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与含蓄     
有的文章,我们读了一遍,意思全部明白,不想再读;有的文章,我们却想一读再读,百读不厌,好象吃橄榄一样,越嚼越有味道。原因是前者太直太露,没有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后者则讲究含蓄,也就是将十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深含在字里行间,让读者去思索、体味和领悟,给他们以更多的“再创造”的机会。我国古代文论中,有许多称赞含蓄这种表现手法的论述。刘勰曾说:“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又说:“隐之为体,义主言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  相似文献   

2.
读者信箱     
艾洁 《天风》1994,(10)
艾洁:主内平安! 在我们这个聚会点总有几个弟兄姊妹每到聚会的时候爱说家常,教会的同工一再提醒,可是他们不听,仍说说笑笑。有的在讲道的时候,满地乱串,同工又不敢多说,怕绊倒弟兄姊妹。这个问题使我们很烦恼,请问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讨人和神的喜悦呢?  相似文献   

3.
几位朋友小聚,谈起各自的休闲方式。有的说喜欢钓鱼,有的说喜欢登山,有的说喜欢跳舞……当问我时,我的回答是坐火车。朋友们听罢一阵取笑,他们第一次听说坐火车也能算一种休闲。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主教》2009,(2):1-1
他们正在这样谈论时,耶稣站在他们中间,对他们说:“祝你们平安!”他们却惊慌害怕,以为见到了鬼灵。他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惊慌?心中为什么起疑虑?看我的手和我的脚,实在是我啊!你们摸摸我!当知鬼灵没有肉体没有骨头。像我,你们看到我是有的。”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脚给他们看。(路24:36—40)  相似文献   

5.
几位朋友小聚,谈起各A的休闲方式。有的说喜欢钓鱼,有的说喜欢磴山,有的说喜欢跳舞……当问我时,我的网答是坐火车。朋友们听罢一阵取笑,他们第一次听说坐火车也能算一种休闲。  相似文献   

6.
情感智力论     
一、成功的因素世界上的人生活着,努力着,拼搏着。有的成功,有的无成。有的失败。成功的因素在哪里呢?有人说,在机遇、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找到了机遇,而有的人没有碰到呢?为什么有的人遇到了也没有成功呢?有人说,这全在于智力不同。聪明的人成功.不聪明的人没有成功。对此,美国心理学家们做了一个长达三十年的高智商学生跟踪实验。他们选定了1000名左右智商在130以上的超常儿童,逐年了解他们的人生进展、事业成败。许多年以后,发现这些同样聪明的孩子渐渐地拉开了距离,有的成了教授、学者、企业家、科学家、记者、法官、有了…  相似文献   

7.
编辑先生: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在我的生活周围,有不少人是穆斯林,有的还是我的好朋友。但是,我们很少在一起吃饭,因为穆斯林的饮食习惯与汉族不同,他们不吃猪肉。我想知道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              山东 翰铭翰铭读者: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因为这一问题而导致回汉之间不愉快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实,这是一个老问题了。以猪侮辱回族的事闹了上百年;穆斯林学者撰文解释“为何不吃猪肉”也解释了上百年。但是,现实生活中仍有以猪侮辱回族的事件发生。这令人遗憾,更令人无奈。但仔细想一想,可能还是…  相似文献   

8.
今天来信主要想和您探讨一下关于美的问题,坦率地说,我是一个非常爱美的姑娘,但留心一下周围的女大学生中比我美的人比比皆是。她们有的相貌出众,有的身材苗条,有的气度非凡……与她们相比,自己就相形见绌了。小的时候,家里的人也经常夸我长得好看,自己颇为得意,现在想起来他们是因为喜欢我才这样说,其实我并不算出众,进入青年期以后,  相似文献   

9.
一日,禅师问他的弟子们:一棵树什么最重要?弟子们有的说是枝,有的说是叶,有的说是花,还有的说是果。他们还各自说了一通各自重要的理由。而禅师却说":无论是枝叶,还是花果,都是看得见的表像,表像永远都不是最重要的。""那一棵树什么最重要呢?"弟子们问。"根最重要。一棵树没有了根,就会死亡。"禅师说",但根却长在我们看  相似文献   

