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宣称:本文试图研究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的某些特点及其基本矛盾的最重要特征。作者在分析了现时代的特点后说:彼此更替的对抗性的阶级形态,就剥削的实质来说是一样的,所以它们之间的矛盾不能有当前过渡时代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所具有的那种深刻性、尖锐性和经常性。以两个体系斗争为其主要战场的世界革命过程,客观上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成为国内和国际生活的一切领域内争论的参加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基本的、最深刻的矛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具有全面性质,它深入到生活的一切方面,民族解放运动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却没有这种普遍性。只有当民族斗争和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融合起来的时候,这个矛盾才开始逐渐具有普遍性和全面性。作者还断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力量和威力的增长,不仅对于社会主义各国人民,而且对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命运以及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也就是对于全人类的命运都有决定性的意义。殖民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之间的矛盾,不仅在现时代之前很久就产生了,而且在全世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结束之前,当社会主义对帝国主义占压倒优势,而帝国主义最终失去其掠夺其他民族的可能性的时候,就能得到克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就所有最重要的特征来说,最深刻地表现着现时代的实质,决定着现时代的发展,因此,它是现时代的基本矛盾。作者接着分析了现时代的基本矛盾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中的表现,认为:资本主义的和前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是这个矛盾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一切为私有制所统治的国家在客观上都同社会主义对立。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是现代政治中最重要的问题,在这里,帝国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相对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矛盾,同时代的其他矛盾——帝国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里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垄断组织和大多数人民之间的矛盾——互相起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融合起来。战争与和平问题变为全人类头等重要的问题,它超出了狭隘的阶级利益范围。作者最后作出结论说:现时代的基本矛盾就是两个对立的社会体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这个定义,是最完全、最确切的。  相似文献   

2.
在科技革命的条件下,科学、技术和工艺学必将成为关于人类未来的政治和思想意识论战的越来越重要的领域。今天,在反对最富侵略性的帝国主义集团加速军备竞赛、危害和平计划的斗争中,必须联合一切主张继续实行缓和政策的力量。在和平共处条件下,思想意识论战正在激化,因此最终必  相似文献   

