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一、婚姻是上帝为人类创立的 圣经《创世记》开始就记载了上帝创造宇宙世界,最后创造人类,第一个人就是亚当。但是耶和华上帝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上帝就  相似文献   

2.
徐牧 《天风》2002,(1):41-42
有些弟兄姊妹说:“旧约时代特别重视圣乐和唱诗班,新约就看不到圣乐事奉了。”(包括有的牧师和传道人亦如此认为)是这样吗? 我们翻开圣经虔心拜读,就会清晰地看见,无论是“旧约”时代,还是“新约”时代,上帝都是注重圣乐事奉的。何谓圣乐——“神圣的音乐”“教会的音乐”。圣乐是上帝的选民们(儿女们)用心灵诚实,用上帝的话语,用上帝赐福恩典的见证,创作出的诗词,音乐曲谱;所演奏出的乐曲、朗诵唱出的诗章、颂词,运用在教会中的音乐,称为圣乐。上帝创造人类又拯救赐福于人类,所以  相似文献   

3.
余红珠 《天风》2006,(16):10-12
上帝又对亚伯拉罕说:“你的妻子撒莱,不可再叫撒莱,她的名要叫撒拉。我必赐福给她,也要使你从她得一个儿子。我要赐福给她,她也要作多国之母;必有百姓的君王从她而出。”亚伯拉罕就俯伏在地喜笑,,心里诡“一百岁的人还能得孩子吗?撒拉已经九十岁了,还能生养吗?”(创17:15-17)  相似文献   

4.
经文:约翰一书4章7—11节 这段经文一开始就呼召:“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约壹4:7)结尾再次重申回应:“亲爱的弟兄啊,上帝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约壹4:11)约翰指出,凡有上帝儿子生命的,且有权利承受天上基业的人应当彼此相爱。圣经告诉我们爱的三方面:1、爱的源头爱是从上帝来的。2、爱的本质:上帝就是爱。3、爱的彰显:上帝差他儿子为罪人死。我们要彼此相爱,  相似文献   

5.
自牧(三)     
汪维藩 《天风》2008,(18):26-27
(七)不可跪拜偶像 人似乎生来就会跪拜偶像,各种原始宗教莫不如此,各有各的神像和图腾(原始社会所崇拜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所以上帝藉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在西乃山下所颁赐的"十诫"中,头两条就是: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出20:2-5).  相似文献   

6.
经文:创28:10—22;罗13:11—14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诗23:3)这是大卫一生经验的总结。如果我们放在雅各身上,这一点就更为突出。雅各一生有许多毛病,但上帝却把这样的一个人改变成得胜的以色列。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最终也是雅各的神。  相似文献   

7.
史奇珪 《天风》2002,(9):8-10
上帝创造天地万物,最奥妙的杰作就是人。人之异于其它动物,最根本的当然一是人有上帝的形象(创1:27),二是有灵的(创2:7)。此外,人是会用脑子思索的,有思想、考虑、研究各样事物的能力,并且作  相似文献   

8.
微仆 《天风》2004,(1):16-17
·圣经中不单强调“信”,更注重彰显“爱”。 ·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 ·“信”是基督徒对上帝的关系,“爱”则是上帝赋予基督徒的生命属性,“爱”是基督徒生命的见证。  相似文献   

9.
雪峰 《天风》2012,(9):56-57
上帝吩咐保罗“作外邦人的光”(参徒13:47),其主要使命是“劝勉他们应当悔改归向上帝,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参徒26:20),所以他被称为“外邦人的使徒”(参罗11:13)。然而,这并不是说保罗的工作就与犹太人没有任何关系。作为土生土长的犹太人,保罗对同胞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他在不断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谬解与真理     
秦牧 《天风》2001,(6):48-51
“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因此,另外还有一个事实:自古以来,常有人“强解”圣经(彼后3:16),“谬解上帝的道理”(林后4:2),使基督的福音受蒙蔽。所以保罗指示提摩太,要“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2:15)。我们说,圣经都是真理,意思乃是说,上帝的言  相似文献   

11.
信神的观念可以说深入人心,信神的思想在各个民族中根深蒂固。中国古书里的上帝和天,就是指的是一位至尊、至大的神明。中国古人信在宇宙之上,有一造生万物的上帝。这位上帝统治宇宙,赏善罚恶,至尊至圣,无始无终。他创造了宇宙,又掌管宇宙,礻也远远超出宇宙之上,又在宇宙之中。他有绝对的自由,但他的意志决不变换,他是唯一的真神,却又是三位一体。这一切的概念,不是人的理智可以连贯在一个主体上的,这就是神明自有他的奥秘,不是人的理智所能完全了解的,所以说“是不可道“”,不可名”的。为证明宇宙以上有一真神,当然不能用数学的方式证明,…  相似文献   

