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钢琴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师钢琴教学担负着为我国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钢琴教学人才的重任。良好的钢琴教学理念,包括创设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民主平等、尊重合作的师生关系,有效组织钢琴教学三个方面。做到这三个方面,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高师院校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为我国基础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师资人才。  相似文献   

2.
汪婧一 《美与时代》2014,(12):79-79
本文结合音乐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钢琴主修课程的传统教学之不足,从明确培养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应用型学习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形成模块式课程教学体系;重视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多方面应用能力几个方面论述了音乐专业钢琴主修课程教学的改革与设想。以达到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综合性、应用型的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3.
郭瑞 《美与时代》2014,(9):85-86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专业性钢琴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门技能专业课,更是提高音乐专业人才自身素质和修养的必修课。高校钢琴教学加入了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这既有利于提高钢琴的理论知识和弹奏技巧,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直觉、视奏和快速反啦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从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角度出发,在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学中加强钢琴即兴伴奏的比重,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并且不断加强音乐专业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的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以及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钢琴教育也得到新的发展契机。钢琴的学习,也由早期的“望子成龙”幼儿钢琴热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成人”大军加入到钢琴的学习队伍当中来。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钢琴学习中成人所占的比例将会逐渐增加。因此,研究成人钢琴教育有何特殊性以及如何搞好成人钢琴教学的问题就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索了。  相似文献   

5.
赏识作为一种理念是教育者对学生持有欣赏的观念和心态包括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欣赏、激励和宽容.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说过:"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在每个孩子的心中."赏识教育理念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极大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了学生智力和潜能的发展.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随时捕捉、创造教育情境对学生进行赏识.学生在钢琴演奏中表现的优点和长处,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赞许.教师的赏识能增强学生钢琴演奏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演奏才能.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应注重培养他们的视唱练耳能力、音乐欣赏能力,从而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达到对幼儿音乐素质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汪婧一 《美与时代》2014,(11):81-81
地方性高校的音乐教学不同于艺术专业类院校,传统的授课方式,照搬专业类院校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众多地方性高校的音乐类学生的需求。钢琴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门专业骨干课,更需要在高校转型发展下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逐步深化,提高学生素质,探索改革创新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8.
李丹 《四川心理科学》2014,(10):140-140
少年儿童智力发育是生理基础,学习钢琴,对儿童大脑的发育、智力的开发,有着突出的特殊效果。因为从人的生理、儿童心理和弹奏钢琴的特殊训练形式可以看出:学习钢琴,能对儿童的视觉感受性、听觉感受性、运动觉、记忆力、注意力及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都有着实质性的促进作用,此外,钢琴学习还对儿童的非智力因素产生许多积极的因素,能够磨练孩子的坚强意志,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精神,高雅的气质和音乐修养以及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孩子学习钢琴的价值显得尤为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段雪 《美与时代》2013,(12):135-135
一直以来,无论是在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中,钢琴的学习几乎都是师徒传授式的个别授课,高师、高职音乐课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扩招逐年增加,钢琴课随之剧增,钢琴师资的数量却没有相应增加,造成严重不足。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个别授课方式,势必要大量增加教师的编制,大幅度提升培养成本。为了解决扩大我国音乐教育与钢琴师资之间不足的矛盾,数码钢琴Disklavier在1986年问世,1993年7月传入我国,1995年底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首次将数码钢琴应用于中国高师音乐教育,是新科技在音乐教育的应用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复合型教学形式--“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引入犹如雪中送炭,为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已认识到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越性,有条件的学校也陆续配备了数码钢琴教室。通过无数钢琴教育工作者不懈的研究和实践,在这些年里,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已得到了初步的展示。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富有情感,极具个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三个方面。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师民族器乐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丹 《美与时代》2005,(6):54-55
在高师音乐教学中,除了传统的钢琴教学和声乐教学之外,民族器乐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民族器乐教学实际上是教师在民族器乐方面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技巧、表演能力、欣赏能力、教学能力等的培养.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时,要以科学而严谨的教学要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一日受益、终生受用.具体来说,这些教学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适应人才市场需要并结合高师教学条件,转变观念,加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力度,注重基础音乐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使高师钢琴的教学在理论与实践上,贴近实际应用的需要,以适应基层对音乐人才标准的要求,是高师钢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中学数学教师,要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是实现新一次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将课堂教学、教学思想、教学过程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实施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呼唤造就千千万万的具有高度创新意识、高度发展创造力的劳动者。因此,从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总结几年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笔者认为小学创新教育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高师音乐教育钢琴表演专业主科是钢琴,但多年来的教学思路都只重视学生的技术技巧的教学,而忽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纠正钢琴教学中脱离实际的倾向,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可以从即兴伴奏、独奏能力、教学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蕊 《美与时代》2006,(3):72-73
在钢琴教学中,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钢琴艺术是一种表演艺术。要很好地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仅有知识和技能技巧是不够的,还需有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及音乐创造力。如果创新真的成为学生的一种快乐,一种自然习惯,一种品质,那么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就融入了学生的血液当中。  相似文献   

17.
刘楠楠  迟静 《美与时代》2013,(12):59-60
在职业院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了创意的设计作品才获得更多人的青睐。通过分析职业院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从而可以使得职业院校平面设计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钢琴艺术史》课程是高师钢琴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深入了解西方钢琴音乐的发展脉络,以及学习不同时期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技法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仅使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又能真正培养其实践能力,以适应当代社会对高等师范的能力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已成为当前高师类学生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只要从《钢琴艺术史》课程改革内容以及课程具体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对此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就能帮助学生真正学会探索、学会理解和学会创造音乐。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阶段中职美术教学必须要落实的教学目标之一。美术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职课程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效的美术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创新能力。文章根据个人经验,就如何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阐述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现在,我国教育模式的转变,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研究性.因此,中学物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训练学生善于想象、善于思维、勇于探索、勇于攀登、渴望求知、大胆创新.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