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与我国传统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中,从阿拉伯传播而来的伊斯兰文化被染上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从穆斯林心目中最为神圣的清真寺,到宗教语言、宗教礼仪、宗教用品和穆斯林生活习俗、饮食习惯等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在中世纪已经名扬世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显得更加具有活力和引人注目。本文仅从中国阿拉伯书法的角度,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书法艺术之间的关系,借以印证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命题。  相似文献   

2.
<正>一、韩国早期的穆斯林穆斯林与韩国人最早接触的时间至今仍无法确定。依照各种资料,早在9世纪中叶,阿拉伯穆斯林就尝试同朝鲜半岛发生联系。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兴起以来,阿拉伯和波斯穆斯林就不断与中国发生联系。  相似文献   

3.
1991年12月7日,突尼斯宪政民主联盟代表团一行8人,由沙德利·纳法蒂总书记率领到广州怀圣寺参观访问,受到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怀圣寺阿訇和穆斯林群众的热烈欢迎。贵宾们瞻仰了先贤古墓,并在阿比·宛葛素陵墓前接了“都阿”。纳法蒂总书记热情洋溢地称赞中国政府的宗教政策,他说:“感谢调养世界的主,我和代表  相似文献   

4.
锡克教是穆斯林政权统治印度时期外来的波斯—伊斯兰文化与印度本土文化碰撞与交融的产物。十七八世纪,锡克教逐渐由和平传道的教派运动变为武装团体,其与莫卧儿帝国政权的关系亦由支持与扶持转向反抗与镇压。这种变化发生于莫卧儿帝国"王法"与"教法"博弈的大背景下,并非单纯的个人恩怨或教派冲突。锡克教见证并参与了莫卧儿政权由推崇保守教法的外来征服者集团变为推行开明宗教政策的本土化集权帝国,后重新转向保守并最终解体的过程。莫卧儿虽然继承并发展了苏丹国时期半世俗半宗教性质的"王法治国"政治传统,但受限于各方面条件没有将其进一步发展成适合多元帝国的现代国家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5.
<正>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与我国传统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中,从阿拉伯传播而来的伊斯兰文化被染上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从穆斯林心目中最为神圣的清真寺,到宗教语言、宗教礼仪、宗教用品和穆斯林生活习俗、饮食习惯等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在中世纪已经名扬世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显得更加具有活力和引人注目。本文仅从中国阿拉伯书法的角度,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书法艺术之间的关系,借以印证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命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穆斯林》2012,(5):42-42
2012年8月13日(斋月25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举办开斋晚宴,中国伊协会长陈广元大阿訇、副会长杨志波、阿地里江出席晚宴。驻北京的30多个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以及其它国家的穆斯林外交使节,北京部分清真寺的伊玛目及穆斯林群众70余人应邀出席了活动。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12年8月13日(斋月25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举办开斋晚宴,中国伊协会长陈广元大阿訇、副会长杨志波、阿地里江出席晚宴。驻北京的30多个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以及其它国家的穆斯林外交使节,北京部分清真寺的伊玛目及穆斯林群众70余人应邀出席了活动。  相似文献   

8.
《中国穆斯林》1991,(4):40-41
宁夏回族自治区惠农县礼和有11597人,其中回族8527人,占乡总人口的76%。全乡现有清真寺20处,阿訇64人,满拉45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极大的调动了伊斯兰教界人士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积极性,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穆斯林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9.
正伊斯兰教于公元651年传入中国,伊斯兰建筑也随之传入。初期,仅在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聚居的"蕃坊"内建有清真寺。元代之后,遍及全国各地。中国伊斯兰建筑主要为清真寺、拱北、麻扎、道堂和教经堂,最早为阿拉伯式建筑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华夏文化的影响,出现中阿结合式。这些建筑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各族穆斯林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同时也是各族穆斯林智慧的结晶。中国  相似文献   

10.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印尼全国人口已达1.8亿人,其中穆斯林人口占90%,约为1.6亿人。据印尼历史学家考证:伊斯兰教最早传入印尼的时间约在7—8世纪之间。据传674年,阿拉伯商人曾经到达苏门答腊北部沿海地区,这里曾是当时阿拉伯商人前往中国的  相似文献   