3.
毛澤东同志“論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紙老虎”这一文献的發表,特別是在这个时候發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在現实意义上十分重要,在理論意义上也同样十分重要。去年的莫斯科会議宣言指出,“我們时代的主要內容是由俄国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所开始的由資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战爭还是和平共处,已經成为世界政冶的根本問題”。目前东風压倒西風的客观形势是在大跃进,东風愈吹愈猛烈,西風愈吹愈衰微,对爭取和平、民主、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的革命斗爭是十分有利的,但在人們的主观上,思想認識上,敢不敢向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进行坚决的斗爭,敢不敢对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取得胜利这一問題,敢不敢革命的問題,还不能說是已經完全解决了。毛澤东同志这一文献的發表,对这一問題的解决将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费多谢耶夫的这篇文章发表在一九六五年《苏联科学院通报》第九期上,这是他在今年四月全苏唯物辩证法讨论会(有六百多人参加)所做的报告的压缩。费多谢耶夫这篇文章是彻头彻尾修正主义的,只不过在论证问题时耍了一套更狡猾更虚伪的手段而已。根据《哲学问题》杂志今年第十期有关唯物辩证法问题讨论会的长篇报道,他这个报告共分五部分:(1)辩证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发展;(2)过渡时代的辩证法;(3)现代历史过程的不平衡性和国际关系的辩证法;(4)发展的上升路线与下降路线;(5)社会主义发展的辩证法。费多谢耶夫在本篇文章中把那篇报告的第一、第二部分合在一起(第一部分有删节),这样便只有四部分了。原报告的第五部分,费多谢耶夫把它加以扩充,单独写成一文,发表在《共产党人》杂志今年第十四期上,这篇文章的译文排作这一组文章的第二篇。我们在译本文时,把原报告第五部分(社会主义发展的辩证法)略掉。作者在本文的第一部分里,除了重弹苏共关于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体系与资本主义体系之间的矛盾等老调之外,还提出一个“新”论点,即“就世界发展的范围而言,时代的基本矛盾则是内部矛盾”,这个矛盾对个别国家来说是“外部矛盾”,其间的辩证法是:“时代的主要矛盾决定时代的基本特点的发展和变化、世界发展的方向”,“决定两种对立体系竞赛和斗争的进程和结局”。这是他的一个基本观点。作者在第二部分中大肆宣传热核战争恐怖,说什么“如果说热核战争将会废除资本主义,那末它不但不会提前反而会大大推迟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甚至“可能提出人类本身存在的问题”;说什么“社会主义不通过社会主义国家和资产阶级国家之间的战争也能够得到胜利,在和平条件下也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胜利”。他并且再次荒谬地宣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和平形式的革命飞跃”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第三部分谈到社会发展的上升路线(社会主义)和下降路线(资本主义)之间的所谓“辩证法”。这里他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都说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代基本矛盾的运动”。他给“非资本主义发展”下了一个定义:“这是从封建制度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但是绕过资本主义阶段,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成熟和形成的过程”,这一过渡是“或多或少和平地”实现的。作者在这里实质上是在宣传外因决定论,企图麻痹资本主义国家中和民族解放运动中的革命力量,束缚他们的手脚,反对他们进行反帝的斗争,从而让苏美两大国来主宰世界人民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这篇文章是苏联科学院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研究所写的,但以《共产党人》杂志编辑部的名义发表。它从许多方面阐述了苏联新领导对民族解放运动的总的看法,显然是代表修正主义头子讲话的。这篇文章又臭又长,但由于它有比较大的代表性,所以一点未加删节,照译出来。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竭力宣扬修正主义的所谓“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认为“非资本主义发展”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已成为“现实”,民族解放革命完全用不着无产阶级的领导就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这实际上是苏共修正主义者取消革命的老调——“和平过渡”论的变种。他们之所以在“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大作文章,只不过为了欺骗全世界的革命人民而已。现将文章的几个主要论点介绍如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有了新的特点;出现了实现这条道路的新的可能性。在一系列已获得解放的国家里,在各种不同条件下,通过各种不同方法实现这些可能性,这就给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从前只有苏联边区各族人民和与苏联接壤的蒙古人民才能走上非资本主义道路,而现在,在形成了强大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后,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内部已准备好走这条道路的国家面前都出现了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已获得解放的国家的出路只有一条——向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过渡。这是一条经过一般民主改革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种革命变化,并不一定要通过急剧爆发的形式或国内战争的形式。而且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里,可能形成这样一些客观和主观的条件,这些条件使得向社会主义革命直接过渡成为可能和必然的。对于大多数已经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的国家来说,最近时期的任务是,扩大以准备向非资本主义道路过渡为目的的一般民主斗争。在彻底实现一般民主纲领的过程中,民族解放革命不可避免地要转变为社会革命,这种社会革命最终将转变为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革命。最近几年,在已获得解放的国家里,开始形成了新的政治力量——革命民主派,在没有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地方,它能够引导国家沿着非资本主义道路前进。这些人主要是知识分子、军官和大学生。他们基本上反映非剥削阶级(中农、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职员)的政治观点和利益。争取非资本主义发展的斗争,必然会促使革命民主派的进步代表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这两种力量的联合形式和团结形式,以及这种团结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正在随着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威力的日益增长而变化。在新的条件下,解放斗争和正在开展的反对帝国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外国垄断组织的统治根源,取得国家在经济上的独立和人民的社会解放。社会主义国家将为已获得解放的民族把力量集中到社会经济进步的各种根本问题上创造前提。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民主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却呈现出不容忽视的张力。为缓解这种张力,本文第一节追溯了柏拉图的超验科学/洞穴政治的规划,这是人们理解科学与政治的主导范式。第二节论证现代科学不是超验科学而是内在科学,后者代表着在世科学家的实践成就。第三节致力于反思政治观念,提出洞穴政治应让位于宇宙政治,将共存或公共世界的构成作为政治的核心议题。第四节指出科学总是已经置身于广场(agora),真理的专制应让位于"外交",从战争走向和平。最后的结论是,科学民主化是缓解张力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反帝国主义运动与美国新扩张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春龙 《学海》2004,(6):54-59
美国反帝国主义运动具有维护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的性质,是美国走向全球扩张过程中统治集团对外政策分歧的产物。帝国主义者激烈主张推动海外扩张,却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传统扩张特性。反帝国主义者虽然反对海外的军事征服和领土扩张,但他们支持走经济渗透与和平征服的海外扩张道路。因此,反帝国主义运动推动美国走上了一定程度上拒绝战争和领土兼并的和平扩张道路。  相似文献   

