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品德心理研究20年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章采用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了我国20年来品德心理的实证研究,从道德认知研究、道德情感研究和道德意志行为研究三个方面,对这段时期品德心理研究的主要成果作出全面的回顾,并反思整个研究进程发展的概况、趋势、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了我国20年来品德心理的实证研究,从道德认知研究、道德情感研究和道德意志行为研究三个方面,对这段时期品德心理研究的主要成果作出全面的回顾,并反思整个研究进程发展的概况、趋势、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中国散文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期。2 0世纪的唐文研究,走过了百年艰难探索的漫长历程,有着明显的发展阶段,唐文研究也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但与唐诗研究相比较、与唐文的丰厚遗存相比较,仍然是唐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弱点,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对百年唐文研究作一简要回顾与反思,按其发展阶段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造成唐文研究滞后的原因,以期有助于唐文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4.
试论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参考国外有关资料及结合自己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特点,介绍了适合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一些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常用的质的研究与单一被试实验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20年我国教育心理学空前繁荣,不但学科体系13臻完善,其研究成果从多方面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学科体系构建、研究领域拓展及研究取向的中国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二是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为课程教学改革奠定了心理科学基础;四是致力于为中国当代教育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6.
近50年来发展心理学生态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论文从五方面回顾和展望了发展心理学生态化运动到今天50年的发展历程。这五方面包括发展历史、主要理论成就、研究范式和方法、对过去研究特点的评价和问题、对今后研究方向的展望。主要从理论的源头和创立并与实证研究作为线索,对生态系统理论和后来的生物生态模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儒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 0世纪 ,儒学遭遇到空前的危机与严峻的挑战 ,也面临着重建与复兴的历史机遇。百年儒学演进及儒学研究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在“古今中西之争”及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思潮中 ,儒学并没有“博物馆化” ,儒学的命运大致经历了受到怀疑、批判、解构、重新诠释后成为现代思想学术形态 ,或获得创造性转换 ,以至汇入多元的世界文化大流之中的历程。 2 0世纪与 2 1世纪之交 ,儒学不仅是“文化中国”、“全球伦理”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 ,也是“文明对话”的重要角色 ,对 2 0世纪儒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既是历史性的课题 ,也是一项具有现实性、前瞻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索西方女性心理学研究的特点和规律,为我国本土化的女性心理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献与理论分析法。结果:西方女性心理学在研究主题上更加关注女性特有的心理行为规律,如性暴力、身体意像、摄食障碍等;关注对象从过去以白人为主的主流群体向弱势群体转变;研究方法向趋向多元和整合。未来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研究对象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深化,多理论视角与跨学科的整合,科学和价值问题的平衡等三个特点。结论:西方女性心理学的发展规律可为我国本土化的女性心理学研究提供指导。关键词 女性心理学 回顾 展望 本土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回顾了建国以来大陆易学研究的历程,总结了易学研究在不同阶段因应不同的时代问题与新材料而取得的新进展,指出了这种成果背后的历史动因,同时对其不足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易学研究进行了展望。进入新世纪,易学研究开始切入时代主题,在研究方向上不断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出现了新气象。如何弥补易学研究的不足,正是学术界在新世纪对易学研究的期待。 相似文献
10.
11.
儿童攻击和同伴关系的相关:20年研究的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多水平分析技术对近20年关于儿童攻击和同伴关系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的元分析显示,现有研究中关于攻击和同伴关系相关结果的变异程度比较大,总体来说攻击和同伴接受之间有负向相关关系,和同伴拒绝之间有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Tom W Reader Alex Gillespie Julie Hald Megan Patterson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20,29(5):633-649
ABSTRACT W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the literature using unobtrusive measures to study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o synthesize, theorize, and evaluate this research, we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an unobtrusive indicator of culture (UIC) for organizations. A UIC measures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hrough collecting data without engaging employees, and is conceptualized in terms of cultural artefacts. We identified thirty-five articles, containing 135 distinct UICs, drawn from 16 distinct data sources. UICs coalesced into two groups. First, textual UICs, with culture measured through language patterns in annual reports, employee online reviews, and emails. Second, UICs focusing on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for instance, organizational policies or executive rewards. Over two-thirds (68%) of UICs measured values for integrity, results orientation, and clan cultures, and we conjecture that UICs may be most useful for studying aspects of culture sensitive to reporting biases, and benchmarking large samples of organizations. Forty-eight percent of UICs had good or promising construct validity: many were textual UICs, and those focusing on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were less established. UICs can potentially advance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yet must be developed and applied cautiously, with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their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and how they complement existing measurements and conceptualizations of culture. 相似文献
14.
15.
我军心理战理论研究热点问题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军心理战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历时短,但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心理战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上,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和思想观点。对心理战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上虽然有一定的争议,但已形成了较普遍地被认可的观点;对心理战效应和心理战运行机理,也已经形成比较明确的认识;对心理战地位作用普遍持肯定态度;对外军心理战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剖析和学习借鉴,成为我军心理战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心理护理程序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护理理论认为护理是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别用SDS、SAS等量表为材料,对心理护理程序和方法的建立作了一个临床试验研究。并以理论和实践的意义为线索,论述心理护理的分化、应用性研究的现实性和前瞻性意义。结果发现:丑)建构心理护理程序必须以主客观指标为基础。2)心理护理的方法应为综合的,形式以集体和个案护理为主。3)建构的心理护理程序和方法在理论上积极促进护理学科的分化研究。在实践上具有易于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价值。4)实施心理护理后,病人的SDS、SAS分值有显著降低的趋势。心理问题也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18.
讨论了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的军官选拔方法:个人档案、纸笔测验、评价中心、结构式评估;探讨了这些方法的发展、效用和有效性;比较了它们之间的长处和不足,以及这些技术的发展前景;最后本文探讨了各国军官心理选拔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Jack W. Klein Garrett Tyler-Parker Brock Bastian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20,72(3):27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