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十字架下我们看到这是怎样一位母亲。她在生命中经历了这个不寻常的儿子的诞生与成长,她也是耶稣施行第一个神迹的见证人之一。对于这位母亲来说,最让她难以理解的莫过于耶稣属天的身份以及他在地上属天的事业。从12岁起这个儿子就宣称:“难道你们不知道我当以我  相似文献   

2.
蛇年说蛇     
计文 《天风》2013,(3):1-1
按十二生肖而言,我是属蛇的,但因为从小就随父母信仰基督,所以每逢有人问我生肖:“你属什么啊?”我母亲就抢着回答:“我儿子属耶稣!”  相似文献   

3.
王金圣 《天风》2001,(3):36
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七句话中的第三句话,“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马利亚)到自己家里去了”,耶稣说的这两句话,里面有着许多宝贵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给圣母的诗     
“看,你的母亲!”我们便投进她的怀抱任凭白驹过隙任凭风狂雨暴母亲总是守在身旁母亲的怀抱是高远晴空我们是鸟儿自由飞翔母亲的怀抱是广袤的原野我们是群羊欢欣奔放母亲的怀抱使我们从不受伤母亲小耶稣是你的儿子你把他抚养从马槽旁到苦架旁你牵着他的手走过刑场走过死亡走向永生的天乡母亲若望是你的儿子你牵着他的手穿越十字架下的悲剧穿越基督死亡的奥秘走过惊慌走过坚强走向永远的天乡母亲多玛斯·奥斯定是你的儿子是你一次次牵着他们的手穿越智慧的长廊畅游知识的海洋在沙漠中寻找绿洲在贫瘠的荒野建筑楼房使教会大厦金碧辉煌你牵着他…  相似文献   

5.
圣伯尔纳定说:为理解圣母玛利亚看到自己圣子惨死的内心伤痛,应看怎样的母亲,怎样的儿子间的爱情。天下一般父母心!任何母亲都把自己儿女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苦难。当客南罕妇女要求耶稣为她的儿女从魔鬼控制的枷锁中解救出来时,她为自己孩子超过为自己本身的利益。她对耶稣说:主!可怜我吧!我的女儿被魔鬼折磨得好苦呀!世界上有谁比圣母玛利亚更爱耶稣的?耶稣是她的独生子,是众孩子中最可爱的孩子,是圣母最宝贝的儿子。礻也是她的儿子,礻也是天主。礻也来到世界是为了在世界上众人心目中点燃爱天主的热火,如同耶稣亲自说的:我来把火送到世上,愿…  相似文献   

6.
吴兵  吴新望 《天风》2018,(5):8-10
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经文:约19:25-27每年5月第二个主日,是一个属于所有母亲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歌颂母爱、赞美母爱,并以不同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恩之情。虽然这个节日来自国外,但它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成为了全人类的节日。  相似文献   

7.
在圣殿次数 庆节已过了一半,耶稣就上圣殿里去施教。犹太人都惊讶说:“这人没有讲过学,怎么通晓经书呢?”耶稣回答他们说:“我的教训不是我的,而是派遣我来者的。谁若愿意承行他的旨意,就会认出这教训是出于天主或是由我自己而讲的。由自己而讲的,是寻求自己的光荣;但谁若寻求派遣他来者的光荣,他便是诚实的,在他内没有不义。”(若7:14—19) 复活后的显现 一周的第一天,清早,耶稣复活后,首先显现给玛利亚玛达肋纳:耶稣曾从她身上逐出过七个魔鬼。她去报告那些一向同耶稣在一起的人,那时,他们正在哀号哭涕。他们听…  相似文献   

8.
张娃 《天风》2004,(12):i008-i008
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中(参路10:25-37),耶稣称赞了救死扶伤的撒玛利亚人,看他行得好,并要我们都“去照样行”。我曾猜想,如果那天这个撒玛利亚人在路上遇到的不是受伤之后的行人,而是这个行人正在路上遭受强盗的抢劫与殴打,他还会奋不顾身、见义勇为吗?耶稣对他的肯定告诉我们,他同样会的,要不然他就不是耶稣所说的“好撒玛利亚人”了。  相似文献   

9.
一位母亲领着儿子小磊找我进行学习心理咨询,并要求给儿子测试智力。她是一位小学教师,儿子上初二。她在说明来意后介绍说:“我儿子从上小学起,学习成绩就只一般,上初中后就更不行了,每次考试在班里总是排在后几名。唉,这孩子真笨!” 我问:“你儿子的学习状态怎么样?比如说能否认真听课,在家里能否独立完成作业?” 她回答:“我儿子不顽皮,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据他班主任讲,他上课也能坚持听课,不做小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天主教》2008,(6):1-1
耶稣基督的诞生是这样的:他的母亲玛利亚许配于若瑟后,在同居前,她因圣神有孕的事已显示出来。她的丈夫若瑟,因是义人,不愿公开羞辱她。有意暗暗地休退她。当他在思虑这事时,看,在梦中上主的天使显现给他说:“达味之子若瑟,不要怕娶你的妻子玛利亚,因为那在她内受生的,是出于圣神。她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为他要把自己的民族。  相似文献   

