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库尔德人95%以上信仰伊斯兰教,是中东地区仅次于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波斯人的第四大民族。库尔德人对中东历史和伊斯兰教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其社会组织、文化演变和价值观念等都打上了伊斯兰教的深刻烙印。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与穆斯林妇女权益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7世纪初,先知穆罕默德经过23年的努力,终于使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成功传播。伊斯兰教对于阿拉伯民族来说,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意义:首先,从信仰上成功实现了从多神崇拜向独一信仰的转变;其次,以阿拉伯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古兰经》的语言,迅速上升为统一的阿拉伯民族语言;再次,各自分散的部落社会首次被伊斯兰教联合起来,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迅速凝聚为统一的阿拉伯民族并进而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最后,以《古兰经》、“圣训”为基础的伊斯兰道德,成为阿拉伯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总之,伊斯兰教的成功传播,使得阿拉伯人由分散、孤立、…  相似文献   

3.
倭马亚王朝时期伊斯兰教的发展公元七世纪上半期,阿拉伯人向外大扩张后,统治了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和波斯等广大地区,伊斯兰教在各地迅速传布。特别在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传布尤为迅速。但是,阿拉伯人早期的历史著作,着重记录了军事的活动,王朝的更迭,教派的斗争,各部族的矛盾,以及王公贵族的生活,而忽略了经济文化和宗教传布方面的记载。因此,系统地、确切地阐述伊斯兰传教活动的历程是困难的。但是,可以肯定,到了公元九世纪中,换言之,伊斯兰教兴起后二百余年,伊斯兰教在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语是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联盟22个成员国(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巴林、卡塔尔、阿曼、也门以及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毛里塔尼亚、苏丹、索马里、吉布提、科摩罗)的官方语言,阿拉伯语还是联合国大会使用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目前,我国已同所有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这些国家的经贸合作及文化交流不断发展,国内从事阿语教学、科研、伊斯兰学术文化研究、翻译等与阿拉伯语相关工作的人员逐渐增多,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穆斯林达2000多万人,有近…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伊斯兰教精神》一书之第十一章。《伊斯兰教精神》为埃及人阿费夫·阿卜杜勒法塔哈·塔巴莱所著,经艾资哈尔大学宗教学者委员会审订,是阿拉伯现代穆斯林学者介绍伊斯兰教教义的重要著作之一。现根据原著阿拉伯文1956年修订版择译出来,供读者学习和研究伊斯兰教义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很早以来,阿拉伯人民就十分向往和敬仰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远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阿拉伯人的圣先知穆罕默德,即对中国的悠久文化惊叹不已,并以这样的格言训诫自己的弟子和伊斯兰教信徒:“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圣训》)伊斯兰教创立之后,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接触更为广泛,阿拉伯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渐趋丰富。最早详细记载中国思想文化信息的阿拉伯古籍,是公元988年由著名历史学家伊本·奈迭木(IbnalNadim,死于995年)所著的不朽著作《书目》(AIFihrist)。伊…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教法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法的现代化●杜红沙里亚,即伊斯兰教法,是一种宗教的律法。它是在古代阿拉伯部落习惯和倭马亚王朝(661~750年)行政法规和民俗习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的产生、发展和定型约经历了三个世纪之久。8世纪中叶,伊斯兰教法进入“法律文献期”,此后,又...  相似文献   

8.
对于"拱北"一词,金宜久先生主编的《伊斯兰教词典》给出的解释是:"阿拉伯文Qubbat的音译。原意‘圆房顶建筑’。盛行于阿拉伯的  相似文献   

9.
勿庸置疑,阿拉伯哲学有多种来源,其中有希腊的,波斯的,印度的,叙利亚的……。但在我们看来,在这些来源中有两个是最重要的,即希腊的和伊斯兰教的。我们将在本书的第三章探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如何翻译成阿拉伯文的,最重要的译著是什么,最著名的翻译家是谁。一、伊斯兰教以前的阿拉伯理智阿拉伯人在他们与希腊文明接触以前,没有专门的哲学,甚至没有哲学的概念。这就说明,阿拉伯哲学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沙里亚”辨析——伊斯兰教法学精神浅释从恩霖“沙里亚”为阿拉伯语的音译。本意是“通向水泉之路”,含“常道”、“出路”、“方法”、“途径”等意。伊斯兰教法学家赋予该词“伊斯兰教法”之新意,是对“沙里亚”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沙里亚”一词正式出现在《古兰经...  相似文献   

