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是肖像画最为兴盛的时期,同时也是观音造像的兴盛期。观音形象在这一时期已完全形成本土化特点,在整理前人创作经验和经典图式的同时,明代画家更多地根据民间观音信仰及观音灵验故事选题创作,形成了多种造像范式。文人画家的参与使得这时期的观音造像大异于前,而文人肖像画的流行无疑对明代的观音像创作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九莲菩萨作为李太后佛教尊神身份的象征,在有明一代乃至于清前期,均有很大的影响。而九莲观音画像的创作,最为典型的体现了文人肖像画影响下的观音题材创作。  相似文献   

2.
明代是肖像画最为兴盛的时期,同时也是观音造像的兴盛期。观音形象在这一时期已完全形成本土化特点,在整理前人创作经验和经典图式的同时,明代画家更多地根据民间观音信仰及观音灵验故事选题创作,形成了多种造像范式。文人画家的参与使得这时期的观音造像大异于前,而文人肖像画的流行无疑对明代的观音像创作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九莲菩萨作为李太后佛教尊神身份的象征,在有明一代乃至于清前期,均有很大的影响。而九莲观音画像的创作,最为典型的体现了文人肖像画影响下的观音题材创作。  相似文献   

3.
明代工笔肖像是中国肖像画中不容忽视的部分,明代肖像画以双钩技法、写实的设色、类型化构图等为主要特点,对笔者的创作有很大启示。作品《家族印象》表现的对象是十六个与笔者亲近的家人,这十六幅作品所描绘的人物几乎贯穿了每个年龄层,是当代社会下家庭肖像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代,传统人物肖像画作品极其丰富,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帝王肖像画,而明代帝王肖像画则是经典中的极品。明代帝王肖像画之所以具有这么高的成就,不仅仅是因为它在视觉、造型和文化方面的艺术价值,还在于其中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论文通过对明代肖像画不同方面价值的分析,挖掘明代肖像画中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文艺复兴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欧洲文化思想的繁荣与发展,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属于新兴资产阶级的革命,改变了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恩格斯评论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文章针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创作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人文主义精神在当时绘画创作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一 文艺复兴是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化与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要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始精确地定个历史日期是不可能的,大约在十四世纪初这个新时代的特点已经逐渐明显了,但同时旧的教条主义和经院哲学的影响仍然顽固地存在各个领域)。文艺复兴的特征是欧洲封建制度开始崩溃,新兴的资产阶级崛起了,他们对封建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展开了全面的进攻。  相似文献   

7.
古代西方德育思想高雅珍古代西方德育思想是西方德育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德育思想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对于欧洲人来说,“...  相似文献   

8.
阿尔勃莱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是欧洲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他在油画、版画、雕塑和艺术理论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在他身上和作品中处处体现出深沉而坚定的德意志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欧洲文化史上,文艺复兴的影响非常巨大,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对西方乃至世界美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油画传入中国经历了学习期、主题期后形成了以写实为主的繁荣期。改革开放后中国油画古典之风渐盛,出现了一批中国古典大师和新秀。欣赏、学习西方文艺复兴美术杰作,在丰富国人的审美同时注入了科学和人文的精神原动力。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改革开放后社会结构的变化所形成的新阶层的审美需求为中国美术的"文艺复兴"提供了历史条件;中国美术学习和工作者人数众多、中国画家对严谨造型认知的缺失和对科学、人文的向往形成了中国油画复兴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明清之际相当于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但中国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又不能简单地等而同之。明清之际中国画的主要题材是山水,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采用的题材主要是人。中国山水画这种对人生理想的诗意写照,实际反映的是对封建自然经济的农村田园化、牧歌化,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创造的人物,都世俗化、感性化了。它们是生命的赞美,力的讴歌,表明追求人间的幸福取代了对天国的幻想。这是新兴势力对自己力量充满信心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16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诸大师相继逝世,意大利的艺术开始进入了一个低潮阶段,欧洲绘画陷入重复与矫饰。然而此时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it Caravag-gio,约1573-1610年)出现了,挽救了颓局,他的艺术不仅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传统,并且  相似文献   

