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姥姥是一位慈祥可敬的回族老人,她的大半生都生活在旧社会。姥姥无常的时候享年84岁高龄。当时我还很小,朦胧中只记得,姥姥是一位满头白发体态瘦弱的老人。有关姥姥的故事,我是从母亲那里得知的。姥姥一生中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年轻时姥爷为了生计领上惟一的儿子下了关东,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一走就是几十年,后来才听说,姥爷父子俩都“无常”在了关外。姥爷走后,姥姥在凄风苦雨中将我的母亲和姨妈带大。再后来,姨妈嫁到了外地,家中只剩姥姥和还没有成年的母亲相依为命。后来,母亲嫁给了本村自幼孤苦的父亲。于是姥姥就成了这个新家庭…  相似文献   

2.
怀念母亲     
王康霞 《天风》2018,(8):52-52
母亲离我而去已整整五年了。这五年里我经常梦见自己背着母亲,四处求医却总找不着医生,每每惊醒,都感到无限的悲伤和心酸。母亲一生勤恳、乐观、坚强,总爱笑对人生。父亲走得早,我们兄弟姐妹是母亲一手拉扯大的,在我的记忆里她除了忙碌还是忙碌。母亲是个有意志力的人。她很年轻时,是我们镇上出了名的"爱掷骰子"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家庭日益贫困。  相似文献   

3.
佚名 《天风》2011,(5):61-61
不久以前,我和另一位女士约会,其实那还是我妻子的主意,有一天她说:"我知道你很爱她。"我很惊讶,立刻争辩说:"但我爱的是你呀!""我知道,但你先爱的她呀!"  相似文献   

4.
母亲一辈子都没戴过首饰。六十大寿那天,我给她买了一枚金戒指。当我把戒指给母亲戴上的时候才发现,在母亲的手指上,依然还戴着那枚磨得发亮的顶针。在岁月的打磨下,母亲的手越来越粗糙,唯有手指上那枚顶针依旧锃亮。看着这枚泛着光泽的顶针,我又想起了一些往事。从我记事起,母亲的手上就一直戴着这枚顶针,据说那是姥姥送给母亲的陪嫁品。那枚顶针是黄铜做的,环圈有两枚戒指那么宽,里圈刻有细小的梅花图案,外圈布满密密匝匝的小窝点。  相似文献   

5.
正小年出生之后,我时常想:作为母亲,最需要给孩子的,是什么?那一年,我有两位朋友因癌症去世。都是女性,都是70后,一位38,另一位37。都是单亲母亲,孩子分别是15岁与8岁。一位是肺癌,另一位是乳腺癌。有一位,和我曾经走得很近。她20岁结婚,26岁就净身出户,无家可归,带着三岁多的女儿在几个妹妹家轮流借住。她  相似文献   

6.
王保全 《天风》2018,(5):45-46
爱主爱人,幸福就在呼吸间我的母亲有一个十分特别的名字,叫"幸福"。身边的亲友说,这个名字起得好,既温馨又美妙,恰如她长期以来真实生活的写照。母亲中等个子,性格和善,脸上常带着微笑。她乐于助人,见过她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温柔与质朴。最重要的是,母亲始终认为自己生活得非常幸福。  相似文献   

7.
煜嘉是我的一位好朋友她在出国后的不久 打电话告诉我说:她真的不敢相信 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竟是母亲的一个情人  相似文献   

8.
信仰的传承     
张浩明 《天风》2022,(10):45-45
每个人接受信仰的方式和原因各不相同,读到圣经《提摩太后书》1章5节"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尼基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里"的时候,就可以知道提摩太的归主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家族就有信仰的传承.由此我就想起在我的信仰之路上也有像罗以一样的外祖母,在东北我们将外祖母称为姥姥,她就是我信仰的启蒙人.姥姥信主有40多年,虽然她没有上过学,但是对信仰很清楚,并承担起我们家族传福音的重任.正是因为姥姥的信仰,影响了我们家族里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9.
一、母亲小时,自认“命中无福” 姥姥家仅有两个女儿:大的是我姨妈,小的是我母亲。因家居山区,姥姥家有许多粗重活,都由我姥爷一人承担。农闲时,一人还可以顾得过来;农忙时,就不行了。于是,姥姥想了一个主意:由姨妈和我妈抓阄,来决定她俩的分工。抓阄结果是:母亲帮助姥爷负责家外的事:如:耕田、打柴等农家粗重活;姨妈则留家帮姥姥料理家务,如:做饭、洗衣、做鞋等轻活。因为分工清楚、职责明  相似文献   

10.
约拿单 《天风》2011,(6):26-27
一位年轻貌美的姊妹一心想嫁个好弟兄,但等了好久,他的"白马王子"迟迟没有出现。人问她:"你究竟要嫁怎样的人,才合你心意?"谁知姊妹干脆说:"最好能像耶稣那样的弟兄……"明知这是她的调皮与幽默,可是我并没笑出声来。我在想,假如我真的直接把耶稣介绍给她,她能穿上婚纱说"我愿意"吗?于是,我想象着自己真做一次"媒人",  相似文献   

