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独立后华人民族精神与凝聚力异化的个案分析新加坡共和国教育部杨瑞文新加坡共和国自1965年独立以来,因3百万人口中有75%是华人,有人戏称为第三中国。因26年来各种族杂处,又继承了英殖民政府官僚体制,英语为唯一共同行政语,华校消失,遂形成“受英文教育者”与“受华文教育者”(包括老一辈华族移民),在华族精神文化上与民族凝聚力上分裂、割绝与对立的文化现象。一小部分受英文教育者要全盘西化,学英语,用刀叉,吃西餐,唾弃华人母族精神传统,反对华人语言文化,提出“新加坡华人非华人”,应成为“世界公民”的论调。他们崇尚英美生活方式,认同西方价值观,宣扬“文化”。另一方面,受华文教育者,包括老一辈移民却热爱华族优良传统,维护华人语言文化的传承。他们卑视异化了的华人,批评他们“变种”,不爱国,数典忘祖,成为“无根异类”。此情势发展至今年,益形尖锐化,在报章上互相攻讦,批评,互伤感情。华族精神与凝聚力至此被异化、分化而削弱、变异。新加坡华人产生这种分裂、异化的现象,正反映出200年来受到西方势力与文化冲击的结果。新加坡独立后,华人从同质的社会与文化,转变为异质、多元的社会与文化,其原因有:①英殖民及亚细安政治上的影响;②经  相似文献   

2.
《古兰经》又一部最新汉文译释本,最近由伦敦伊斯兰教国际出版社在新加坡排印出版。这是旅居英国的华人周仲羲先生在数十年学习和钻研的基础上,经过四年多时间专心致志的辛勤努力并得到诸多方面的帮助之下完成的。周先生语文根底深厚,知识渊博,他除掌握母语中文外,兼通英文、阿拉伯文和乌尔都文,是一位富有见  相似文献   

3.
香港地区圣公会最初主要是服务欧美侨民的教会,后来陆续建立多个以华人为主的教堂,并一直以来乐于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的人群,使香港地区圣公会成为一个扎根本地而又具有多元文化的基督徒群体。香港地区基督宗教各教会一直以来积极参与香港地区有关人民生活福祉的事务,包括慈善、福利、教育等公共事务,使教会成为有需要的人群的同行者与协助者。自香港地区1997年回归祖国以来,教会不断地在动态的历史环境中探索自己新的身份和新的使命。在特别行政区成立的25年间,香港地区基督教在不同方面都有着长足的发展,并且持续探索可以作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图画与中、英文字词识别加工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不同材料进行加工的比较来探讨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是认知心理学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本研究采用了两个实验。实验一比较了图画、中文和英文字词在命名和分类任务中的差异。结果发现:中文是介于图画和英文之间的一种符号系统,在命名任务中,英文反应最快,图画反应最慢,中文居中;而在分类任务中,反应的快慢趋势却截然相反。实验二进一步探讨了言语及非言语信息的表征结构及加工特性,使用了图-图、图-字、字-图、字-字此四种组合材料进行命名一致性和语义分类两种任务,结果发现:字特征组(字-字,字-图)在命名一致性判断任务中的反应优于图特征组(图-图、图-字),而在语义一致性判断任务中则相反,这一结果很难用双编码理论和共同编码理论来解释。语词信息对语音码的接通是直接的,而对语义码的接通却是间接的,图画信息反之,而且由于某种策略产生了图特征组与字特征组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讨论佛教禅宗的建塔制度及其有关生死丧葬等文化观念。禅林之塔可分为祖塔和普同塔两种,前者为祖师个人入葬之塔,后者为众亡僧骨灰合葬之塔。普同塔之制体现了百丈清规蕴藏的众僧生死平等的精神,而祖塔之制在后世则受世俗皇权和儒家观念的影响日益等级化。禅林中两种丧葬观念的冲突,一边是精进修行的禅师对百丈怀海生死平等观念的守护与坚持,一边是热心宗教事务、扩充禅宗势力的禅师对世俗儒家等级丧葬制度的认同与仿效。  相似文献   

6.
传统儒家伦理与当代关怀伦理学所倡导的道德教育,在哲学根基上都主张道德发源于情感,道德关系扎根于情境;在教育路径上提倡家庭养育道德品性,实施因材施教.但二者在根本立场与终极目标上却大相径庭,前者以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为己任,后者则追求人格的自由与平等.  相似文献   

7.
人格测验中作假的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试很容易对人格测验作假,这严重影响了人格测验的有效性。目前测评专家已经提出了一些应对作假的方法,它们可被分为事前控制技术和事后识别技术两大类。前者包括迫选式量表,警告及假渠道技术等,后者包括作假识别量表,IRT及反应时识别技术等。目前,在人格测验中嵌套使用作假识别量表,以及在测验指导语中加入警告是比较有效的两种方法,迫选式量表的发展也值得期待。由于研究者对作假的内部发生机制了解较少,这制约了IRT与反应时识别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三表法”是墨子认识论中的一条重要原则,而“尊天”、“事鬼”则是墨子的社会思想或宗教思想。就思想进路言,前者是后者的认识论基础;但是,如果对墨子的前后两种思想进行比较,人们又会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现象──前者显然带有浓厚的朴素唯物主义色彩,而后者则无疑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性质。如何看待墨子思想中的这种矛盾现象?本文试对此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一)所谓“三表法”,亦即墨子在《非命上》说:“言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  相似文献   

9.
语言产生过程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与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嘉文  王瑞明  李利  范梦 《心理学报》2011,43(11):1263-1272
运用长时重复启动范式, 探讨熟练和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语言产生过程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与抑制。实验1探讨双语被试在学习阶段使用中文进行图片命名任务时, 非目标语言英文概念层面的激活与抑制情况, 结果发现, 两种熟练水平的被试均没有出现重复启动效应; 实验2探讨双语被试在学习阶段使用英文进行图片命名任务时, 非目标语言中文概念层面的激活与抑制情况, 结果发现, 熟练双语被试没有出现重复启动效应, 而非熟练双语被试出现了重复启动效应; 实验3探讨非熟练双语被试在学习阶段使用英文进行图片命名任务时, 非目标语言中文词汇层面的激活与抑制情况, 结果没有出现重复启动效应。综合三个实验的结果可以表明, 熟练中-英双语者语言产生过程中在概念层面上就对非目标语言(不管是一语还是二语)进行了抑制, 而非熟练中-英双语者使用一语时可以在概念层面上抑制非目标语言(二语), 但使用二语时不能在概念层面上抑制非目标语言(一语), 要在词汇层面上才能抑制非目标语言(一语)。  相似文献   

10.
旨在调查我国现阶段成年人的社会赞许性状况,并建立相应的全国常模。使用之前编制的"中国成年人多维社会赞许性量表",在全国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进行分层抽样,获有效样本6350人。结果表明:女性的社会赞许性总体水平及自我欺骗否定、能动性管理和交流性管理水平显著高于男性;青年人社会赞许性的总体以及各维度的水平均低于中、老年人;城市人口社会赞许性的总体以及各维度的水平均高于农村人口;初中受教育程度者的社会赞许性总体水平低于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在交流性管理水平上,初中受教育程度者低于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低收入者的能动性管理水平高于中、高收入者,高收入者的交流性管理水平低于中、低收入者。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全国常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