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9年春节前夕,《中国宗教》杂志社采访组第三次前往中央统战部定点帮扶的五个贫困县之一——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进行主题采访。在之前的两次实地采访中,《中国宗教》聚焦于中央统战部有关部门、部派驻三都挂职干部,及全国宗教工作系统、全国宗教界举全系统之力,通过各类"造血式"的项目、资金帮扶,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产业帮扶、访贫问苦等领域,为三都扶贫攻坚做出的努力,并通过专栏、专刊等形式进行了系列报道。此次再访三都,正值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之际,采访组着重聚焦"全国宗教界公益慈善实践基地"自2018年以来,在三都产业帮扶和消费扶贫方面所做的系列工作,并向各位读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动员宗教工作系统及宗教界力量,继续合力助推贵州三都县的脱贫攻坚工作,8月1日至4日,由原国家宗教局扶贫办负责人带队,中央统战部办公厅社会服务处、三都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局挂职干部参加的帮扶项目对接调研组赴浙江省开展2018年度定点帮扶项目对接工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宗教界紧紧围绕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关决策部署,在中央统战部指导下,坚持"扶贫不能发展宗教""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等原则,积极投身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在扶持贵茸产业发展、支持马尾绣技能培训、扶危济困灾害救助、解决"三保障"突出问题、打通电商扶贫渠道等方面精准发力,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4.
《中国宗教》2017,(1):86-87
2016年12月27日至29日,山东省宗教局组织山东省基督教两会、山东省佛教协会等有关负责人赴三都进行扶贫考察。通过深入实地考察了解,考察组表示:一是深切感受到了三都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7,(5):220-22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长期存在反贫困责任主体错位的问题。随着"精准扶贫"向"精准脱贫"发生战略转型,贫困人口开始回归主体地位。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自由对于发展既具有建构性作用,又具有工具性作用,贫困的根源就是人的可行能力被剥夺,这与中共中央"精准脱贫"的减贫方略不谋而合。以此为指导,我国农村的反贫困工作就要改变以往以"扶"为主要手段的旧思路,转而通过扩展农民的工具性自由,来提升其自身的可行能力,最终依靠自身脱贫致富,扩展其实质自由。  相似文献   

6.
正一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动员宗教工作系统及宗教界力量,继续合力助推贵州三都县的脱贫攻坚工作,8月1日至4日,由原国家宗教局扶贫办负责人带队,中央统战部办公厅社会服务处、三都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局挂职干部参加的帮扶项目对接调研组赴浙江省开展  相似文献   

7.
贫穷一般意味着物质财富占有量的匮乏,但财富的匮乏有时又被看作是一种恶,一种需要消除的症状;因而,在现实的语境中,不遗余力地消除贫穷就成了一种公认的善。然而,贫穷也许会招致"恶"的发生,但贫穷本身并不意味着恶,如果剥离贫穷的多元赋值,从一种价值中立的立场来看待个体的贫穷,尤其是那些基于某种生活理念弃绝物质享受的个体,那么,贫穷就不一定是恶,也并不意味着可行能力的剥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精准扶贫"的伦理基础不是基于"贫穷是恶"的道德判断或"贫穷可能导致恶"的伦理叙事,而应该是某种"社会正义"。我们需要意识到,"贫穷"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精准扶贫"应有其限度;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相对于消除贫穷,守护财富匮乏者的自由和尊严是一种更基本的正义。  相似文献   

8.
贫困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挑战,金融扶贫被普遍认为是有效的扶贫方式。确保金融正义在农村金融市场顺利实现是扶贫成效是否显著的关键所在,这牵涉到政府、监管者、银行、信用环境、地区经济结构、贫困户等方方面面。社会责任感缺失是造成金融扶贫成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政府、金融机构与贫困农户之间尚未形成造血式的良性循环,乡村金融正义的实现需要一套可循序操作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9.
<正>为深入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国家宗教局领导两次率队到三都调研,选派机关干部赴三都挂职扶贫,并且积极组织和引导宗教界针对三都需求,精心筹划项目、开展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9,(6):82-85
社会工作基于现有的制度环境、精准扶贫的操作方略以及自身能力的发展状况,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作用有限。社会工作应在吸收人类反贫困经验的基础上,参与制度建设,构建多层次的适合社会工作发展的制度体系。只有在适合个体能动性发挥的制度环境中,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才能得以发挥。社会工作者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否则不仅在精准扶贫进程中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并获得专业发展机会,甚至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