12.
一、春秋战国时期以人为本思潮的兴起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从14—16世纪,曾出现过一个欧洲人民深以为民族骄傲的伟大思潮——人文主义思潮。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3世纪),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一大批文化名人,包括管仲、孔丘、杨朱、墨翟、孟轲、老聃、庄周、荀卿、韩非等,应运而生了。而他们这些人,又是当时出现的一个波澜壮阔的社会思潮——以人为本思  相似文献   

13.
文艺复兴(意大利语:Rinascimento,由ri一“重新”和naseere“出生”构成,法语:LaRenaissance)是指十四五世纪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兴起,后扩展到欧洲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文艺复兴为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相似文献   

14.
《艺术哲学》是丹纳的重要文艺理论著作,主要分析比较了古希腊、欧洲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荷兰17世纪以及法国16世纪的一些艺术作品,并提出了对文学艺术有影响力的三因素——种族、环境以及所处的年代。  相似文献   

15.
<正> 至今仍积淀在中国人意识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时代性而言,乃是一种前资本主义文化,它大致与文艺复兴前的欧洲文化相当。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文化和无产阶级文化都是在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出现的。这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比西方文化整整落后一个时代,它缺少文艺复兴后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乔尔丹诺·布鲁诺(1548-1600)是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杰出的进步思想家,是封建神学世界观的战斗批判家之一。他的泛神论是文艺复兴时期所有自然哲学体系中最激进的体系,是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思想发展的最高成果。他师承了达·芬奇、特勒肖、彭波那齐、卡尔丹诺、库萨的尼古拉、微未斯等人的进步思想,摄取了古代思想家的唯物主义精髓,依据当时的最新科学成果,首先是哥白尼的宇宙学说,提出了自己的“黎明哲学”。布鲁诺的唯物主义学说是欧洲封建关系解体、新兴资本主义产生过程中激烈阶级斗争的反映,它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具有…  相似文献   

17.
虞友谦 《学海》2003,(4):14-18
一从本源的意义上说 ,现代化与精神价值诉求有天然的联系 ,两者密不可分。这是因为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精神源头是兴起于 14 - 16世纪意大利与尼德兰的文艺复兴运动。这个运动的发生与扩展是与当时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互为因果的。也即是说城市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壮大促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 ,而随文艺复兴运动规模的拓展、放大 ,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壮大。伴随文艺复兴运动的波澜所及 ,一种新的与中世纪宗教神学对立的精神、理念席卷欧洲。这种理念提倡人的解放 ,呼唤以人为本 ,鼓吹个性与人权 ,反对封建专制 ,追…  相似文献   

18.
考证概括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将希腊传统的古典几何知识用于艺术创作的过程。比较分析了达·芬奇、丢勒等人的重要著作及其手稿中的透视、比例和构型问题。说明在文艺复兴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氛围中,艺术家强调写实与审美的结合,而数学成为写实的重要手段。他们的工作促进了数学和艺术的共同发展,同时,此种方法影响了欧洲后来的绘画。  相似文献   

19.
在宗教艺术中,"圣母"形象是一个经常被欧洲艺术家表现的主题。同时,在欧洲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其社会发展经历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文化变革。圣母形象在神圣化和程式化时期,主要分析基督教美术在早期,中期,晚期的发展;在平民化和人性化时期,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早期、兴盛期与晚期圣母形象的变化;在地域化和个性化时期,圣母形象与不同的地域风格相融合,不同的艺术创作者对圣母形象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总之,这些改变是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也侧面烘托出女性题材能更好的反映社会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伦理思想宝兴公元476年,日耳曼人与斯拉夫人等联合罗马奴隶和隶农起义,推翻了西罗马帝国,逐渐建立起一些封建小国,欧洲便进入中世纪。中世纪后期,随着工场手工业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兴资产者及其思想代表,为了破除中世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