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力  马祯 《宗教学研究》2016,(1):177-183
"摆维桑"是耿马孟定地区傣族社会以村寨为单位举办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仪式.该仪式不仅是孟定地区傣族人获得佛教功德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傣族怀念祖先和祭拜寨神的仪式依托."摆维桑”是南传佛教与傣族民间信仰依存的仪式性体现.本文通过再现"摆维桑”的仪式场景,分析仪式过程中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傣族民间信仰的融合揭示了二者在傣族地区的共存模式及其对傣族社会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地的傣族几乎全民信奉南传佛教。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碰撞形成傣族佛教,形成傣族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基本要素。苏玛是傣族民众在礼佛活动中所进行的传统道德教育仪式,具有明显的神圣性与现实生活性。傣族苏玛历史悠久、实践性强,一直是傣族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数百年前,上座部佛教传入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很快成了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因而佛教建筑到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边还建有佛塔。由于佛寺、佛塔是傣族群众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傣族的建筑、雕刻和泥塑艺术集中体现在佛教寺塔方面。佛教建筑成了傣族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从中可以看到傣族人民的、聪明才智。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以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佛寺大多成方形,座西朝东,屋顶坡面由三层相叠而成,中堂较高,东西两侧递减,交错起落。屋顶使用长方形  相似文献   

4.
刘晔 《美与时代》2005,(10):69-70
傣族舞蹈的发展和佛教紧密相连,在孔雀舞、白象舞、蜡条舞等所有傣族舞蹈中都体现了佛的精神、佛的形式、佛的文化.傣族舞蹈在佛教的渗透下获得了发展,佛教在傣族舞蹈的发展下获得了完善.  相似文献   

5.
随着傣族地区人民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简称南传佛教)文化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南传佛教佛寺建筑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阶段。西双版纳南传佛教佛寺建筑造型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而层出不穷,但从整体上看,佛寺建筑造型仍然受到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同影响,佛寺建筑是傣族人民吸取中原汉族和东南亚泰国、缅甸等建筑技术、艺术,结合自己的特点,在布局、结构、用材和装饰等方面都体现了浓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显示了傣族人民的建筑技术、艺术的独创精神,是我国中华民族建筑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6.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省份。省内25个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就佛教来说,世界三大语系佛教,即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在云甫均有分布和弘传,故称云南为“佛之齐鲁”。巴利语系佛教即市传上座部佛教,过去被称为“小乘”佛教。云南省傣族等少数民族所信仰的佛教,属巴利语系,它和北传的“小乘”佛教老教义学说上都有不同的发展而各具特色。傣族100余万人口,布朗族有6万人口,崩龙族有l.3万人口,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阿昌族有2万人口,侗族有30万人口,部份信仰上座部佛教。他们居住在云南边睡,由德宏州到…  相似文献   