11.
正我认为母亲的含义是影响。比尔·盖茨的母亲说过一句话:"两个民族的竞争说穿了是两位母亲的竞争。"我认同这句话。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既有先天植入,也有后天渗透,其影响贯穿孩子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我母亲刘效坤祖籍浙江绍兴,她的父亲是北京知名中医刘润甫。我母亲个性突出。我小时候睡前她给我讲故事,那故事是她原创的,就一个故事,给我讲了几年。故事大意是一群动物在野外玩,长颈鹿突然说不好了,发大水了,大家就往山上跑,跑着跑着被一条大河拦住。河面上有两座桥,一座是有护栏的桥,  相似文献   

12.
洪雪 《天风》2002,(2):40-41
最后一次见到姥姥是在2001年5月25日上午9点30分,在殡仪馆,隔着玻璃,我看到姥姥安详地睡在里面,脸上留挂着一抹熟悉的微笑,就在这天,我听到了好多姥姥的故事。姥姥小的时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因家境贫困,13岁就进了纺织厂做工,就这样一做几十年,奔波劳苦了几十年。按照传统,中国老人应该是在家里安享晚年,可姥姥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她的晚年,是用一辆自行车串起了家与教堂和主内弟兄姊妹家的路。记得姥姥常  相似文献   

13.
与神相约     
还没见到她人,就已认识她了。她叫郑雁,20多岁,长得端庄秀丽,基督徒,每天来为母亲的病做祷告。 母亲得的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巴金森氏症,又叫震颤麻痹。一开始是手脚止不住地颤抖,后来发展成为全身阵发性剧烈痉挛,最后将导致全身瘫痪,目前尚未治疗的方法。母亲得  相似文献   

14.
母亲     
母亲今年七十岁,她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她勤劳、善良的一生将永远影响着我! 母亲对儿女特别关心照顾,尤其在神修生活上,为儿女们立着善表。母亲常年如一日进堂、无论天气如何。每逢教会节日,她更忙了,外地来的教友多,母亲为  相似文献   

15.
我母亲是一位小学退休教师,今年已经整整80岁了。母亲迄今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视力仍然和年轻人一样好,看书看报居然不用戴老花眼镜。在学校,母亲人缘极好,人人都尊称她一声“老太婆”,都说她老人家要活100岁,  相似文献   

16.
吴恩平 《天风》2006,(8):47
众所周知,世界上最亲爱的就是妈妈,人世间最伟大的就是母亲。我的母亲是一位温柔善良、纯朴厚实的农村妇女,是一位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贤妻良母;更是一位虔诚敬畏、热心事奉的爱主信徒。回顾母亲的一生,虽然遭遇许多苦难,但主的恩典在她身上也特别的多,母亲一生的经历,正如一朵玫瑰,有花也有刺,也如同没药,味道虽苦却有香气。主的恩典的确是够她用的,使我体会到主的能力确实在软弱的人身上显得完全。  相似文献   

17.
孺子可教     
姥姥因为疾病做了子宫摘除手术,因此只生育了母亲一个孩子,我从小就和姥姥生活在一起以慰其情。在不知不觉中听着姥姥讲的妖魔鬼怪的故事长大了。姥姥身体还硬朗,70多岁的时候又开始帮我带孩子。于是太姥姥又给孩子重复起了那些红毛绿眼长舌头的故事,什么鬼搭墙、吊死鬼吓人、黄鼠狼迷人等等。这种教育的后果是孩子很胆小,一到晚上就怕黑,而且一旦什么事情成功了就会说“阿弥陀佛”。孩子6岁时,我把他接到身边上小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眼泪     
施比受 《天风》1995,(12):25-26
母亲,一生坎坷,多遭患难。从我懂事起,不知道有多少次听到她哭泣的声音,看到她掉泪的情形。母亲的泪在我的记忆中特别深刻。 第一次听到母亲的哭声是在37年前。当时,礼拜堂被关闭,我们一家六口被赶出了礼拜堂,一时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后来借住在一位主内弟兄的两间房里。最初的每一夜。  相似文献   

19.
为他人许愿     
小时候,邻居潘姥姥的嘴很瘪,妈妈让我把刚刚蒸好的蜂糕送去给她吃,她高兴得不得了。可是吃那糕以前,她把糕上的红枣都抠下来,让我很吃惊。后来听妈妈说,如果潘姥姥有钱安上假牙,她就可以像我一样享受红  相似文献   

20.
张永泉  茹雪 《天风》2015,(4):58-59
我的母亲贾青云是一位虔诚侍主的基督徒。她谦卑、顺服、温柔、忍耐、良善,从不张扬自己。她就像无花果树,只结累累硕果,从不开炫耀自己的花。她一生虽未站过讲台,却用自己的好行为为主做了美好的见证,她的一生得到了众人的称赞。虽经幽谷,心存盼望,忍耐等候我的母亲于1952年随父亲从河南老家来到陕西省三原县基督教会。父亲是位牧师,我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1966年"文革"开始,当时的三原县是"文革""重灾区",从此我的家便进入了"寒冬"。一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