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美纯 《天风》2018,(10):32-32
对于基督徒来说,十字架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但却不仅仅是一个标志。主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参可8:34,和合本2010)跟从耶稣的人,必须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他。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跟从耶稣所走的是一条十字架的路。旧约记载,十字架是羞辱和诅咒的象征。"人若犯了死罪被处死,你把他挂在木头上……被挂的人是神所诅咒的。"  相似文献   

2.
当我谦卑下来,主就把恩赐给了我。噢,骄傲人的所得是何等的少!谦卑人的祝福却何其丰盛!从此,我明白了这句话的奥妙。你若能真正做到,常常喜乐,不住祷告、凡事谢恩,主耶稣就得到了当得的荣耀;而你祈求就必得着,天父将把福气,天天往你怀里倒!噢,若你说:“我祈求也没有得  相似文献   

3.
陈丰盛 《天风》2011,(6):54-55
稼多人少的难处 在课前的敬拜赞美中,领唱的姊妹带领大家唱着:"谁体贴主的心?谁体贴主的心?谁合乎主使用?谁使主心欢欣?谁使主心欢欣?"我一边心和着,一边思想着各地教会的"马其顿呼声"。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听到教会发出"招兵买马"的信号,都会听到传道者因措手不及而发出"求救"的声音。总会听到同样的叹息,"庄稼多,工人少"。这句话单单从字面来说,它篡改了主耶稣的原话。主耶稣说的是"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太9:37)。  相似文献   

4.
张培生 《天风》2011,(4):16-17
经文:约20:24—29……那些门徒就对他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耶稣时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我们已经看见主了",这是门徒们向多马报告主复活喜讯的一句话。主耶稣对不同气质的门徒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再造就、再呼召。门徒们看见了复活的主,并多次经历了复活主的同在,成为他们日后火热侍奉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教堂幽默     
单信 《天风》2018,(9):53-53
还要赞美一青年见一男孩手捧圣经欢乐高喊:"赞美主!赞美主!"问其故。男孩说:"《出埃及记》中上帝叫红海分开,使以色列人安然过去,上帝真是太奇妙了!"青年故意说:"你不知道,那时红海的水只有十英寸深,以色列人是涉水过去的。"男孩愣住。青年得意地走开。未走几步,只听见男孩又高声说:"赞美主!赞美主!"青年返回问:"怎么还要赞美?"男孩答:"我发现上帝比我所想象的还要伟大,他只用十英寸深的水就把埃及法老军队给淹死了!"青年一时语塞。[感悟]既然信仰超越之神,就当相信超然之神迹!  相似文献   

6.
跟随     
利百加 《天风》2007,(4):20-21
耶稣在复活后对彼得说“你跟从我吧!”虽然这句话只有短短的五个字,却是耶稣用生命所发出的。古往今来,无数的基督徒为此而活,立志成为一个跟随耶稣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信仰时,却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曾几何时,在追随耶稣的道路上,我们显得摇摆不定;曾几何时,在追随耶稣的道路上,我们让主伤心不已。所以每当在《约翰福音》中读到耶稣的这句话“你跟从我吧”!我们应该一次又一次地再思我们的信仰,叩击我们的心灵。我们对比以色列人的跟随,时刻提醒自己成为一个用信心跟随主的人。  相似文献   

7.
婚姻的神圣 基督徒应首先在自己家里要照出光来,因为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位,如果家庭不健全,就会影响神的荣耀,奉主耶稣为主,就是让主耶稣来管教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圣经中关于婚姻和家庭有许多教导,要我们明白主的旨意 主耶稣教导我们说:“但从起初创造的时候,上帝造人是造男造女。因此,人离开父  相似文献   

8.
认识自己     
王海东 《天风》2003,(1):7-7
主耶稣在被卖的那一夜心里极其痛苦,他为背负世人的罪孽和过犯将被钉在十字架上流血舍命。主将与可爱的门徒们生离死别,主爱他们……彼得对主说:主啊,“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太26:31)。彼得此时没有体贴主爱门徒的心,他的话是在向主表明他决不是一个容易灰心丧胆、反复无常的人,他的刚强远远胜过其他门徒,他比其他任何人都出色,即便是没有主耶稣的同在,他靠自己的刚强也能站立得住,且是永远站立得住。这样的话叫人听来耳熟,常听人说:我会永远如何如何;我永远也不会如  相似文献   

9.
范爱侍 《天风》1994,(12):33-33
《天风》今年第7期发表了李亚丁同工题为“主耶稣的12门徒”一文。内中提到12门徒中,以身殉道者达10人之多。一位同道写信给我说:“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很想不通,为何他们大都遭到这样不良的结局?我想是不荣耀主嘛!为什么主不救他们脱离凶恶、荣神益人呢?”有些传道人,也说有信徒向他们提此问题。  相似文献   

10.
神就是爱     
吕延阁 《天风》2011,(2):20-20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茫茫的人海中,主耶稣把我拣选。从我心里相信、口里承认的那刻起,主耶稣基督便陪伴我,度过人生的每一天,让我沐浴在他的大爱中……我时时在想,主为何如此爱我呢?  相似文献   

