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向称儒、释、道三家(或称三教).自汉魏以来,史家多以"道家"一名混称老、庄之道家与张陵之道教.而"道学"一名既可指称"黄老之学",又为"宋明理学"之代名词.近世以来,学术界引入西学的概念,严格区分"哲学"(Philosophy)的道家与宗教(Reli-gion)的道教.而另外又有以"道学"之名涵盖"道家之学"者.而自19世纪以来,西方汉学界又以英文之Taoism或法文之taoisme统称中国的"道家"与"道教".于是,"道家"、"道教"与"道学"名称的内涵界定与使用范围遂成为学术界多年以来致力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宗教文化与历史学的角度,通过考察道家思想衍变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即先秦老子之学与庄子之学,秦汉黄老之学,魏晋玄学,隋唐道教重玄学与宋元道教内丹心性学,来探索"道家"、"道教"与"道学"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笔者主张,"道家"一词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狭义的"道家"概念,就是确指自先秦老、庄之学,秦汉黄老之学至魏晋玄学的道家学术流派;另一种是广义的"道家"概念,就是既包括原来先秦自魏晋的"道家"学术流派,也包括东汉以后创立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这样,既对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哲学的"道家"与宗教的"道教"作出了明确的区分,更为重要的是表明了我们尊重自身文化传统的学术立场.至于"道学"的名称,笔者认为无论从历史的层面还是现实的层面都易于与原有的文化现象"理学"发生混淆,为学术长远计虑,使用似宜慎之.  相似文献   

2.
“道’与“心’分别是道家与禅宗两文化的中心范畴,比较两者的同异性,揭示其内在联系,分析其理论得失,这对深入了解两者的思想旨趣或许不无神益。因篇幅所限,本文只揭示“道”与“心”在主要特性上的同异性而不全面论及其基本内涵。一、道家之“道”与禅宗之“。乙”的共通性(-)从“道”的自然无为性到禅宗“心”的自然自由性‘咱然”、“无为”之词均创立于道家,首见于《老子入它们是作为释解“道”的属性的范畴而出现的。老子之“道”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其一,道性自然。这是说“道”的根本特性即表现为自然本然性。《老子》二十…  相似文献   

3.
《圣经·路得记》和中国民间传说《涌泉跃鲤》分别是基督教与儒家传统文化中影响甚广的作品,两部作品均以日常家庭生活和婆媳关系这种易于被众人理解和认可的题材而微言大义,展现路德之爱与姜诗妻庞氏之孝,不仅使"爱"与"孝"丰富的伦理内涵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文本中所反映的家庭伦理观念又蕴含着独特、深刻的美学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是我国传统琵琶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历史久远,音乐辉煌,是我国音乐宝库中之精品。两首作品所表现的是同一历史题材,由于作者的立足点与艺术构思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音乐形象与艺术效果。手法巧妙,音乐极为感人。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汉学家马利奥·沙巴蒂尼曾对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作过一番评价,直言其"移西方美学之花接中国文艺思想传统(主要是道家)之木"。对此,朱光潜在20世纪80年代数度作出回应,表明自己实则是"移西方美学之花接中国儒家传统之木"。本文对朱光潜思想展开重新考察与梳理,认为其实际上有一个由偏于道家向偏于儒家的发展过程,及至20世纪40年代,其儒家文化立场已经非常成熟、稳固。此时他以儒家的礼乐文化之木接西方近代美学之花,在中西文化互释中阐发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并寓以自己"美善合一"的人生理想与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6.
儒释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者对艺术各有不同追求。陶瓷艺术是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展现。儒释道文化在陶瓷上的展现古已有之,如唐三彩、汝窑、钧窑、青花等均以陶瓷为载体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作为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形式,现代柴烧陶艺作品同时蕴含了儒释道的中心思想,相比其他陶瓷作品更有包容性和丰富性。柴烧取材于泥土,直接放在柴火中达到"凤凰涅槃"的效果,展现了佛教的"轮回"思想。作品古朴自然、落落大方,以手工成型为主,造型效仿古法、崇尚传统,遵循了儒家之"礼";作品釉面以天然落灰釉为主,木柴落灰在器型面上熔融成大自然恩赐的釉色,体现了道家的"无为"境界。以世界瓷都中国德化柴烧陶艺协会的作品为论证实例,从历史、宗教的角度论述儒释道文化在柴烧陶艺中的具体呈现,为柴烧陶艺作品的品鉴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曾对中国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长久以来,人们在探讨这种影响时,多将目光集中在中原汉族的传统文化上;然而,您是否知道,道教也曾对中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下面,本文就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为例,从一个侧面来向大家介绍这种影响。 在云南的民间音乐中,有一种著名的“洞经音乐”,其旋律飘逸、轻慢、悠扬、舒缓,营造出的是一种超凡脱俗、高雅深幽、恬淡闲适、虚玄缥缈的艺术气氛。行家认为,其整个音乐语言“透着道家哲学思想道家风骨道家情调”。云南洞经音乐的曲目非常丰富,仅大理白族地区就流传有200余首洞经乐谱,如大理市下关文化馆曾于1990年编印了一部《大理洞经古乐》,内录《元皇赞》、《真武赞》、《洞仙赞》、《水仙子》、《何仙姑》、《迎仙来》、《上清宫》、《蓬莱阁》、《道人歌》、《道士歌》、《迎仙驾》、《祈神章》等洞经乐谱,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云南洞经音乐的丰富内容。由这些洞经曲目的名称中,我们已足可感受到其内容之“道家情调”了。  相似文献   