7.
康南山 《法音》2022,(2):58-64
<正>中国南传佛教信仰以傣族信仰人数居多,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部分佤族和少量彝族也信仰南传佛教。本文以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信仰为例,试图呈现南传佛教在当地的发展状况,从而探讨从传入我国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中国化进程。傣族是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傣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刘岩曾写道:“傣族文化体系应当包括百越文化、中原文化、佛教文化三方面。”[1]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演变与百越文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傣族剪纸的浓郁宗教文化色彩,探讨傣族文化生活中宗教信仰的普遍性、宗教活动的仪式性、宗教文化的交融性以及宗教伦理的和谐性,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剪纸艺术与宗教文化传播结合的契机,从而促进其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傣族社会的早期,原始宗教信仰占有统治地位,后来,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傣族接受了佛教的教规、教义。从此,在很长时间里,傣族的民族教育依附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佛教教育体制。一在传统的佛教教育体制中,佛寺不仅被傣族群众当作宗教活动场所,而且还被他们当作教育机构和学习文化的场所,从而形成了特有的“佛寺教育”。傣族群众普遍认为,人的一生富贵与否、聪慧与否都是命运的安排,要想改变命运,就必须虔诚的“赕”(dan,意为奉献)。为了让孩子多得幸福,就要把男童送入佛寺当和尚,接受教育,长期以来就形成了这种佛教教育与傣族教…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91,(8)
我国傣族地区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邓殿臣先生的《现代傣族地区佛教》,对傣族地区佛教的僧团结构、寺庙、制度、节日以及经典作了系统翔实的介绍,有助于我们对我国三大语系佛教作一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在傣族村寨,佛塔奘寺比较普遍,它作为傣族信仰佛教的一种文化象征,与傣族村落和亚热带的大自然景色构成和谐统一的优美风光,传奇而迷离。  云南省德宏州和西双版纳州傣族居众,这两个地区不时见到佛教持征建筑,有的村寨建佛塔,有的建奘寺,如芝市的风平大佛塔,瑞丽的喊沙奘房等。傣族地区建造佛塔始于小乘佛教传入时期。据《西南夷风情记》载:十五世纪西南边疆已是“寺塔遍村落”。佛塔是由塔墓、塔身、塔刹三个部分组成的实心塔,非常稳定。塔基为正方形,大小按塔的规模而定,多在一二百平方米左右,东面塑一佛龛,往内是平台,…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宗教对社会法律影响很大,就南传上座部佛教来说,其深刻影响了云南傣族封建法律的各个方面,使傣族封建法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无论就其内容、程序,还是其司法制度、操作手法都被抹上一层厚厚的宗教色彩.南传上座部佛教对傣族封建法律的影响是积极的、上进的,致使傣族封建法律文化、乃至傣族社会文化具有较高的文明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焦丹 《佛教文化》2010,(1):96-101
<正> 傣族文化博大精深,南传佛教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傣族文化的核心内容,现代生活冲击着傣族人民的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傣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瑞丽市近三年来兴起的"塔玛扎嘎"活动走出了一条南传佛教集中教育的新路子,传授傣族传统文化、增强村寨凝聚力、维护社会和谐、促进文化交流是"塔玛扎嘎"教育活动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南传上座部佛教自传入中国云南境内后,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系,有着不同于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乃至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地方性"特征。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组织制度与傣族社会组织制度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托的,通过神圣化的仪式和突出等级职责的宗教行为,为世俗社会组织和制度提供着神圣的合法性与政治认同,而世俗社会的组织制度则从政治法律支持、经济支持、信仰支持等方面来维系和扩大佛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贝叶树,是一种棕榈科木本植物。贝叶树之叶,是傣族古代的书写材料。云南南传佛教界以贝叶作纸刻写佛教经文。"贝叶经",意为贝叶上的佛教经文。贝叶,原指贝多罗树树叶。该树种在印度、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以及我国的西双版纳等低纬度地区均有生长。厚绿柔软的贝多罗树鲜叶经采摘、修裁、刷洗、水煮酸化、晾晒、压平、穿孔、弹线等特殊工艺处理后,被制成具有一定硬  相似文献   

16.
正佛教在传播中逐渐形成了南传和北传两大支系,南传的一支在亚洲南部,包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我国的傣族地区,因其所用经典语言采用巴利语,故南传佛教也被称之为巴利语系佛教,东南亚各国和南亚斯里兰卡称之为上座部佛教,中国称之为"小乘佛教",日本称之为南方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南传佛教流行的区域处于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分布的边缘地带。云南历代傣族佛教徒在翻译《巴利三藏》时,在秉承上座部佛教思想和原始仪轨的基础上,与本民族历史、文化、心理等结合,呈现出傣族佛教的区域特色。早期佛教典籍用不同的方法对“四圣谛”进行了诠释,论文对此作了分析,并重点探讨苦谛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基于傣族社会对佛教的热情,借助巴利文注疏等来揭示“人生之苦”,从而明白信众不惜散尽家财来“做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魂、鬼、神”三个词在西双版纳傣语和德宏傣语中有严格的语音对应,可以断定这三种观念是原始傣族共同的原始宗教观念。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傣族佛教在文字和教义上都有比较大的区别,本文论析了傣族的原始宗教“魂、鬼、神”的产生早于佛教,并根据语言学和民族学的证据,认为“魂、鬼”观念的产生至少可以上推到原始壮傣民族,“魂”的观念至少可以上推到原始壮侗民族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20,(5)
正帕松列龙庄勐:发挥南传佛教文化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黄金纽带"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帕松列龙庄勐在《关于云南南传佛教与周边国家加强友好交往的提案》中指出,中国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其中傣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阿昌族五个民族与周边国家在信仰上一脉相承,共同信仰南传佛教。中国南传佛教与南亚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共同组成"南传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20.
傣族笃信南传上座部佛教,也称为小乘佛教。该教是明初传入今天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至明中叶已经“寺塔遍村落”(明《洪武实录》卷二五五),使得小乘佛教在傣族中具有全民性质。据傣族佛教经典记载及传说:该教一是从印度传至缅甸,再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二是缅甸传入暹罗,再由暹罗传入;百多年前有印度高僧九人到缅甸讲经,其中一人到盈江县,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