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编辑部于1987年4月14日—16日主持召开了以“哲学与生活”为题的哲学会议。此次会议是在苏联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包括哲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实行改革的重大时刻召开的。会上有来自苏联各地和各城市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发言。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讨论,弄清苏联哲学的现状,认真分析造成哲学发展诸多不良倾向的主客观原因,弄清为什么基础研究薄弱,为什么存在大量毫无创见的低劣作品,为什么哲学脱离生活,等等。会议还想就哲学发展的迫切问题进行开诚布公、严肃认真的对话,以求提出新颖独到的观点和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必须具体地明确哲学在当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指明进一步发展哲学科学,提高哲学研究著作和其他哲学出版物质量的最佳途径。《哲学问题》杂志自1987年第7期起至今年第2期,连续发表此次会议的发言材料,其篇幅之大,连载时间之长是该杂志历来少有的,可见此次会议受到重视的程度。本刊1988年第1期曾译载了《哲学问题》杂志关于这次会议的简单报导和会上散发的调查表及与会者的部分答询。现应读者要求,本刊特辟专栏,集中发表这次会议的有关材料,但限于篇幅,本刊只能选其要者摘译发表,希广大读者见谅。本专栏由贾泽林和本刊共同选题,责任编辑李树柏。  相似文献   

2.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一九六四年第一期发表了苏联莫斯科大学逻辑教研室主任M.H.阿列克谢也夫关于“辩证逻辑”课程的内容和结构的论文,这篇论文是准备提交即将召开的哲学会议进行讨论的,现将其中哲学系学生的辩证逻辑大纲部分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3.
《哲学问题》杂志于1980年第7期公布了关于人的问题的会议(与会者试图突出对人的问题进行哲学分析时碰到的最迫切的理论方法论问题,以及拟订本杂志关于这个问题的基本工作方针)材料。材料公布后,引起了读者们的极大兴趣。编辑部收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六十周年,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哲学和法学研究所、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于1977年9月在阿拉木图召开了“唯物辩证法是现代科学认识的逻辑学和方法论”的第二次全苏讨论会。全国许多城市的哲学家和学者,苏联科学院、加盟共和国科学院、苏联哲学协会和全苏《知识》协会的代表,以及《共产党人》、《哲学问题》、《哲学科学》等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人员等共30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5.
《哲学问题》发表的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材料引起我纷杂的感受。第一,衷心感谢杂志编辑部对俄国和美国俄罗斯哲学史家小型例会(第三次)的关注。尤为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杂志对发表的材料进行了很专业的处理,使读者不仅得知了发言人的姓名和发言题目,还传达了这次例会的精神,使我们了解到就俄罗斯哲学展开的严肃争论中的基本分歧所在。第二,唤起对杂志在1989年组织召开的同类型讨论会的回忆。这种感受与前者不同,带有淡淡的伤感的味道。厄运竟然老是伴随着俄罗斯哲学,为什么老是实际上迫使所有的人不是去寻找“俄罗斯的哲学性”就是去探索…  相似文献   

6.
据苏联《心理学问题》杂志1965年第4期报道,1964年11月25日和26日,苏联心理学家协会中央理事会曾举行会议,研究了1966年8月将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十八届国际心理学会议情况。这次国际心理学会议将讨论以下一些问题。一、心理学的生物学和生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1981年12月17日至18日,苏联《哲学问题》杂志编辑部召开了哲学工作者积极分子会议,议题是“八十年代历史唯物主义的迫切问题及其发展远景”。介绍这次会议资料对于我们了解苏联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8.
1980年11月25日—27日,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捷克斯洛伐克教育部和莫斯科大学,共同就唯物辩证法的迫切问题举行了一次讨论会。苏联高教部哲学教育司司长基里洛夫在会议开始时指出,这次聚会是苏捷哲学家在马列主义哲学研究和教学领域中富有成果的合作的继续。哲学系主任科西切夫在他的报告《马列主义辩证法的迫切问题及苏联哲学家对辩证法的研究》中,谈了唯物辩证法问题的研究现状。他强调了在发展辩证法理论中取得的成就,然后又谈到辩证法中尚未得到充分阐述的某些方面,也谈了某些有争议的问题。他指出,尤其是还没有抓紧进行编  相似文献   

9.
10月18日来华讲学的苏联哲学家、《哲学问题》杂志主编B.列克托尔斯基在同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人员座谈时,提到苏联即将于明年初出版的、由著名哲学家弗罗洛夫主编的《哲学导论》一书。他对该书写作的意图和结构的介绍,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哲学问题》杂志第9期发表了该书四位作者联名写的文章:《关于〈哲学导论>一书的构思》以及该书的前言和结束语,并附有该书目录。从1986年10月全苏高校社会科学教研室主任会议提出重写哲学、科学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教科书以来,苏联哲学界已有一些写作集体正在按在那个会上初步通过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教学大纲》写作新教科书,但据列克托尔斯基讲,成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50周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30周年,第四届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于1987年8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与会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哲学工作者100余人,收到论文80多篇。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В.Ж.凯列和М.Я.科瓦尔宗教授是苏联著名的哲学家,两人合作近30年,卓有成就。本刊1981年第1期译载了他们的《社会-哲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几个重要方面》一文(原载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80年第7期),该文在苏联哲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和热烈讨论,同时也引起了我国哲学界的重视。1985年,该文被收进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苏联哲学家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问题》(马立实主编)一书。此次,本刊编辑有幸在苏联见到两位作者,并请他们就有关的哲学问题作了书面回答,现将这篇问答译载干下,以飨本刊读者。  相似文献   

