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经济学视野里的结构、市场与战略的组织学习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学海》2003,3(3):77-80
本文从组织学习与经济学的角度 ,将不同时期与不同研究思路下经济学所关注的组织学习问题分别称之为制度选择的结构学习、价格机制的市场学习、资源开发的战略学习。它们都从不同角度认证了同一个结论 :组织学习是组织根据现有知识开发出新用途或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知识的组织能力的函数  相似文献   

2.
刘霞 《应用心理学》2005,11(1):90-94
本文从心理学关于学习的概念,关于行为、认知与信息加工的行为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以及行为绩效的心理学原理角度,阐述了我们所提出的公共组织学习的概念框架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认为从心理学角度透视公共组织学习,其实质是经验习得与信息加工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心理学基本理论原理在公共组织学习理论建构中所具有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企业组织的学习结构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在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通过访谈、预试和大规模调查,对企业组织学习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访谈和预试,初步确定组织学习问卷的项目。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来自全国不同地区43家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组织学习是一个6因素的结构模型:组织间学习、组织层学习、集体学习、个体学习、利用式学习、开发式学习;组织学习问卷具有一定的信效度。组织学习的作用和影响因素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复杂作用机制还有待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雁飞  杨怡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7):1052-1061
团队学习是指团队成员通过互动不断获取、整合与分享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改善行为、优化团队体系, 提升组织适应性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介绍了团队学习的概念内涵和性质、理论基础、结构与测量, 并且探讨了团队学习的影响因素、影响效应模型及作用机制, 最后指出了团队学习研究应继续理清概念内涵的界定、结构与测量工具的开发、系统模型的构建扩充、影响效应的结果变量和跨文化扩展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持续学习组织文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俞文钊  吕晓俊  王怡琳 《心理科学》2002,25(2):134-135,151
学习型组织是目前管理领域中组织变革的主流方向之一,本研究指出塑造持续学习之组织文化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内容。通过自编问卷,对国营与非国营两种性质不同群体员工的调研,初步确定持续学习组织文化的结构维度。研究还考察了组织文化和一些组织行为以及实际的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组织学习整合理论模型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如何提高组织学习能力、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这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定义的根本假设、组织学习层次、组织学习过程、内部推动因素四个方面对文献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学习的界定以及整合的组织学习模型,它包括:个体、团队、组织层、组织间四个学习层次,获得和产生、解释、整合、制度化四个心理和社会互动过程,反馈学习(feedback)和前馈学习(feed forward)两个信息或知识流动过程。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学习惰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樊琪  程佳莉 《心理科学》2008,31(6):1458-1460
学习惰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消极心理现象,它对学生和成人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相关的研究国外已有而国内尚无.本研究为帮助学习者克服惰性、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在文献检索和典籍查阅的基础上,界定了惰性和学习惰性的概念;探讨了学习惰性的危害、成因及其影响因素;从认知、情绪、行为和易发人群等方面辨析了学习惰性与学习倦怠的异同;建议对学习惰性与学习倦怠采取不同的评估、教育和心理干预措施;最后对如何拓宽与深化学习惰性的研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关系评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文章从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区别、联系以及相互作用三方面,对这两个概念集合间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最初,内隐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源于其与外显学习在现象学、实验操作、神经生理学以及学习机制等方面的诸多不同。近年来,虽然内隐学习的独立地位已被充分确立,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之间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学习任务都是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结合物。最后,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验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之间相互权衡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组织信任对个体和组织的作用,在全国不同地区43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801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在个体方面,多层线性模型(HLM: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分析的结果显示:组织信任对个体的工作满意度、情感承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对离职意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果;组织信任对工作满意度、情感承诺与离职意向之间的关系都具有显著的调节(加强)作用。在组织方面,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组织信任通过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的完全中介作用于组织的主观财务绩效,即一方面分别通过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的完全中介作用于财务绩效,另一方面直接通过组织创新的完全中介作用于组织的财务绩效  相似文献   

10.
所有制与行业性质对组织学习动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献学  何心展  石文典 《心理科学》2005,28(5):1220-1222
本文探讨了组织特性(所有制和行业性质)对组织学习动力的作用。采用多元方差分析,研究了1074名各类企业员工和管理者的组织学习动力,分别探讨了组织特性对其学习动力的作用。结果表明:1)组织所有制性质影响组织学习动力;2)组织的行业性质影响组织学习动力;3)组织的所有制和行业性质存在交互作用。各类组织学习动力排序的结果是(1)在行业性质上:国营旅游业〉文教卫生〉金融业〉制造业;非国营制造业〉文教卫生〉金融业〉旅游业;(2)在所有制性质上:旅游业国营企事业单位〉非国营企业,制造业非国营企业〉国营企事业,金融业国营企业〉非国营企业.文教卫生行业非国营企业〉国营企业。  相似文献   

11.
Same/Different abstract‐concept learning by Clark's nutcrackers (Nucifraga columbiana) was tested with novel stimuli following learning of training set expansion (8, 16, 32, 64, 128, 256, 512, and 1024 picture items). The resulting set‐size function was compared to those from rhesus monkeys (Macaca mulatta), capuchin monkeys (Cebus apella), and pigeons (Columba livia). Nutcrackers showed partial concept learning following initial eight‐item set learning, unlike the other species (Magnotti, Katz, Wright, & Kelly, 2015). The mean function for the nutcrackers' novel‐stimulus transfer increased linearly as a function of the logarithm of training set size, which intersected its baseline function at the 128‐item set size. Thus, nutcrackers on average achieved full concept learning (i.e., transfer statistically equivalent to baseline performance) somewhere between set sizes of 64 to 128 items, similar to full concept learning by monkeys. Pigeons required a somewhat larger training set (256 items) for full concept learning, but results from other experiments (initial training and transfer with 32‐ and 64‐item set sizes) suggested carryover effects with smaller set sizes may have artificially prolonged the pigeon's full concept learning. We find it remarkable that these diverse species with very different neural architectures can fully learn this same/different abstract concept, and (at least under some conditions) do so with roughly similar sets sizes (64‐128 items) and numbers of training exemplars, despite initial concept learning advantages (nutcrackers), learning disadvantages (pigeons), or increasing baselines (monkeys).  相似文献   

12.
13.
组织学习动力与行为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原献学  石文典 《心理科学》2004,27(6):1393-1397
通过对1074名各类企业员工和管理者的组织学习微观动力的测试,从宏观组织层面探讨了组织学习动力与组织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组织学习动力与组织学习行为相关显着。其中,组织学习动力中的“组织协调”因素对组织学习行为诸维度呈显着正相关,“交互性”因素对组织学习行为中的合作长远性和合作整体性维度呈显着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一、三、五年级小学儿童为被试,探查小学儿童在不同学习模式下空间概念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学习模式下,儿童的认知发展呈现不同的趋势;(2)随认知任务难度的增加,不同学习模式的成绩出现差异;(3)不同学习模式下,不同难度任务的成绩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莫申江  谢小云 《心理学报》2009,41(7):639-648
本研究采用纵向追踪设计,以55支实际运行的项目团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检验了交互记忆系统对于团队学习与团队绩效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 并基于理论界近期受到广泛关注的IMOI研究范式,通过两阶段的追踪探索团队学习与团队绩效间关系的动态机制。结果表明: 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学习与团队绩效间关系呈现出显著的中介效应,能够为团队学习的绩效机制提供良好的理论解释力;另一方面,团队学习是一种动态演进的组织行为过程,采用IMOI范式来替代传统的I-P-O模型能够更好地剖析其动态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