11.
“沙里亚”辨析——伊斯兰教法学精神浅释从恩霖“沙里亚”为阿拉伯语的音译。本意是“通向水泉之路”,含“常道”、“出路”、“方法”、“途径”等意。伊斯兰教法学家赋予该词“伊斯兰教法”之新意,是对“沙里亚”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沙里亚”一词正式出现在《古兰经...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由冯福宽、杨连福主编,冯福宽的新著《丝绸之路上的回响》最近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公元七世纪初,一批又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陆续来到中国。这些回回先民,还有蒙元时期来到中国的回回先民(中亚、西亚各国、各族穆斯林),在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的高起点上走进了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13.
儒家文明影响下的中国伊斯兰教与基督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常说的西方文明其实就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加上基督教。其实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也有着不解之缘。伊斯兰教是一种宽容的宗教,也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文明。中世纪,希腊的欧几米德几何学、托勒密天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间,是源远流长的文明交流。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交流内容不同,但结果一样,增进了两大文明之间的互惠共赢,结出了友谊的硕果,推动了各自社会的发展。一、古代中伊文明交流与伊斯兰教中国化《旧唐书·西域传》记载,伊斯兰教兴起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阿拉伯帝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  相似文献   

15.
在我恭读《古兰经》和“圣训”时,无论在《古兰经》中还是在“圣训”中,都找不到“国家”、“爱国主义”这两个词。这是因为,公元7世纪初时的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刚刚在群众中传播。当时的首要任务是用伊斯兰教统一人们的思想,进而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伊斯兰教与爱国主义没有联系。实际上,传播伊斯兰教,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表现。爱国与爱教是一致的。伊斯兰教的爱国主义思想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  相似文献   

16.
清真寺建筑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真寺建筑艺术张伟达,冯今源清真寺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举行礼拜等活动的中心场所,系阿拉伯语"麦斯吉德"(即叩拜之处)的意译。中国唐宋时期称之为"堂"、"礼堂"、"祀堂"、"礼拜堂"。元代以后,称之为"寺"。明清以后,由于中国伊斯兰教的逐渐形成,称伊...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与回族舞蹈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舞蹈的起源由于回族先民是由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人定居中国后,与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因此,回族没有像其他民族那样,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  相似文献   

18.
大连市伊协为满足广大穆斯林的要求,帮助穆斯林学习阿拉伯语、伊斯兰教基本知识,于3月26日举办“阿拉伯语、伊斯兰教知识学习班”。  相似文献   

19.
学习阿拉伯书法的一点体会杨东文阿拉伯书法艺术作为世界书法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在其历史进程中,经过书法大师的系统规范和广泛使用,才逐渐趋于完善。可以说,阿拉伯书法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阿拉伯哈里发国家版图的不断扩大,伊斯兰教也得到了广泛...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哲学     
阿拉伯哲学是公元800年到1300年间,在哈里发封建伊斯兰教国家(这些国家包括近东,中东、北非和西班牙诸国)的社会基础上产生的各种哲学流派的总称。说得精确一些,阿拉伯哲学涉及的不只是阿拉伯哲学,而且还有用阿拉伯语撰写成的哲学,因为在阿拉伯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中,除了阿拉伯人以外,还有波斯人、土耳其人、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阿塞拜疆人和犹太人。培育这种中世纪东方哲学的精神土壤,一方面是伊斯兰教和神学思想,另一方面是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