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祖权 《天风》2002,(5):53-53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是带有责任性的“契约”,象征着把自己的身、心、灵部交给另一方,使两者的生命连结在一起,不分彼此,不可分割的最稳定、完美的契合。基督徒更要把婚姻交托给神耶和华,婚后要相爱、相助、谦卑、容忍,同负一轭,同定天路。在婚咽生活上多作美好的见证,处处荣耀神的名。圣经在希伯来书13章第4节中告诫我们:“婚姻,人人都当尊重。”然而,人心是自由的,是无法羁绊的。往住在人生的旅途中,已婚男女在社会上难保没有遭遇过形形色色“艳遇”的试探,  相似文献   

2.
李艳鑫 《天风》1994,(收录汇总):36-38
现代社会婚姻满意度持续下降,离婚率增高,在教会中亦如此.为此,笔者想从大卫的家庭来分析原生家庭给婚姻带来的影响,以期给因婚姻问题而软弱的肢体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亲关系动机对家庭消费决策及婚姻满意度的影响,通过两项研究分别在单独决策和共同决策情境下,采用家庭消费决策任务、亲关系动机量表、婚姻调适测定问卷对118名个体被试(研究1)和94对夫妻被试(研究2)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当个体单独进行家庭消费决策时,亲关系动机越高,理性程度越低,而婚姻满意度越高;(2)当夫妻共同进行家庭消费决策时,不同亲关系动机组合下的夫妻理性程度无显著差异,而整体婚姻满意度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夫妻二人亲关系动机“同高”组合下的整体婚姻满意度显著高于“同低”组合和“混合”组合,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结果还发现亲关系动机与年龄、婚龄、子女情况、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均有关。本研究表明,亲关系动机虽有利于提高婚姻满意度,但在个体单独决策时易引发非理性消费,强调了互动沟通在家庭消费决策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王光海 《天风》2008,(8):44-46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社会细胞,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婚姻受婚姻观念的影响和制约,作为价值观一部分的婚姻观会影响到人们择偶的标准,会影响人们对伴侣、对子女、对双方父母及其亲戚的态度,更会影响到家庭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李艳鑫 《天风》2023,(8):36-38
<正>现代社会婚姻满意度持续下降,离婚率增高,在教会中亦如此。为此,笔者想从大卫的家庭来分析原生家庭给婚姻带来的影响,以期给因婚姻问题而软弱的肢体带来一些帮助。大卫的原生家庭关系大卫是耶西最小的儿子,当撒母耳奉神的差遣要去膏立新王时,耶西叫他七个儿子都从撒母耳面前经过,却没有叫来大卫,直到撒母耳问起,他才打发人去叫了大卫来(参撒上16∶6-12)。可见,大卫并未得到父亲对待兄长们同样的器重。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中,耶西忽略了大卫。  相似文献   

6.
晓蓉 《天风》2002,(5):51-52
基督徒不是一名蔽世的超然隐者,他同样具有七情六欲,同样要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也同样要应付婚姻家庭中出现的诸多局面。那么,作为一名基督徒,我们对待婚姻家庭生活的态度如何?怎样学会用信仰指导生活?怎样让我们的婚姻和谐美满,从而为神作见证呢? 首先要明确一点,在基督教信仰中,伦理道德的出发点是以神为本,基督徒一切行为规范都必须  相似文献   

7.
婚姻与家庭     
徐牧 《天风》2008,(7):36-37
无论是伟人、名人、英雄、普通大众,都希望有一个甜蜜的爱情,美好的婚姻;幸福的家庭和孝顺成才的儿女.人人渴想渴求事业上的成功,生活上的富有……但这一切全靠上帝的应允和恩赐,基督徒也在其中.  相似文献   

8.
丽丽  恩光 《天风》2012,(9):42-43
要打好婚姻保卫战,或者说是家庭保卫战,只知道防守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学会主动出击,然而,目标何在?  相似文献   

9.
袁彼得 《天风》1994,(11):32-33
圣经十分重视婚姻和家庭,因为婚姻是神所发起和设立的。古人称为“天作之合”和“天定姻缘”等等。 1994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家庭年”。据我知道,在海外的华人教会也都在呼唤和提倡“  相似文献   

