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品质是人的素质的核心内容,而创新思维是构成这一内容的必备要素。军事指挥人才素质内涵在创新思维品质的规定性上尤为突出。特别是新形势下部队建设、军事斗争准备和未来高技术战争对军事指挥人才的组织管理、运筹谋划、统驭决策、调度遣使以及灵活应变等素质中的创新性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索军事指挥人才创新思维品质的特征、生成机制及培育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一年多来,国内在深人研究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同时,逐渐转向对一般军事辩证法的研究,并开始注意军事辩证法理论的应用、军事辩证法思想史和现代科学方法移植于军事辩证法的研究,但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建立军事辩证法的体系问题。现仅就这方面的情况概述如下:(一)关于军事辩证法体系的逻辑起点一种意见认为,军事辩证法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战斗力。理由是:(1)战斗力是战争中各种矛盾的焦点,它几乎集中着战争中所有的特殊矛盾。(2)战斗力是战争运动中最单纯、最大量、最直接的“存在”,是战争运动最基本的因素。战争敌对双方军事的、经济的、政  相似文献   

3.
兵圣孙子认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里的“奇”在思维方法上就是指突破常规思维的逆向思维。古往今来,一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总是大胆开启逆向思维,利用敌方的思维定势,陷敌于思维定势的漩涡之中,做到了“善出奇者,无穷于天地,不竭如江河”,在波谲云诡的战争舞台上演了一出出逆向思维的活剧。  相似文献   

4.
现代高科技条件下,战争不仅是高新武器装备的抗衡,而且也是指挥人才智慧、谋略的较量,这就要求军事指挥员不仅要具备高超的分析推断能力,使思维具有准确性,而且还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敏捷性,养成良好的思维素质。作为研究思维的科学之一——逻辑学,多少年来一直服务于人们的日常思维和工作,同样也服务于人类的战争指导,它不仅为指挥员准确地判断战争形势,有效地制定战争策略提供了规范和准则,同  相似文献   

5.
军事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从总体上说,就是战争的道德规律。军事伦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也就是以战争为中心而展开的。 由于战争并不是人类社会中孤立存在的现象,它与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及人本身的文明素质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研究战争本身,必须与研究同战争有内在联系的这各个方面相联系。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门槛之际,以信息技术为标志和核心的新军事革命,正在引发从武器装备到作战思想、军队建设等各领域,多层面的重大变革,并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冲击着传统的军事思维方式。为迎接新军事革命的挑战,我们必须扣住信息时代的脉博,确立全新的思维方式,以新的角度探索军队质量建设的道路,研究未来战争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范蠡军事思想简论黄朴民春秋时期频繁丰富的战争实践活动,直接推动了军事思想的发展,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都高度重视对军事问题的探讨和总结,从而大大深化了人们的军事理性认识。在这个历史过程中,范蠡作为当时南方兵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军事理论史上的高峰,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自己的哲学渊源以及发展、演变历史,而《老子》的思想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对矛盾事物的辩证看法,对其奇正、生成等理论的继承和化用,而且表现在对其中"道"等哲学理念的发展和演变。最后,孙子突破了《老子》的束缚,在总结哲学理论与战争实践的基础上,从"矛盾论"的思维出发,以"取胜"为思想核心,铸就了《孙子兵法》这样一部伟大的军事论著。  相似文献   

