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希腊是哲学的失去了的童年。人在童年最具纯正的天性,哲学也是如此,雪莱曾说,古希腊史是哲学家、诗人、立法者的历史,后来的历史则变成了国王、教士、政治家、金融家的历史。最早的哲学家是一些爱智慧而不爱王国、权力和金钱的人,自从人类进入成年,并且像成年人那样讲求实利,这样的灵魂是越来越难以产生和存在了。一个研究者也许要详析希腊各哲学家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把他们划分为不同的派别。而我只是一个欣赏者,当我用欣赏的眼光观看公元前五世纪前后的古希腊哲学舞台时,首先感受到是哲学家们的一种共同精神素质,那就是对智慧…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哲学不仅是话语体系、理论体系、论辩活动或逻辑分析,更是追求智慧的生活方式,哲学话语与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本身是不同的。古代哲学与哲学家的具体生活不可分,哲学家总是不满于流俗的生活,他们竭力追求一种真正值得过的生活,从而追求极高明的生活智慧,极高明的生活智慧与哲学家的生活是不可分的,换言之,古代哲学家是知行合一的。古代汉语中没有"哲学"一词,但古代中国一直不乏追求极高明的生活智慧的哲学,孔子、老子、庄子、王阳明等都是知行合一的哲人(哲学家)。但现代学院派哲学已沦为话语体系、论辩活动或逻辑分析,已不再追求极高明的生活智慧,这是哲学的堕落和悲哀。哲学须回归生活,重新追求极高明的生活智慧,才能对世道人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古希腊,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个在学院被教授的学问;是提升精神的一个方法,它意味着个体存在方式的根本改变和转换。因此,在古希腊,哲学家不仅是指那些创造了哲学理论体系的人,而且包括那些实践某种哲学观念的人。此种哲学观从中世纪开始发生了根本的转换,哲学成为了一种纯粹抽象的、理论的活动,这种状况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完全改变。  相似文献   

4.
研究哲学是哲学家的责任。研究世界哲学是世界哲学家的责任。什么是哲学?什么是世界哲学?谁是世界哲学家?他们的责任是什么? 哲学不仅是爱智慧,它还含有探求事物(自我、社会与宇宙)本质的意思,即探求它们的产生、价值与将来发展。哲学探索往往被限制在最普遍的问题(属于实存、认识与价值的问题),虽然它的目的在于个别个人的改善的(明智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侯外庐先生在谈到中、西哲学的不同时说过:中国哲学家大都是“贤人”,西方哲学家大都是“智者”。这种概括无疑是精辟和中肯的。中国贤人一直都把德性之知放在首位,而不大重视见闻之知。因此,在中国哲学中,道德哲学尤其发达,而知识哲学则得不到充分发展。前者诚为我国哲学之优势,而后者则无疑是需要加以改进的。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宋明儒家和现代新儒家对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看法,从某一侧面展示“贤人”哲学的流变与得失。  相似文献   

6.
智慧的形状     
智慧是哲学的“专利”吗 ?有不属于“哲学”的智慧吗 ?这样的疑问 ,乃在于人们对属于哲学的智慧有一种下意识的固有判断 ,这表现为哲学的语言和文体形式 ,也在其所用的概念。我们却认为 ,现实教科书中的、甚至学术著作中的哲学把相当多的智慧筛掉了 ,只留下枯燥的教条。具体说 ,哲学筛掉了“智慧的形状”。哲学概念好比一个“点”。依照逻辑推论 ,各种这样的“点”相互替代、连接 ,从而形成一条线。哲学史就是这样一条不中断的线。在这样的意义上 ,哲学史是同一的 ,所以 ,哲学家们总要追溯源头 ,直到古希腊哲人的“爱智”。换句话说 ,哲学史…  相似文献   

