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10月6日至8日,以"梦与中西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有着"中华梦乡"之称的福清市石竹山隆重举行.该次会议由石竹山道院以及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主办,福建省易学研究会,福建省老子研究会协办,并于学术会议开幕当天隆重举行了<百年道学研究精华集成>和<石竹山道院文丛>首发式.  相似文献   

2.
<正>"诚者,天之道也"一、中华文明对"诚信"的言说1.中华文明对"诚信"的解读《说文解字》中说:"信者,诚也。"在汉语中,习惯将信和诚连用,因为两字含义相同。诚信,就是守诺、无欺之意。2.中华文明对"诚信"的重视儒家思想可谓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所提倡的伦理观念是仁义礼智信,即"五常",这是儒家学说的精髓,也成为中国古典社会的道德规范。孔子曰:"人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大力强调并不断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亮点。道教是中国五大宗教中唯一一个根植于中华大地的本土宗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品格,承载着亚洲大陆古老文明所共享的文明基因。两千多年发展史上,道教既包容了中华文明内部的宗教、文化,同时也包容了中华文明之外的宗教、文化。更为重要的是,道教的"包  相似文献   

4.
张其昀在文化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争论中开始"文化自觉"。他肯定孔子、孔学维系"中华一统"的社会价值,总结孔子确立中华民族理想人格典范、构建中华文明价值传承体系、开中国数千年文明教化先河之功,同时重述孔学的知识与思想谱系。他既认为中国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息,是因为有一以贯之的道统,孔子是中国文化道统的中心;同时也主张突破狭隘的儒学道统观,以中国文化大传统为中国社会的新道统。当代中国人应该在继承孔子思想基本精神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价值理念,为中华文化开出新道统。  相似文献   

5.
殷商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华民族之根。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殷商文化是一个资源丰富的教育宝库。将殷商文化融入美术教育教学,深入发掘殷商文化在视觉艺术方面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探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与形式,对推动美术教育的传承性、创新性发展,实现教育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轨、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明之绵延,包含中国哲学之绵延.回到中国哲学的传统之中、汲取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聚焦中国哲学的发展问题,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理论方案.为了激发思考、凝...  相似文献   

7.
正6月11日,"道教天后信仰与南海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海南玉蟾宫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海南省道教协会、海南玉蟾宫、腾讯道学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杂志社、台湾地区大台南天后宫协办,研讨会旨在深入研究和挖掘道教天后信仰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科院学部  相似文献   

8.
正"道学"一词,见于《隋书·经籍志》,系指老庄道家及黄老道家之学。本文所言道学,系指以"道"为核心理念、终极信仰和方法论根据所形成的文化系统,主要包括老庄道家、黄老道家与道教。道学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全面深入,中医学在理论建构、生命观念、疾病诊疗、流派传承、本草方药、养生理法等多个方面都受到了道学文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复兴之中国精神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凝聚当代中华民族实践理念的精神整体。用实践观点的哲学视域研究中国精神,其学术旨趣在于以中国精神的实践本性与文化传统为主题,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实践整体和历史逻辑中理解中国精神所具有的实践意蕴与文化传统;在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文化基因"与"活的传统"中揭示中国精神的德性特质、心智结构,发现其民族性、世界性的意义;在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语境中探索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传承的社会基础与实践逻辑,阐释中国精神的现代性境界。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道学1是中医学的智慧之海,中医学是道学的奇异灵苗,道家道教是中医学的根柢。这可以从“形神”两个方面得到论证:“形”即是医道经典与传承体系,“神”即是医道思维。中医学的根柢在“道”不在其它,正本清源,去芜存菁,实有必要。这不仅为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家道教文化提供一个参考系,也为道学与中医学提供一个互鉴系,更为如何落实中医药“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守道医之正,开医道之新。  相似文献   

