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经文 《法音》2012,(8):18-24
四、阿赖耶识与十八界在唯识学的八识中,阿赖耶识是根本和枢纽,被视为是世间万象的原因和众生轮回的所依,是佛教实证出世间正智的所缘境,也是涅槃的依托。阿赖耶识是染净同源。染的方面:由于阿赖耶识受到虚妄现实的相应熏习,即阿赖耶识是对前七识杂染现行诸法力用的储藏而含有不净因子(种子),由此称阿赖耶识是染污的。净的方面:有两层涵义。其一,由于阿赖耶识对世间"境""尘"没有任何具体介入、没有任何闻见觉知,对世间现实没有任何贪著,所以阿赖耶识便具有不遮蔽真理实相的"无覆无记"的伦理性质,由此在阿赖耶识的识体上便显出清净性;这种清净性便是阿赖耶识实性,又称此为真如(此指因地真如,而不是成佛时的果地真如;因地真如是见  相似文献   

2.
唯识学中有着以"第八识"为本的本体论,阿赖耶识、异熟识、阿摩罗1(无垢识)是第八识从凡夫到大小乘圣贤不同阶段的异名。众生的第八识衍化出生住异灭物质与精神世界,这个衍化过程只有逻辑的起点,而无时间的起点,在世界的衍化过程中第八识仍然保持其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体性。通过将第八识的阿赖耶性、异熟性修除,以完成本体的纯化,逐步离开阿赖耶识、异熟识之名,成为佛地的阿摩罗识(无垢识),阿赖耶识、异熟识、阿摩罗识本质上是同一个识。第八识与世间一切法的关系如水现波,体与现象和合不二、非一非异。  相似文献   

3.
阿赖耶识是唯识学的核心范畴,在某种意义上说,唯识学的主旨就是在于建立以阿赖耶识为主体的认识论。唯识学的认识论是与实践方法论相统一的,它从深层次揭示心识结构与功能,目的在于实现转识成智,证得圣果。一般世间哲学都是心向外求,以探自然本体。从本体论出发的哲...  相似文献   

4.
胡晓光 《法音》2004,(2):9-16
何为唯识?唯识者是“只有识”和“不离识”的统一。从存在意义上讲,唯识就是只有识。从认识意义上讲,唯识就是不离识。据《显扬圣教论》云:“阿赖耶识是有情世间生起根本,能生诸根,根所依处,及转识等故,亦是器世间生起根本,能生器世间故,又即此识亦是一切有情互相生起根本,一切  相似文献   

5.
陈兵 《法音》2006,(12):6-11
多数唯识学经论中,皆说心由八种识构成。如《入楞伽经》卷九谓“心意识八种,俗故相有别”——从世俗谛而言,心识有八种。但有些佛经中于八识之外还说涅槃心、真识、如来藏识、阿摩罗识等为清净离染的真常心,它究竟是第八识所转,还是八识底层的最深心灵构件第九识,或是心识的体性,是一个中国佛教界直到今天尚有争议的重大问题。一、真识、如来藏识、根本心、泥洹识、阿摩罗识《楞伽》等经论中虽然有阿赖耶识即如来藏的说法,但又多处说阿赖耶识是应断灭的杂染法或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如来藏是纯净无染、不生不灭的,阿赖耶与如来藏并非完全同一…  相似文献   

6.
一、“种子”略解“种子”论是唯宗论唯心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唯识宗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阿赖耶识变现的,阿赖耶识所以有这样大的功能,就是因为它含藏着各类种子。什么叫“种子”呢?《成唯识论》卷二解释说:“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在阿赖耶识(本识)中含藏着产生色、心诸法现行的功能,这就是种子。《成唯识论述记》卷二解释说:“言本识者,显种所在,简经部师色、心等持种,亲生自果简异熟因,望所生果非种子故,要望自品能亲生故,功能  相似文献   

7.
三、“异熟”能变识在种子生起现行活动的各个阶段,表现为一定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使摄藏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能够不断地“异熟”,即“或异时而熟、或变异而熟、或异类而熟”(窥基《成唯识论述记》)。阿赖耶识的自身的“多异熟性”得名“异熟识”,而此识的功能作用因此表现为异熟能变。敝《成唯识论》说:“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总名异熟。离此,命根所同分等,恒相续胜异熟果,不可得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果相。”人处在自然环境中,同时又处在社会环境中,因此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社会意识形态,决定或制约了一个人今后的造业行为。无论是那一个思想家,其活动和学说是和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而没有人类科学知识的积累,也就没有现代科学技  相似文献   

8.
现象学既已对形而上存在进行还原,便不应与唯识学中作为形而上存在的阿赖耶识有可比性,但这是一般观点。实质上,阿赖耶识呈现二维性,既有与意识相关的意向性存在,也有涅槃自在的出世间。前者可与现象学的纯粹意识立场相应,后者可与现象学本质真理的恒常性相应。现象学与唯识学均存在相互抵牾的二维向度,在唯识学中是通过遮诠或默然来消解,而现象学对此的化解似乎伴有体系解构之虞。  相似文献   

9.
唯识与唯了别——“唯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的再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缘起对瑜伽行派的唯识学而言 ,“唯识”概念具有首要的意义。对“唯识”概念的不同诠释 ,导致了唯识思想的复杂发展。汉传玄奘唯识学派对“唯识”概念作了“单面化”诠释。其中“识”与眼识等八识的“识”同 ,即梵文的vijnana ;“唯识”相应即vijnana -matra(或vij nana -matrata,简为~ta)。而其“唯识”概念有两方面基本含义 ,一是遮诠义 ,即无离识的 (外 )境 ;二是表诠义 ,又分三 :( 1 )限定识唯有八 ,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 2 )识有四分 ,即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 3)有不离识…  相似文献   

