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超群 《天风》2018,(7):29-31
新时代中的基督教,新征程上的中国化。2018年6月15日,福建省基督教两会在福建神学院学术演讲厅举行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交流会暨《八闽齐颂赞——福建省基督教中国化原创圣乐优秀作品专辑》首发式,学界、政界、教界的200多位嘉宾代表参会。基督教中国化是摆在中国教会面前的必答题,福建基督教的应对广受好评,笔者特地提笔记上这次活动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2.
6月15日,福建省基督教两会在福建神学院学术演讲厅举行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交流会暨基督教中国化原创圣乐优秀作品专辑首发式,学界、政界、教界的200多位嘉宾代表参会。福建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秘书长、福建神学院副院长蒿志强主持《福建省基督教中国化原创圣乐优秀作品专辑》首发式。福建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福建神学院院长岳清华在讲话中指出。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用的基督教中国化概念,旨在立足于学术的立场来更客观、更理性地探讨基督教何以能够融入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通过中韩基督教史比较、当代中国宗教生态和国际宗教对话动向三方面的思考,笔者力主如下结论:社会实践是检验宗教信仰的唯一标准;就当今中国国情而言,基督教中国化的必由之路在于,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发展进步做出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曹圣洁 《天风》2018,(7):40-41
我们敬爱的陈泽民牧师(我更习惯称他为陈院长)走完了101年的在世旅程,虽然从人生的规律来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我还是为中国教会失去这样一位博学、睿智、忠诚、谦逊的师长、牧长而悲痛。我认识陈院长最早是在1952年。当我进金陵协和神学院学习时,他是老师,每天早祷,他准时参加。  相似文献   

5.
《普天颂赞》是一部极具价值的赞美诗集,是基督教音乐中国化的一次成功尝试。它表现出一种融汇了中西音乐文化的审美特征,对于后来中国基督教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对于当前基督教中国化而言,《普天颂赞》无论是从音乐还是文学的角度,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深入研究挖掘。  相似文献   

6.
徐勇斌 《天风》2018,(11):27-29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被写入了国家宗教事务局2018年宗教工作的总体要求;今年是“济南会议决议”提出“神学思想建设”20周年,《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2)》成为中国教会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栋 《天风》2018,(9):32-33
几年前在"基督教中国化"这个问题被提出时,我就在思考: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现今中国教会是否在中国化上存在问题?怎么做才叫中国化?三自爱国运动进行了6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的深入,在实现了"自治"和"自养"以后,我们又看到了自身讲台宣讲中的问题,即"自传"的滞后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的脱节,于是自1998年底又开展的"神学思想建设"提出将"三自"落实到"三好"——这些不就是基督教中国化的深入吗?连学者都认为:"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主张,也就是基督教中国化最现实的神学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2,(6):36-37
3月31日至4月1日,"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专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座谈会由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来自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大学或研究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宗教事务局的部分领导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充分肯定"基督教中国化研究"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在研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诸多困难与阻力,需要政界、教界、学界通力合作。下面是几位主要发言者的发言概要,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商蕤 《中国宗教》2022,(8):88-89
<正>基督教赞美诗音乐中国化始于20世纪初,发展至今产生了一些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反映了不同阶段基督教赞美诗音乐中国化的突出特点。中华传统文化和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为基督教赞美诗音乐中国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又经过曲式和演奏方面的不断地中国化的创新尝试,基督教赞美诗音乐逐渐体现出了更多的中国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10.
《民众圣歌集》虽然篇幅不大,但是无论从创作赞美诗歌词,还是采用中国曲调为赞美诗谱曲,在基督教音乐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中,都可以说是创举,其经验值得借鉴。一基督教音乐中国化的早期探索,早在20世纪初就已发端。按照陈泽民教授的研究,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最早的阶段,是由中国基督徒独立编译基督教的赞美诗音乐作品。此后,中国基督徒自己创作的赞美诗作品陆续出现。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Quite often we have the experience that adolescents do not accept an offer of treatment,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they feel miserable. Or, that they do start in treatment and then change their minds and break off contact. The author reflects about factors and conditions contributing to these analytic failures. He discusses elements of analytic method, setting, neutral position, analytic relationship, and how the frames are put under pressure in work with adolescents. He thereafter presents some vignettes and examples of analytic work, where intuitive interven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appear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ordinary psychoanalytic method. For the analyst, these interventions can feel unexpected, incidental, like ideas out of the blue. On second thoughts, we may sometimes be able to trace and understand how these intuitions are based on non-conscious processes, like counter-transference feeling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ient still unclear and unarticulated for the analyst or perhaps a last desperate attempt to reach the patient and get in contact at a decisive or critical moment. Finally, the author reflects on the double face of psychoanalysis: both a contemplated, carefully described and systematic method and a craft with elements of intuition, creativity and, sometimes, inspiration.  相似文献   

16.
17.
关于感觉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感觉定义的分析,发现动物及不具备语言能力或相应生活经验的婴幼儿是不具备感觉能力的,而这显然是不正确的。究其实质,传统意义上的感觉或认知心理学中的感觉等当属于意识的范畴,而这与感觉是最低级的心理现象这一认识相矛盾,最后指出有必要对感觉进行重新规范  相似文献   

18.
Hypatia, as a journal, seems to adhere to die “party line” of academic philosophy. Is this a hindrance to creative feminist thinking?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