9.
简论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辩证法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在毛泽东的战争观、军事认识论、战略战术思想和人民战争思想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运用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打败国内外反动军队的。在当今高科技战争的条件下,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对我们克敌制胜仍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战争伦理:一种世界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争伦理主要论及战争如何受到道德强制,或者说,它涉及道德的进步如何影响到战争。同时,与人类其他活动相比,战争行为更具国际性,因此,战争伦理作为抑制战争的一种道义力量,也更易成为一种世界观念。可以将战争伦理分为军事伦理、军备伦理、军人伦理三个层面,分别代表基于人、武器以及人与武器相结合而采取的行动———作战之上的伦理规范,它们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从战争的观点看和平 军事思想是中国哲学传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古代经典中,“军事思想”不只存在于《孙子兵法》中,还见于墨子的著作,这位中国第一位真正系统化的哲学家,也是第一个开始反对儒家学派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12.
燕维才  陆平   《心理科学进展》1986,4(1):26-28
军事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门研究军人个体和军人集体在军事工作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揭示军人集体的管理、军人技能的形成、战场环境的心理适应、人与武器的适应、军官素质的培养。军队士气的诱发和心理战等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部队实施有效的训练和指挥。随着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军事心理学也很快演变成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而且日益为各国所重视和运用。其中发展较快的是美国和苏联。美国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抽调大批心理学家成立了17个战争问题研究会、专门研究战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实践和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辨证法思想为主线,结合中外军事史及战例,论述了研究和指导战争的科学方法论问题,批判了军事上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等错误观点。文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战争规律与战争指导规律的辩证关系,阐明了能动地、正确地掌握战争指导规律对于获得驾驭战争的自由,取得战争的胜利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二部分分析了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相互关系的辩证法,阐明建立科学的军事理论以指导军事实践,必须同各种非科学倾向划清界限;第三部分分析了军事上的继承、发展与变革的辩证关系及其特点,阐明了军事原则必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武器的更新而革新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朝鲜战争中,美军在朝鲜西海岸进行了使战争形势大逆转的“仁川登陆”。这是麦克阿瑟在朝鲜的第一次胜利,是他一手精心策划的冒险行动。这次行动十分诡秘,它不仅骗过了北朝鲜的视线,就连苏联也是蒙在鼓里,但是一名年仅29岁的中国青年军官准确地识破了麦克阿瑟的机密,并及时向首长做了汇报。他就是当时周恩来总理的军事秘书雷英夫。雷英夫是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参谋训练队讲课时,发现他听课认真,喜欢思考,便注意上了他。1939年8月,18岁的雷英夫经毛主席的推荐作叶剑英的军事参谋。新中国成立后,雷英夫任周恩来的军事秘书,同时…  相似文献   

15.
从西方军事心理学的发展看我军军事心理学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79年,现代心理学起源于西方。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大批心理学家应征人伍,所以他们有机会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决军队中的问题,迅速催生了军事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1915年,艾尔廷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军事心理学的著作——《战争心理学》,标志着军事心理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这部著名的兵家专著是两千五百年前我国春秋末期的军事理论家孙武所撰写的,全篇仅六千余字,其军事思想可谓博大精深,跨越了时空界限,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很高的理论价值。该专著主要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提出了一套十分完备的军事理论体系和战略战术原则。然而它并不仅仅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其中也蕴涵着丰富的军事管理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网络资源已成为战争中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网络通讯已成为战争中最重要的通讯方式。网络作为21世纪十大前沿科技之一,正愈来愈成为未来战争“打赢”和“制胜”的关键因素,“制网权”正成为未来战争各军事强国争夺的“制高地”...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的"入人之地"理论,探讨的是深入敌境作战的一系列原则与方法,其理论形成体现了春秋以来军事与社会的发展,即交通事业进步对军事的影响,传统的城池防御无法应对战场的新情况,"将"群体的崛起所引发的革新思潮。作为一种完整的学说体系,"入人之地"在很多方面反映出《孙子兵法》基本的思维方式与理论观念,具体包括"入人之地"的可行性分析,"入人之地"时不同形势的总结与战术选择,以及"入人之地"取胜的核心因素。该理论在战国之世广泛传播,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一定意义上影响了此后中国战争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对参战军人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战争不仅是军力、经济力的对比,同时也是心理力量的对比。在心理力量的构成要素中,官兵的政治心理是核心。政治心理在心理素质中起定向和灵魂作用。本试图从政治心理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官兵政治心理构成的要素,以及如何结合军事生活实践采取多种途径去培养政治心理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峰 《哲学动态》2006,(1):70-71
2005年9月24~25日,来自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60余人,会聚在北京香山,举行了“高科技时代的伦理困境与对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主办。来自中、韩、美等国的学者围绕高科技给当代人类造成的伦理困境与道德冲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一、军事与国际关系伦理军事与国际关系伦理问题的研讨是本次会议的一个亮点。与会代表对战争伦理是否可能,对超限战的道德评价、高科技战争对战争伦理和国际伦理的冲击、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以及人类暴力和攻击性等问题的探讨,都不乏创见。韩国延宕大学的孙兴?(Son Heung-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