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12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办的“基督宗教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帝景豪廷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并有50多位学者在会上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博士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他指出,此次会议是基督教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基督宗教研究第十次大会,因而具有独特的意义;而之所以以“基督宗教与和谐社会”为会议主题则说明“我们的学术研究积极参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办的“基督宗教与公民社会”学术研讨会于 2004 年 12 月 9日至 12 日在北京渔阳饭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位学者出席或旁听了会议,发表论文 60 篇,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研究员到会讲话并主持了部分小组讨论。会议主要就基督宗教与公民社会的基本理论、全球视野、生存空间、神学及圣经信仰背景,基督宗教与中国社会等几个专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回顾和反思了 20 多年来我国的基督宗教研究状况,并对本学科研究的意义和亟待提高的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看法。 基督宗教与公民社会的关系长久以…  相似文献   

3.
基督宗教在中国有四次传入的曲折经历,展示了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相互接触、交流、碰撞、融合的漫长历史和独特意义。其长达1300多年的在华传播构成了基督宗教在中国存在与发展的复杂图景。 就基督宗教四传中国的历史而言,在前两次传播过程中,作为西方基督宗教近代历史上宗教改革运动之产物的基督教(新教)尚不存在;而基督宗教第三次传入中国则以天主教各修会为主,特别是耶稣会的作用和影响极为突出。但在基督宗教第三次入华传播的历史过程中,宗教改革运动后发展起来的基督教亦开始来华传教,在中国沿海各省留下痕迹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7日至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办的“基督宗教与跨文化对话”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宝辰饭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或旁听了此次研讨会,其中,近50位学者提交了会议论文并作了大会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博士到会并致辞,他认为“基督宗教与跨文化对话”这一主题展现的是一种“更广阔的文化视域,要求的是一种更深入的思想对话。以基督宗教的研究为基点,我们将系统讨论这种跨文化对话的理念、处境、方法、问题、意义及前景,从而对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2007年12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办,加拿火维真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香港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以及德国汉堡NMZ等赞助合办的"基督宗教与公共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江西大酒店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海外的近180位专家学者参加或旁听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共收到学者们提交的学术论文60余篇,50多位学者作了大会发言.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11日至13日,"基督宗教与社会转型"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主办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合办单位包括:加拿大维真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香港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基督教与中国研究中心(洛杉矶)以及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郭大松教授译编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和桥梁--近代山东早期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及其差会工作>(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7月版)为学界研究近代早期来华传教士、近代早期西方宗教文化及其在华传播搭建了重要平台,是近年米中外宗教文化交流史料建设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文化的历史中,许多艺术的种类起源于宗教.哪里有宗教的存在,哪里就有宗教艺术的存在.各地人民,在接受基督信仰的同时,也运用当地独特的地方文化,来表达对于信仰的理解和感情.艺术是文化中最重要和最富于表现力的手段之一.关于欧洲基督教艺术史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对于基督教艺术在欧洲以外地区的发展演变,中外学术界关注甚少.本文旨在介绍研究基督教艺术的东渐史,尤其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史,以促进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并为基督教的中国本色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12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办的"基督宗教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得到了加拿大维真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和基督教教育基金会等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国香港的近50位专家学者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论文,并  相似文献   

10.
2004 年 12 月 10 日至 14 日,第二届“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国际年青学者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与美国旧金山市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年青学者共 38 名,分别来自中国大陆、美国、英国及法国的大学和研究院。会议共收到论文 38 篇,内容涉及基督教信徒的探究、基督教与社会服务事业、基督教与少数民族、基督教与中华文化、基督教教案研究、基督教神学探讨等诸多论题。关于基督教信徒的探究。福建师范大学翁伟志的《福州美以美会早…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0月 1日至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与德国米索尔友爱团结基金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基督教与当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有来自十余个国家的教务人员和宗教研究人员约1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在3个主题下围绕10个分题展开讨论:一、当代社会转型与基督宗教:1、当今世纪之交的基督宗教思想;2、基督教会在21世纪的社会定位;3、“全球化”对基督教信仰的影响;二、当代社会中的基督宗教;4、作为公民杜会团体的教会;5、当代社会中基督徒个人的存在处境;6、当代政教关系;7、基督宗教与其它宗…  相似文献   

