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0年 9月 13至 17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市哲学学会等单位发起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研究所、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中日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和无锡召开。中国专家与来自日本、韩国的知名学者共 70余人参加了这  相似文献   

2.
中日价值论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价值论学术讨论会综述王玉梁1993年9月6日至11日,由《人文杂志》、陕西省社科联和哲学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师大哲学系、中国科技大学社科系、海南大学等14个单位主办的中日价值论学术讨论会在西安召开。出席会议的日本学者和中国学者共60多人,提供专著二本,论文40多篇。会上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教授岩崎允胤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德顺分别介绍了中日两国价值论研究的进展情况和特点,接着对价值本质、价值创造与评价、价值与历史观、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念和中日价值取向比较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情况简述如下:一、关于价值的本质1.价值本质问题是这次会议讨论最多的问题。与会者首先对哲学价值理论的研究方法展开了讨论。多数学者主张从主客体关系研究价值。这种思路又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主体性价值论或主体性人学价值论,主要突出主体性对价值的作用。另一种观点是主客体统一论,认为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价值不仅离不开主体,也离不开客体,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持后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持前一种观点的同志,一方面同意主客体关系说,另一方面又自称是主体论价值论,这是自相矛盾。前一种观点的学者则认  相似文献   

3.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玉樑、(日)岩琦允胤主编的《中日价值哲学新论》,展示了中日两国价值哲学研究的新见解、新成果、新动向。 这部书汇集了中日两国三十多位学者研究的精华(日方论文七篇、中方论文三十六  相似文献   

4.
2004年6月6—9日,第四届中日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会议由《哲学研究》编辑部、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和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等19个单位联合主办。与会中日专家学者逾百人。会议围绕价值哲学研究方法、价值哲学基本理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涵,以人为本与价值观、生态文明与价值观、全球化与价值观等问题展开热烈而富有成果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中日“唯物史观与价值论的统一”学术讨论会综述卞崇道1993年9月2日至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部分学者与以大阪经济法科大学教授岩崎允胤为首的日本唯物论者访华团一行6人,在京举行了“唯物史观与价值论的统一”学术讨论会。12位中日学者在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并就这些论文提出的问题展开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择其主要理论问题综述如下。一、关于价值的概念规定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出发研究价值论,为时并不长久,因此,不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关于何谓价值的规定,皆众说纷坛。迄今尚无一致的定论。在这次研讨会上,牧野广义(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从社会实践是人欲实现某种价值的目的意识的活动这一视角,界定价值说:“所谓价值,是对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满足及人的自我实现而言的、自然与社会的事物的必要性、有用性,并且具有作为人的行为的目的和手段的意义,进而成为人的行为规范和理想的东西”。基于这一规定,他把价值分类为四种:(1)自然的、物质的价值;(2)社会的价值;(3)精神的价值;(4)人的价值。(《社会实践与价值》)李鹏程(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则从“存在的现实性”这一最基本的概念出发,通过对价值在人的生活世界中的历史(文化)功能性的考察,认  相似文献   

6.
中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伟 《哲学动态》2005,(12):61-62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日本东京唯物论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联合举办的中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23~24日在首都钢铁公司召开.与会学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2008年2月18~19日,中日"东亚生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日本东京大学COE"死生学"研究基地、中华日本哲学会主办,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浙江树人大学东亚研究所协办.与会的中日两围60多位学者围绕生死学的基本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1988年8月22—25日,中日两国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哲学工作者,在北京大学举行了中日唯物辩证法研讨会。到会的有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早稻田大学、札幌大学、一桥大学、埼玉大学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代表近40人。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岩崎允胤教授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本的发展,着重介绍了70年以来日本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概况,就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3月23日,"老成学的构想"中日学术座谈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本次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青研究员主持,参会者有日本国立滨松医科大学综合人间科学讲座伦理学教授森下直贵、日本名古屋经济大学日本思想史专业李彩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单继刚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王春光研究员、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郭连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李萍教授、河北大学社会学系郝云飞副教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全体成员。  相似文献   

