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慧 《天风》2005,(6):26-27
“可怜的狸猫被摔晕又醒来,它躺在地上,不知道在想什么,乌溜溜的圆眼睛里,慢慢流出眼泪,谁说眼泪是人的专利?它就这么静静地伏在地上,身后是它同伴们的尸体。它的上方还有一个人拿着刀,在飞快地剥它同伴的皮……轮到它了,几乎没有挣扎,它也被吊起来,几分钟的时间,它也和同伴一样,被利刃活活剥去  相似文献   

2.
树根     
树根在地下仿佛沉睡了其实,它一直是醒着的它清楚地下的黑暗它知道自己要在黑暗中开拓要在黑暗中生活人们看不见它甚至忘记了它但它自己不会忘记自己黑暗中它不分昼夜地延伸它一刻不停地壮大它明白只有和树冠一样强大才能保持一种平衡(编辑思迪)树根@魏鹏~~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异常亲切的。它把中国人民带进了新世纪,在它诞生以后奋勇猛进的四十年中,又一路用它的光辉成就鼓舞着中国人民和它一同前进,用它的宝贵经验和各种先进技术具体地帮助中国人民取得了两大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新中国的胜利。在它四十周年诞辰的前夕,它又用惊天动地的胜利——发射出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来向全人类献礼。中国人民也用在它帮助之下所取得的长江大桥的通车这一  相似文献   

4.
鱼和猫     
正一条小鱼想到岸上去生活,它游到渔网里,希望被打捞上岸,但网眼太大,它被漏了下去。后来,它找到一个钓鱼的钩子,一口咬住,它被钓上岸来。钓鱼人把它送给了小猫。小猫得到鱼后,决定把它种在地里,让它发芽长大,然后吃大鱼。于是小猫小心翼翼地叼着这条小鱼,把它埋进河边的一个土坑里。小鱼在土坑里即将窒息,突然一场暴雨  相似文献   

5.
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一个绝对的生命禁区。它的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的32%。撒哈拉沙漠以它的宽广、风沙、烈日扼杀着每一个犯边的生灵,它不允许飞鸟出现在它的天空,也绝少让绿草生存在它的地面。然  相似文献   

6.
别丢了自己     
正麦苗觉得论长相自己不比韭菜差到哪里,可为什么人们把它种在大地里,而把韭菜种在菜园内。于是它混进韭菜畦里,跟着韭菜一同生长。主人浇水,它跟着汲取水分,主人施肥,它跟着吸收养料。长到手把高的时候,突然一把明晃晃的钢刀伸向了它,它和韭菜一样都流下了眼泪。过了几天,一场雨后,身边的韭菜打了个哈欠,伸了伸懒腰,又疯了似的长出一茬,而它自从它的尖被割断  相似文献   

7.
窗前有一棵高大的玉兰树,我把它叫作三色树,因为在一年中。它总是出现枯黄、洁白、翠绿这三种色彩。我觉得它就是人生的象征,它把生命的三种质的形态镌刻在轮回的季节里。一、枯黄,生命的苦涩冬天的玉兰树,时光消退了它亮丽的色彩,当它铅华洗尽、美人迟幕时,它总是竭力舒展着枝丫,向高处、远处延伸着,然而无情的岁月已经开始把风霜染上了它的华妆。  相似文献   

8.
蛇和锯     
正一条蛇进入了一家木工店,在朝墙角爬过去之时,它从一把锯子上面爬过去,被轻轻地划伤了。疼痛向它报警了,它转过身来,咬着锯子,锯子却严重地割伤了自己的嘴巴。这时,它以为锯子在攻击它,就决定绕着电锯打滚,以便用自己的整个身子把它闷死。  相似文献   

9.
痕迹     
正有时候,我们希望自己做的事能留下痕迹,有时候,却不希望留下蛛丝马迹。而事实上,无论我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甚至想了什么,都会留下痕迹。不管你喜欢与否,痕迹都不会改变。它一直就在那里。即使狂风,也吹不走它;即使暴雨,也冲不走它;即使闪电,也消不了它……有时候,它的模样变得模糊了,但是,它的痕迹还在那里;即使看不出一点影子了,它也没有泯灭——它会在时光里永存。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精心地护养一棵木瓜树,给它浇水,为它施肥,替它治虫,把它围护在栅栏里,不准孩子摸它,不准牛羊碰它,不准刀斧伤它,满心指望它早点结果。可实际情况正相反,它就是迟迟不肯结出果实。有时勉强结出几只,也不长久,还没等到成熟,半途就夭折脱落了。  相似文献   

11.
蝴蝶的种子     
正我在院子里,观察一只蛹,如何变成蝴蝶。那只蛹咬破了壳,全身湿软地从壳中钻了出来,它的翅膀卷曲皱缩成一团,它站在枝丫上休息晒太阳,好像钻出壳已经用了很大的力气。它慢慢地、慢慢地,伸直翅膀,飞了起来。它在空中盘桓了一下子,很快地找寻到一朵花,它停在花上,专注、忘情地吸着花蜜。我感到非常吃惊,这只蝴蝶从来没有被教育怎么飞翔,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去吸花蜜,没有爸爸妈妈教过它,这些都是它的第一次,它的第一次就做得多么精确而完美呀!  相似文献   