8.
信仰和平     
作者一开始就说,害怕战争的不可避免,乃是对和平缺乏信心。在第一节中,作者论证说,尽管历史、道德和科学证明,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这都不是理由。归根到底,这是没有从生物学的角度上来考虑人这一特殊的结构。人不象动物那样沿着各自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分散,而是不论民族和国家都在向统一意识的高等有机体发展。因此,人们必须纠正这种错误的思想:要生存,就应当互相排挤。这种错误的思想长期以来滋长着社会内部的斗争。人没有必要互相排挤,只有统一。所以,并不是战争的调子在扩大,而纯粹是思潮的矛盾。在第二节中,作者又说,从人类社会的结构来说,和平也总会有一天要到来的。因为首先地理、伦理、经济和物质等不可抗拒的力量,使人类群众永不过分地控制自己;其次,由于人们伟大的合作和自我牺牲,使人类出现着稳固的关系。所以,与其说人类将整个地停止组织和统一,无宁说地球将停止转动。作者在第三节中说,要人世和平,大家必须互相让步。对于这一点,大家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做起来是紧张的,但必须这样做。因此,从生物学上说,真正的和平,既不是战争的中止,也不是战争的反面,而是战争的一种自然的最高形式。  相似文献   

9.
帝国主义、修正主义的思想家们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把社会主义的现实说成反人道的社会、极权主义的社会和没有自由的社会。为此目的,他们不惜运用一切手段,其中包括歪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伪造马克思关于人的观点,特别是其形成过程,这在当时起了不小的作用。 60年代和70年代初,由于他们企图破坏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和在社会主义国家培植反革命势力,主要倾向是对现实社会主义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目标这一事实提出异议。例如,西德的资产阶级出版社出版了修正主义者和叛徒们的大量旨在反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小册  相似文献   

10.
我們現在正处在帝国主义制度进一步地加速崩溃,全世界人民的胜利和觉醒不断地向前发展的偉大的新时代壳?国际上呈現出一片大好形势,东风劲吹,已經并且继续压倒西风,总的趋势朝着更加有利于和平、民主、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力量、民族独立运动力量和和平民主力量同帝国主义侵略战爭势力长期来反复进行斗爭的成果。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陣营現在比过去更加强大。社会主义各国的建設速度无例外地普遍加快。无论在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战线上,捷报频傅,成绩辉煌。在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1.
修正主义比教条主义更危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都不是马克思主义,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都是反辩证唯物主义的,都是同马克思主义不相容的。但在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之间,则是修正主义比教条主义更危险,所以我们必须在克服教条主义倾向的同时,坚决反对修正主义。但是,不久以前在资产阶级右派进攻的浪潮中,右派们发动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进攻,他们把遵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都说成是教条主义。同时,在革命队伍中间,也出现了一些修正主义者,右倾机会主义者,他们也是打着“反对教条主义”的招牌来反对马克思主义,来“修正”马克思主义。他们名义上次击教条主义,实际上攻击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2.
在现时代,已经形成了有利于开展世界革命运动的国际条件。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不仅为资本主义国家,而且也为处于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国家打开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奠基人并不认为每一个国家在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之前都必须经历社会发展的所有阶段。他们坚决反对把他们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学说变成“一种关于普通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即所有的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情况如何,为了  相似文献   