11.
吴恩平 《天风》2014,(11):42-43
牧者身为神的仆人,侍奉主务要殷勤,不可懒惰懈怠、自由散慢,而应有上帝仆人的形象,敬虔度日,努力工作,忠心侍奉。 一、勤于祈祷 主耶稣非常重视祈祷。圣经说:"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可1:3 5)诗人大卫也有如此经历:"耶和华啊,早晨你必听我的声音;早晨我必向你陈明我的心意,并要警醒。"(诗5:3)可见清晨的祈祷何等重要。古今中外,大凡被神重用的仆人,都十分重视清晨的祈祷。  相似文献   

12.
谢劲松 《天风》2002,(5):19-20
有一个人对耶稣说:“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路9:57-62) 什么叫跟从?当耶稣在时,可以跟从在他的身边身后,当耶稣钉上了十字架后又如何跟从?这里有如下问题值得思考: 跟从耶稣,是跟从耶稣那个人。但跟从有没有止步处?当耶稣被钉十字架时,还如何跟从?也走上十字架  相似文献   

13.
加灵 《天风》2014,(2):38-39
在信仰生活中,诗歌中多次出现"在地如天"的类似语句。比如我个人所喜爱的诗歌《颂主歌》的副歌说:"主耶稣!我赞美你,因你比万有更美:有你就有了一切,在地如同在天。"《耶稣同在歌》的副歌也宣告:"哈利路亚!真是天堂!罪蒙赦免真是天堂;无论岸上,无论海洋,耶稣同在就是天堂。"这两首诗歌中"在地如天"的精髓就是耶稣基督。前者将耶稣视为至宝,认为得着耶稣得着一切,"在地如同在天"。后者有耶稣同在,就是天堂,  相似文献   

14.
董元静 《天风》2018,(7):35-35
主啊,我来了耶稣对他说:"有一人摆设大筵席,请了许多客.到了坐席的时候,打发仆人去对所请的人说:'请来吧!样样都齐备了。’"(路14:16-17)救恩的盛宴预备好了,圣主发出了至诚的邀请:"请来吧!天国的大筵席为你,为他,为所有在死荫幽谷中挣扎和寻求的人预备。  相似文献   

15.
加灵 《天风》2014,(2):38-39
在信仰生活中,诗歌中多次出现"在地如天"的类似语句。比如我个人所喜爱的诗歌《颂主歌》的副歌说:"主耶稣!我赞美你,因你比万有更美:有你就有了一切,在地如同在天。"《耶稣同在歌》的副歌也宣告:"哈利路亚!真是天堂!罪蒙赦免真是天堂;无论岸上,无论海洋,耶稣同在就是天堂。"这两首诗歌中"在地如天"的精髓就是耶稣基督。前者将耶稣视为至宝,认为得着耶稣得着一切,"在地如同在天"。后者有耶稣同在,就是天堂,  相似文献   

16.
曹式敏 《天风》2001,(1):28-29
主耶稣教导我们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耶稣本为神的独生爱子,与神同尊同荣,却屈己取了奴仆的形象,肩负着 万民的重任,谦谦卑卑地来到人世间。他面临的工作很多,要教训人的道理千头万绪,他竟将虚心列为八福之首,由此可见,谦卑对立志跟从主的人是何等重要。尤其对我们这些农村的教牧同工,亦有现实意义。现就谦卑的重要性谈谈自己粗浅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林孔华 《天风》2001,(11):24-25
“我的弟兄们,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便不可按着外貌待人。若有一个人带着金戒指,穿着华美衣服,进你们的会堂去,又有一个穷人,穿着肮脏衣服也进去,你们就重看那穿华美衣服的人说‘请坐在这好位上’,又对那穷人说‘你站在那里’,或‘坐在我脚凳下边’,这岂不是你们偏心待人,用恶意断定人吗?”  相似文献   

18.
一次分享福传经验时,一位在堂区主持慕道的热心老教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他的慕道班里有一个年轻的慕道者经过长时间的慕道学习,已懂了不少教会道理,信仰也一天天地不断成熟。忽然,有一天年轻人向这位教友请教:“我怎样才能看见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呢?” 老教友送给他一本圣经说:“基督在《圣经》里,只要你静下来用心去看。”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年轻人又对他说:“您说的很对,基督是在《圣经》里,不过我还想看得更清楚些。”教友便邀请他:“你和我一同去参与弥撒吧!基督就在弥撒中,只要你去很投入地用心灵去看。”弥撒结束…  相似文献   

19.
平安从何来?     
郭为 《天风》2014,(5):53-53
某一次的学院晚祷,在赞美诗《平安在我心歌》的优美旋律中开始。这首诗歌带给我们来自耶稣基督里的平安,然而,我的脑海里同时浮现出最近发生的"昆明3·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马来西亚3·8飞机失联事件"等,不禁让人心生感叹:世间若无你,平安从何来?《约翰福音》1 4章2 7节记载主耶稣对门徒们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主耶稣所应许的平安和世人所能给的平安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牧者的软弱     
李世峥 《天风》2008,(20):30-31
曾听一位牧师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在医院看病时,遇到一位信主不久的肢体,问牧师:“你在这里探访吗?”牧师答道:“不是,是我自己看病。”那位肢体惊讶地说:“啊?牧师你怎么会生病?”这件事听起来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但现实中类似的情况却不在少数。虽然大多数人不会认为牧者就不可能生病,但对很多人而言.却忽略了牧者也有软弱,也需要代祷的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