12.
有思想的鱼     
正鱼在水里,自由自在。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西到东,它天天游来游去。一开始,它非常喜欢这闲适的生活,可时间一久,它有了见识,学会了思考,觉得一生若都是这样游来游去那多没意义。于是,它给自己定下了奋斗的目标,第一,要脱离困住它的水;第二,要学会在阳光下行走;第三,要爬上最高的山,体会一下俯视天下的感觉。它这么想着,就开始努力。它在水中使劲地游,然后冲刺,一下子将自己甩到了岸上。  相似文献   

13.
与年轻人在—起猜谜,他们往往对这样一类谜语很感兴趣,就是谜面中出现相互矛盾的说法,看起来似乎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猜出来之后却又在情理之中。比如“:一物生得真奇怪,它是世间一味菜。娘死以后才生它,它死以后娘还在。”这个谜语的后两句看起来实在有些悖理,怎么会出现“娘死以后”还生下它,它死了以后“娘还在”的怪事呢?原来谜语用的是障眼法。“它死以后娘还在”,这“娘”显然已经不可能死而复生了,只不过是她的躯体还存在罢了。你猜出了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它就是“木耳”之类的食用菌。因为它生在枯死已久的段木上,便是“娘死以后才…  相似文献   

14.
正森林里,一头怀孕的母鹿要分娩了。它在一条湍急的河流附近找到了一片僻静的草地。这地方看起来很安全。分娩的剧痛开始了。与此同时,天空乌云密布,闪电引发了森林大火。它向左边望去,发现一个猎人正在拉弓,箭头对准着它。它往右边望去,一头饥饿的狮子正在向它靠近。它该怎么办呢?全神贯注生孩子!会发生什么事情?它能活下来吗?它会被猎人的箭杀死吗?它会被饥饿的狮子吃掉吗?它会顺利地生下小鹿吗?小鹿能平安地活下来吗?或者所有的一切都会在森林大火中烧成灰烬?  相似文献   

15.
一颗牵牛花的种子被风吹到了深深的沟底,因为有肥沃的淤泥,它早早发芽了。当它睁开惺忪的睡眼,看到的只是窄窄的天。它不知道沟外的世界,本能让它努力生长,向着沟顶爬去。终于,它开出了第一朵花,恰好太阳照在它的身上,它笑了;恰好一只野兔跑过来,将它拽了下来,花儿被踏入了污泥,它哭了。  相似文献   

16.
分析哲学始终是20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哲学运动。从一开始,它就与理性精神和科学结为联盟,并致力于推翻思辨的形而上学和消除哲学上的神秘性。在方法论上,它是与运用新的逻辑作为哲学洞见之来源相关联的,并且后来(在哲学中的语言转向之后)主要地和细致地关注语言及其用法相关联。然而,在本世纪最后25年中,它已经失去了它的显著特征,而它得以保留分析哲学这一名称,更多地是由于其历史关系,以及它与先前传统共同关注的焦点和它与大陆哲学某些形式的反差对比。  相似文献   

17.
“五德终始”学说,发轫于战国,勃兴于两汉,它影响深远,从纵的方面来说,魏晋,隋唐,元明清之士都在谈论它,从横的方面来说,它神奇地渗透到中国古代哲学、史学、甚至文学之中,它是中国古代文化大家族中一个不该存在而事实上又已经存在的成员,它是人们在阅读古代文献时不应该理解而又必须理解的知识。本文从四个方面分别介绍这门学说的形成、内容、封建统治者对它的利用以及它在史学界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袁蓉 《天风》2001,(5):21-23
超越——宗教里永恒的概念。“提起宗教,有些人会想到超越,以及宗教就是超越出人间的苦难。”(1)它在这,在那,在一个人们永远无法“求证”也无法“证伪”的地方,人们一旦触及到它,它就不在那里了。它在空气中,在人们的心里,它从哪里来,又将去向何方?还是它早已经就时间之先而存在于这世间?处在历史惯性中的人们不断地在发问、在探求,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同人,进而同人性的善恶有关。笔者试图就这一特定的角度,分析一下人性善恶的对于超越(特指宗教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第一,拥有一个目标。它不远也不近,恰到好处。你不会因为它太过遥远而轻易放弃,也不会因为它近在咫尺,反而慵懒地停驻不前。它应该是一种激励,让你每天为之奋斗,在充实的同时也能收获乐趣。第二,拥有一个规划。它足够详细,让你知道每天的时间都用在了哪里;它也足够简单,以  相似文献   

20.
正那年,我高考落榜,父亲带我去看黄河。那时,黄河已进入枯水期,看着干涸的河床,父亲问:"这河要流向哪里呢?""河水都干涸了,它还能流向哪里呢?"我说。"不,它在流向大海。""河水断流了,它怎么流向大海呢?""虽然河水断流了,但它的河道改变了吗?没有,它还是指向大海;它的目标改变了吗?没有,它的目标还是大海。一条河,只要它流向大海的方向不变,只要它流向大海的目标不变,它的枯水期,它暂时的停滞,它所走的弯路,它所遭遇的坎坷和挫折,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