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6 毫秒
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国内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人头式介绍,到20世纪90年代关于各流派的梳理,再到专题式的研究,应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国内研究日益深化。  相似文献   

2.
谈判心理研究发展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谈判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但70年代后期,谈判研究因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而衰落。80年代早期,谈判这一领域在心理学研究中再度兴起,谈判的行为决定研究成为这一时期主流。但90年代后期谈判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复兴,一度消失的社会因素再次成为谈判研究的热点。该文回顾了西方谈判心理研究的发展,探讨了导致谈判心理研究发展中所发生的诸多变化的原因,并展望了其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曾两度展开清算胡适思想的运动。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胡适的思想、政见及其在现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持续引起热议,研究成果不断涌现。20世纪80年代,在现  相似文献   

4.
《心理科学》2008,31(6):1282-1283
荆其诚先生是国际著名的心理学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推动中国心理学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杰出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5.
样例学习研究的发展及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样例学习是教育心理学古老的研究课题,受到认识和教育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章主要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样例内特征、样例间特征以及自我解释效应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样例学习研究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将来进一步探讨样例学习提供了新的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6.
汪新建  俞容龄 《心理科学》2006,29(1):233-235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社会能力的概念为国外研究者广为接受,有关社会能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化扩展,西方学者对社会能力的定义和测量、对教师期望、成绩差异、危险行为以及对社会能力的结构、作用和培养方案进行的探讨,极大地增进了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对于儿童社会适应和认知发展的理解。西方学者关于社会能力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临床心理学家精神药物处方权就一直成为西方学术界极具争议的问题.支持者们认为,赋予处方权能够充分实现临床心理学的社会价值,有利于临床心理学更具活力地向前发展.反对者们认为,处方权在具体实施当中不仅使培训成本剧增、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而且背离心理学的传统理念、增加职业风险与冲突,对于临床心理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南京师范大学叶浩生教授主编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最近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以下简称《进展》)。这本书既是一本西方心理学新进展的研究成果,也是一本具有集“大成”特点的理论心理学著作。《进展》的文本本身留待读者自己阅读和欣赏,这里只是谈谈我们几点体会和感想。  相似文献   

9.
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倾向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70年代东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突显了文化因素的考察。本文首先提出了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偏差问题,继而强调文化研究的重要性,进而指出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必然性和祖国大陆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习归因成为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领域的热点课题。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十年来有关中小学生学习归因方面的研究,归纳了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归因的倾向、归因的前提条件、归因的后果、归因的作用机制、归因模式及归因训练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女性主义运动,经历了从对主流心理学的批判到重构心理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历史发展轨迹。20世纪60、70年代,女性主义心理学着重于对主流心理学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偏见的揭露与批判;从80年代起,女性主义心理学将重点转向对心理学学科基础假设的挑战,试图重构心理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思潮,是后现代主义时代精神的产物。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一些从事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研究的心理学工作者,对目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策略、研究方法、学科性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提出异议,主张建构新的心理学研究模式,被视为主流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反叛。  相似文献   

13.
国外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口过度增长和人类过度消费导致严重的环境危机,直接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环境心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社会逐步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当前,环境心理学家应更多与环境政策制定者和政府官员接触和对话,促进正确环境政策的决策和形成。同时环境心理学家应在人的环境知觉、环境压力和生活质量;环境心理学研究中的认知、动机和社会因素;可持续发展行为、生活方式和组织文化等方面加强研究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梳理20年来贾樟柯的电影之路,他的作品近乎完美地勾勒出中国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巨大变迁。将贾樟柯整个成长与创作的历程置于当年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往上追溯往下延展,可以发现他在时代的裹挟中的突围、在风格坚持与商业诉求中的偏移与无奈、在东方与西方的腾挪中的镜像悲悯与逃离回归。在创作的历史语境下,其风格的形成有历史、社会、个人的原因。对贾樟柯一系列文本的内容和影像的分析,在市场与艺术、西方视野与东方小城的夹迫下,贾樟柯个人创作也发现其不足与局限。  相似文献   

15.
常若松 《心理科学》2002,25(4):476-476,47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后现代文化的语境下,心理学也呈现出纷纭的多元话语系统。由于后现代心理学文本的广泛介绍,进而影响了我国心理学的叙述方式,加之东方文化传统对西方科学文明的诠释的误读,很容易使人们对“心理学”一词理解产生歧义。心理学工作者必须正确解读“心理学”一词意义。如果让“心理学”一词的歧义泛滥,必将会有损于心理学的健康发展,甚至伤害正常的社会生活,危及人的生命。因此,有必要在后现代心理学的语境下重新明确心理学(Psychology),严格地说是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science)的基本规则,以划清科学与非科学的界域,明确心理科学的运作规则,坚持实验科学的基本精神和理念,有效地促进社会实践,造福于人类生活。  相似文献   

16.
范兆兰 《心理科学》2004,27(1):245-245
回顾心理学发展的百余年历史,在揭示人类心灵奥秘的历程上,可谓硕果累累。但心理学的发展也历经坎坷,走过了一条曲折的路。由于西方心理学主流对自然科学模式的过度追求,致使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深受影响,现代心理学陷入危机与困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及对危机的反思,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意识到有必要重新审视心理学的研究,从人性的、整体的、社会的文化等多个维度,采取“话语分析”等多元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刘娟 《道德与文明》2007,(4):103-106
当代西方平等理论一般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至现在的西方平等思想体系.从整体上看,当代西方平等理论既是对近代西方平等理论反思和修正的结果,也是对当代西方社会新的社会问题进行更深刻的理性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闫嵘  俞国良 《心理科学》2006,29(5):1167-1170
80年代以来,语用研究范式逐步为教育和发展心理学所采纳,并为进一步探索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技能的规律提供了崭新视角。在对语用的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后,对西方近20年有关学习不良儿童语用研究的主要成果从言语行为、语用灵活性、意图推理、指称交际和干预五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和分析。最后,就语用对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技能研究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工程伦理学的研究始自西方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引起学界关注只不过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的事,而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探讨什么是工程伦理,工程伦理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工程伦理学的合法性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方明 《学海》2004,(4):203-20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民社会理论再度流行,成为当代西方学术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以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为研究对象的第三部门研究也兴起于80年代.起初这两种理论研究的关系并不密切,进入90年代后,公民社会理论家开始转向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对作为一个社会实体的公民社会进行实证的研究,而第三部门研究者也开始关注诸如非政府组织或非盈利部门的作用及其与国家和市场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双方开始找到理论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