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道德哲学中,通常认为,只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才会为道德实践提供动 力,而单纯的道德理性则不会。而东亚儒学,尤其是东亚性理学,对此问题其实有深入的讨 论。从朱子、王阳明、刘宗周、李栗谷、李退溪等人的思想来看,在人的心理意识结构中, 情感、意志、理性都可以为道德实践提供动力。只不过,不同的哲学家对这三者的侧重或排 序有所不同而已。对道德实践而言,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为我们提供道德实践的动力 。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大大丰富我们对道德实践动力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道德内化过程中,因个体对社会道德内化程度差异而形成多种状态,每种状态都切实影响着人们的日常道德行为.我们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对社会道德是否认同的角度,将道德内化中的状态大致分为六种,对这六种状态的定量分析,有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道德内化中的一些细节以及整个道德内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个体诚信修养是个体实现从诚信规范的他律向自律的转化,确立高尚的诚信人格的主体性活动。塑造公民的诚信人格具体而言就是做一个道德认识求真知、道德情感求真挚、道德信念求真诚、道德意志求真笃、道德行为求真切的诚信公民。  相似文献   

4.
现代高科技战争呈现出的新模式和新特点引发了新的伦理问题,从而对参战医护人员的道德心理构建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了高科技战争对我人民军医道德心理,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的主要影响,进而从医德心理学科角度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真实的道德冲突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的道德成长是在不断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个体道德成长应该面向真实,接触真实,向真实发问,而并不仅仅是通过虚拟情景下简单的道德选择模拟实现。真实的道德冲突及其选择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集中表现在主体在道德选择的过程中和道德实践的基础上,主体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都得到了具体实在的检验和升华,实现了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在真实的道德情境中恰当的设置道德冲突,才能真正促进个体道德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秦洋 《四川心理科学》2014,(12):169-170
豪瑟尔的道德进化论主要阐明了人类道德基因在人们作出道德评价时的决定作用,否认了情感和理性在道德判断中的先决作用。道德的来源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产物,对道德神创论的理论进行了反驳。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分析了会计道德选择的内涵和形式;进而提出要把握会计道德选择体系,关键在于从认识的选择性、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个方面把握会计道德选择的心理机制;最后从选择的前提、选择尺度和选择目的与手段三个方面分析了会计道德选择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8.
道德情感是人所具有的高级社会性情感,是与人的道德认识相伴而生的,是人产生善的道德行为的力量和源泉。本文在对道德情感进行伦理分析的基础上,对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的相通性进行了阐释,并针对今天人类道德生活中的情感缺失问题指出,道德自由的境界是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和谐统一的境界,人类要走向道德自由的理想王国就必须将道德情感还原于人的生活世界中去,给予道德情感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支配道德行为的诸多道德意识要素中,道德意志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到道德行为的中介环节,是道德意识的最终体现,是道德意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最后阶段,是实施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力因素.道德意志内在的实践本性体现了道德行为主体特有的"实践一精神"特征,细致地呈现出个体道德意识的求善意向、自我决断以及克己精神,对于公民个人品德的形成和恒久持存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道德定力是个体面对不良道德风气和诱惑时,表现出一以贯之、坚定不移的道德认知、道德认同、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能力,包含道德判断力、道德自觉力、道德意志力、道德捍卫力和道德引领力等构成要素,体现社会道德要求向道德主体内心的自觉转化,属于支撑个体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力量。就其现实价值而言,道德定力表征了个体坚信道德价值、坚守道德要求的内在信念,是个体崇尚道德、维护道德与践行道德的动力之源,有助于推动个体道德由外在规制转向内在自觉、支撑个体道德适应现代社会生存新境遇、筑牢个体道德失范的双重预防屏障以及细化道德建设的目标体系与阐释框架。就其培育路径而言,当下道德定力培育路径主要包括树立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以涵养道德定力的思想根基、激发修身自律与公共意识以强化道德定力的内在规约、增强氛围营造和舆论引导以优化道德定力的形成环境、深化制度建设和协同治理以构筑道德定力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