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意”是现今社会颇为流行的词汇了,它被各行各业广泛地运用着,人们会说某人做生意有创意,某项活动有创意,甚至某个动作、语言或表情有创意。人们将那种具有创造与创新意识的思维,以及在这种思维指导之下的行为和表现称为“创意”。在广告活动中,更是将创意放在首要位置,并认为创意的质量是直接影响广告作品成败的关键。广告活动中的创意包括:主题创意、技法创意、风格创意、媒体创意。这里主要对广告主题的创意构想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理解为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手段,在马克思以前从来没有人将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视为一种先行开启世界存在和人存在的本体论的目的性活动。正是对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的这一重大误读,导致了现代性的实践活动给自然界带来巨大破坏和对人的存在的严重扭曲。因此,正本清源,还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的本来面目,成为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是创造世界和创造人的本体,它的先行存在地位决定了它才真正是人们对自然环境负道德责任的形而上学根据,正是通过它才开启出世界的存在和人的存在,因而它才有资格成为道德责任的关怀对象。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的先在性,决定了人们怎样进行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就有怎样的世界存在和怎样的人性。道德上负责任地进行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意味着人要负责任地创造世界、负责任地创造人的存在。对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负道德责任,就是对自然世界负道德责任、对人本身负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3.
艺术设计是有着宽泛内涵的人文科学,是一种文化创造活动。人们在从事这种文化创造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从外部把人文主义观念运用到艺术设计之中。 “人文观念”成为了艺术设计的前提。这从人、艺术、设计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得以展现。首先,我们知道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意味的世界里,体验意义是人类的原始需求和心灵本能。C.N.Schulz指出:“存在含义并非某种强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东西,而蕴涵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生活在某种特定的含义体系里,有必要让人们对含义更为敏感。从某种意义来说,人的成长就是逐渐意识到存在含义,因为含义的体验成了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指出,人们“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的。这些既定的客观条件是人们进行活动的最重要、最必需的前提。马克思又把各种需要作为决定人们活动的因素体系的基础。就本质而言,需要是客观性的。人的需要同  相似文献   

5.
人的自觉活动和历史规律的辩证统一的表现庄国雄根据恩格斯晚年提出的"合力论"思想,人的自觉活动和历史规律的辩证统一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历史规律制约着人的自觉活动。每一代人创造自己历史的时候,都有其十分确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等方面的前提和条件。这些历史前提既是前一代人活动的结果,又是这一代人历史活动的舞台,制约着人们活动的具体状况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向。每一代人的活动改造了现有的历史条件,又为下一代人留下了既定的前提。其次,历史规律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历史规律不会自行创造历史,历史是无数个人活动的"合力"造就的。总的"合力"随着人们选择的不同而有所波动,历史必然性实现的形式、程度、范围、时间也会因此而发生变化。所以人并不是历史必然性操纵的木偶或工具。再次,历史规律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形成或产生。历史规律不仅会随着人的自觉活动而实现,而且随着人们活动的改变而产生或消失。在人类产生之前,根本不存在什么历史规律,人类产生后也不是有意识地去创造历史规律,而是通过自己活动创造或改变了历史规律赖以存在的一定条件,历史规律也就随之形成或消失。(田摘自《复旦学报》1993年第2期,原题为《"合力论"思想渊源谈》)人的自觉活动  相似文献   

6.
当人们认识社会历史时,首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社会是人的活动的领域,而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从事历史活动的。这是社会历史的表层。人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必然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历史是人创造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人在创造历史时都起着相同的作用?如果不同,其原因是什么?显然,答案应到人们所处的不同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7.
试论创新的双向心理过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崔立中 《心理科学》2003,26(2):379-379,367
有关创新活动过程的研究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 (G .Wallas)所提出的创造过程四阶段论和美国心理学家艾曼贝尔 (T .Amabile)所提出的创造过程五阶段论。华莱士认为任何创造过程都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四个阶段。艾曼贝尔则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 ,认为创造活动过程由提出问题或任务、准备、产生反应、验证反应、结果五个阶段组成 ,并且可以循环运转。华莱士和艾曼贝尔都把着眼点放在外化创造过程的分析上 ,而没有论及创新活动过程的另一半内化创新。其实 ,创新是内化创新与外化创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医学创新中的灵感和想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医学创新活动是探索未知规律的创造性活动。任何一项医学上的重大突破,既是对传统观念和理论的变革,又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在医学创新活动中,无论课题的确立、观察、实验的设计、科学假说的提出、新理论的创立,都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灵感和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基础,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从一般方法论的角度考察和认识医学创新中的灵感和想象,对于开发智能,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灵感在创造的过程中,新形象和新假设的产生往往带有突然性,人们把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创造过程达到高潮阶段出现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心…  相似文献   

9.
论灵感     
一、灵感的概念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把灵感归纳为主体在创造思维活动中高度集中注意,积极探索问题,一时发生顿悟,从而解决或导向解决问题的思维状态。这就是灵感发生前后的整个过程而言的。所谓灵感来了,就是主体在创造思维活动中一时感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解决问题的思路明朗化了,因而一下子或再经过一番思考,就把久悬的问题解决了。于是一般人往往把灵感局限于创造思维活动中主体对问题发生顿悟的一种思维飞跃,即主体顿时感到解决问题的巴路明朗化的爆发式思维现象。这仅仅  相似文献   

