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宾虹是近现代中国画坛的伟大艺术家,尤其在中国山水画上的成就,在美术史上有着突出贡献,他精研传统并在传统上大胆创新,把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他的作品里包含着丰富的现代文化内涵,他的绘画思想对于传统的深刻反思,独到的审美感受,对笔墨形式的再造以及中国画"内美"之审美境界的展开,均对后来的中国绘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因此,本文笔者深入研究了黄宾虹美学思想,追本溯源,彰显中国绘画风格,重塑艺术美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山水画家黄宾虹的作品为我国的山水画历史树立了一座丰碑,其所创作的山水画具有"返虚入浑""墨沈翻腾"的雄浑气象。作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集大成者,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表面看似乎是杂乱无章,然而却可以在纷乱复杂的画面当中看出其人生体悟的表达,这不但使其绘画的观点得以陈述,也使其老庄哲学的精髓得以讲解。他为何能够达到如此的境界,主要是由于其山水画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首先对黄宾虹山水画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之后具体对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从中领悟到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绘画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黄宾虹是中国现代卓越的艺术大师,是中国绘画史上承前启后、里程碑式的画家。他的山水画艺术浑厚华滋,笔墨高妙,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极具个人风格的"书写式"创作手法,对其以后的山水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当代"黄宾虹热"的背景、对黄宾虹艺术"书写意识"的界定、书写意识的主要来源、强化过程、在绘画中的体现、书写意识的扩展等方面,试对黄宾虹绘画艺术中的书写意识做一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4.
张迪 《美与时代》2023,(7):78-80
中国山水画延绵数千年,经久不衰,黄宾虹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既是一位笔墨功力超群的文人学者型的大家,也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山水画技艺高超,笔墨厚重,格调高雅,意境高深,达到了画家一生追求的“浑厚华滋”的至高境界,他的画作蕴含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对现当代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简要介绍黄宾虹的生平,论述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并探讨黄宾虹山水画对近当代画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宋代绘画的历史悠久,其中包含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等,题材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其中山水画是宋代名家辈出的绘画种类,并对后世的绘画影响极大。宋代山水画以前的构图布局都是传统式的全景构图,在此之后出现的"一角式""半边式"构图正是一种不同以往的创新。以现代的"陌生化"眼光反观宋代山水画构图的发展规律,现代主义的艺术理论与传统创作方式之间竟不谋而合,这种不谋而合是巧合还是必然?文章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寻宋代山水画构图的发展规律,诠释宋代山水画中"陌生化"意蕴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黄宾虹作为中国近现代国画中的杰出人物,他为国画现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黄宾虹的作品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个人革新精神,他的作品展现出了其对国画笔墨表现的独特见解和研究,并通过实践总结了"五笔七墨"的绘画技法理论,极大地丰富了笔墨的表现和运用,开阔了中国山水画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是我国绘画史上的一位巨擘。他为中国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创新出"五笔""七墨"法和"黑山水",而这些都源自于其"师古人之心,而不师古人之迹"的观念,自身的浪漫情怀,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执着而达观的秉性,博学多识的国学修养,其丰富多彩的经历激发的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醒悟。而"七彩"墨法的问世,也成就了黄宾虹一世的英名,使其千古流芳,名垂青史!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传统山水画不断演变,表现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梳理传统山水画中披麻皴技法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历代经典作品中的笔墨皴法,总结出披麻皴技法因时代不同,所呈现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在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披麻皴技法时代特征的同时,分析了现代山水披麻皴技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强化了披麻皴对现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滨 《美与时代》2014,(11):85-86
黄宾虹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山水画大师,他的绘画实践和理论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是深远的。他早期的“师古人”,世称为“白宾虹”;而后黄宾虹转为“师造化”,又转习吴镇“黑密厚重”的积墨画法,逐渐形成了深邃浑厚的风格,世称为“黑宾虹”时期。  相似文献   

