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写生并不是单纯地用相机将景物拍摄下来带回画室,而是需要用心去体验。我觉得写生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方法,更需要升华为一种崭新的绘画观念来对绘画实践产生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传统绘画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繁荣期。西画的传入给传统绘画带来了新的创作形式和和绘画材料,使中国画家有了新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新的绘画语言。但与此同时,很多画家一定程度上疏忽了写生对中国花鸟画创作的重要性。文章主要就中国花鸟画写生独特性以及写生与创作的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山水画的的创作离不开写生,故写生一向为历代画家所重视.当代山水画写生画派的开创者李可染先生提倡山水画写生要"走进"自然,而不是"走近"自然.这两者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李可染先生所说的"走进"自然,就是要求画家要得山水之神气,传自然之韵致,要具备把握"造化",创造"造化"之境界并将其升华为艺术创造力.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山水画家的创意思维素质,培养学生的这种创意思维素质是山水画写生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朱晴晴 《美与时代》2014,(7):112-112
以古今中外的画家对写生的态度来论述写生与创作的内在联系以及写生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亲自体会阐述写生是一个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奇妙旅程。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山水画的艺术发展中,如今大部分的创作中画家过度依赖照片,渐渐地背离了画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写生性。  相似文献   

5.
巫剑 《美与时代》2005,(12):57-59
要学好中国的山水画,既应懂得古人之理法,又要懂得自然之理法.在中国山水画的教学中,临摹可以掌握古人之理法,写生能够掌握自然之理法,而临摹和写生不仅是山水画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内容,还是山水画家培养艺术创造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6.
白描花卉写生是学习花鸟画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也是画家感受大自然,积累创作素材,提升造型技术的重要方式。画家在对着花卉写生时并不是照片式的复制,而是根据画家已经掌握的艺术规律和绘画技巧以及内心情感的驱使对所画物象进行加工提炼,以使其符合画面的需要。正因为这样我们在写生花卉时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写生中对象的选择与观察问题、构图问题、造型与线条的运用问题等。文章对白描花卉写生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索,以便给予人们在理论上的指导和启发。  相似文献   

7.
胡佩衡先生所处的时代正是近现代社会的变革时期。他在与友人的交往中,相互切磋画艺,交换作品,并倡导以传统功力及技法运用于写生之中,在对景写生中寻求山水画的创新。提出"用古法写生,由写生而创作"的艺术主张,且一生身体力行,坚持不懈。强调画家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要博览群书,提高自身的修养,否则画家一生只是一个画匠而已。由此他的山水画作品时时有新意,并受到当时齐白石等人的赞赏。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的"丹山碧水",始终为历代文人雅士、丹青魁首所青睐。近十几年来的中国油画名家写生活动与交流频繁在武夷山举办,武夷山俨然成为了油画写生的热点地区,成为中国写意油画发展的一个重镇。每年都有画家入住武夷山庄并留下了大批的精彩画作,武夷山庄俨然成为了武夷山的一个文化窗口。  相似文献   

9.
油画是画家心灵与自然的对话,色彩语言起到表述和沟通的作用,无论是油画写生,还是油画创作,色彩是最直接反映画家心理以及创作内容的语言表达形式。文章对写实油画色彩语言的规律、法则和表现技巧,以及中国当代油画的色彩语言的形态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和阐述,并深入探讨了色彩语言要素与视觉心理、色彩语言与表现内容、画家情感与表达方式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陆俨少先生与桂林山水的缘起谈及先生的艺术生涯与写生情怀。从中国山水绘画写生发展的脉络入手,探讨在山水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山水画在写生演进中表现手法以及表现形式的演变。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中国山水画如何发展,直至50年代左右,写生热潮的簇拥下,其写生的缘由以及发展的历史背景需要,从而衍生出陆俨少先生绘画生涯中这一阶段对于他在山水画写生方面的突破、探讨与同时代的画家相较有何异同,有何发展与更新。对于陆俨少先生在自我绘画修养和作品带给山水画坛的新意流方向、对他整个流淌着的艺术思源的启发,以及对后来的绘画者的影响以及对桂林山水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静 《美与时代》2023,(8):105-107
写生是学习国画的必要手段,我们需要对写生有正确且深入的认识,以此为创作做准备。因此,深入探究中国画中的写生、工笔人物画写生的实践过程、中国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实践,以深入了解白描人物写生的要点,掌握相应的写生方法,同时对中国画中人物造型的特点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漓江画派画家的作品在重大展览中频繁出现,一些画家的风景作品不但形式新颖,且在意境的营造上有一定的趣味。漓江画派至今仍传承着对景写生的优良传统,写生对于这些画家而言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创作"或为最终的艺术创作所服务。写生难免会碰到形式和技法方面的难题,形式如何抉择,技法是否"过多",归根到底,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心境,也就是自身的品味情趣和人格涵养,这决定了艺术家如何观看,如何造景。  相似文献   