11.
八卦的创造与道统略论张连国历史和现在人们大都认为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我却认为:广义地说中华文化是以"道"为核心的道学文化。伏羲"始作八卦",是巫术时代原始思维的理性升华,创中国黄金时代的爻画文明,奠中华道学永恒典范。而周易八卦象数思维结构的同...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向称儒、释、道三家(或称三教).自汉魏以来,史家多以"道家"一名混称老、庄之道家与张陵之道教.而"道学"一名既可指称"黄老之学",又为"宋明理学"之代名词.近世以来,学术界引入西学的概念,严格区分"哲学"(Philosophy)的道家与宗教(Reli-gion)的道教.而另外又有以"道学"之名涵盖"道家之学"者.而自19世纪以来,西方汉学界又以英文之Taoism或法文之taoisme统称中国的"道家"与"道教".于是,"道家"、"道教"与"道学"名称的内涵界定与使用范围遂成为学术界多年以来致力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宗教文化与历史学的角度,通过考察道家思想衍变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即先秦老子之学与庄子之学,秦汉黄老之学,魏晋玄学,隋唐道教重玄学与宋元道教内丹心性学,来探索"道家"、"道教"与"道学"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笔者主张,"道家"一词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狭义的"道家"概念,就是确指自先秦老、庄之学,秦汉黄老之学至魏晋玄学的道家学术流派;另一种是广义的"道家"概念,就是既包括原来先秦自魏晋的"道家"学术流派,也包括东汉以后创立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这样,既对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哲学的"道家"与宗教的"道教"作出了明确的区分,更为重要的是表明了我们尊重自身文化传统的学术立场.至于"道学"的名称,笔者认为无论从历史的层面还是现实的层面都易于与原有的文化现象"理学"发生混淆,为学术长远计虑,使用似宜慎之.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5,(8)
<正>近日,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接受中国网采访。中国网:您对习近平主席:"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从宗教角度来看,您如何理解?学诚法师:文化是文明的核心要素。文明的复兴与重塑源自于文化的自信、自觉和自强,而这些都需要立足于对原有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儒释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以其对自然、社会、人类的敏锐洞察和深刻领悟凝聚为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宗教》2015,(3):22-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提出,"要讲清楚中华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文明的复兴必须建筑在重新辨识和激活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而现代性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全面渗透,则为我们重新辨识自身传统,敞开自身文明的新可能性提供了最重要的视角。以此为背景,2015年9月12~13日,由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院、《哲学研究》编辑部和《哲学动态》编辑部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及其现代意义"研讨会在吉林长春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和黑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一、反思传统文化研究的立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宗教》2023,(10):36-36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充分发挥儒家文化发源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地、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优势,不断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推进宗教中国化基层实践走深走实。一、理论研究作引领,发挥传统文化多元通和优势。构建政界、宗教界、学界共建共享的宗教中国化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儒家思想以及佛教一起,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传统思想之主流,在传统社会中起到了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指导社会实践的功能。重新认识和理解道教经济思想,是我们梳理中华文明之思想源流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密码存在于中华传统文化"和"的精神特质之中。不管是中国本土宗教还是外来传入宗教,都在不同程度上保有和谐包容的"和"精神,也都在互相的交流中进行着其中国化进程。中国各宗教之间的友好互动,对异质文化的融合有着正向的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许多学者在内圣之学的规模下叙述朱子道统论;余英时先生则提出道学与道统之辨,从时间、人物上来为道学与道统划界,指出道统之为内圣外王合一。此两方观点互有得失。在朱子,道学与道统在时间、人物上界限重合,实无分别;而尤其根据对《中庸章句》之序与经、注的内在关联等之考论,可知道统之"统"当训为"绪—业"(而非"谱系"),道统即道之"统绪—事业"(而非道或道学之传授谱系);道统之大本是内圣,道统之实质是内圣外王之合一;道学之传本身也是道统之传的一种方式。由此而可澄清相关误解、深化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20.
有关“道学”定义问题,向来存在不同理解。本文所谓“道学”指的是道家与道教之学,而“道学研究”则是道家与道教的现代学术研究。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道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干之一,在四十年间走向全面复兴,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保持着强劲的势头。时值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有必要对我国道学研究的主要成就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更好地构建道学研究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