8.
白奚 《哲学研究》2015,(2):28-34,127
本文提出和详细论证了汉简本《老子》首章的"下德为之而无以为"应是《老子》旧貌的观点,并通过对王弼注文的研究详细论证了其经文本应亦作"下德为之而无以为",而传抄致误为"有以为"。汉简本首章的思想脉络十分清晰,阐明了道家关于德的基本思想,揭示了道家式的德同儒家式的德的差异:"上德"是道家式的德,体现了"自然无为"的道家精神;"下德"(包括仁、义、礼等具体内容)是儒家式的德,它们与"自然无为"的标准相违且渐行渐远。因而以"自然""自发"为特征的道家式的德在价值上要高于以"自觉"为特征的儒家式的德。  相似文献   

9.
逆向思维是一种反习惯、反传统、反常规的思维方式,它与一般的、传统的或群体的思维方式相区别而独具特色。逆向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道家文化中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的"无为而治"就是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理论为出发点。这种思想,就是逆向思维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作家的创作往往受到其民族传统文化和其生活环境的影响;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立个体人格小说大师,在他的作品中构筑了一个神秘奇幻的"湘西世界";在沈从文的"湘西世界"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沈从文对传统文化中的湘楚文化、道家文化的精神体认和审美趋向。  相似文献   

11.
《庄子》系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经典之一,内中诸多寓言,融通涵摄着丰赡广博的哲理与文化内涵。古往今来,学者见仁见智,聚讼不已。本文以《庄子》"鲲化鹏"和"混沌之死"两则分居内篇首尾之寓言为例,选取易学视角,主要以卦气说,同时兼用训诂方法,分析"鲲"、"鹏"、"混沌"、"儵"、"忽"等意象义涵,以及"混沌之死"寓言中相关数字与《易》之间的相应性,认为《庄子》与《易》颇有相通之处。基于寓言意象以及"儵"、"忽"二帝之交会对待之分析,认为庄子充分利用了寓言及易象文约旨丰、言简理赅之特点,融寓言意象与易象于一体,使言外之意与象外之旨不言而喻,不见而彰。同时,认为《庄子》重顺应、养生与归藏,其哲学立场体现了《归藏》易首坤之旨,此其皆与老子相同或相近者,是以庄子为老子后学,而道家在哲学立场上与《归藏》易有相承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架构表现审视,是以儒、道、墨、法为基架兼容他家的复合文化系统。就其作用表现考察,儒家无疑起着前引的作用、墨家和法家具有附翼的功能,而道家则起着制衡的作用。这种互动互补、错综消长的建构特征。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自身既有冲撞和协调,又有交胜和交用的相当稳定和牢固的特殊格局。价值学说正是贯串此格局的一根梁柱。基于这样的前提认识,本文拟就道家学派之鼻祖老子的价值观,作一粗疏的评说。  相似文献   

