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科学谬误论科学谬误论是对科学研究中对科学方法的误用造成的谬误的研究。《波尔·罗亚尔逻辑》曾把谬误看成是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某种错误或心理失常。拉普拉斯1819年发表的《论概率的哲学论文》一书有一章“关于概率估计的错觉》,可算是科学谬误论的开山之作。对科学谬误论的自觉论述是由M·R·柯恩与E·安格尔于1934年作出的。他们指出,“存在着科学方法的明显误用,对其加以说研是有益的”,并分析了“还原谬误”、“简单主Q或伪简单件谬误”和“发市谬误”①。卡尔·波普尔不仅把谬误当作科学发现的重要一环,而且反复强调试错法…  相似文献   

2.
此文为T.S.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发表50周年之际,加拿大哲学家I.哈金(Ian Hacking)为其第4版撰写的《导读》,旨在既介绍当年此书发表时所引发的效应和争论,也对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如何看待它所提出的问题和存在的影响作出评论.因此,这一“导读”兼具导读和评论的双重性质.从介绍《结构》所发表的“1962年”的科学时代背景出发,哈金首先考察了书名中(科学革命)的“结构”与“革命”两词的意含,进而对《结构》中所涉及的主要关键词,如“常规科学”与“解谜”、“范式”、“反常”、“危机”、“世界观的改变”、“不可通约性”、“通过革命而进步”加以分析和讨论,最后评论了库恩关于“真理”的观念,以及《结构》取得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十分感谢贵刊1991年第10期刊登孙选中先生的《科学与价值研究概述》一文,对我关于科学与价值的研究的部分成果作了较高的评价.但是,孙先生似乎没有细看我的文章《关于科学与价值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把我的观点“张冠李戴” 了.为了在学术界不致引起误解,我觉得有必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4.
武汉大学张巨青教授与华中师范大学刘文君教授主编的《科学探索的奥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下简祢《奥秘》),是国家教委“七·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科学方法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它从科学方法论与科学生的关系、科学发现与检验的诸种方法以及科学革命与科学进步观等方面,深刻揭示了科学探索活动的奥秘,课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的最早提出者,是在联邦德国和美国很有影响的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哈贝马斯.他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论者之一.哈氏生于1929年,著有《理论与实践》(1963年)、《认识与人的兴趣》(1968年)、《技术与科学是意识形态》(1968年)、《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化问题》(1973年)等书.他继承了本学派马尔库塞关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主要生产力”的观点,于1968年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命题.这一命题概括了当代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新特点和新结构,被马克思主义者加以批判吸收,本在预料之中.当然,哈氏在  相似文献   

6.
鲍佩尔(K.R.Popper,1902——)曾在维也纳大学学哲学、数学和物理学,系伦敦大学教授、伦敦经济学院哲学、逻辑与科学方法系系主任。他的主要著作有:《科学发现的逻辑》、《历史主义的贫困》、《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此处所载作者关于自由、平等、人道主义等问题的一些论点,摘自《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1952年英文第2〔订正〕版)。该书主要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作者说:“这本书是政治哲学与历史哲学的批判的概论,并且是对某些社会改造原理的考察。”(“序言”),“预期到马克思主义将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因而相当详细地探讨了它。”(“订正版序”)  相似文献   

7.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最近出版了《现代形式逻辑的哲学问题》一书。这是苏联最近时期出版的逻辑学方面的重要著作。从下面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书在苏联受到重视的情况:苏联科学院前院长涅斯米扬诺夫在他的文章“攀登新高峰的苏联科学”(《人民日报》1961年5月25日)中和Е.К.费道罗夫在“苏联科学院1960、年科学活动和科学工作成果运用的总结”(《科学通报》,  相似文献   

8.
欧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而出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使启蒙运动的唯科学论受到怀疑.人本主义中的反科学论者追究科学技术的“原罪”.于是有科学人文主义出来矫正这两者,主张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平衡.科学人文主义的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新启蒙运动.它的一支发现了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并发展出它的现代形式.这些学者中的李约瑟(1900~)自称“名誉道家”,①并且写下许多有关道家的文章,其中包括“道家的三个画具”.②“道家”之名始见于司马谈(?~公元前110年)的《论六家之要指》,近人为区分先  相似文献   