11.
韩彼得 《天风》1996,(1):40-40
经文:“有一个门徒,是耶稣所爱的,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那门徒就势靠着耶稣的胸膛……”(约13:23,25) 蒋佩芬姊妹,离开我们归天了,在今天这个追思她的聚会中,我愿意以“具有基督的胸怀”为题,与大家共同勉励。  相似文献   

12.
人生美酒     
王英 《天风》2006,(18):8-9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耶稣说:“母亲(原文作“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他母亲对用人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约2:1-10)  相似文献   

13.
真爱无价     
张合安 《天风》2006,(22):6-9
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耶稣说:“由她吧!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约12:1-8)  相似文献   

14.
姜丽 《天风》2005,(12):23-23
在圣经约翰福音13章34-35节中。耶稣对他门徒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这是耶稣教导他的门徒,也同样是教导今天每一个属他的儿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天主教》2003,(4):6-6
若望非常着眼圣母是“母亲”。在他的全部的二十一章的福音里(897节),有十六节有关圣母的短短记载居然有“十次”称圣母为母亲。无疑的,这是指圣母是人而天主的耶稣的母亲,所以母亲的身份参与了耶稣的整个生活;同时也愿意我们领悟人而天主的耶稣的心对自己的“母亲”所拥有的种种情怀。若望曾靠近耶稣的胸膛去探索他的心灵秘密(十三25),相信他比任何一位宗徒更了解耶稣对圣母的心态。  相似文献   

16.
我信他升了天,坐在圣父的右边,他还要 光荣地降来,审判生者死者。在这个信念下使 我们的一生与耶稣的关系更加密切仰慕。 我们的元首耶稣基督怎样光荣地升天,作为基督徒的我们也要跟着元首归宿天乡。 正如圣经所载:“我去为给你们预备地方,为 的是我在那里你们也在那里。”耶稣又加上一 句说:“你们知道往那里去的路。”这条路就是耶稣一生走过的路,不要忘记他生在马槽里,贫困地生活在纳匝肋,残酷地死在骷髅山上:即为了救赎我们罪人,甘愿自作牺牲倾流 宝血、涤除世人的罪污,使我们洗心革面脱去 旧人、穿上新人俨然肖似耶稣重生…  相似文献   

17.
马大伺候主     
沈承恩 《天风》2003,(5):6-8
路10:38—42 这一段圣经的小标题是:“马大为事忙乱。”一看这标题,我们就会认为马大这个人不太好。再一看这段经文,马大受到耶稣的批评,我们更觉得马大这个人不行。一般我们会把为了生活忙于事务的人称为马大。虽然这样称法并不一定要贬低马大,但也决没有意思要表扬马大。好像一个忙于事务的人是一个不属灵的人,一个不属灵的人怎么值得表扬呢?为什么对马大会有不属灵的评价?因为把马大与马利亚作比较。马利亚属灵,因为她坐在耶稣脚前听耶稣讲道;马大不属灵,因为她忙于家务事。  相似文献   

18.
周志治 《天风》2012,(6):20-22
经文:《马太福音》4章1至11节主耶稣出来传道以前,在旷野禁食祷告四十昼夜,这期间他受到三大试探,这试探对于他思考到世上来的使命有特别的意义,同时对于今日的教会思想自己的使命也有很重要的意义。一、主拒绝把石头变成食物的试探 一个禁食四十昼夜的人,所有的感觉都集中在一个“饿”字上面。一个饿极的人,会不会把石头都看成馒头呢?我想很有可能。对于耶稣来说,把石头变成馒头的能力自然不是问题。问题是,上帝儿子的使命是什么?解决吃饭的需要是不是等于完成了使命?显然耶稣是要吃饭的,但上帝儿子的权柄是用来解决吃饭的问题的吗?“五饼二鱼”的神迹之后,人们想到,追随这样的耶稣就永远不愁吃饭的问题了,那时他们就要强迫他作王。人们有需要,耶稣有能力,但是上帝儿子的使命是这个吗?  相似文献   

19.
潘海洁 《天风》2003,(4):24-24
“所谓朋友,是在全世界上的人都离你而去的时候,唯一走来看你的那个人”。如果我们按照这个定义来衡量谁是耶稣的朋友,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离开耶稣的时候,就是他最孤独的时候,就是他在十字架上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的时候,就是他为全人类舍身流血的时候,唯一走来看他的人。 圣经中清楚地记载,有几种曾与耶稣有关的人,在他上十字架之后的表现。从他们的态度,我们便可断定谁是耶稣的朋友。  相似文献   

20.
每年的圣诞节中,当人们在隆重庆祝耶稣降生,纪念救主圣诞的同时,一定会想到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和他的养父约瑟。马利亚“万代称她有福”,然而义人约瑟同样也是神特别重用的器皿,在神永远的计划里,在主奇妙而伟大的救赎事工中,像马利亚一样,他同样是一个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人物。那么他是怎样一个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