10.
再婚与再婚家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一虹 《学海》2002,3(1):90-96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 ,再婚家庭和再婚人口在不断增加 ,婚姻的重组构成了现代社会中与婚姻的解体同样值得关注的一个社会现象。这一现实在制造新的矛盾冲突之时 ,也孕育着新的观念和新的关系的形成。本文将其置于现代化进程背景之下 ,既分析婚姻重组的趋势 ,也研究分析这一婚姻的重构对家庭关系、人的情感需求、保障需求以及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的影响 ,以展示现代社会在何种程度上可以给人以新的选择、发展空间和新的调节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一种意见认为,现阶段婚姻的基础是由爱情的、经济的、政治的多种因素综合构成,其中经济条件决定婚姻的选择。大多数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为婚姻以爱情为基础提供了社会保障,婚姻  相似文献   

12.
章海山、陈思迪、徐焕洲等编著的《家庭伦理》一书于1984年12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论述了爱情及恋爱中的道德、婚姻及婚姻中的道德、家庭及家庭中的道德三大部分,而其中侧重论述了爱情、婚姻、家庭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该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对家庭伦理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对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上帝特别祝福和看重婚姻家庭,基督徒也特别通过婚姻家庭做出美好的见证.基督徒的婚姻观可从三方面表达:婚姻的来源,婚姻的原则,婚姻的生活. 一、婚姻的来源在哪里? 表面看来男女相识、相爱,决定终身,是来源于男女当事人或其父母长辈.但婚姻的真正来源是上帝.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上帝造"配偶"、设婚姻、建立家庭,把他们安置在伊甸园里.在《创世记》2章18至24节中,说明了四点: 1."配偶"是上帝造的."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那人"是指人类的始祖亚当,是个男人."配偶"就是指另一半,即22节提到的"女人",叫夏娃.说明婚姻、家庭是上帝设立的.  相似文献   

14.
重视婚姻,是孟子家庭伦理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他说:“男女居窒,人之大伦也。”(《孟子·万章上》,以下凡引自《孟子》,只注篇名)“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公孙丑下》)可见孟子是把婚嫁和孝父、忠君都作为“人之大伦”来看待的。在婚姻问题上孟子主张:“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滕文公下》)但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他又敢于推开这种成见,例如,在出现“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万章上》)的情况时,就可以不告而娶。只要符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与婚姻道德沈晓阳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要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婚姻道德是家庭美德的重要内容。而在现代条件下加强婚姻道德建设,必须把它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联系起来,从中找出建设的方向和目...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沃尔斯坦最近出了一本名为《成功婚姻》的畅销书。在书中,她把成功婚姻的经验概括为九条。1、满怀激情地开始新生活。当你走向结婚登记处时,要摆脱一切旧的负担。只有那些完全告别童年和旧的家庭创伤的情侣,其婚姻的起点才算是成功婚姻的开始。2、找...  相似文献   

17.
网络家庭兴起的伦理基础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家庭以夫妻生活的无性化、夫妻关系的非对偶性、夫妻性别的可转换性和现实人伦关系的消匿等四大特征兴起于现代社会.其兴起的社会根源在于家庭功能的弱化、道德观念的宽容性增加和网络技术能力的增进.其中交织着网络空间的扩张与社会交往的挤压、心理压力的剧增与情感宣泄的不畅、婚姻需求的发展与现实条件的匮乏三大矛盾.网络家庭的兴起造成了家庭观念的变异、婚姻行为的变化和现实家庭的危机三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1)家庭,是一块神圣的土地。 “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传4:9)“耶和华神将那人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创2:15) 我们于此可见:婚姻与家庭的制度是至高者耶和华神所发起、建立的,我们可以从中悟出家的神圣意义、神圣责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天主教》2006,(3):47-47
(梵蒂冈电台讯)宗座家庭委员会全体委员和顾问5月中在梵蒂冈举行年会,他们5月13日蒙教宗接见。教宗强调要维护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体制和价值,因为这样的家庭是社会的支柱,而且也是社会众人,不论是宗教信徒或非宗教信徒,都同样是关心的对象。5月13日是宗座家庭委员会成立二十五周年,委员会特别在那一天举行大会。教宗向与会者说:“家庭为各国人民的公益是决定性和不能取代的事实。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是人类的资产,是基本的社会体制,是社会的生命细胞的中流砥柱,不论宗教信徒和非宗教信徒对家庭都非常关心。每个国家对家庭都必须予以最大的重…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家庭伦理思想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爱情、婚姻和家庭成员关系等方面的伦理思想。毛泽东在批判中国封建的家庭伦理思想的同时,为新型的社会主义家庭伦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