13.
列宁帝国主义论兼具“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双重意蕴。事实上,这一理论在帝国主义时代首先强调的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服务,其实践要义是批判、反对并超越帝国主义。在实践原则、策略及其运用上,列宁帝国主义论坚持原则性和策略性的辩证统一,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主张革命与建设并举、反对资本与利用资本相结合;在实践精神上,列宁帝国主义论坚持批判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原则,主张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机会主义,大力倡导国际主义精神;在实践影响上,列宁帝国主义论倡导推动俄国革命从一国到世界范围的空间跃迁。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始终坚持继承、运用和发展列宁帝国主义论,深度阐释了反帝反封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划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学说,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相似文献   

14.
充满了有巨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的现时代,是以异常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为特点的。过去,没有哪一个时代,在调弄社会色彩的调色板上,有过这样丰富的色彩,没有哪一个时代,它的各种社会过程如此离奇地错综交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民族独立和殖民地压迫,自由的建设劳动和剥削,人类的绝大多数的和平意愿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倾向,在一个星球上存在着和相互斗争着。所有这些对立的社会现象和过程,都交织在现时代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的和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争与和平贯穿于人类的历史。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是灾难和痛苦;而和平给人类带来的是安宁和幸福。人类酷爱和平,反对战争。各种宗教也都谴责战争,提倡和平,伊斯兰教也不例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和平观。一、和平是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旨伊斯兰教是一个崇尚和平、反对暴力的宗教。和平是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旨。首先,从伊斯兰教的名称来看,没有以其先知的名字来命名,也没有以其发祥地的地名来命名,伊斯兰教超越了所有这些个人的、民族的、地域的界限,而被命名为“伊斯兰”。“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音译,其含义…  相似文献   

16.
论实践模式的结构方式与社会发展的历时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 2 1世纪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人类社会的发展步入了“渐进的 (和平与发展 )”而不是“冲突的 (战争与革命 )”历史轨道。以此为根据 ,本文通过对实践模式结构方式的阐释 ,论述了以知识经济为坐标的社会发展的历时形态。其目的是为新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渐进发展”的社会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五四运动,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最终形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得以传承并创新发展.中国革命道德创新发展的百年历程呈现出鲜明的规律特征,为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一)罗马教皇是怎样产生的? 一、教皇是封建帝王封立的二、教皇的权势是反动统治阶级赐予的三、教皇的废立也是人为的(二)罗马教皇做了些什么坏事? 一、毒害人民思想二、阻挠社会进步三、残酷屠杀人民四、大肆掠夺财富五、直接参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六、反对人民革命,反对社会主义(三)罗马教皇从来就是革命人民所反对的故人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共产党副总書記L.隆哥在都灵出版了一本小册子,題名为“新牌修正主义和老牌修正主义”。这本小册子揭露了安东尼奧·乔利蒂在“改良与革命”这本小册子中的修正主义观点。隆哥在文章中向讀者指出,如果揭开乔利蒂用以掩飾他的真实現点的假面具,便能看出乔利蒂是在修正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原理:無产阶級在劳动人民反对資本主义的革命斗爭中的領导权,無产阶級專政,国家,民主,工人阶級的革命政党,等等。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Ko从MyHH叮》) 题目和作者期数共产主义建毅的强大因素(J’I.晰、洲.)1在走向无阶是及社会的道路上(B.C,旅oB)i苏联的工人阶叛和科学技术进步(H.Ha即阴)1社会主义民族的文化及其现在和未来(H‘ra及- 水“。习)、1民族解放运动—世界革命过程的一个不可 分割的部分2苏联共产党—人民的党2和平共处和革命(r.CTapyujeHKo)g帝国主义宣傅的手段和方法(B.只如的2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和社会科学教研室的 任务(M.A. Cy即0.)3共产主义劳动的物质基础(A.柳aK。刀只的3党的工作的中心—人(H.只y双。H)3共产主义—真正的人类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