12.
1987年4月14日——16日苏联《哲学问题》杂志编辑部召开了题为《哲学与生活》的讨论会。这次会议旨在讨论苏联哲学的现状,分析影响哲学发展的消极因素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进而找出解决问题,推动哲学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提出哲学改革、提高哲学水平的具体措施。与会者认为,苏联哲学界的主要问题是哲学脱离生活,多年来,缺乏有重大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六三年德国统一社会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以来,德国哲学家们呼吁重视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决定性的作用的呼声,愈来愈大了。一九六五年四月,他们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与技术革命”的题目下,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哲学会议。关于这次会议迄今为止虽然还没有什么详尽报道,但是从已发表的文章和某些哲学家的言论来看,他们是十分重视“技术革命”这一重大课题的。《德国哲学杂志》和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机关刊物《统一》杂志,都在会议前夕组织了专号,发  相似文献   

14.
中国逻辑史研究会全国第一次讨论会1980年12月在广州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十三个省、市的中国逻辑史教学和研究工作者共四十余人。这次讨论会着重就中国逻辑史的对象和方法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1984年12月4—5日在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了第三次全苏哲学机构领导人协调会议,会上讨论了有效地协调组织1986—1990年科研工作的基本问题。参加会议的有科学院系统的哲学研究所、哲学和科学共产主义学部、哲学问题科学委员会、各大学哲学系、某些高等学校的哲学教研室、哲学杂志和中央各出版社编辑部等单位的负责人。供与会者进行建设性讨论的基本文件,是会前准备的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所承担的国家科研计划草案和该所所长、苏联  相似文献   

16.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64年12期上发表了Н.Г.阿列克谢也夫和Э.Г.尤金的长篇文章,详细介绍自1960年以来对辩证唯物主义问题的研究情况。现将这篇文章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7.
第五居国际社会学会议于1962年9月初在华盛顿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57个国家的一千多名代表。美国派出了由550人组成代表团,苏联派出了以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哲学研究所所长Ф·В·康斯坦丁诺夫为首的代表团,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均派有代表团参加。会上讨论了三个主要问题:一、社会学、政治活动家和社会团体;二、发展的社会学;三、社会学理论的实质和问题。苏联《哲学问题》1962年第11期上发表了关于此次会议的详细报导,并以头条位置发表了康斯坦丁诺夫在会上所作的题为“社会学与政治”的报告。现将这个报告全文译出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苏联《政治自学杂志今年第三期上发表了斯特卢科夫的文章《〈哲学問題〉上的科学共产主义問題》,概括評介了苏联《哲学問題》杂志上近两三年內发表的有关科学共产主义問題的論文。現将这篇文章节譯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医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座谈会,于2007年3月18日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礼堂会议室举行。包括中医、西医、医学史、科技史、哲学、法律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20多人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健康报、人民网等全国21家媒体的记者应邀参加了座谈会。《医学与哲学》杂志主编、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杜治政在座谈会开始时,就组织这次座谈会的原由和目的做了说明,表示希望与会学者以学者的风范、心平气和地展开争论;协和医大出版社社长、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袁钟为会议致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王玉平在致辞中表示支持中医不同意见的争论,认为这种讨论有益于中医的发展;《医学与哲学》杂志副主编、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赵明杰就近几个月来关于中医的争论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在1958年4月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的矛盾问题会议上,当时还在莫斯科自然科学与技术史研究所任职的柯尔曼,以“矛盾的物质基础及其在思维中的反映”为题作了报告,阉割革命辩证法的核心——矛盾原理。他认为,宇宙万物的“根本矛盾是时间和空间之间的矛盾”,即“时间的不可逆性空间的可逆性之间的矛盾”。他同意沙夫的观点,认为:恩格斯关于机械运动的论断,即“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某一个地方又不在某一个地方”,是“违背了矛盾律”,是“错误的”,应该改为“物体在同一瞬间在同一个地方经过并且静止”。他说,他之所以公开指出恩格斯的这个“错误”,是因为他“在国外跟唯心主义者进行过不少论战”,他们“至今都死抓住这个错误”。他这两个论点,在会议上受到一些人(伊林科夫、库塔索夫)的批评,而且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也没有发表他的报告。1959年,柯尔曼回到捷克斯洛伐克。同年,捷克斯洛伐克《哲学杂志》第3期发表了他这篇报告。他的文章博得了反共哲学家们的重视与喝采。鲍亨斯基主编的《苏维埃学》第4期(1960年),即劳伯考维编的《苏维埃哲学中的矛盾原理》中,译载了柯尔曼的这篇文章。劳伯考维奇说:柯尔曼是“长期以来就已经拒绝使实证科学屈服于‘哲学的’教条之下的苏维埃哲学家”,“在他的报告中引人注目的,首先是一种强烈的函数主义倾向,其次是对西方学者的异常肯定的评价”(《苏维埃学》第4期“引言”)。西什科夫说:“他在1958年4月莫斯科举行的矛盾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一定以其对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的分析批判而发生了影响。如果说在苏联学术界关于矛盾原理的看法现在完全是另外一种看法,……那末,这绝大部分要归功于象柯尔曼、沙夫……这样一些独立的思想家的批判工作”(西德《哲学研究杂志》1962年第4期)。修正主义者受到了反主义者如此热烈的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