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作为记载魏晋间名士风流的集子《世说新语》,其对佛、道区别对待的态度,固然有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但最根本的还是僧人、道士各自的价值取向,即僧人凭借清谈、雅致与高门士人周旋,而道士凭借技术、操作向上层渗透,造成了这种偏差和分野。道教的这种取向,是历史传统、地域影响的结果;从史籍的记载,以及道士受到的教育能明显地看出这一微妙的变迁。而这一转变极大地影响了此后道教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法音》1989,(9)
神龙辞旧岁,灵蛇送春来。过去的一年,我省落实宗教政策有了新的进展。日前,有幸参加黄梅五祖寺大殿奠基典礼,有感而作。东山突起正中央,玉带双飘锁凤凰。僧人管庙建功德,日新月异大变样。而今重建天王殿,千年古刹换新装。大雄宝殿磬鼓响,奠基典礼喜洋洋。  相似文献   

3.
青州驼山昊天宫由全真道士李守正创立于元至元十五年(1278)之前,元代昊天宫道士皆属丘处机一系传承。明代昊天宫虽有道士居住,但根据现存碑刻中的道士题名,难以确定他们的宗派归属,考虑到明代道教的通常情况,他们极有可能属于正一道士。自清初至民国期间,昊天宫道士一直属于全真道龙门派,而且传承有续,246年间传承了15代,但与明代青州修真宫龙门派并非一支。  相似文献   

4.
东晋义熙八年,慧远在庐山东林寺筑佛影台,第二年又撰写了《佛影铭》。慧远有这样的举动,是他读佛经,得知西域的那伽诃罗国有"佛影窟",窟中有"佛影",而后"罽宾禅师"和"南国律学道士"来到庐山,告诉他更多的情况。"罽宾禅师"是从印度来的僧人佛陀跋陀罗,但"南国律学道士"是谁,颇费猜疑。本文根据文献中相关的记载进行分析,认为这位"南国律学道士"不是别人,正是从印度求法归来不久的法显。相关的考证不仅可以增加对法显回国后行踪的了解,也有助于理解慧远此举背后的动机,这些都与当时从印度传入的佛教禅修以及佛前观想的理论与实践有所关联。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梳理了清朝入关之前的宗教格局与宗教政策,认为清初二帝的宗教策略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坚守萨满教的主体地位,二是兼容并包其他宗教,三是仿效明代制度,建立了僧道官制度、度牒制度等。这些都奠定了清代入关之后宗教政策的雏形,也奠定了有清一代三教并举政策的基础。这种宗教政策对于满族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清代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发挥了重要的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湘潭道教始自晋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正一派道士大都恢复活动,但假道士也混迹其中,到1984年时,已有真假道士2000余人在活动,确实存在混乱现象,必须有组织地加强管理和引导。在向理安道长等的请求下,经过组织几位有威信的道士学习党的政策、法律,并了解他们的师承法脉、朝仪科范后,政府于1989年10月批准成立“湘潭市道教协会筹备小组”,1992年10月正式成立了“湘潭市道教协会”。 市道协根据党的宗教政策和中国道协《道教散居正一派道士管理试行办法》,对全市正一道士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在查清皈依“道、经、  相似文献   

7.
明代道士周思得历事成、仁、宣、英、景五朝,住持京师著名的显灵宫、朝天宫,为一代颇受优宠的道教名流。周思得以显扬灵官法知名于世,其编撰《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为弘扬灵宝斋法的巨帙科书。周思得是明代道教史上有贡献的道士,本文特对周思得及其灵官法作如下讨论。一、周  相似文献   

8.
邢飞 《宗教学研究》2007,3(1):27-29
明代时期贵州道教的中心做了一次转移,这次转移对贵州道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明代推崇的真武信仰在贵州通过道观的建设也得到体现。著名的道士张三丰也在贵州留下一些可以考见的蛛丝马迹。还有各派及其行持各类法术的道士也在贵州活动。从道教在贵州的情况,我们基本可以对明代贵州的道教作出一个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以笔者近年在上海浦东地区所做的田野调查、浦东川沙道士薛明德先生的口述资料为基础,本文尝试研究清末至解放初期上海浦东乡村道士的概貌。长久以来,这些乡村道士以"家族道士"的形式生存,世代延续着家族的道业。作为浦东地方社会中最主要的"仪式专家",历史悠久的家族道士常常成为一个社区仪式生活的"主祭司"。通过提供传统的仪式服务与仪式指导,家族道士与社区的庙和村民之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主顾关系。另一方面,浦东沿海社区的各个家族道士之间因为互拜法师形成的"师承"关联,以及共同的祖师祭祀、仪式互助等行动,使该地区的家族道士自然地形成一幅地方道士团体的面貌,表达了这些火居于社区之中的乡村道士的一种身份意识。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5,(12)
<正>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是北魏孝文帝为安置印度高僧跋陀而敕建。跋陀在少林寺开创了律和禅两大传承。约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东渡,至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首倡禅宗,后被尊为中国禅宗初祖,少林寺被誉为"天下第一祖庭"。唐代时,新罗僧人惠超曾在少林寺向法如禅师求法,新罗僧人慧昭在少林寺琉璃戒坛受具足戒。之后,又有以邵元为代表的一批日本僧人曾到少林求法,明代的陈  相似文献   

