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感恩 《天风》2003,(11):20-21
印度修女德兰是世界上获得各种重要奖项最多的人之一,包括诺贝尔和平奖。她是一个矮小瘦弱的人,腰弯背驼,浑身疾病,却被称为“印度之星”、“慈悲天使”,她的爱心行动给予数百万陷于痛苦和绝望中的人以喜乐和希望,她的一生使世界多了一点爱,多了一点光。  相似文献   

2.
自牧(九)     
汪维藩 《天风》2009,(3):53-54
(二十三)用最大的爱 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德兰修女Mother Teresa 1910-1997),祖先是阿尔巴尼亚人,生于南斯拉夫.1929年被送往印度作为见习修女,1937年被送往加尔各答天主教女校任教.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加尔各答成为抗日战争基地,无数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向加尔各答街头,到处是死尸和将死的人.1946年开始的印巴战争又使加尔各答增加了更多的难民.  相似文献   

3.
1979年12月8日,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评委会主席萨涅斯亲临机场迎接该奖得主——仁爱传教修女会会长德肋撒姆姆,宣布国王将在典礼宴会上接见她。  相似文献   

4.
赵乾坤 《天风》2022,(4):53-54
<正>午后,阳光透过窗纱,细细碎碎地洒在身上,我坐在窗边,静静读书。这是一本名为《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的传记,是一本非常宝贵的书,我仅仅看着书封面上德兰修女满是皱纹的脸庞、朴素的穿着、坚定但充满爱的眼神,就被深深地吸引。初读它,是为了完成“教牧每月读一本书”的任务;但读后,却如获至宝,它成为了我的心头所爱。不知多少次我被莫名震撼,也不知多少次,我因被深深感动而流下热泪。  相似文献   

5.
静观之旅     
《天风》2016,(3)
正旅途中,翻阅到小德兰的《灵心小史》,惊叹于她笔下的湖光山色之美。那是一段从瑞士到意大利罗马的旅途,小德兰朝圣之旅的一段行程。二十年前,我也走过同样的地区,亲历同样的山水,有着似曾相识的惊讶与感动……透过她的文字,我恍若故地重游:"山顶隐没于云霭之中,山中瀑布飞泻,流水淙淙,优美如画。在幽谷中,风尾棕亭亭玉立,石楠花开得火红……我靠着车门站着,屏住呼吸,凝神眺望,恨不能同时看到路两边的风光。但  相似文献   

6.
举世闻名的圣女小德兰升天快一个世纪了。她从小所受培育是与她的父母德表的熏陶和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她的家庭教育对当今一些家庭为人父母者是珍贵的借鉴。笔者从《灵心小史》中节引有关条句以飨读者。 一、公教信仰的传递 小德兰的父母(路易夫妇)是十分虔诚热心的教友。马相伯老先生在《灵心小史》的导言中写道:“他俩每晨双双跪在祭台之前恭与弥撒、恭领圣体,圣教大小斋期五不恪守。罢工之日不但谨慎遵行,凡早晚功课从不敢缺。所谓休息,即诵阅《圣经》圣  相似文献   

7.
这个题目的灵感得自小德兰的一句肺腑之语:“我要得致命的荣冠,若不能得之以血,就要得之以爱。”最初见到这句话是在1994年初,那时我刚刚入会,《一朵小白花》看得入迷,对这句略带深奥的话不禁好生纳闷,从来都听说那些为主致命者不是流血就是捐躯。而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带给人温暖、喜乐,怎能和致命相提并论?从那时起,这句话时常在我心中,带给我无限的回味与深思,我没有小德兰的圣德与坚强,致命的荣冠为我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可我并未因自己的软弱与胆怯感到过分自责,致命的勇气与力量是天主给的,当然这并不等于我不…  相似文献   

8.
《中国天主教》2004,(6):51-52
2004年10月1日,在普世教会庆祝圣女小德兰传教主保节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欢庆建国55周年之际,湖北武汉教区主教座堂的神长教友欢聚一堂,为毕业于中南神哲学院的13位执事举行隆重的晋铎典礼。  相似文献   