11.
正苏联初期,政府对伊斯兰教的管理政策相对开放包容,积极吸纳温和的宗教上层人士进入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中,并保留了中央穆斯林宗教理事会(Ts DUM)(1)。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政府广泛动员穆斯林群体加入保卫国家的战争中,"斯大林认为要把少数民族团结起来,抵抗侵略,因而放宽宗教政策,开放清真寺这一措施对团结穆斯林群体反抗希特勒侵略确实起了很大作用。"(2)苏联政府获得了境内穆斯林群体及境外伊斯兰国家对其反纳粹战争的支持,并且苏联穆斯林宗教学者引用《古兰经》"圣训"明文,发布伊斯兰教令呼吁穆斯林群体保卫国家、反对纳粹,宣扬穆斯林对国家的忠诚。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有着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究其原因,中国的外交政策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自20世纪50年代中阿开启外交关系以来,中国始终将自身利益与阿拉伯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政治上大力支持其正义事业,经济上给予其无私援助,文化上主张文明对话、反对文明对抗。中国的外交政策已经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软实力优势,不仅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广泛认可,更成为推动中阿关系不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继《新编卧尔兹演讲集》(第一辑)出版发行获得热烈社会反响之后,凝聚着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众多编审多年劳动成果的书籍——《新编卧尔兹演讲集》(第二辑)陆续发到了全国各地阿訇、伊玛目、毛拉们的手里。“卧尔兹”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劝导”。讲“卧尔兹”是我国伊斯兰教的传统,是阿訇、伊玛目、毛拉们在“主麻”日和各种伊斯兰教节日及场合对穆斯林大众宣教劝导的传统方式,其内容涉及伊斯兰教的方方面面。由于我国穆斯林群众一般不懂阿拉伯语,多年来,除了通过汉译的伊斯兰教经典书刊外,主要是通过聆听阿訇、伊玛目、毛拉们…  相似文献   

14.
<正>阿拉伯人“口述历史”的传统与习惯流传已久,伊斯兰教降世初期,圣训仍以口头形式历代相传。8世纪初期(伊历2世纪),穆斯林开始搜集并书面记录圣训。在此过程中,伪造圣训的现象逐渐增多,圣训学家开始对圣训传述者世系加以考证,  相似文献   

15.
座落在兰州市内黄河北岸的金城关水上清真寺,现有教长一人,阿訇二人,寺管会成员十一人,其中主任、副主任各一人;满拉二十二人,年龄都在二十岁左右,高中生一人,余为初中生,来自我省兰州、榆中、红古、康乐、东乡、临潭等地。本坊共有一百九十多户。四百多人。该寺办得好,是因为从开学阿訇、满拉到一般群众都能正确理解党的宗教政策,爱国守法,团结友爱。寺院管理得井井有条,维护了广大穆斯林的利益。并且在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上,有自己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通联员马杰)2016年5月5日至12日,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大穆夫提、穆斯林宗教事务管理局主席托克托穆耶夫·马克萨别克长老一行4人来华访问交流。代表团在华期间访问了北京、上海、广东和新疆等地,并就中国宗教政策、伊斯兰教情况和穆斯林现状等与地方政府有关人员和穆斯林群众进行了交流。访问期间,代表团一行访问中国伊协,受到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承真、副会长杨志波和阿地里江·阿吉克里木的热情接待,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郭承真向客人介绍了中国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基本情况、中国伊协职能以及中国伊协近年来开展的各项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王静斋与阿汉字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斋翻译的阿汉字典有两种:《中亚字典》(俗称王氏小字典)出版于1928年,《中阿双解中阿新字典》,(俗称王氏大字典)出版于1934年。这两部工具书,对我国学习和使用阿拉伯文的人提供了便利条件;对回族穆斯林中一向只学习阿拉伯文而不重视、或无机会和条件学习汉文的人,也提供了兼学汉文的方便。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对我国回族伊兰斯教数个世纪以来清真寺传统的经堂教育,在兼学汉文上起了巨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关系的不断加强,来自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穆斯林人数迅速增长。这一方面加强了我国与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沟通和联系,另一方面对我国的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验。广东作为我国外国穆斯林聚居人数最多的省份,对这一群体的社会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在粤外国穆斯林基本情况(一)在粤外国穆斯林人数根据2014年的数据,广东省公安厅确定的  相似文献   

19.
穆斯林与新大陆的最早接触,可以追溯到公元11世纪。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保存了一幅白皮肤绿眼睛水手的油画,画的可能是12世纪以前的人。中国古书上说,这些航海者来自西班牙西部和非洲。摩洛哥地理学家法拉德里西说,这些穆斯林水手来自里斯本,他们曾航行到大西洋的加那利和安蒂尔群岛,那是在公元12世纪的时候。一位阿拉伯历史学家法德伦拉·加姆里曾描述过,公元14世纪的时候,一些海船从马里启航,马里的穆斯林早已懂得如何驾御非洲和美洲两  相似文献   

20.
在穆罕默德圣人归真后的伊斯兰教发展初期,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由谁来继承他的事业出任哈里发,肩负起领导新生的穆斯林政权的历史重任。“哈里发”为阿拉伯语Khalifah的音译,意为“继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