10.
由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价值理论研究室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两岸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东华大学举行.来自两岸60多名学者出席了大会.与会者敞开思想,从多方面拓展了新世纪价值哲学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首届“中日价值论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9月6日至11日在西安举行。这次讨论会在价值与历史观问题的探讨中有一突出特点,即主体性、价值因素被强调。 与会中日代表的共同探讨,主要围绕着四个方面的问题而展开。1.关于历史观与价值观统一的基础问题。有观点认为,历史的客观性中也包含着价值规定。价值因素是历史客观性的必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它本身参与了历史客观性机制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 6月 9日《哲学研究》编辑部和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在济南联合举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学术讨论会 ,3 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有没有价值、有什么价值、如何实现它的价值等问题展开了讨论。1 从现实问题出发去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日本18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安藤昌益逝世230周年和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亚太所、山东大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中日安藤昌益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22日至24日在山东大学举行。会议提交论文40多篇。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中国文化对安藤昌益哲学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文化与安藤日益哲学属于同一个东方思想体系。但中国文化对安藤日益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有益的影响。黄心川、李今山认为,昌益以“气”为基础的唯物主义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唯物论;昌益的“互性妙道”与中国古代的辩证法思想;昌益的“自然世”思想与中国历史上的“大同”思想;昌益的“直耕”、“直织”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农本主义思想;昌益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论等  相似文献   

14.
读《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实录》雷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不断加强和扩大同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在哲学社会科学这个领域的对外交流活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同日本伦理研究所的双边学术讨论会,是很值得称道的。日本伦理研究所是一所民间的研究机构和教育团体。它是由德高望重的思想家、在日本有“现代圣人”之称的九山敏雄(1892—1951年)于1945年创立的。现拥有个体会员70多万,团体会员(以企事业为单位)达1万2千个,分布全国各地区。该所的主要工作分4个方面:研究、教育、出版、普及。其中,研究工作包括基础理论和实践伦理研究,但更侧重实践伦理的研究。它同中国伦理学界的交流,也主要是在实践伦理方面,故双边学术讨论会定名为“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自1986年始,每年一次,在中日两国交替举行,一直持续至今。就是在1989年的“六·四”天安门事件发生后不久,正当与国外的友好交流几乎中断之际,日本伦理研究所在丸山竹秋理事长的决策下,毅然派团参加了在中国举行的讨论会。那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动乱”之后的第一次国际性会议,也是促成中日伦理学界友好交流迅速发展富有特殊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在西安召开的“中日价值论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人文杂志》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西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哲学系、陕西师大政治经济管理学院等十五个单位联合发起的“中日价值论学  相似文献   

16.
2002年6月13日,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价值理论研究室之邀,美国德鲁大学哲学系主任、《价值探讨》(Value Inquiry)杂志主编托马斯·麦格内尔(Thomas Magnell)教授来到哲学所,就全球联邦的构想问题与价值理论研究室的同行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学术座谈。参加座谈的学者有李景源、李德顺、马俊峰、朱葆伟、章建刚、孙伟平、周文华、熊在高等。现将要点摘录如下,期望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所和全国伦理学会 举办的中日实践伦理学 讨论会于1987年9月 7日至9日在中国社会 科学院举行。日本方面 参加会议的六名学者是 前日本伦理学会会长、 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 授胜部真长,筑波大学 哲学、思想学系教授高 桥进,还有以北奥三郎 为团长的日本伦理研究 所访华团一行四人。中国方面参加讨论会的,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在深化唯物史观的理解过程中,对价值问题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价值理论的哲学讨论,一度也曾成为“热点”。值此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之际,如何进一步拓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以推动改革实践,进而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就成为当前哲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理论工作者于8月5日在京召开了小型学术座谈会。  相似文献   

19.
由淮阴师范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于2005年11月10~13日在江苏淮安召开。这次会议是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共同发起的。参加会议的60余位专家学者来自内地各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台湾地区及韩国。研讨会对当前中国价值哲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交流,主要讨论问题有:价值哲学与和谐社会建设;价值哲学的具体理念与实践问题;当代价值观问题研究。这次会议不仅交流了近年来价值哲学研究的成果,而且…  相似文献   

20.
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学术创新,学术创新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奇思异想,而是为了凝聚时代精神而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2021年5月9日,习近平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明确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