10.
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人类中心论,某些原始部落或种族把自己看成世界的中心。其成员均采用“人”这个属名,而把包括别的部落或种族在内的外部世界统统看成多少含有敌意的环境(按照现代说法)。在这以后,随着人类一体化观念的出现,人类中心论的含义就延伸了。人们相信宇宙是上帝创造的,尽管这不是专门为了人类,但至少和人类有直接的关系。各种传统思想把这些观点奉为金科玉律,有的仅限于一个选定的民族范围,有的则推广到全人类,并以各种形式说明人类为神所创造。达  相似文献   

11.
创造学奠基人奥斯本曾在《创造性想象》一书中写道:“一天早晨,我从家里出来,经过厨房时,看见我的妻子和女儿正在计划一天的食谱,在订菜单的时候,她们首先想到所需的原料。然后把这些东西切开,搅拌在一起,一边烹调,一边添加佐料。鸡肉、白菜和面团做成了炒面,其味道十分好。她们的技术就在于把这些材料综合并充分搅拌在一起。人们常常把这种本领称之为创造想象力的实质。” 这样的事例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但通常人们很少意识到这也是创造。其实,这种综合的方式就是一种创造的技法,如果把这种综合的方式应用到各种创造活动中…  相似文献   

12.
“人是未完成的”,他必须建造“观念的世界”或“世界的观念”,据以解释和引导自己的活动。与此相应 ,人类历史并非“预成”,而是在人们世世代代的创造性活动中生成。作为社会生活现状由来的解释性理论和历史创造活动组织机制的历史过程理论 ,也因此有史以来一直成为每个社会最  相似文献   

13.
试析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社会性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珏  徐波 《心理科学》2007,30(3):735-736
社会性格是指在一定社会结构中的大多数人为了适应社会条件的需要而共同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倾向及其行为习惯方式。学校体育运动可以为人们提供多种活动情景,对参与者或观看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培养良好的社会性格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现代实践哲学设想包霄林:实践哲学或实践论,是对实践本身进行哲学反思,是对实践过程的深层次思考,对实践创造的真、善、美的统一作出理论说明,并力图成为人们实践活动的方法论。现代实践的特点对实践哲学研究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在以往的思想史上,人们往往侧重考察人...  相似文献   

15.
论创造性思维的自组织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庞海波 《心理科学》2000,23(2):250-251
创造性思维在科学创造中起到重大的作用。尽管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定义不尽相同 ,但认为创造性思维带有非逻辑特点的自发性 ,而使人们在科学活动中难以操作和把握却是共同的。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创造性思维的自发性特点进行深入研究 ,弄清它自发形成的机制条件 ,从而为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利用创造性思维提供可循的途径和有效的方法。1 自组织理论对创造性思维过程的描述  所谓创造性思维的自发性形成过程 ,从自组织理论的观点来看就是自组织过程 ,人类的科学思维活动是一个自组织系统 ,人类的科学思维活动按照自组织理论可以作如下描述 :在…  相似文献   

16.
有关思维模式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理解。思维模式一类的概念主要有:思维模式、思维方式、思维结构、思维形式、思维样式、思维方法和皮亚杰的认识图式等等。思维模式自身概念的不清楚,根源于人们总是用自己特定的思维模式来研究思维模式,其结果必然产生一种自我相关的矛盾,陷入自相缠绕的怪圈。这主要是存在着两个主要的缺陷。其一是把思维模式看作只是思维领域里的东西,基本上忽视了它对人们社会实践中使用工具的操作活动所具有的作用与意义。这必然使得思维模式这一类的概念有较大的片面性。这种研究的侧重点把思维模式等看作是仅仅能对人们的思维活动起着指导或制约的作用,而没有看到,思维模式的倾向性、思维模式的层次与水平,直接影响着  相似文献   

17.
现代景观意境创造是将艺术与科学融合到一起的专业学科,可以说它汲取了精神氛围与物质景观的精华。在现代景观意境创造当中,人们逐渐对个性化展开了关注,始终秉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历史、艺术与文化等多个因素融入其中,并在设计过程当中表现出来,提倡与本土文化的巧妙结合,把文化精神和个性特点表露无疑,对现代化的空间设计是有极大帮助的,充分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文章主要以现代景观意境展开视角,将创造思想带入其中,目的是提升建筑作品的观赏性和实用性,达到艺术价值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1 人们常常援引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社会属性。其实,这是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误解,误把人的社会属性当成了人的本质,其实,要揭示人的本质,就要深入人性的背后揭示决定人性的动因。这种决定人性的动因即为人的本质。因而,人的本质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使人获得了质的规定性,而且锻造并决定了人的属性,使人性越来越远离动物性。人的一切属性都离不开实践活动。都通过实践活动而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品德评价研究的可贵探索杜寒风品德教育、品德评价作为调整和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维护社会稳定秩序的重要方式,在道德活动中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通过品德教育、品德评价,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人们对生活经验的主观感受,当然也是一种生活价值的评价.人们对幸福的感受与人们时幸福的追求和心理欲望是相辅相成的.从社会或人际的角度看,幸福是一种可以观察、可以评价的生活状态.创造幸福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同时享受创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体验,要学会创造幸福,学会享受幸福,这种享受不是独享而需要分享.分享有两个好处,就个人来说,与人分享不仅更安全,也更有幸福感.就社会的角度来说,幸福的分享程度越广泛,说明这个社会越公平,秩序越好.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目标要与公民的幸福目的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