7.
即使哲学这个名称也包含着悖论。[1]哲学与其说是拥有智慧 ,不如说是爱智慧。正是这个说法激怒了那些寻求答案而不是问题的人。但是 ,这种爱并不一定是令人不快的 :满足于未满足之爱意味着对爱之爱 ,并实际上会感受到对它的客体的蔑视。[2 ]它改变着那个客体 ,这种被爱的智慧不是一个人曾经认为其所拥有的东西。那些声称他们拥有智慧的人 ,并不怀疑他们所拥有的是教条或武断的意见 ,但是 ,那些怀疑他们是否拥有智慧的人 ,则可能会获得另一种智慧 ,即知识。智慧似乎是随着它所处的位置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 :在认知过程的开端 ,智慧是虚假的 ,…  相似文献   

8.
刘奔 《现代哲学》2006,1(2):1-7
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哲学必定懂得现实生活。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可以通过哲学与民众、哲学与社会实践、真理与价值、知识与信仰、理性与非理性、哲学家的使命感等问题展开出来。人民大众的实践活动,是哲学智慧的源泉。哲学是人类特有的智慧,其特色就在于它的批判性。对现存事物不合理、不公平因素的否定和批判,唤起人民的觉悟,是哲学的革命性、批判性锋芒的光辉体现。哲学不能故步自封,不应固守单纯知识的领地。应该突破哲学就是认识论的唯科学主义的眼界,向价值的领域、信仰的领域、非理性的领域挺进,开拓思想的自由。哲学家是哲学智慧的人格化,促进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哲学家的光荣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9.
试论犹太哲学及其根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犹太人是一个伟大而智慧的民族,她为人类贡献了《圣经》,创立了一神教,对人类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然而,谈到哲学,人们往往会问:犹太人有哲学吗?如果有,其特点是什么? 一要弄清什么是犹太哲学,还需从什么是哲学谈起。众所周知,哲学肇始于古代的希腊。在早期的希腊哲人那里,哲学被规定为“对智慧的爱”。爱就是追求或探索,智慧就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真理,用以爱智的工具就是人的理性思维。因此,所谓哲学,乃是人类理性对于宇宙和人生之根本问题的反思和求索。理性反思的对象可以有许多,而哲学反思的乃是其中…  相似文献   

10.
哲学是什么?胡塞尔认为哲学是反思,俄罗斯宗教哲学家舍斯托夫却认为哲学是一种斗争。实际上,这是理性哲学思维和圣经思维的对立。理性哲学思维基于人是“理性的人”的认识,通过“逻辑”的手段来寻找事物背后的根据,哲学是“爱智慧”。圣经思维却从人是“神性的人”出发,把“雷霆和闪电”作为自己的“逻辑”,把哲学当作“生死事业”,因而哲学是斗争。舍斯托夫对理性哲学思维进行了抨击,他对哲学定义的理解是基于俄罗斯宗教存在哲学的立场。  相似文献   

11.
犹太教迄今保持着历久弥新的生命力,理解其被誉为犹太智慧的特质是现实中和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犹太哲学家亚伯拉罕·约书亚·海舍尔对希腊哲学和希伯来传统的不同思想进路及其关系的哲学阐释,在希伯来传统的思想起点、本真智慧和智慧的生存道路上,提供犹太智慧的深度哲学洞见,在哲学史尤其宗教哲学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智顗号称智者大师,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宗师。他开创了中国佛教最早宗派之一的天台宗,创立一代教观,智慧出众,颖悟过人,确实是一位不世出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智者。关于智者名号由来,早就有明确的解释。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扬州总管杨广请智顗为菩萨戒师,智顗赐名“总持”,杨广上尊号“智者”。对此《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有所记载:“以今开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于总管金城殿设千僧会,敬屈授菩萨戒。戒名为孝,亦名制止,方便智度,归宗奉极。以此胜福,奉资至尊、皇后,作大庄严。同如来慈,普诸佛爱,等视四生,犹如一子。”师云:“…  相似文献   

13.
技术设计: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技术设计:当代技术哲学发展的内在意含哲学历来被人们认为是追求智慧的学问,而智慧大体可分为理论活动的智慧和工程活动的智慧.最早的技术设计作为工程活动的智慧,伴随人类早期的造物行为就已经产生.古希腊一些著名哲学家曾对工匠、人造物活动进行过富有启发意义的探索,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等.  相似文献   

