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初六家"之一的恽寿平以山水画著称,亦是花卉画大家。恽寿平的山水画分为三个时期,早年山水画灵秀清逸,中期山水画超逸高妙,晚期山水画平淡清雅。  相似文献   

2.
恽寿平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花鸟画大家,是清初"六大家"之一,社会和家庭以及个人的种种不幸遭遇对其思想、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花鸟画在当时产生了极大影响,其独具特色的风格特点更是在中国画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恽寿平对没骨画法的继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没骨花鸟画风格,清新高雅,设色清逸,为清代及近代以来花鸟画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成为"常州画派"的创始人。文章着重分析并论述了恽寿平的没骨花卉画,包括它的起因、发展阶段、风格特点及影响。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一方面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恽寿平的风格演变过程,另一方面可以研究其具体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3.
"清初六家"之一的恽寿平被誉为诗、书、画三绝,因开创了以"没骨花卉"为特色的"常州画派"而名扬天下.相对于恽寿平"没骨花卉"研究而言,学术界对其山水画的研究却失之偏颇.目前关于恽寿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没骨花卉"、"画学思想"和"山水画"三个方面.前人对恽氏花乌画研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恽氏山水画相对于"没骨花卉"和"画学思想"研究来说似乎还有值得挖掘之处.如何给恽寿平山水画一个公允的评价?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清初遗民画家恽寿平人品清高,艺术成就非凡,书法洒脱、诗词清新、绘画超逸,以没骨花卉和山水画驰誉画坛。其实践与理论并重,崇尚简淡笔墨,追求高逸画风,彰显出高尚的遗民品性。  相似文献   

5.
清代花鸟画被普遍认为整体水平不如前代,而童书业先生在论文《清代花卉画的发展》中却写道,清代花鸟画超元胜明,虽五代、两宋花卉画极盛,比较清代,也有逊色。这一观点在我看来非常值得重视,但童书业先生此文篇幅较短,并未详细分析清代花鸟画长于前代的特点和原因,本文就此做一些补充。笔者认为使清代花鸟画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主要特点和原因,是清代花鸟画家在作品中充分展现个性,以及对真实生活体验趣味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作为“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绘画创作与理论对明清山水画多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结合沈周、董其昌、“四王”等明清时期艺术家的创作,阐述黄公望对明清山水画意境、设色、技法的影响,分析后人对黄公望山水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由于对自然的强烈关注,追求心灵的升华与淳化,以及艺术创作过程中折射出的鲜明的时代精神,表现出独特的社会审美功能,给观者以精神上的享受。花鸟画虽不如山水画那么宏大、阔达,却别有一番滋味,主要具有审美的娱乐调剂作用,恽寿平的花鸟画这方面的表现非常突出。作为清初最有影响力的花鸟画大家,恽寿平在画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他所留下的花鸟作品极多,"没骨法"影响深远,后来模仿者甚多。恽寿平提出的"摄情"说,意在表达绘画要使观者生情,以达到一种愉悦身心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绘画历史上,水墨写意人物画不如花鸟和山水画发展快、成就高,追其原因,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画风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元代,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和对文人的轻视,影响、束缚了画家们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9.
山水画之所以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有其多方面原因,.主要为:当时的社会条件,玄学对艺术的影响,山水诗的出现,自然环境的变化等,促使山水画从人物画背景中脱离出来,并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中国绘画史,在水墨花卉画尤其大写意花卉的形成和成熟过程中,徐渭是极为重要的一代巨擘,他以陈淳水墨花卉为基础,把中国水墨花卉画推向了大写意花卉的新艺术高峰。徐渭直追文人画之渊薮,打破中国画画科的壁垒,在传统基础之上开创了丰姿绝代的大写意花卉画新风,极富创造性和艺术生命力。也正是由于徐渭的存在,水墨花卉画的艺术体派才得以确立而渐次分明。  相似文献   

