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我认同涉及的是个体如何对待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其内核是自我人格的同一性,这种人格同一性反映了个体的自我完善和道德精神境界。自我人格同一性的本质是自我真实性,其要旨在于,使个体"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自我认同中的自我反思及其持续展开,使个体成为一个具有道德反思能力的主体。自我真实性与道德反思能力,是个人品德的重要构成因子。  相似文献   

2.
自我决定理论:一个积极的人格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决定理论是有关人格和动机的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的动机是一个在自主性或自我决定维度上的连续体,三种基本需要和个人的因果定向影响外在动机的内化和自主性动机的形成,人格整合和成长的过程,就是自我决定的过程。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医疗、体育和组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后,文章回顾了自我决定理论在中国的研究情况,并对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决定论提供了科学依据,由此推断没有自由意志和恒定不变的自我。而传统生命伦理学中我们对其它生命体的伦理义务乃是基于这个生命体具备自由意志,即有自我的精神生活。神经科学技术对自由意志和自我的挑战不会对我们的伦理实践产生重要影响。只有在实践生活中人们采用了科学研究结论,从神经科学的发现到影响我们伦理实践的范式转换才会发生。从相容性与非相容性、物理系统自身的识别、神经科学的其它证据等方面探讨了怀疑的内在原因,认为不会因为神经科学家的新发现而否认自由意志和恒定自我。  相似文献   

4.
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决定论提供了科学依据,由此推断没有自由意志和恒定不变的自我.而传统生命伦理学中我们对其它生命体的伦理义务乃是基于这个生命体具备自由意志,即有自我的精神生活.神经科学技术对自由意志和自我的挑战不会对我们的伦理实践产生重要影响.只有在实践生活中人们采用了科学研究结论,从神经科学的发现到影响我们伦理实践的范式转换才会发生.从相容性与非相容性、物理系统自身的识别、神经科学的其它证据等方面探讨了怀疑的内在原因,认为不会因为神经科学家的新发现而否认自由意志和恒定自我.  相似文献   

5.
如何规划自我以应对构建良好社会与正义政府之需求,是儒家哲学始终关切的重心。"自我"概念蕴含时间的与超越的、参与的与反思的两个面向,中国语境下的"自己",其中"自"与"己"则分别指代这两个不同的面向。但"自己"并非意味着自我的二分,相反,它充分展现了自我是如何动态地、充满活力地在"自"与"己"的相互调适和相互转化中变化着自身的,而这正是儒家心、性观念的题中之义。可以说,儒家以"尽心(心智)"为核心的修己,端赖其对于人心和人性的体察;儒家独特的被人性自觉接纳的自由意志,是其自我理念中道德成立的根基。因此,我们可以把儒家的自由意志观称为"自由意志的自我决定论",以区别于以"软决定论"为基本特征的"自由意志的非自我决定论"。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主动性人格、自我监控与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自我监控量表对339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在自我监控上的得分与主动性人格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主动性人格与自我监控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部分及五个维度均显著正相关;主动性人格和自我监控能显著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其中主动性人格能够单独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34%变异,自我监控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4个分量表有显著预测作用,能解释2%左右的增益方差。  相似文献   

7.
自我图式、他人评价与人格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国华 《心理科学》2003,26(5):910-911
1 关于人格发展的几种观点1 1 经典精神分析论中的人格发展观Freud认为 ,人格发展是沿着所有人从出生到成人所经历的若干先后有序的阶段而前进的。个人的完善和人格的健康 ,取决于人格各部分关系的和谐一致 ,以及个人与他必须生存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协调。1 2 新精神分析论中的人格发展观Jung指出 ,人格的发展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 ,包括遗传和父母的影响 ,以及教育、宗教、社会、年龄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Erikson认为 ,人格的发展包括有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人格的发展经受着内外部的一切冲突。1 3 特质论…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绘画是以印象派为始端,除抽象绘画以外对自然延伸的绘画。现代绘画中抽象因素总以其独特的方式大量存在,其中抽象因素之图形也不例外。本文主要通过艺术作品要素分析法,展开对现代绘画里抽象因素中的图形的表述。  相似文献   