13.
关于道家的"自然"观念,现有的一些阐释容易忽视不同情境下意义的变化,难免会笼统而论,由此带来判断的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和它语义的含混有关,为此需要先清理语义的模糊性。其中分析"自然"的不同成因是辨别其义的关键,由此将会发现道家"自然"具有两种形态,它们的内涵各有不同,并且与"道""无为"等概念也表现出不同的关系。一种是强调外界无干涉,意谓自己如此、不受他者影响;在此一方"无为"是另一方"自然"的原因,具体到道物关系则是说道"无为"而万物"自然"。另一种是强调内心无智故,意谓原本如此、不是有意造作;在此"自然"与"无为"描述同一对象的表现,可一并说明"道"的性状。在它最早出现之际即老子思想中,"自然"表现为第一种形态,另一形态则是在庄子思想中开始出现,自此以后二者并行共存。概言之,此二者分别体现了道家哲学在不同方面的诉求:一是反对他者干涉,以保障活动的自发性;一是反对自我造作,以保持活动的本然性。厘清了"自然"的不同形态,对它的内涵及其相关问题才能进行更清楚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琵琶是中国传统弹拨器乐之一,琵琶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演奏技法,使其音乐优美而富有魅力,成为民族器乐中的姣姣者,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20世纪80年代以来,刘德海先生创作的"人生篇"五首琵琶独奏作品,是这一时期琵琶音乐创作成就的标志。在这五首琵琶作品中,刘德海先生创作了许多异彩缤纷的新技法,如用右手正反弹、弱音、肉扫、勾搭;用左手泛音、上弦音、带音、绞弦等。这些新技法刚柔相济,虚实相映,增加了琵琶的艺术魅力,丰富了琵琶的音响效果,增添了琵琶的舞台感染力,使琵琶艺术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人们逐渐喜欢上琵琶这个乐器,这为琵琶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考察帛书《黄帝四经》和《易传·系辞》之间在思想上的内在联系,是先秦哲学研究中一个新的课题。《黄帝四经》产生于战国早期之末或中期之初,是现存最早的道家黄老作品,而《系辞》过去则一直被认为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但是,正如我在以前几篇文章中反复论证过的,《系辞》由于其与老庄道家的多方面联系,因而并不能被看作是儒家学派之作。通过本文的考察,我们会进一步了解《系辞》与道家黄老学派的联系,同时也使《系辞》道家说有了更充足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正"道"与"禅",是中国艺术传统中最重要的审美意趣之一,也是历代画者穷极一生想要达到的境界。在绘画的世界里,"道"与"禅"究竟是什么?难于言说,却也足以体会。道家道教追求道法自然、与天相和、返朴归真,表现于绘画,则是画者将对自然空灵境界的体悟融汇于作品,于虚无处捕捉大道真谛,体现天地自然的朴素之美,形神兼备、知白守黑的意境之美,重精气为用的内在之美,进而达到形神俱妙、与道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李健被称为音乐诗人,他的作品以歌词的优美和曲调的清新而在流行乐坛独领风骚。其歌曲的美学风格,一方面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的追求,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克制"主题的隐约渗透。  相似文献   

18.
在有着深厚隐逸文化传统的中国,把隐逸看作是一种典型的高尚行为似乎已经成为历来人们的共识。然而,实际上中国并不存在能够成一家之言的统一的隐逸思想,中国隐逸思想分为儒、道两派,而且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儒家隐逸以合乎道义为准则,道家隐逸则以追求适性为目的。在儒家隐逸思想中,"高尚"的确是隐逸行为的一个重要性质;不过与之迥异其趣的是,高倡"道法自然"的道家却并不认同"高尚"这个人为的概念,并且认为恰恰是这个所谓的"高尚"性质才导致了隐逸的蜕化,使之沦为"禽贪者器"。可是非常遗憾的是,从古至今的人们总喜欢不加区分且自以为是地把一顶"高士"帽同样强行扣戴在道家隐士的头上,由此便形成了中国隐逸思想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误区。  相似文献   

19.
正紫阳真人张伯端,一名用诚,字平叔,天台(今属浙江省)人。《张真人本末》~1、《悟真篇记》~2等文载其事迹大略。所著《悟真篇》"专明金丹之要,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所推为正宗"。~3《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27首,含《西江月》词25首,《满庭芳》1首,《解佩令》1首~4。词中藏道家修持之诀,宋元以来,屡有注解。但言词者以为"词至此亦不  相似文献   

20.
吴迪 《中国宗教》2018,(11):76-77
金庸先生的作品包罗万象,雅俗共赏,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将儒释道思想与侠义精神相兼容,其作品所刻画的人物性格鲜明,意境深远。他以道家文化为基础,塑造了众多家喻户晓的道侠形象这些人物随性自然的人生态度、天入合一的精神境界,寄托了金庸先生对道化人格的追慕之情,也对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起到了积极的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