11.
目前美术界对中晚唐水墨山水画产生原因的争议很大:有的学者认为中晚唐水墨山水画的产生是道家思想影响下的产物;有的学者认为它的产生是由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决定的;也有的学者认为它的出现和禅宗思想有一定的联系。其实,水墨山水画的形成有其大的社会思潮背景,水墨山水画的产生和当时盛行的禅宗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受到明朝末代画家董其昌等人的影响,清朝的绘画界以文人画为主。并且清代前期的山水画,受到了董其昌理论跟实践的影响。无论是在画面风格上还是构图上都很相似。在风格上,崇尚古人。在运用笔墨上非常有韵味。因此形成了以"清初六家"为首的清代画坛。他们引领整个清代画风。最为重要的是"四王"在当时的山水画地位很高。当时没有人能够与之相媲美。综述了四王生平及成就,四王山水画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四王山水画对后世的影响,四王与拉斐尔前派复古形式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山水画有着不可或缺的艺术地位。而蓝瑛作为明末清初的一位有突出成就的山水画家,和以他为代表的"武林派"在中国山水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位置。文章将从蓝瑛的山水画作品为出发点,浅析蓝瑛山水画的艺术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4.
担当的山水画主要追求意境之美,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有了很大的突破,主要是引禅入画,使禅境与山水画的意境达到了高度的艺术融合与统一。以禅造境,以境示禅,是担当山水画的主要特点。三味在于无墨处,不劳画里觅痴僧。是担当画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绘画艺术纷呈,其中山水画在众多画科当中占据着首要位置。山水画在元代取代人物画正式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及思想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从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明确山水画地位的变迁问题,阐释中国山水画取代人物画成为中国绘画主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李可染是20世纪杰出的山水画家,他在"光"与"色"的表现上有自己独到的处理。在用"光"上,他把西方绘画中的"逆光法"与中国画的笔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画面具有强烈的光感;在用"色"上,打破明清以来山水画以浅绛设色为主的旧程式,创新色彩观念,他的山水画设色具有一定意象性和装饰性。李可染在用光、用色上,把中国山水画的光与墨、色与墨的关系推动至具有当代性,开阔了现代山水画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黄易绘画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我们发现黄易山水画作以"南宗"为尚,他对恽寿平的特殊喜好,致使其笔下流露出荒寒、冷逸的气氛。黄易与当时诸多画家朋友交游来往,切磋画艺,并借助朋友圈获观名作、丰富收藏。  相似文献   

18.
艺术来源于生活。山水画的写生和创作是山水画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绘画者通过写生可以更直接地亲近自然,体会自然,并为自身山水画创作准备素材。山水画写生不仅是对山水画基本技法及基本功力的训练,而且是对艺术修养、艺术技巧的不断积累。所以说创作不是凭空而来的,写生是创作的基础,而创作是写生的艺术体现,写生与创作相辅相成,然而二者之间又有本质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元代无疑是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山水画的成熟不仅仅是元代美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而且在文人画本身的发展过程中,元代的美术发展也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在元代四大家之中,又以王蒙对后世山水画的影响较大。元代,是个有着特殊的时代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年代,王蒙在当时画风闲逸的大背景下,做到了特立独行、与众不同,也正是因为王蒙的独特,他才得以在中国古代美术的史篇中留下了辉煌的章节。同时,王蒙将山水画创作作为自己的艺术道路,塑造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并代表了元代文人画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元四家"作为元代画坛的重要代表,曾在山水画史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与影响,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元人山水画对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元四家"的山水画艺术风格各异,主要是他们艺术探索和审美观念造成的,这也是值得关注与玩味的话题。例如,在"元四家"中,倪瓒的萧散简远与王蒙的繁密厚重形成画风上的鲜明对比。倪瓒作品所刻画的是"疏而不简""简而不漏"的疏体山水;王蒙则描绘出的是"苍茫浑厚""秀润静谧"的密体山水。二人"一简一繁"的绘画艺术效果与他们的创作技法、内心世界、审美追求和人生阅历等密切相关,值得深度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