14.
究东西之际,通天下之变,成一家之言——阿奇·巴姆的比较哲学与世界哲学陈刚校完阿奇·巴姆的《比较哲学》一书译稿,掩卷沉思,觉得应当为这位智者写些什么。阿奇·巴姆是早已成名的美国著名哲学家,曾与我国老一代学者方东美先生有过交往。巴姆先生知识广博,成果众多...  相似文献   

15.
论医学院校哲学教育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医学与哲学的联系医学与哲学有着共同的关注对象 ,医学与哲学都关注人和人的生命。作为社会科学 ,医学本身隐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固有的道德原则 ,有着深刻而明显的文化标记。医学本质上是一门富于人性和批判理性的学科 ,是科学技术和人文文化内在统一的学问。医学的这种人文关怀和道德原则与哲学有着共同之处。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 ,这种对智慧的爱就是对人类的爱 ,它使得人的在世本身具有了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深切的忧患意识。因此 ,良好的哲学意识都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这种情怀孕育和涵养了医学的人文精神。为此 ,全面关照人类命运…  相似文献   

16.
理性的区分     
什么是哲学或形而上学?海德格尔的回答直指在者之在。这种回答与他追问“思想的第一开端”有关。而博德尔的见解与之不同,他认为,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这种爱体现为一种概念的表达,一种智慧的给予,它涉及到概念理性,哲学是在这种理性中实现出来的,它不能还原为本体论、神学。理性区分为三种类型:自然理性、世界理性和纯粹理性(即概念理性)。前两者是理性之内的区分,而纯粹理性是理性自己与自己的区分,后者产生了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7.
从古希腊开始,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哲学的本性被看作是“爱智”,即哲学是代表和体现人类智慧的发展的一门学问。哲学之所以如此“高贵”,是因为它具有其他学问所没有的“普释”、“通铨”的功能。而哲学之所以有此功能,则又由于哲学为一切存在现象找一个“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根据”,而这种根据又必须是以实在的、可信的实体(SUBSTSNCE)为本体。  相似文献   

18.
老子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家,孔子是中国第一位伦理学家。将他们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不仅可以看出彼此观念的异同,也可以认识老学先于孔学的顺序,以纠正一般哲学史上孔先老后的错误倒置。黑格尔认为孔子的教训是一种道德哲学,他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他还说:“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构成中国人教育、文化和实际活动的基础。但中国人尚另有一特异的宗派,这派叫做道家。”这里,黑格尔似乎隐  相似文献   

19.
实践作为具有意志和理性的人的活动来看,是由实践主体、实践目标、实践对象、实践工具和途径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以任何一个实践的基本要素为“坐标”,均可以为实践定位。但我们不能仅停留在静态的实践结构上,而还要从动态的实践过程来考察。要提出实践何以可能的问题。实践必须以实践主体的意志自由为前提和根据,这样实践首先表现为“道德实践”的形态。追求“道德实践”的智慧的学问即是哲学,这也就是哲学“爱智慧”的本义。按康德的看法,哲学作为“最高善论”蕴涵着“爱学问”,哲学的爱智慧论既适用于实践理性,又适用于“思辨理性…  相似文献   

20.
一、非封闭的哲学概念要描述德国哲学的现状,并非易事。德国虽然有许多“好的”哲学家,但却没有能够驾驭整个[哲学领域]的杰出的思想家。在哲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兴趣之间虽然有着明显的、甚至原则的区别,但却不存在自成一体的、其对立性足以代表整个哲学研究的学派和方向。因此,就难以勾画出划分学派的略图。但是,每一个哲学家都愿意同任何一个哲学家就一切哲学活动进行讨论式的对话。这并不意味着哲学的统一性,而恰恰表明对立的立场在对话中清楚地显示出来,表明哲学家是互相持批判态度的。同时,要举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