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刘宁 《管子学刊》2013,(3):15-18
《管子》中《幼官》、《幼官图》等篇,涉及齐国独特的历法制度,但后世却认定它们为阴阳五行家之言,导致对此两篇内容的理解始终存在误区。实际上,《幼宫图》是姜齐氏族的历法图,记载了十月历制度,《幼官》则是对它的解释说明性文字。因此《管子》成书时,二者都作为重要制度而被收入。但由于后人不懂十月历,三十节气被分裂入四方本图以对应四季。秦汉以后,《管子》各篇之间的错简、杂糅情况愈加严重。《幼官图》也逐渐遗失。这两篇文献最终呈现出今天驳杂古奥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古代经典文本语言基本构成要素——词、句、章节,研究中国传统认知途径与方式,探讨传统认知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是文化研究的重要角度和方法。《管子》之《幼官》与《幼官图》文本语言要素研究发现,先秦认知具有三方面特性:自然特性、感悟特性、整体特性。这些特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生传统、审美传统、中庸传统密切关联,二者在历史发展中互相影响与强化,逐渐鲜明而稳定。  相似文献   

3.
(作者后面括弧内,圆点前是总期数,圆点后是页码)发刊词杨向奎(l·4)《管子·轻重》经济理论总体观寄语《管子学刊》周谷城(1 .7)戴金珊(3.20)《管子》学说的历史价值张岱年(1.了)《管子矛中桓、管遗闻铁事诸篇的研究《管子》研究小识巫宝三(1.9)张璋(3.26)谈谈“管子学”研究的方法论管、商异同论胡显中(4·3) 牛力达(l,王1)古代农村公社与管仲的“修旧法”《经言》作于我国考辨王兴业(4.12) —驳说管仲遗著考》胡家聪(1 .15)《管子》三十时节与二十四节气《齐语》与《小匡》李学勤(1·23)—再谈《玄宫》和《玄宫图》《管子》跋十七则李零(4…  相似文献   

4.
香港信善紫阙玄宫应邀参访西安八仙宫为了弘扬道教,促进海内外道教间的文化交流,加强友好往来,香港信善紫阙玄宫于1996年6月4日应邀访问了西安八仙宫。信善紫阙玄宫是一个以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和道教传统精神为宗旨的道教组织。多年来他们在弘扬道教文化和开展社会...  相似文献   

5.
管仲观的变迁对《管子》的一个看法《管子》的经济思想关于《管子沙成书的几个看法《管子》的“心术”篇和“内业”篇《管子》“轻重”篇沦《管子》“九败”篇臆解《管子》“幼官”篇考论《管子》“轻重”篇《管子》书中的“人性论”研究论《管子》“弟子职”篇—古代专制体制和 社会各集团的关系的研究《周礼》的泉府和《管子》的轻重敛散法《管子》“轻重”篇考管子 小林升 《历史学研究》4卷6期1935 小林升 《东洋思想研究》2 1938 穗积文雄 《经济论丛》52卷4一号1941 木村英一 《支那学卷》10特号1942 武内义雄 《支那学卷》10特号1942…  相似文献   

6.
《萄子·王制篇》有《序官》一章,专门论述职官制度,通过对“乘白”、“乡师”、“州里”、“治市”、“治田”等条的考证.发现《序官》官制带有明显的齐国色彩。《序官》以及《王制篇》可能是苟子在齐国游学时所写。由于《王制》在齐国成书,当然为齐国学者所看到,《管子·立政》的作者为解决“国之贫”“五事”,所以《省官》一章有选择性地摘抄了《序官》“五官”。  相似文献   

7.
《管子》《经言》组包括《牧民》、《形势》、《权修》、《立政》、《乘马》、《七法》、《版法》、《幼官》和《幼官图》,共9篇。就其政治理论、政治体系、方针政策而言,《经言》集中体现了齐法家管理国家的系统学说,该学说的核心可以称之为“牧民”学说。它表现出三个鲜明的特色:1、它体现了对儒家思想的密切传承。2、它体现了法家政治的法治精神;3、它体现了道家对齐法家思想的哲理基础作用。本文就这三个特点作浅陋的阐述,以求大家方正。  一、孟子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变异列宁在《论国家》中指出:“国家一直是从社会中分化出…  相似文献   

8.
香港信善玄宫和信善紫阙玄观慰问清远市特困户1996年2月10日上午,由香港道教信善玄宫和信善紫阙玄观组成的春节慰问团来到广东省清远市白湾镇将20000多公斤大米,600多件御寒衣服以及一批糖果和10000多元慰问金,分别赠给白湾镇的500多户"五保户...  相似文献   

9.
《管子·侈靡》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管子·侈靡》篇属短语类。今本《管子》分为经言、外言、内言、短语、区言、杂、解、轻重等八类。关于它们的分类大致分为:A.经言,B.外言、内言、短语、区言,C.解、杂,D.轻重等四种并按从 A 到 D 的顺序编成的。在经言部中可以看到很早的管仲说的话,所以被称为“经”。属于短语的《侈靡》篇是仅次于经言类的旧篇。《侈靡》篇在《管子》书中是数一数二的长篇,这和其内容的特殊性是有联系的。笔者将它断为五十三章,内容复杂而大致可分为下列三部分:  相似文献   