9.
殷墟“易卦”卜 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楠先生在《安阳殷墟发现“易卦”卜甲》一文中,详细报导了1980年考古所安阳队的同志发现的一块较完整的“易卦”卜甲.确如肖文所言,“这次‘易卦'卜甲的发现,对研究占筮的发展及《周易》之形成,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T·尼克莱斯在《科学发现、逻辑与合理性》一书中写道:“问题的形成和解决是科学研究的真正核心”。“研究过程最好理解为由问题定向的……尽管如此,科学问题的性质、结构以及科学问  相似文献   

11.
姚大志同志在《哲学研究》1991年第6期上发表《意识形态与科学》一文(以下简称“姚文”),评论拙作《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载《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姚文”澄清了拙作中的几个不妥之处,也提出了某些有启发性的见解。但令人遗憾的是,“姚文”不仅未对拙作所  相似文献   

12.
陈承德同志在《科学理性与政治理性》一文中,对科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作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说明了“政治需要科学——不能限制科学”的理由(陈承德:《科学理性与政治理性》,载《哲学研究》1988年第9期。以下凡引该文,不再注明),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但是,陈承德同志在他的文章中同时也提出了“政治不等于科学——不能苛求政治”这一多少有些令人失望的观点。关于政治和  相似文献   

13.
《周易》即《易经》(下简称《易》),是一部历来被尊奉为中国群经之首的古经,其流传三千年来,对中华文化与科学曾产生过重要贡献.如天文、气象、历法、数理、政治、军事、医学、科技、哲学,其渊源均与《易》有关. 自大战后,西方世界竞相用现代科技大力研究,不只是电子计算科学所用的二进位制数学得益而已.《易》兴于盛世! 多以为《易》是“古人因迷信而产生的一部筮书(筮即算卦)”,这是片面的.《易》  相似文献   

14.
到上一期为止,《科学与无神论》杂志已经走过了十年路程。如果说十年坚持宣传无神论的历程能够说明点什么,那就是本期两篇论文的题目:“宣传科学无神论责任重于泰山”,而“《科学与无神论》的创刊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2016年9月24—25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由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科学与社会》编辑部、《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编辑部主办,主题为“科学社会学与科技创新”。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山西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科学社会学理论问题和发展前沿”“科学的社会研究”“技术的社会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和科技政策问题研究”和“科学传播和公众参与问题研究”等专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辨是非——法轮功何以成势(1979-1999)》约10万字,在《科学与无神论》杂志连载(2002年第3期至2003年第1期)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该稿件以翔实的史实记述了从1979年四川发现了“耳朵识字”的儿童起,一场特异功能到神怪气功到邪教  相似文献   

17.
1.引言 T.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出版,常常被看作是20世纪科学哲学的转折点。与S.图尔明的《预见和理解》(1961),N.R.汉森的《发现的模式》(1961)等其它著作一道,这本更为著名的书开所谓“新的科学哲学”之先河——并且人们通常认为,它使得逻辑经验主义离开了科学哲学的历史舞台。毫无疑问,这本书把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反对逻辑经验主义纲领的浪潮推向了顶峰。20世纪60、70年代的科学哲学对库恩作出了强烈的反响,它们几  相似文献   

18.
《二十年来辨是非——法轮功何以成势(1979~1999)》约10万字,在《科学与无神论》杂志连载(2002年第3期至2003年第1期)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该稿件以翔实的史实记述了从1979年四川发现了“耳朵识字”的儿童起,一场特异功能到神怪气功到邪教的“新时代”运动在中国大地风靡二十余年的历史。在这二十余年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神功大师”大轰大嗡、大红大紫,太多的愚昧信众上  相似文献   

19.
《二十年来辨是非——法轮功何以成势(1979-1999)》约10万字,在《科学与无神论》杂志连载(2002年第3期至2003年第1期)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该稿件以翔实的史实记述了从1979年四川发现了“耳朵识字”的儿童起,一场特异功能到神怪气功到邪教的“新时代”运动在中国大地风靡二十余年的历史。在这二十余年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神功大师”大轰大嗡、大红大紫,太多的愚昧信众上  相似文献   

20.
考古发现与先秦易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考古发现的一些才料,考证了先秦易学的若干问题.认为,古贞与鼎同字,贞亦训“定”,鼎是“定命”的象征.殷墟卜辞“卜王”与《周易》卦辞中的“安贞”同义。卜辞中有“由王事”,即“从王事”。《周易》爻辞中有“从王事”.《周易》卦爻辞中屡言“我”,取象与“从王事”全同.卜辞中有神名“(虫虫)”,指太一神。包山楚简中有神名“二天子”,应是伏牺、神农。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的“大帝”即为“易”.张家山汉简《盖庐》出现了“太极”的概念,是研究古代思想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