10.
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总体给人一种黑气氤氲之感,"墨团团里黑团团"也成为黄宾虹山水画整体特征的一种生动概括。黄宾虹的山水画艺术成就主要分两个阶段,即"白宾虹"与"黑宾虹"。文章论述的"黑宾虹"就是他的师法造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夜山水"与"黑宾虹"成为黄宾虹艺术创作的一种天机与偶遇,更是一种匠心独运。黄宾虹的积墨之法所成就的"黑宾虹"成为绘画史上一座引人注目的奇峰,同时,"夜山水"与"黑宾虹"既是特殊的时代与特殊艺术风格的完美统一,也折射出艺术家独特的审美理想与艺术心灵。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史上,画面的时空表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多视角、连续的时空表现形式、题材内容及文化内涵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彰显中国传统绘画中所蕴含的时空观的民族特色和美学特性,对深刻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化视觉和艺术精神有着很大的帮助,也利于从理论上揭示中国传统绘画特殊的时空表现方法对绘画发展的独特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对中国绘画创作理论的研究也很有裨益,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传统绘画精髓的传承和借鉴,将其灵活运用到现代中国绘画的创作中并不断地开拓和创新新的艺术形式,能给现代绘画艺术寻求根基和走出困境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当代山水画构成形式打破了传统绘画艺术的局限性和束缚,使现代山水画具有一种新颖独特的意蕴,这也是山水画艺术构成性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画历史悠久,自人类文明开始时,中国画就开始衍生、发展。当代的中国画是一整套完整而全面的艺术体系,对传统中国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弘扬、发展、创新传统中国文化,并借鉴和吸收西方艺术文化。文章主要阐释西方构成艺术对当代山水画的意义和影响,分析当代山水画构成形式在创作中的艺术表现,对其创作意义和表现技法进行研究,对构成艺术的借鉴、吸收、包容、继承和创新是发展当代山水画重要途径,采用新技法、新理念、新思想促进山水画的改良,加强和提高当代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石涛在中国画坛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其山水画造诣非常高,花鸟、人物的成就也不容小觑。从发扬传统绘画精髓、变他法为己法这两个方面来谈石涛是如何对传统绘画进行继承与创新的。  相似文献   

14.
王华 《美与时代》2006,(8):30-32
形式美是美的重要表现形态。山水画的形式美是形式因素线条、空间、色彩、笔墨的组合美。同时,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艺术门类,其形式美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研究木心的绘画,离不开对中西文化不同语境的探讨,文化土壤的更换是木心绘画作品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中国文化里成长萌芽后,又在西方绘画艺术中徜徉过的木心,其绘画既保有传统山水画所追求的精神指向,又创新性地采用了西方绘画的创作手法。木心摒弃了传统山水画的程式化经营,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并最终殊途同归,到达了山水画"以形媚道"所追逐的精神上自由的大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山水画是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画种,历经了千年的沉淀。其中,色彩的灵活运用与高水平绘画技术的应用是能够体现出国画山水特殊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现代国画山水的作画过程中,不但要传承传统的色彩运用技巧,还要对其进行创新,使国画山水能够满足现代的审美需求。基于此,分析色彩在国画山水中的发展历史,并对国画山水色彩的传统与现代运用技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山水画历经千年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步完善,形成了独立的绘画体系,特别是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发生了巨大变革,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东西文化的交汇,在创新思潮的影响下,新思想、新材料、新技法的运用给当下山水画创作带来了新气象,但创新激情过后,我们发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不见了,对传统继承的缺乏,对个性追求的缺失,对生活体验的缺少,使得当下山水画创作发展遇到了困境,如何学好(坚守和继承传统文脉)画好(画出时代风貌和个人追求)需要进行一个梳理,本文将从突出问题、文化坚守、意象造型、笔墨语言、生活实践几方面出发,并结合自身继承和创作实践,谈谈对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山水画成为主流的宋代以前,以人物、场景绘画为主要题材的中国绘画中,边框在画面中曾凭借划界等功能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山水画的兴起,绘画中的边框渐渐被突破,至宋代在主流绘画中消失,其原因正在于宋代及以后的山水画以“去边框化”追求无限空间为绘画的最高境界。边框的消失是中国传统绘画空间观念在宋代发展的缩影,体现了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自然观,并由此发展出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构图和观看方式。  相似文献   

19.
李可染先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画家,其绘画作品对后世的意义,可以从其笔墨、构图等几个方面论述,但是从审美层面上研究其绘画艺术,则不能忽视其作品的境界。他的山水画是一种壮美,表现祖国山河的博大、崇高、雄浑。是"为祖国山河立传"的一种具体的表现,正是这种追求,使得李可染最终确立其独树一帜的中国山水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山水画是绘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诗情与画意相完美融合的产物。在我国的山水画发展当中,文人将自己对于山水的感情借助于笔墨丹青融汇在笔下,而同样借助于山水画的意境来进行诗文创作。因此,在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当中,诗画实质上是分不开的。中国山水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在分析认识中国山水画当中,必然要在理解"诗情"的基础上,借助于绘画技巧,来更加深刻的理解"画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