10.
作为佛学院试用教材的《科学常识答问》出版后,本刊收到了一些读者来信。本期发表的李兴天先生的信与文章是其中之一。读者的反映使我们对编印这本书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加工修改使之日益完善的信心。编这本书,曾使我们很费踌躇。我提出过好几位信佛的科学家,想请他们从较高深的角度来谈谈佛教与科学。朴老说“这很好,以后可以请他们来讲课,现在只要编一本人们身边的日常事,让佛学院的年轻学僧懂得科学常识。”当时我并不很理解它的意义,今天也还有人不以为然。这些人有的认为关系不大,有的认为内容太浅,我想这都不…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现代伊斯兰教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穆斯林人物,他们分别为伊斯兰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业绩已为人们所共知。但其中有些人物却在书刊中较少介绍,相关资料不易查到,因而有被人们淡忘之势。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特请马博忠先生撰写此文,简要介绍了唐柯三等5位这样的穆斯林人物在伊斯兰文化、教育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经历和情况。譬如,他们有的与成达师范学校密切相关,有的与《月华》相关,有的与抗日救国组织相关,他们曾在这些领域顽强奋斗,各有成就。马先生此文虽较简略,但把每位人物的主要活动经历均已列出,特此刊发,仅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现代伊斯兰教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穆斯林人物,他们分别为伊斯兰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业绩已为人们所共知。但其中有些人物却在书刊中较少介绍,相关资料不易查到,因而有被人们淡忘之势。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特请马博忠先生撰写此文,简要介绍了唐柯三等5位这样的穆斯林人物在伊斯兰文化、教育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经历和情况。譬如,他们有的与成达师范学校密切相关,有的与《月华》相关,有的与抗日救国组织相关,他们曾在这些领域顽强奋斗,各有成就。马先生此文虽较简略,但把每位人物的主要活动经历均已列出,特此刊发,仅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3.
第三个耳朵     
《中国天主教》2002,(3):46-46
圣保禄被囚禁在罗马的时候,有许多久闻他大名的人,来到他的寓所,听他讲道。来听他讲道的人,大多数为犹太人,保禄就引证梅瑟法律和先知书,证明耶稣是经书上预言过的默西亚,想说服他们信仰耶稣。有的人相信了,有的人却不相信,因此信的与不信的,彼此争执不休,离开了保禄。他就向他们说:“圣神藉依撒意亚先知向你们的祖先说的话正对。他说:你去对这民族说:你们听是听,但不了解;看是看,却不  相似文献   

14.
主持寄语 讲到“人生是苦”,有的人总以为是消极的悲叹,或是“为赋新诗强说愁”。其实在这世上确实是存在着各种各类苦难的,即便是社会制度很好,即使是发展趋势甚妙,总会有一些人仍在苦中煎熬。本栏收到徐永亮先生的来信,便深深地为他一家的苦难惊叹,真是苦不堪言。其中的宿缘我们不想去猜测,但帮帮他们的心愿却自然地涌了上来。读过此文,许多读者一定也会有同感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哲学界正在开展对于认识本质的讨论。认识的本质是什么?有的论者说认识是主体对信息的选择,有的说是建构,有的说是重构,有的说是反映与选择的统一,等等,其说不一。这里仅就认识的本质是不是选择的问题简略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6.
《孟子》中告子与孟子关于人性的论辩是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典对话。过去学者们大多站在儒家立场上评论他们之间的观点分歧。有的学者认为这场对话表明在人性问题上告子与孟子的差别最为明显,有的学者认为告子与孟子的人性学说不在一个层次,有的学者暗示告子悟性不足,未能理解孟子的思想。但是至今尚未有人对告子的论述作出连贯、系统的解释。如果我们仔细推敲和辨析告子与孟子的对话,澄清他们的概念与譬喻的含义,会发现告子对于人性的表述是一个层层递进、内在统一的论证体系。虽然告子与孟子的人性学说不相一致,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无论从双方论辩的内容还是形式来看,告子都是孟子的一个合适的对话者。  相似文献   

17.
试论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是重要的。这一点,国内外的创造心理学家和创造学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重要到什么程度?意见就很不一致了。有的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有的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有的说发散思维实质上是创造性思维,有的干脆说发散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众说纷纭,弄得实际工作者无所适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不能不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认识一个作家朋友,文笔挺好,因为没有出书的压力,所以第一本书写得汪洋恣肆,挥洒自如。读者在看的时候,都觉得自己青春年少。你问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说不仅看到了青春,也看到了久违的放肆。因为这样的原因,这位朋友一下就被很多读者所知,从那时起,他开始为他的第二本书绞尽脑汁,他不知道第二本书究竟要写成什么样子才  相似文献   

19.
积极恢复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李奇近几年来不断有人提出,要重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道德体系,或者要求明确构建新道德体系的方向。但究竟要求重建什么性质的新道德体系?有的明确提出建立个体主义的道德体系才适应市场经济,有的没有明确说清楚。然而他们的理由却是...  相似文献   

20.
我越来越发现,身边那些衣食无愁,日进百金的朋友们竟成了“苦吟派”,他们挺着富有的肚子抓耳挠腮、愁眉苦脸,一嘴的牢骚,一腹的怨气,一副“最近比较烦”的样子。我问他们怎么了,他们没好气地说,没有一件顺心的事儿,真是愁死人。  的确,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让人不满意,不顺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可是,你甘愿这样苦恼下去吗?你不想改变一下你的情绪吗?其实,快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关键在于你用什么样的心境去看问题。  这种心境应该是平和恬淡的,是静如止水的。现代生活、市场经济、信息时代,处处充满了诱惑。有的人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