文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出人本思想《古兰经》中有大量涉及人类的经文,反映了其人本思想,体现在以下方面:(一)人类是最为尊贵的生命。伊斯兰教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存在均为真主所造,而人类是所有  相似文献   

9.
道德金规则的行为学原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明 《伦理学研究》2012,(1):122-128
不同的伦理学流派对道德问题有不同的观点,但最为基础性的道德问题始终离不开行为学意义上的道德解释;行为学解释是道德解释的出发点和基石,否则对道德问题的讨论就会陷于空泛。道德金规则从人类的共同本性和需求出发,为人的行为设定了准则,从而界定了行为正当性之界限,而这一界限乃是人际法律关系之渊源。道德金规则的两个原则——"无害原则"和"同情原则"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高"的法律。人类只要遵守了这两个最基础的行为准则,人类生活就会多些和谐,少些冲突,而这正是人类最基本和最大的道德。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是主张两世吉庆的宗教,鼓励人类在今世追求幸福的生活,在后世享受真主的恩赐和喜悦;感召穆斯林群众追求真诚、富足,在社会生活中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提倡命人行善,止人干歹。善功反映着宗教生活的需要,也适应尘世生活的要求。穆圣说:“一切善功,惟在立意。”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今世生活和后世生活,  相似文献   

11.
<正>可以说,朝觐天房打开了穆斯林抛开世间一切而接近真主的通道,任何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语言的身份不复存在。宗教信仰和社会道德的意义同时被唤醒和强化,平等的价值被彰显。在每个穆斯林心中,麦加和麦地那是最为重要的两大圣地,朝觐麦加禁寺、拜谒麦地那圣寺是他们一生梦寐以求的愿望。我曾参与我国穆斯林朝觐服务工作,真切地感受过朝觐者施予两禁寺的神  相似文献   

12.
<正>穆圣教导说:"祈祷是功修的精髓。"(铁尔米兹圣训集)祈祷是阿语"杜阿"的意译,亦称祈求、乞求、哀求等,是穆斯林宗教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祈祷是穆斯林为在今世和后世得到慰藉而向真主真心的祈求;是穆斯林承认自己的罪过,并向真主的忏悔;是仆人的心灵与造物主直接对话的一种方式;是对真主的崇敬、依赖、感恩、祈求等情感的自然流露与倾诉;是向真主敝开心扉,犹如同知己谈心一样;是穆斯林与真主的进一步沟通。  相似文献   

13.
孙慕义 《学海》2004,(5):126-131
我们所关注的不应仅仅集中于生命科学技术的基督教伦理学或宗教神学问题的解答 ,它应包括所有生命问题的神学研究 ;这其中应指所有生命体的生存状态 ,主要以人的生命为主要研究对象 ,它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和灵性的四个方面的生命 ;它不仅要解释和解决诸多的理论问题和文化问题 ,还应包含各宗教对生命问题的思想的比较研究 ;生命神学必须基本给出对临床医务活动、高新生命科学技术与死亡、与医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卫生经济政策以及生态问题的神学解释和评价方法等。生命神学应该是 :对生命诸问题的道德神学注释 ,是对人类生存状态和过程、生命科学技术、卫生保健和卫生经济政策的神学伦理学研究 ,是有关人和其它生命体的生命终极问题的学科 ;它应涵盖理论生命神学 (元生命神学与文化生命神学 )和应用生命神学 (医务或临床生命神学、生存与死亡神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健政策神学、生态神学 )两部分。  相似文献   

14.
高尚的宽容     
至恕至慈的真主对人类确是宽容的,真主在伟大的《古兰经》的“忏悔”章中,竟有十多处谕示那些误干不同罪过的人们,只要他们重新做人,真主是准许并接受他们的忏悔的,真主都会宽恕他们的。所以,广恩的真主教诲我们:“谁愿恕饶而且和解,真主必报酬谁。”(42:40)这就说明宽容来自真主,真主的德性是人类学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理,因而,人类的宽容在真主御前必将得到加倍回报。宽容是人类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宽容却是最高尚而艰难的。我们穆斯林应当学会宽容,因为宽容这情感不但能化解心头的冰霜,驱散眉…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伦理学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对人的道德能力持怀疑主义态度,甚至否认一切道德,摈斥德行,公然宣扬非道德主义;另一方面是对一切社会道德价值普遍表示怀疑,认为非道德活动似乎是人类生存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否认道德规范的客观根据,道德虚无主义日益加深,对道德进步逐渐丧失信心。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伦理学中,存在着两种趋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教认为今世的善与恶,都将得到真主的判决,在后世得到回报。行善者获善报,作恶者得恶报,用以警告世人要为自己在今世的一切行为负责,使世人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从而达到两世吉庆。“两世”思想是伊斯兰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两世”思想已内化于穆斯林的思想和行为之中,  相似文献   

17.
穆斯林怎样看待今生后世张迁根据《古兰经》的教导,穆斯林对今世生活抱积极进取和投入的态度,因为人类被造的目的是代真主治理世界。《古兰经》说:“我以你们成为大地上的代治者,以便我看你们怎样工作”(10:14)。在穆斯林的信仰中,人生在世并不是无目的的。真...  相似文献   

18.
浅谈伊斯兰教“六大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其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乃是宗教信仰,这也是穆斯林宇宙观、人生观的集中反映《。古兰经》云:“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确信真主和使者,以及他所降示给使者的经典,和他以前所降示的经典。谁不信真主、天神、经典、使者、末日,谁确已深入迷误了。(4∶136)根据《古兰经》的内容和包括信前定在内的“六大信仰”,是伊斯兰教的信仰基础;穆斯林的一切宗教行为都是围绕这个中心信仰而履行的。信真主是伊斯兰教“六大信仰”的核心和根本,是其余信仰的渊源所在。穆斯林坚信:在茫茫宇宙中,存在着独一的,无所不能,无始无终,创造并执…  相似文献   

19.
论西方伦理学的道德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西方伦理学的道德论证,指西方伦理学对人类道德生活的论证方式。作为一门哲学的基本学科,两千多年来,随着西方社会从古代经中世纪直到现、当代的发展,西方伦理学的道德论证方式也经历了相应的变化。这一演变不仅形成了西方古代和现代的两种伦理学范式,而且还反映出西方古代和现代道德生活的不同。了解这一过程,不仅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线索,而且对于我们合理地组织当代社会的道德生活,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本文拟根据德语的相关文献,从古代的幸福论和现代的义务论、客观的宇宙论论证和主观的人类学论证、最高的价值是不可…  相似文献   

20.
真主的使者说:“我被派做为世人的导师”,“我的使命是完善人类的道德。”真主派遣使者,就是要完善个人和集体的道德。因为它能给人类带来两世的吉庆。那么谦逊,就是人类善良品德和高尚情操的一种体现。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凡有所做为者,无不具备这种优良品德。我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