12.
早期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外文期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在传教方式上有别于耶稣会士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中国境内外创办一些中外文报纸期刊,作为其传教的手段。最早的中国近代报刊几乎全由外国传教士创办。这些中外文期刊,不仅促进了基督教在华人中的传播,推动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而且开我国近代报业之先河,为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印刷技术和编辑排版方式,在中国新闻史、报刊史及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王荣伟 《天风》2012,(12):26-28
第八届“基督宗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高级论坛于2012年10月22日至27日,在南京举行。论坛由中央统战部和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组织指导、金陵协和神学院承办。香港和内地的政界、学界、教界专家学者60余人应邀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基督宗教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基督宗教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基督宗教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基督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国基督教神学可能发展的方向等专题展开研讨。现将主要内容归纳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20,(7)
正基督宗教入华有所谓"四期说",即唐景教、元也里可温教、明天主教、清基督教,当年由陈垣先生和某些西教士如雷麦(C.F.Remer)等不约而同地提出,目前已成为中国基督宗教史的分期标准。其实坊间一直还有不少唐贞观九年(635)之前基督教来华的传说,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多马传入说,某法国学者甚至还以江苏连云港孔望山石崖的浮雕作为该说法的考古学佐证。然而尽管我们研究基督宗教入华的视野应超越景教碑,但目前要改写基督宗教入华的时间,显然还缺乏真凭实据。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15日至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和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基督宗教社会学说及社会责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温特莱酒店召开。会议期间,共约50位中外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其中35位学者提交了会议论文并做了大会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  相似文献   

16.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自明天启三年(1623)在陕西省西安府发掘出土以来,从明末到本世纪初叶,西方学者争相译介与研究。该碑文不但是现知最早的中国基督宗教文献,而且也是早期世界基督宗教史上的重要文物。本文主要介绍了1625-1920年间的40种西文译本,以及西方学者的研究作品。从中既可以看到基督宗教传入中国的早期历史,又可以追寻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早期足迹  相似文献   

17.
包兆会 《天风》2016,(6):52-53
他曾是晚清庠生,在国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其学术生命的多半时间都是在向教会大学的学生们教授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著有《孔子哲学》、《孟子研究》、《道家哲学》、《中国学术体系》等著作。他也是上世纪中国基督教本色化运动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而他在中国宗教史尤其是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又奠定了其杰出的教会史学家的历史地位。其基督宗教方面的著作有:《中国基督教史纲》、《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中国历史的上帝观》、《基督徒之佛学研究》、《孙文主义与耶稣主义》等,另独编和合编有《耶稣基督》、《评基督抹杀论》、《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等。他是当时中国基督教界比较有影响力的、多产的基督徒学者之一。他就是王治心。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2000年9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举办的“基督教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湖北、陕西、黑龙江以香港、台湾等地的60余名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出席了此次会议,收到学术论文30余篇。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领导们出席了会议,卓新平所长致欢迎辞。参会代表主要以中青年为主,代表们在学理和人生两个层面,将作为研究对象和信爷对象的基督宗教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着求实求真的态度回顾了基督宗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对21世纪基督宗教的发展趋势和面临挑战作…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天主教社会服务中心于2007年1月8日至9日在沈阳举办基督宗教爱滋病防治工作交流会议。此次会议有来自全国11个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社会服务机构代表参加。此外还有联合国爱滋病规划署国家代表雷诺丹先生,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社会服务委员会副主任刘元龙先生,辽宁教区主教金沛献、助理主教裴军民,以及辽宁省卫生厅厅长助  相似文献   

20.
有关宗教文化研究的新探讨冯佐哲1993年8月20日至8月24日,在上海举行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上海复旦大学文博学院、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与上海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的30多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