10.
清儒毛奇龄提出,《太极图》的第三层图,窃自于《周易参同契》之"三五至精图"。这一说法目前无法从版本学的角度予以验证。对此问题,我们试图从比较《太极图》与《周易参同契》和《悟真篇》这三部著作对于"三五"思想的不同表述入手做出回答。我们认为:首先,毛奇龄在论证《太极图》与《周易参同契》在"三五"思想上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时,误将《悟真篇》的表述等同于了《周易参同契》的说法,论证极不严谨。其次,《太极图》的第三层图对五行思想的表述,与《周易参同契》和《悟真篇》对"三五"思想的表述,均有所不同。再次,《太极图》的第三层图与《太极图说》中"五行一阴阳也"的表述一致,从而体现出相当的原创性。从这个角度判断,我们认为《太极图》当出自周敦颐本人之手,与道教思想并无直接性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1.
《管子》一书,内容十分丰富,有许多涉及农业和农业技术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度地》、《地员》两篇,就全部是农业和农田水利方面的技术内容。这两篇文章和其他各篇的一些部分,记述了许多有价值的农业科技和水利工程技术,对指导古代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管子·法禁》是吕礼上齐湣王以难孟尝君的策论,《法法》是荀子等稷下先生与吕礼国策之争的记录。本文试以文史互证,将这两篇文字背后的田齐失政史事作一钩稽考论。一、《法禁》与《法法》对读罗根泽将《法禁》、《法法》与《韩非子·定法》诸篇比较,谓其为战国书(详《诸子考索》448页)。此固然不错,然以这两篇对读更足引人深省。  相似文献   

13.
徐晓鸿 《天风》2018,(1):26-28
《一神论》这份出土于敦煌的秘笈,由三篇经文组成,经过日本学者羽田亨(1882-1955)的考证,该经卷的顺序应该是:《喻第二》、《一天论第一》和《世尊布施论第三》,1918年刊布,经文书写在黄色麻纸上,全卷长640厘米,宽25.4厘米,其中第二与第一的次序弄反了,这可能是抄写者的疏忽造成的,也可能是装裱者大意造成的。《喻第二》有60行,  相似文献   

14.
《管子》是我国齐文化一部重要著述。21世纪是追求“和”之精神的时代,重新审视《管子》乐论,从《地员》、《宙合》、《幼宫》三篇有关乐论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和”之精神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以《管子·幼官》两种英译的对比分析为入手点,从词语溢出量、理解和表达三方面比较了李克和翟江月译本,通过比较数据分析了译文暴露出的问题,指出两位译者的翻译观不同,进而讨论了李克的翻译观和李克的翻译方法,认为李克的《管子》译本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北宋末成书、南宋初刊行的《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像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但通行的《大正藏》本《图赞》第11、14两参的插图发生了颠倒。参核图像特征和《华严经》可知,《图赞》的另外11幅插图也发生了错位。以《图赞》为底本绘制的明初太原崇善寺壁画的作者意识到了插图存在问题,但并未意识到问题不在插图本身,而在插图顺序错位,因而仅做了有限的修订。插图错位是由于编印过程中编辑者对各善知识的形象认识不够深入而造成的。元至明初《图赞》曾十分流行,但到明末清初时仅有文字部分流传,插图可能于此时在国内失传。  相似文献   

17.
将《周易》古经的三十二对非覆即变之卦按照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填入纵横各有八格的方阵中,要求非覆即变的两卦必须上下相邻。然后将奇数行中的三十二卦按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编号1-32,偶数行的三十二卦按从右至左、自下而上的顺序依次编号33-64。接下来,把按如上编号的六十四卦排入纵横皆八的方阵中,构建一个八阶幻方。之后采用迭代的方法给幻方中的各卦重新编号,奇数行的三十二卦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编号1-32,偶数行的三十二卦按从右到左、自下而上的顺序依次编号33-64,即可得到一幅迭代图。取此迭代图中的六十四卦编号构造新的幻方,然后采用相同的迭代规则又可以导出一幅迭代图。重复上述步骤,总共可以得到十五个幻方和十五幅相应的迭代图,之后便进入循环。最后,令幻方八中的各卦上下体互换,再按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顺序横向展开,即是《杂卦》卦序。笔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对《杂卦》卦序最为详尽的解说,也应当是《杂卦》卦序的真实来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马王堆汉墓帛书本《老子》为基本资料。帛书字形不同于今体者,一律转写为今体。帛书中划分章节用的圆点,大都残缺,为了便于指明引文出处,仍然沿用今本章次。 帛书《老子》甲本、乙本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韩非子·解老》所引《老子》原文顺序,正是这样。王弼注《老子》所用底本顺序,大概也是这样。 《德》篇在前,则《老子》首章是今本第三十八章。这个事实,有助于提醒我们重视此章本有的意义,就是它明确提出并初步解释了《老子》哲学的基本结构。此章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杨树》是杨鉴普所写的一篇科学小品,发表于《散文》杂志一九八一年第二期,后又被选进全国统编中学语文教材。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范畴。说明文文体的逻辑特征重在概念的揭示。这篇文章严格按照属种分类的逻辑顺序和杨树生长的科学原理,对各类杨树的形态、特性和功用作了条分缕析的说明,使读者对“杨树”这一概念有正确、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卡尔·波普尔爵士虽已年近九旬,却笔耕不辍。他最近出版的《倾向的世界》一书,篇幅不长,仅包括两篇新的演讲:作为此书标题的一篇是作者递交给1988年世界哲学大会的演讲;另一篇是《建立知识进化论》(Towards an Evolutionary Theoryof Knowledge),是1989年作者在伦敦经济学院校友会上发表的演讲。在这两篇演讲中,作者力图对自己过去60多年来问世的论著中哲学思想进行延伸和概括。尽管演讲某些地方有点专业化,但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