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大学生自我同情量表对普通高等特殊教育学校206名在校残疾人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同情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 自我同情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2)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不能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但通过自我同情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自我同情在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选取天津市379名老年人,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最表"和"情绪一社会孤独问卷"进行调查,以探讨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工作状况的老年人在社会支持、孤独感及主观幸福感上均呈显著差异;不同社会支持水平老年人的孤独感、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差异;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间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3.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采用量表法以 3 1 4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评估了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差异检验表明 ,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以及总的社会支持存在性别上的差异 ,女生的得分均高于男生 ,而在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以及家庭支持方面则没有表现出性别差异。回归分析表明 ,社会支持的不同方面对主观幸福感的不同方面产生影响 ;在预测主观幸福感时 ,不同的社会支持指标的预测力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量表法以300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包括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关系.(1)相关分析表明,社会支持、自尊和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两两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自尊和消极情感显著负相关.(2)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社会支持对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回归效应显著;自尊在社会支持基础之上对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回归效应显著,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起到了中介作用.(3)EQS5.7b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自尊是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影响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600名农民工为被试,采用自编的农民工感知社会支持情景问卷以及修订的自尊量表、农民工主观幸福感问卷,以探讨农民工感知社会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考查农民工自尊在其感知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高自尊水平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感知社会支持都极其显著地高于低自尊农民工;(2)自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及各维度、感知社会支持水平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感知社会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显著两两正相关;(4)自尊在感知社会支持基础上对主观幸福感及两个维度回归效应显著,为二者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是探讨基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并探讨影响二者关系的研究特征.纳入元分析86篇原始研究,产生了89个独立样本,样本总量为32948.结果显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主观幸福感总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之间呈中等程度的显著负相关.二者之间的相关受被试群体类型的调节,即在不同被试群体中二者的相关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金口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抽取小金口镇125名18岁以上的成年人,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和似会支持评量表》,测量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和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1)居民总体主观幸福感、目标价值维度和身体健康维度在健康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2)家庭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对居民总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在具体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居民总体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及其各个维度正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对支持的利用度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最大,客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发现:(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无性别差异;(2)不同人格类型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有显著的差异:多血质者主观幸福感最高,抑郁质者最低;(3)四种人格类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均有随社会支持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4)神经质、外向性和家庭外源性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强的预测力;但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将在一定程度上以家庭外源性社会支持为中介。  相似文献   

9.
对389名大学生施测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社会与感情孤独量表及主观幸福感量表,以探讨孤独和自尊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自尊、孤独呈显著相关。(2)路径分析表明,自尊、孤独分别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社会支持→自尊→孤独→主观幸福感的显著路径表明,这些变量间存在更为复杂的关系。这些结果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旨在探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依恋、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武汉七所高校319名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和400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为对象,采用主观幸福感问卷、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CR)和社会支持问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有童年期留守经历的大学生,1)他们的依恋回避维度、消极情感高于一般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方面得分显著低于一般大学生;2)依恋、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3)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依恋焦虑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依恋焦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加入社会支持后下降。结论:社会支持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依恋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即依恋通过社会支持的不同方面来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现实利他行为与网络利他行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着力考察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与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以1064名在读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现实利他行为和网络利他行为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主观幸福感。(2)现实、网络社会支持和自尊是现实和网络利他行为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两条并行中介路径。(3)现实和网络利他行为与现实和网络社会支持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林  邓小平 《应用心理学》2009,15(2):155-160
以52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自尊在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自尊在人格特质、社会支持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情感体验维度时具有中介效应,而在其预测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度时无中介效应;(2)自尊在社会支持与情感维度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相对高于在人格特质与情感维度关系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选取石家庄市两所大学24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大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良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不显著。2.大学生的人格状况处于健康水平;大学生大五人格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不显著。3.农村被试的和善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四个维度存在显著相关;城市被试的对生活的满意和兴趣与大五人格的除和善性以外的四个维度存在显著相关;总体上来说外向性、和善性和严谨自律性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神经质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4.和善性、外向性和神经质是主观幸福感主要而稳定的预测因素,其中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外向性和和善性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感恩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搜索共获得了62项研究167个独立效应量(n=31975)。异质性检验发现,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比较合适;敏感性分析显示,逐步删除异质性较高研究,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亚组检验和元回归分析表明,感恩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受感恩测量工具、被试群体、文化背景的调节与影响。以上结果说明,感恩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更强,同时还要考虑感恩测量工具、被试群体和文化背景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纳入了符合标准的文献47篇,包含48个独立效应量和14616名被试。结果发现,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追求成功的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避免失败的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文献来源显著调节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上结果说明,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文献来源对二者的关系可能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严标宾  郑雪  张兴贵 《心理科学》2011,34(2):471-475
以30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自我控制、抑郁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 自我控制和抑郁都在社会支持预测主观幸福感时具有中介效应;(2) 抑郁与自我控制相互作用调节着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在其中起着中介影响作用。采用EQS5.7b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德克萨斯社会行为问卷和综合幸福感问卷对330位大学生进行调查,建立社会支持、社交自尊和幸福感的结构方程,考察社交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大学生社会支持对社交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大学生社交自尊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社交自尊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即社会支持直接对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产生影响,也可通过社交自尊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692名中小学教师作为被试,探讨教师职业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机制。结果发现:(1)专家型教师在职业人格得分上显著高于新手、熟手型教师,体现出与教师职业更匹配、更具适应性的人格特点;(2)职业人格与主观幸福感正相关显著,职业人格可通过影响工作投入程度进而影响主观幸福感,工作投入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新手、熟手和专家型教师职业人格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新手职业人格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熟手大部分通过工作投入影响主观幸福感,而专家完全通过工作投入影响主观幸福感。研究表明,教师职业人格可通过提高工作投入程度,进而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1996至2015年间85篇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量我国老年人(共43302名被试)社会支持的研究报告进行了横断历史元分析,以考察老年人社会支持水平随年代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近20年,我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均与年代有显著负相关,主观支持因子与年代的相关不显著;(2)男性和女性老年人主观支持与年代均有显著正相关,其他因子均与年代没有显著相关,同时在社会支持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别差异;(3)东部地区老年人主观支持与年代呈显著正相关,其他地区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均与年代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469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考察社会支持、学习观、自我效能感与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总体在中等水平以上,不存在性别差异;非重点学校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低于重点学校的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2)控制了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后,社会支持、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仍有显著影响,其中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较大。(3)社会支持对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既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具有间接影响;初中生学习观和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学习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