12.
李馨 《天风》2001,(10):8-9
争竞嫉妒是神所禁止的,基督的国乃是公义和平之国。他名称为和平的君,“以公平公义使国坚定稳固,从今直到永远。”(赛9:7)主耶稣曾经宣告:“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太5:9)多么尊贵的称呼!信心之父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正具这样的美德,是我们后人效法的榜样。  相似文献   

13.
王海东 《天风》2003,(8):29-29
诫命的第三条“不可妄称上帝的名”。上帝的名是神圣的,主耶稣教导我们祷告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尊上帝的名为圣是对上帝的崇敬,是一个到上帝面前来的人首先当有的态度。与此相反的是人要  相似文献   

14.
徐萍 《天风》2003,(1):22-22
人处于罪恶之中,却无法自救,而上帝是爱,上帝是全能的,人只有依靠上帝才能得救。上帝在对人的拯救中走上了十字架,这是拯救的遭遇,更是上帝之爱与上帝大能的显现,所以耶稣被钉十字架正是上帝拯救世人的方法。 上帝拯救人的方式是上帝首先走向人,指引人重回上帝的怀抱,其中人的信也很重要。真正的信,不是迷信。基督教的信首先是听到道,然后信道,遵行道,使信者跟从上帝回归到真正的家园。这样一种回归,是通过耶稣的启示,上帝之光对黑暗的照亮。“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约1:9)耶稣又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8:12)“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约12:46)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民族有一个优良的信仰传统,即是家庭的信仰教育和信仰生活。 上帝教导以色列人的圣经说:“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6:4—7)日后,当他们的儿女问及上帝颁布的律法的意思时,作父亲的有责任把上帝怎样带领他们的祖先出埃及的经过,给他们详细地加以解释(参申6:20—25),以色列民  相似文献   

16.
说服老母亲由佛教徒转为基督教的宝贝女儿(注),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已近老年,徐娘半老,丰韵犹存。她是一个坚定而虔诚的基督徒。她深信,祷告能治病,忏悔可免罪,即便有否定的例子也不动摇。由于虔诚的笃信,似乎她已从教徒升为神职人员。她不仅自己祷告,还经常给教徒宣讲。她讲的除了圣经有关段落外,还经常反复强调几点:1.世间万物都有一定的归属,而人的所有权属于上帝,人的最大价值是上帝的殿,让上帝居住,来荣耀上帝,也就是说,听上帝的话,供上帝使用。2.上帝就是耶稣,耶稣就是上帝,要感谢主,愿主耶稣与我们永远同在!3.我们中国,就是上帝所预备…  相似文献   

17.
高祖权 《天风》2002,(12):57
上帝希望我们作得胜者,而不是受害者;要展翅上腾,而不是往下沉;要得胜,而不是被打败。今日的情形也一样。如果全家人都遵行上帝的旨意,他们就会享有美满的家庭生活,即使家里只有一个人在努力实践圣经的原则,也总比家里没有人这样做要好。使徒保罗写道:“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提前4∶8)  相似文献   

18.
陈跃鑫 《天风》2001,(6):10-11
圣奥古斯丁有句名言:“苦难是上帝祝福之手的阴影。”经上记着说:“因为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罗8:28)因为往往也就是在苦难中,上帝让我们更能切身地体验到他的爱是多么的丰富与真实。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脚踪,一起来体验约伯的经历,来思想上帝的作为吧!  相似文献   

19.
林文恩 《天风》2001,(7):39
“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这一节,可以说是对论爱仇敌教训的总结,也可以说是对整个登山宝训中耶稣伦理教训的总结。《申命记》第18章第13节记载,你要在耶和华你的上帝面前作完全人;《利未记》第19章第2节记载,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上帝是圣洁的。在旧的时代,上帝就向人发向要追求完全(圣洁)的呼召。上帝在宇宙中彰显其完全、伟大之爱,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如果我们完全效法上帝  相似文献   

20.
在四福音中,有三卷福音书都记载了同样一件事,那就是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试探耶稣,问纳税给该撒可以不可以。耶稣的回答是:“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太22:15—22,可12:13—17,路20:20—26)。我们每当看到讲道标题为“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时,马上会联想到,这是一篇讲应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