10.
佛教唯识学与荣格分析心理学都强调心识拥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和独立的动力系统.心识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得每个人心识的发展具有不同轨迹,构成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这个过程荣格称之为"个性化"进程,而佛教唯识学认为此过程主要是八个识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第七末那识的"我执"以及第八识种子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唯识学的核心概念阿赖耶识建立过程中的两种意趣:一是针对有情流转的业果安立,二是针对一切法的缘起安立。从哲学角度说,有情流转的业果安立是生命论问题,而一切法的缘起安立则是宇宙论、本体论问题。早期唯识学思想中,生命论与宇宙论两个问题是分开解说的;而后来随着唯识学理论构建、逻辑发展越来越精致严密,阿赖耶识的内涵逐渐由有情流转之业果安立的生命论问题,扩大为对一切法之缘起安立的宇宙论、本体论问题,走向把生命论问题与宇宙论、本体论问题合在一起论说的理论构建模式。正是由于这个理论范围的扩大,导致了后来唯识学思想的种种衍化,可以说,由缘起论向识变论的转向,由无相唯识向有相唯识的转向等,都与这个"扩大"有根本性的关系。这个问题难度极大,在哲学上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理论成就。  相似文献   

12.
魏磊 《法音》2001,(1):10-18
一、前言 生命是一个百思难解的奇迹。吾人受业力牵引,投生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经历着这一期或悲或喜的人生。在人生的际遇中,虽不无亲情的甜美与事业的荣耀,然内心深处,每每有一种黄昏荒野踽踽独行的落寞孤寂感。夜深人静时,不期然泛起诸种对生命的拷问:人是怎么来的?我是谁?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安心立命之处何在?这种对生命终极的拷问,体现出人类理性的高贵与尊严。对这类拷问的应答,催生诸多的宗教与哲学,亦为生命个体提供了超越的契机。 然而,受五蕴(色受想行识)羁束的人类毕竟难以回答这些生命的终极问题,加上生存压力…  相似文献   

13.
先明唯识旨意,后辨解外难。先明唯识旨意者,若论“圆成”,非色非心。世间“遍计”,既执有色,又执在外,执到究竟,则与大觉全不相应,是故遍计为无。今许“依他”有杂乱识,但去其执,则与大觉非全不应,是故依他是有而不真实。此唯识旨意也。论者方便善巧,就俗名言,诠不执法以破遍计,须得其旨方不堕负。若许其色则唯是内,世间无“外”之一字。盖内则  相似文献   

14.
破执显真,破除对虚妄的自我主体及其对象世界的执著,以回归本然意义上的真实的主体和真实的世界,这是解脱论的要求,也是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就审美而言,破除我执与法执,乃是发露真实的审美的人和审美的境。破执断障,意味着生命的解脱,迎来生命之花的重新绽放,把生存世界原本的美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性相两宗依据各自经典,在学理上产生了诸多诤论,诸如一乘三乘、一性五性、唯心真妄、真如随缘凝然等等.智旭从性相不二的中道思想出发,论证了法性与法相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性相两宗所坚持的真如与阿赖耶识、一乘佛性与五性各别等观念,看似相互矛盾难以调和,其实只是阐释角度有异,根本旨趣则同.  相似文献   

16.
在以阿赖耶识缘起说为基础的唯识理论中,种子与异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有关这方面的问题略加说明,愿与读友共同探讨。一阿赖耶识缘起说系由“分别自性缘起”和“分别爱非爱缘起”两个方面的内容结合而成。这坐的“分别”表现为,“以分析名相为始、以排遣名相为终”的辩证思维逻辑,它是以概念本性的研究为前提的。所谓  相似文献   

17.
大乘唯识学在缘起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自身体系旨意的阿赖耶识缘起说。阿赖耶识处于这一学说的理论中心,弄清阿赖耶识的本质特性和运动形态,对理解唯识学的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来闸述这个问题。引言缘起学说规定着佛学理论思维的特色。《阿含·胜义空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世界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18.
释净智 《法音》2021,(10):8-12
"诸法无我"是佛教的三法印之一,断除我执、证得无我是佛教修行的核心.不过,"我执"是个极为复杂的概念,不同的宗派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我执"相关的烦恼,常见的就有我见、我慢、我欲、我随眠、我想倒、我心倒、我见倒等;从义门分别,又可以分为见所断、修所断,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等.这些概念既相互关联,又有着微妙差异.若对此缺乏足够的洞察,则很难了解我执断除的过程.本文拟通过《差摩经》中的故事,以及不同宗派的诠释,揭示我执断除的渐进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释净智 《法音》2021,(10):8-12
"诸法无我"是佛教的三法印之一,断除我执、证得无我是佛教修行的核心.不过,"我执"是个极为复杂的概念,不同的宗派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我执"相关的烦恼,常见的就有我见、我慢、我欲、我随眠、我想倒、我心倒、我见倒等;从义门分别,又可以分为见所断、修所断,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等.这些概念既相互关联,又有着微妙差异.若对此缺乏足够的洞察,则很难了解我执断除的过程.本文拟通过《差摩经》中的故事,以及不同宗派的诠释,揭示我执断除的渐进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不论人们是否在哲学上系统地追问过深度生态学(deep ecology)的存有论基础,有一点似乎是确定无疑的:人与整个自然万物密密涵继、相互长养的关系已愈来愈成为人类的共识。但衡诸当今生态伦理学或环境伦理学之种种论著,其问题意识却似乎无一不在果地上为之因应,乃至使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等口号沦为功利主义、科学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横行后的一种补偿。 对生命意义的领悟不应当在生命世界残损和碎片化之后产生,而应当在人与自然万物在根源上共相牵挂的慧识中落实,这或许是我们钟情于明道的一个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