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由河南大学圣经文学研究所主办、梁工主编的学术辑刊《圣经文学研究》,2007年9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创刊,结束了国内乃至国际汉语学术界长期缺乏圣经文学专业刊物的历史。时至2011年4月该刊已发行5辑,它尤如一株学术新枝,虽然稚嫩青葱,但却生机勃勃,活力四射,标志着改革开放数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圣经典籍进行全方位研究的一个新起点和新突破,同时,亦展示出我国圣经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成就。该刊既为中国学术园地吹来了新风,又将作为一片肥田沃土,不断培育出丰硕成果,推动我国的圣经学术事业与国际学术界尽快接轨。  相似文献   

2.
王建德 《天风》1996,(1):44-45
本《汇编》是一本工具书,供不懂希腊文(新约圣经原文)的中国基督徒和世界各国华人基督徒使用,帮助他们深入明白圣经真理。这类书国外很多,几百年前就有一位司德朗先生(J.Strong),他为了帮助不懂希腊文的英国人,把新约圣经每一个字都编一个号。  相似文献   

3.
《约伯记》刍议梁工公元1世纪,犹太拉比们编纂圣经时把《约伯记》置于传由大卫所作的《诗篇》之前,透露出他们的如下看法:《约伯记》形成于大卫王朝(约公元前1013-前973)以前,记述的是远古时代的事件。其实,细读原文并借鉴历史学、考古学、神话学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4.
正4月17日,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爱国会副主席马英林主教会见了应基督教全国两会邀请来访的联合圣经公会中国事工部主任柯伟生先生,瑞典圣经公会总干事安德斯·布雷博格先生(Mr.Anders Blberg),法国圣经公会总干事乔纳森·波雷特先生(Mr.Jonathan Boulet),丹麦圣经公会总干事比吉特·拉森牧师(Revd.Birgitte Larsen),瑞士圣经公会首席执行官伊娃·托米女士(Mrs Eva Thomi),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各地教会都在努力推广读经运动。广大神长教友,也越来越意识到圣经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的重要陛。“原来不认识圣经,就是不认识基督”几乎成了大家的基本信念。要想实现《礼仪宪章》对我们“有意识地、主动地、实惠地”参与礼仪的要求,我们基本的想法是需要对礼仪中所读圣经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推广读经的条件也越来越成熟,各种版本的圣经也已陆续翻译出版发行,基本能满足大家学习圣经的要求。大家学习圣经的热情很高,这是可喜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简讯     
《中国天主教》2012,(2):61-64
新加坡联合圣经公会叶顺贵先生拜见"一会一团"领导2012年1月17日上午,新加坡联合圣经公会叶顺贵先生前来"一会一团"拜访,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主教团秘书长郭金才主教进行  相似文献   

7.
6月20日,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主教团秘书长郭金才主教接待应邀来访的联合圣经公会中国事工部柯伟生主任,香港圣经公会董事会副主席李正源先生,联合圣经公会中国事工部胡丽春、张玉珊一行4人。郭主教向客人介绍了"一会一团"与联合圣经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关注圣经文本较多的一位,也是对圣经主题有着集中阐述且研究较为深入的思想家。这种关注和研究因为其所面对的社会背景、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的不断变化而时常转移视角,恩格斯的圣经观在这种转变中发展、完善。恩格斯的圣经理解主要表现在科学理性地理解圣经、历史批判地看待圣经、系统全面地解读圣经等方面。这些理解圣经的视角与恩格斯本人的宗教观息息相关,更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翁雅各 《天风》1996,(12):42-43
怎样看《圣经》?以怎样的认识用《圣经》?这关系到基督徒的灵命与侍奉,关系到信徒在《圣经》面前得益还是受损等问题。 17至18世纪,西方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随着古籍考证学的发展,对《圣经》章句开展核查,纠正前人在抄传《圣经》与翻译《圣经》过程中所造成的错误,恢复《圣经》原貌,对于更好地高举《圣经》权威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殖民理论指导下的圣经批评在国际学术界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归纳出该领域研究的5个基本主题:探讨后殖民圣经批评理论;揭露殖民者圣经阐释与殖民主义的共谋关系;透视古今帝国与圣经正典生成及阐释的关系;谋求边缘话语的主体性地位;聚焦于对待帝国的态度,重新评价圣经卷籍。同时联系具体研究成果,对以上主题的内涵做出深入辨析。  相似文献   