9.
佩弗强调马克思为证明社会主义全面优越于资本主义,展示了一种道德观,这种道德观始终贯穿于他的著作中。马克思的道德观隐含着三个基本价值:自由、人类共同体和自我实现,其中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马克思的自由概念本质上是指自我决定的机会,它以自主性这一道德价值为基础。佩弗秉承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并从当代的视角出发对马克思著作中所"隐含的"自由思想作出合乎逻辑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初期以来,一方面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在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推动下.在西方现代艺术运动的潮流中形成了抽象化的潮流,并演化形成了抽象艺术的众多派别。一大批美术家参与现代设计的革新运动,随着包豪斯学院的建立,他们成为现代设计美学的先驱和导师,为现代设计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推动力,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宋喆  宋开之 《学海》2006,(6):135-139
中国文化中的自我设计,是建立在人情主义基础之上的。这不仅因为中国文化具有着浓厚的人情主义味道,还在于人情主义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并影响着自我设计和认同。这种自我设计也是对个体伦理道德关系及等级秩序的构造和确认,从而使个体成为自我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个体的关系不是法权性的,而是人与人的情感倾向和好恶对应的人情主义关系,从而也构成“己群”的关系基础。  相似文献   

12.
心理自我调控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Stemberg在整合已有风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风格理论一心理自我调控理论。该理论重新激活了人们对风格的研究兴趣,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相关实证研究。该文对该理论及其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以125名聋校听力障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该群体自我决定能力的基本特点及社会支持对其自我决定能力的作用。结果发现:(1)听力障碍初中生的自我决定能力整体水平不高;(2)不同性别、障碍程度的听力障碍初中生的自我决定能力间差异不显著,而不同年龄段、年级、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听力障碍初中生的自我决定能力间存在显著差异;(3)年级、教师工具性支持、母亲价值增进支持是听力障碍初中生自我决定能力的显著正向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自我决定能力被认为是残障学生课程和学习指导的核心组成要素之一,培养自我决定能力的发展是促进残障学生在毕业后获得更好发展的一种教学策略。相关研究美国已成体系而国内始露头角。本研究阅读美国残障人士自我决定相关文献并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分析:自我决定概念起源与发展、相关政策法规、理论模型、教学模型、教育教学实践。根据文献分析美国自我决定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思考在我国促进残障人士自我决定能力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且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存在偏执型人格倾向的人,多疑、敏感、人际关系紧张,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如果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主动努力克服是可以在一定成度上使人格向良性方向发展的。调整和训练的目的是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相似文献   

16.

如何解释“自我”是认知神经科学要面对的一个难题。临床研究发现,人脑右半球的联想区可将源自身体的感知和心智的理知整合成统一体验,即“自我感”,这是理解主观经验“我性”的一种新模型。这种新模型将神经层次的自我感与临床上对自我障碍症状研究相结合,为自我感的神经心理过程提供了一个统一解释框架,以说明人的自我认知特征和感知经验的神经心理过程。这种自我感的神经心理过程可被视为适应性表征过程,这为哲学上的人格同一性问题提供了临床经验解释,表明了神经心理过程可整合到统一经验中,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自我主观经验。

  相似文献   

17.
西方现代派美术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方面使艺术脱离了具体的物象,走向了抽象。这种抽象,一方面展现了作为灵感源泉的原始要求和内在精神世界,一方面又从侧面反映出了技术革新的日益增快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抽象艺术的出现,是艺术作品以新的形式与社会生命的新鲜与活力的碰撞与调和,是艺术也是人类追求自我生命活力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合作学习中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的表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程乐华  潘燕华 《心理科学》2004,27(5):1139-1142
该研究运用情境实验和问卷测量的方法,初探了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不同的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小组活动自评中的差异。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被试对小组话动的价值评价比一般自我效能感低的被试更积极;但在对组织者的评价和对合作学习的喜爱程度上不如一般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自我监控高的学生比自我监控低的学生对组织者有更积极的评价,但在对合作学习的喜爱程度上却比不上自我监控低的同学。  相似文献   

19.
美国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H.Erikson)在其人格发展理论中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理论,认为同一性的问题是青少年的核心问题。这为我们了解和研究青少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本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喻丰  郭永玉 《心理科学进展》2009,17(6):1309-1315
自我宽恕是指当自己是侵犯者时,发生于自己内部的,对待自己的动机由报复转向善待的变化。自我宽恕的概念在其对象、过程、实质和价值方面都存在着争议,即自己与他人、给予与寻求、特质与情境、积极与消极的争论。自我宽恕与人际宽恕在其对象、影响因素与后果等诸多方面也存在区别。对自我宽恕的测量现有宽恕自我(FS)量表、Heartland宽恕量表(HFS)以及状态自我宽恕量表(SSFS)3种工具。有关自我宽恕的相关研究显示,自我宽恕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还待探讨,而自我宽恕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相关。未来的研究应深化自我宽恕的界定、拓展其研究方法、扩大其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