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欧阳超 《学海》2001,(5):193-197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人事用工分配等制度改革的深入 ,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新型的社会主义功利关系。开展社会主义功利教育 ,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内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长期存在着功利虚无主义 ,它使思想政治教育严重脱离人们社会生活实际 ,严重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功利关系、功利观念和功利原则 ,在批判和抵制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同时 ,批判和纠正功利虚无主义 ,高度重视和正确开展社会主义功利教育 ,已成为改善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  相似文献   

2.
张仲涛 《学海》2002,4(3):65-67
一我国传统的政治体制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面对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社会 ,这种传统的政治体制呈现出许多弊端。这些弊端对我国当今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仍发生着负面和消极作用。因此 ,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这些弊端是很难克服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经济体制改革 ,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体系 ,经济发展迅速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但是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密切联系的 ,经济体制改…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陆永祥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将全面...  相似文献   

4.
经济“转轨”与实践模式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转轨”与实践模式的转换杨俊一(辽宁大学哲学系应该看到,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已不单纯是经济关系的变革,而是一系列的经济、政治和价值观念的变革。就这一变革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它具有“准”社会形态的性质。就这一变革...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思考张国平市场经济必须是法制经济,这已经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本文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有关法律问题,作一探讨。一、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种类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主体。哪些企业可以在市场经济中成为独立承担义务和享受权利的主体,这是...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户口体制改革潘义勇在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与传统的小农经济、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户籍管理体制,是以固定人的社会职业、角色、身...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到的作用更加突出,巩固和扩大了群众基础。本文对新时期交通部门工会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观念落后,体制不全,组织力量薄弱,工作内容与方法单一陈旧等问题。民营企业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企业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做好广大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具有其他力量不可代替的优势。在新的发展阶段,充分利用民营企业的工会的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诚信问题是目前我们经济社会中普遍关注的—个焦点问题,无数事实已经证明,诚信值千金,诚信就是资本,就是财富。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道德理念,也是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经营者最可宝贵的无形资产,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在当今社会,诚信已经成为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一个不讲诚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可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诚信,重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使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地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引发了我国社会精神风貌以及人们道德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这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革命。其意义之深远可与五四运动相媲美,其社会反响之大可比之于解放后进行的革命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与主体客观性原则杨俊一(辽宁大学哲学系110036)经济“转轨”已经使经济学从“计划经济模式”转换为“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内在关系的探讨,并试图建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然而,作为时代精神的哲学在这种时代性的“转轨”面前似乎显得...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指有关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门类的法律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整体。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的框架,是依据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并为其服务的。党的十四大已经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相似文献   

13.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任平:交往实践观:市场经济的哲学精神世纪之交,当代中国改革的中心目标是从单一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这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贯穿着实践结构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一)计划经济:传统实践观。就单一计划经济而言,它内含着一种偏狭的实践结构,即传统的...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迅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国全面学习苏联模式,建立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在推动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弊端。一五计划之后,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所存在的弊端,毛泽东进行了持续而多方面的改革。毛泽东的改革探索既包括对计划经济体制自身的改革,也包括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政治与社会后果的改革。相比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毛泽东的改革探索使得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具有了自身的特点。从历史延续性来看,毛泽东的改革探索塑造了改革开放独特的初始条件。只有深入中国革命的历史传统,才能够准确理解毛泽东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源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农业的出路在于发展中国特色的家庭农场顾建洲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农村土地小块分散及家家户户搞种养的格局已无法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在适应这种转变的过程中,一种有利于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生产形式,以其强大的经营优势显示了它...  相似文献   

16.
致读者     
致读者本刊编辑部从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到中国共产党第14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中国人民又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就象又一次打开了闭门一样,改革开放的大潮正席卷中国大地,古老的中华民族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社会实践再一次证明了一个伟大的哲理:正确的思想一旦掌握了群众,就会转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当前,我国哲学界正与全国人民一道,努力学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第14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我刊将突出报道和反映这方面的哲学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14大政治报告,系统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了90年代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那么,怎样从哲学角度来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践运行模式有何不同?国家、企业、个人的主体地位将发生怎样的变化?社会评价标准与人们的价值观念是否将有所改变?哲学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的方式会不会发生变动和产生新的契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两极格局已经终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为了更好地解决国际国内现实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我’l’1.4须深入研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要跟随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做出相应的调整,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更加完善。文章概述了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相应的问题,并从充分利用"两课"工作体制、构建"以人为本"的工作模式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几点出发,对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途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与法律地方保护主义的生成——一种法社会学探析夏锦文程德文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种转型在经济领域内表现为以中央高度集权和行政干预为核心的产品型计划经济体制向依靠价值规律作用由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类型转换;而从传统型...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大潮涌起,中国现代化进程加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空前的社会变革引起  相似文献   

20.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论灌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论灌输徐之顺,曹招根灌输原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非常重视运用这一原理,形成了坚持用科学理论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