11.
高英 《天风》2004,(4):31-34
1、圣经观与释经学 圣经观是指一个基督徒对圣经抱有的整体看法和对圣经所持有的根本态度。基督徒的圣经观是建立在我们如何理解和解释圣经话语的基础上的。—个基督徒有什么样的圣经观,就有什么样的信仰表达。也就是说,一个基督徒的信仰实践,取决于他(她)有什么样的圣经观,取决于她(他)如何解释和理解圣经。 当前中国基督教会正在开展的神学思想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调整、更新我们的圣经  相似文献   

12.
正对圣经如何解释、如何研究,这是一门学问,可以称之为释经学,也可以称之为圣经诠释学。基督教是普世宗教,圣经是世界性经典。西方人读圣经、研究圣经,有西方人的思维,有西方人的方法;东方人读圣经,自有东方人的方法,而基督教从地缘上说,是出自东方的,而不是西方的。所以用东方人的思维来解释圣经,是有一定优势的,我们中国人对圣经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一种特别的领悟能力。作为东方人的我们,大可使用中国思维来解释圣经,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对圣经的丰富性有一些独  相似文献   

13.
王茕 《天风》2011,(10):44-45
公共崇拜中的献乐与唱诗,来源于圣经中古代以色列人以及初代教会中应用音乐的形式。圣经虽然对音乐在集体崇拜中的应用未有确切的教导,却也记录了大量前人用音乐来抒发赞美上主的史实,告诉后人用歌唱来赞美主是信徒灵感的自然流露,也是折射信徒灵命状况的镜子,因此在公共礼拜中利用音乐来崇拜上主是有正面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成祖明 《世界宗教研究》2012,(4):117-130,192
圣经社会学批评是当代影响最大的圣经批评学流派之一,源自现代圣经批评学,但将社会学理论系统地运用到圣经批评中形成圣经社会学批评,则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歌德瓦是圣经社会学批评的奠基人之一。他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引入到圣经批评学之中,重构了以亚威崇拜为中心的古代以色列社会。他从"反抗模式"出发,论述了亚威信仰和崇拜源于受压迫的乡村农牧民,他们平等的社会关系导致了亚威信仰的诞生;亚威崇拜对早期以色列社会的作用不仅产生一套"伦理规范",更是深入社会结构深层的权力象征,在以色列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发挥着独特功能,是维系以色列共同体平等的社会关系和抵御外来侵略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沈明燧 《天风》1996,(8):2-4
作为一个基督徒,无论说话行事,都应以和平为本。 按照圣经原文和平有以下几层意义:平安、健康、幸福、和谐、安慰、完全等。而且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譬如说:平安二字,不单是你有平安就满足了,而是要帮助别人也要有平安。  相似文献   

16.
朱致国 《天风》2003,(9):10-11
一、活水(约4:1—18) 活水是神的恩赐。不是雅各井中的水。旧约圣经中象征神使生命繁茂,恩典充盈(结47:1—13)。新约圣经中预言神降临的时候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流出来,城内街道有一道生命水,明亮如水晶,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启22:1—2)。 撒玛利亚人与犹太人历史上就有怨仇的根源,主前722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07,(13)
2007年6月7日,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德国科隆开幕。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李海雁先生、国家宗教事务局代表团、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世基联)总干事考比亚牧师、德国圣经公会总干事布纳牧师,以及参加德国基督教大会日活动的上千名来自德国各地的基督徒参观了第一天的展览。李海雁总领事称赞圣经事工展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设计新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7,(10)
正新约圣经并排版(六对照)新约圣经并排版(六对照)由香港圣经公会提供版权,本书借着不同译本的翻译,旨在帮助读者更加完整地理解圣经经文的意思。通过不同译本的互补,更加深入地解析上帝的话语。是一本适合神学生、教牧人员以及信徒日常使用的研经工具书。  相似文献   

19.
查经     
查经,顾名思义就是“查考圣经”(“考”意为研究),即有系统而较深入地研读圣经。典故来自旧约以赛亚书34章16节和新约约翰福音5章39节以及使徒行传17章11节。 显然,查考研读圣经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明白神的默示。他已经在圣经里说了话,但究竟他  相似文献   

20.
正《旧约》是《圣经》的重要组成部分,旧约神学更是学习神学必不可少的功课。传道人想要传讲整全的福音信息,离不开对《旧约》的神学和灵命信息的深入挖掘和深切体认。注重《旧约》与《新约》信息的内在统一关系,教会建立健全合宜的圣经观,正确理解和推进神学思想建设和基督教中国化,对每一个基督徒灵性生命的健康、均衡整全的成长至关重要。"圣经神学又分为旧约神学、新约神学。它是近两个多世纪以来发展的新兴学科。不少基督徒认为有了《圣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