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理论的生命在于开拓创新。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邓小平理论,其基本特色就是创新。这种创新,不但表现为理论内容上的推陈出新,而且还表现为理论精神上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2.
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剖析,对唯物史观社会结构理论作了集中论述。我国理论界一般都把它看作是对唯物史观社会结构理论的经典概括。然而,就在马克思的这一概括中,由于种种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基本原理指导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又以改革开放的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从而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与实践放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突出表现在下述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理论遗产之一。马恩在很多重要著作中都论述了社会结构问题,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研究社会发展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此,广东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于1994年7月下旬,在广州召开了“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第一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就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总  相似文献   

6.
社会结构转型理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一定意义上说,在整个社会变革时期,结构转型作为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将以它特有的方式规定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这种力量用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都是无法概括的。 一、社会转型的概念界定 1.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性发展 在描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时,“增长”和“发展”这两个概念常常被交替使用,在很多场合,它们是可以互相替代的。然而,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区别,代表着两种发展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一个相对和平的发展阶段,大多数国家的发展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在理论上也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结构作为一个整体社会范畴,是指社会构成部分之间稳定性的整体联系和组织方式。在宏观社会学研究领域里,社会结构既是关键的理论概念,又是基本的分析框架。从社会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前提看,无论是一度风靡的各种现代化理论,还是新近崛起的比较政治经济学,无一不是特定社会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认为,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社会结构并不象某些结构主义社会学理论所说的那样,“是人类心智的产物,是由人脑固有的结构化潜能对外界的一种投射”,而是对现实社会的整体结构性的一种科学抽象,如同恩格斯指出,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法即“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过程的自觉的反映”。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客观产物,既有内在的科学规定性,又有外在的鲜明特征。从总体上把握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社会结构的科学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社会结构改革的实践中有效保持社会主义社会的稳态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思潮是什么?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看到一种令人吃惊的现象:在一段时间里,成千上万的人受着同一种行为取向所支配,表现出同一种情绪、情感和喜好,由此而给社会生活带来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效应,这就是社会思潮在起作用。社会思潮有时包含着有一定理论形态的思想作主导,但更多场合体现出现实生活中的群众性社会心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有高级层次(思想体系)和低级层次(社会心理)之分。社会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相互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定型的、表现在情感、情绪、风气、风俗、习惯、传统、成见等…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贡献孙肖远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单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由此引发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严峻问题,这就出现了一种旨在消除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同时强调持续发展的世界性潮流。“可持续发展”概念在80年代初提出,直到1992年第二次世界环境与...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的贡献,首先表现在他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方面。这方面概括起来是:1.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认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通过快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共同富裕,避免两极分化。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和社  相似文献   

12.
13.
14.
执政党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直接关系到革命和建设的成败。列宁很早就告诫我们,执政党“最大最严重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邓小平在长期的领导工作实践中,尤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多次深刻的提出,我们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以前不是减少了,而是大大地增加了,其危害,比以前不是减轻了,而是大大地加重了。所以他坚决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坚持群众路线的自觉性。邓小平的这一系列论述,为群众路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认真学习邓小平的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作出了重大发展,形成了以四个现代化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主体、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核心、以“两个文明”建设为双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社会发展理论。而发展观则是该理论的基本特征。这个发展观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社会伦理是对社会善的判断和要求。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明确的伦理目的和要求。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完整的社会伦理思想。就社会伦理观而言,邓小平有别于传统伦理观,而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科学的伦理观。就伦理内容而言,涉及到社会领域各个方面:在经济领域,集中表现在以效率与公平为主要线索的经济伦理思想;在政治领域,集中表现为民主与法制建设并重的政治伦理思想;在文化领域,则着重表现为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任务目标的文化伦理思想。邓小平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现实针对性,反映了伦理目的与伦理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阿尔都塞,把受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所产生的系统方法、结构方法、模型方法的影响而在人文科学中形成的一种新思潮——结构主义,用于对马克思社会理论的解释,提出主导性结构、结构性因果观等一系列“新”概念,强调社会的总体性和对社会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对抗日民主政权的理论贡献徐嫩棠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同志长期转战在敌后抗日战场,担负着重要的领导工作,他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创造性地把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运用到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地解决了在统一战线条件下,我们党如...  相似文献   

19.
20.
汪业周 《学海》2001,46(1):28-34
社会活力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构成.社会活力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民族性、开放性、辩证性及实践性.他遵循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就社会活力的提高机制及实质进行了全面而深刻地阐释.邓小平社会活力观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内在根据以及科学的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