13.
画家简介:齐军玲,女,山东潍坊人,现为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读研究生。油画作品参加中国蓉城国际美术作品双年展并获提名奖,入选全国青年素描和色彩静物风景写生作品大赛。作品和文章曾在《美术大观》、《美术报》、《艺术研究》等专业刊物上发表。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提及写生,今人通常认为其方法为观照实物,进行客观而忠实的描绘.而古人所谓"写生"乃指"写物之生意".同西人之法不同的是,中国古代虽有即时对景图绘,但也不乏对自然物象目识心记, 归而写其意态.这里面既有真切之"摹仿",又超出单纯的标本式摹写.但是,长久以来,不少人认为,写生是在近代伴随着西方美术技法和思潮传入中国的,而将其认定为舶来艺术的手法.殊不知,写  相似文献   

15.
自然观作为古代中国美学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出古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天人合一"的向往。中国山水画从诞生至发展与自然有着密切关系,从地域特征视角研究山水画写生,梳理地域特征与山水画的历史脉络,论证地域特征对学习山水画写生的作用,有助于山水画的历史研究和探究山水画表现的新形式。通过对桂北山区和村寨实地调研与山水画写生,对桂北地区山水画写生的笔墨、构图、意境进行归纳总结,探讨地域特征与山水画写生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后学者研习山水画提供有益帮助。研究表明,地域特征与山水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地域特征影响山水画写生的发展,丰富山水画写生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6.
山水画家对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过程十分重视,作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源泉,自然生活能够与画家心灵相互融合,使得"与山川神遇而际化"的境界能够得到实现。因此,我国的山水写生,并不是将景物的再现作为目的,对于自然、作者之间的互相深化十分强调。从实际出发,结合创作经验,就山水写生对创作的影响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油画艺术中,色彩是表现画作特点的关键元素,和画家创作情感有着直接关联。基于此,文章先是分析了色彩在油画风景中的价值,研究了色彩对油画风景写生情感表达的作用,然后具体分析了油画风景写生中对色彩情感的表达,即通过合理使用色彩,将画家的情感和目的完整地传递给观赏者。  相似文献   

18.
历代有成就、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家,他们的作品能魅力永驻,成为历史名作,大多得益于师法造化。唐代画家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正是说明画家用心感悟世界,也是用心、用眼、用手写生自然的理论依据。一代宗师龚贤之古人之书画,与造化同根、我师造物,安知董黄等,也表明了中国山水画对自然界的感悟和写生的重要性。清代山水画大师石涛在其著作《苦瓜和尚画语录》笔墨第五中精辟论道: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能受蒙养之灵,而不解生活之神,是有墨而无笔也;能受生活之神,而不受蒙养之灵,是有笔而无墨也。说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相似文献   

19.
当下中国油画风景写生现象蔚然成风,不论是画坛名家、高校教师,还是艺术机构、美术爱好者,乃至院校的学生都积极投身到写生大军中,在美术界掀起了一股热潮。全国知名画家的风景教学高研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在此背景下,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也正在进行着教学改革。试图研究地域性风景油画的技法语言及符号特征在教学中的运用,并以新疆地域为例,提出风景写生"案例化教学"的设想及具体实施方案。新疆风景油画的优势在于浑然天成的地形地貌、多元化的民族特征以及气势宏大的人文景观,同时也有许多在油画风景领域成绩突出的"原生态"画家,这些都为教学实施提供了条件和契机。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传统艺术教学方法的问题愈加凸显,文章对新疆几位典型的画家进行梳理分析,将代表性油画形式语言总结成教学经验,望以点带面促进当前油画风景创作教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油画发展史中,法国的巴比松画派率先走出画室,直接在大自然中写生,开启了油画创作的“外光写生”时代。法国印象派画家注重表现外光下物象呈现的瞬间色彩印象,对写生色彩学的建构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真正把写生色彩作为一门学科引入学院教学的是19世纪俄罗斯的绘画大师康斯坦丁·科罗温,他把写生色彩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早期的写生色彩学理论。然而,随着现当代艺术的崛起,写生色彩学理论被逐渐边缘化,其发展也愈加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