11.
唐五代时期的皇帝诞节,常有以讲论三教为皇帝祝贺之举。有关僧道诞节讲论之记载,要比儒士朝臣丰富许多。诞节讲论中表现优异之僧道,都会获赐"三教谈论"之称号。左右街僧录与左右街道门威仪,作为佛教界与道教界的上层精英和宗教管理者,他们也常常以对等的身份,于皇帝诞节讲论三教,为皇帝贺寿。今钩沉文献,道士诞节讲论者有18人。其中,获赐"三教谈论"者6人,出任"道门威仪"者6人,赐号与道职不明者6人。虽然诞节讲论道士见于文献记载者数量不及僧人之一半,然通过僧道互证,可以更多恢复唐五代盛行200年的诞节讲论的面貌。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永嘉县道协筹备组于5月27日至6月1日举办了县道教正一派道士培训班。参加培训考核的道士208人,年龄最高的85岁,最小的20岁。这期培训班由县宗教局虞绍锡局长主持,县委统战部麻永彭副部长、宗教局潘教东副局长分别作了时事政治、宗教政策和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的报告。温州市道协会长陈崇杰、县道协筹备组组长叶圣益分别作了动员报告和培训班日程、道协工作的讲话。这期培训班的主要课程有时事政治、浙江省关于宗教工作的管理规定,中国道协《宫观管理规定》、《正一派道士管理试行办法》,温州市道协《宫观管理规定》、《章程、宗旨》、《会员守则》、《清静经》等。经过培训,学员们对党的宗教政策的稳定性、加强道教自身建设和爱国道教组织的必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经过考试,成绩优良,合格率达96%。市道协秘  相似文献   

13.
明帝与武当山宫观经济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据明代正史及四部《大岳太和山志》等书中的有关资料,考证阐释明帝扶植武当道教的经济政策,着重论述了明帝创建和重修武当山宫观的耗费、敕免均州千户所差役使,其专心维修宫观,钦赐田地佃户,专一供赡道士及赐给各宫观香烛油蜡并道士布匹等问题,揭示了明代武当山道教鼎盛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4.
温州市实行对宫观庙宇管理以前,道教是一片混乱,释道不分,宗教与封建迷信不分,巫婆、神汉猖狂,道观内乱塑神像。同时,还有很多假道士,在居民住宅区化缘,群众意见纷纷,直接影响到宗教政策的落实。重点文化保护也无人管理,扰乱了道教事业的正常发展。根据上述情况,市道协常务理事会,多次研究管理办法,大家一致认为,管理好宫观、庙宇是燃眉之急。这一想法得到了市统战部、市公安  相似文献   

15.
明代中国内地景教衰亡,逐渐融入民间佛教、道教信仰。本文通过对发现于山西平遥县的碑刻《重修耶输神祠钟楼碑记》的考释,认为这一碑文对研究明代中期景教衰亡后的去向,将提供一件新的物证。特别是对碑文所记载"耶输神祠"和住持该祠道士来历的考证,说明此景教祠庙是过度佛化、道化的一个典型例证。从历史背景上看,立碑时间嘉靖四十一年(1562),这也正处于十六世纪中叶景教在中国内地彻底中国化之际,即景教与中国内地传统文化主体儒、释、道三教及民间信仰融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一般人皆以为佛教弃乐求苦。例如一说到某位僧人吃肉饮酒,就觉得大不该,一听说有僧人近女色,更不得了,这是对具体的佛教徒而言;对整个佛教而论的,如电影《少林寺》拿僧人吃猪肉一事对佛教教义取笑,又如许多观众见到电影《少林寺》及《木棉袈裟》中的爱情悲剧而诅咒佛教的不近人情;既对个人又对整个佛教而论的,如近几年来,在党的宗教政策落实以后,有一些青少年出家到寺庙,许多人因此发出疑问:现在当和尚准不准结婚?这么可惜,为何抛弃天伦之乐,去当和尚,作尼姑?好端端的有福不享,要去过那清苦的生  相似文献   

17.
《庄子》是先秦子书之一,其不羁的构想、深邃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吸引了无数的爱好者。文人、哲士、道士、僧人均曾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于其中,故《庄子》不仅是重要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著作,也是重要的宗教著作。自魏晋南北朝以降,《庄子》与本土之道教、外来之佛教关系密切。概而言之,大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  相似文献   

18.
安全与统战——新中国宗教政策的双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的宗教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经过60多年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所面临的宗教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宗教政策也因此呈现出四个阶段的变化,即形成期、失衡期、调整期和转型期。但是,我国宗教政策坚持"统战"与"安全"两大主线或基轴的基本方针却始终没有改变。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选择安全和统战的双重视角,试图揭示建国以来我国宗教政策历史演变的内在逻辑,并为我国宗教政策的制定提供某种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9.
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在《道言浅近》里曾这样说:"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功夫。"其实后面四个字是前边四个字的重复。那为什么不说"凝神调息"四个字是下手功夫,却说八个字是下手功夫呢?这是值得仔细玩味和探究的。  相似文献   

20.
来到天下之幽处———青城山时 ,首先迎接你的就是建福宫。它位于青城山脚下 ,是来往游人、香客必经之地。建福宫修建于 1888年 ,山门有著名书法家董寿平先生手书楹联及 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建福宫”三个大字。百年来它历经了无数风风雨雨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灾难 ,建福宫一片凋零 ,处于瘫痪状态。宗教政策的落实给全国各地的宗教场所带来了生机。建福宫于 1986年退还给道教界 ,接管它的是几位坤道。当时除了残破不堪的宫观外 ,道士们的手中共有 36 0 0元人民币。作者与建福宫住持张明心道长的交谈中得知 ,那时每位道士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