9.
智慧语丝     
正要记住,历史上所有的伟大成就,都是由于战胜了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而取得的。——卓别林人很难在青春时认识青春,只有走过了青春,才能认识青春。——安娜·昆德兰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相似文献   

10.
施舍     
翁溯利 《天风》2002,(9):49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瑞莎(也有译作德蕾撒)修女,有一次在印度加尔各答访问时,曾上一个寡妇家探访。寡妇有四个孩子,家境甚是贫寒。德瑞莎修女  相似文献   

11.
方平 《天风》2004,(1):48-49
德兰修女说:“我们其实极为需要金钱去购买药物、衣物,食物,以及贫苦大众在生活上的必需品。因为我们要服务的贫苦对象数目实在太多了。全世界各大都市都有大量的贫穷人存在。金钱对我们所作的服务虽然是这样重要,不过主给我的恩典和力量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获得诺贝尔奖,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多么崇高而难以企及的人生目标。但是,有谁相信,因为在自己家的后院里栽了9棵树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吗?  相似文献   

13.
获得诺贝尔奖,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多么崇高而难以企及的人生目标。但是,有谁相信,因为在自己家的后院里栽了9棵树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吗?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利用暑假时间,我去河北的三个女修会讲过课:邯郸教区的圣神安慰会,献县教区的圣望会,赵县的德兰会。每个修会修女的虔诚热心、勤奋好学都给我留下了很难忘的印象,我常想,她们是天主恩宠所结出来的一朵朵美丽的奇葩。  相似文献   

15.
炼灵通功     
江西鹰潭市谢公生神父,圣名伯多禄,于95年10月22日病逝,享年69岁;王文祥教友,圣名维我乐,山东苍山人,于95年4月10日逝世,终年71岁;戴桂芝教友,圣名小德兰,辽宁辽阳人,于1995年12月12日逝世,终年73年;浙江江山市毛苏友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素有○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就是告诉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做成伟大、把细小化作崇高。圣女小德兰在15岁时,蒙受天主的召唤加入加尔默罗圣衣会。作为修院里最年轻的修女,她虽然身体瘦小虚弱,但是对修院严格的会规始终一一遵守。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不像那些大人物一样能做出轰轰烈烈  相似文献   

17.
神奇的力量———祈祷孟凡华圣女小德兰曾这样比喻过祈祷,她说:“祈祷是内心的奋发之情,是投向苍天的淳朴一瞥,是困苦中的哀号,欢乐中感恩报爱的颂谢。”祈祷是邀获天主恩宠的一个阀门;祈祷也是乳儿安谧地躺在母亲怀中的一种全身心的交付、信赖、依托之情。对于赤诚...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呼和特教区德兰修女会于2006年10月1日在呼市总堂为李春利、杨雅茹、李凤莲三位修女举行矢发终身圣愿礼,并有5位修女续发一年圣愿。礼仪特别邀请乌盟教区刘世功主教主礼,23位神父共祭、26位修女及700多位教友参礼。弥撒礼仪结束时由杨雅茹修女代表发终身圣愿的修女致答谢辞。弥撒后修女院与总堂歌咏团、乐队联合举行了庆祝会。  相似文献   

19.
一 历史背景 1923年,法国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施韦兹在他的《文化哲学》一书中发表了一个大胆的观点:不仅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而且万物之间也是平等的。传统伦理学对于善的理解过于狭隘,今天应当对它进行扩展。凡是维护生命、完善生命和发展生命的行为都是善的。他还指出,  相似文献   

20.
修女一生行善王磊9月13日,印度政府在加尔各答为几天前故去的世界著名宗教慈善团体领导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肋撒(特里沙)修女举行了国葬。印度总统科里尔·纳拉亚南和总理因德尔·古杰拉尔及数十名来自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出席了葬礼。德肋撒修女一生致力于救死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