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海洁 《天风》2004,(5):16-16
“和睦”一般指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圣经原文中和平、和好、平安、和睦都是一个字,意思是相同的。 和睦当然是有一定对象的,在此按照与之和睦的对象的不同,分为三点理解,使人与上帝和睦、与人和睦及与自己和睦。 一、与上帝和睦——使自己与上帝和睦,也使人与上帝和睦 上帝创造天地万物之后,将人放置在伊甸园中,赐给人美好的一切,有上帝的同在,人过着和谐美满的生活。但是由于人违背上帝的吩咐,人与上帝之间失去了起初的  相似文献   

2.
幸信开 《中国道教》2012,(1):37-38,42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哎,图个清静罢了。"清静了,心就宽了,心宽了,什么都能容下了,也就不争了。没有争斗,人自己身心协调了,人与人和睦了,社会和谐了,人与自然融洽了。可见,人们对清静的追求由来已久。《清静经》就是前贤、先辈们追求清静的智慧结晶。那么我们从《清静经》中得到了  相似文献   

3.
雷玉明 《天风》2008,(3):40-42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太5∶9)这是圣经里耶稣在登山宝训中对"使人和睦"这项事工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做这项事工的人的最高应许.构建和谐社会与圣经的教训并行而不悖,圣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真理,启迪众人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就意味着和美、和顺、和睦、康乐与和 气,教会有其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如何把资源和优势 转化为行动和果实,落实在行动中值得关注。家和万 事兴,中国教会是一个整体,犹如一个大家庭,各个 组织,每个人就如同细胞和肢体,只有家庭中的细胞 和肢体协调和谐,中国教会也就和美了。无论是爱国 会、教区,还是个人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都  相似文献   

5.
正人生一世,需要吃饭、穿衣、住房、乘车、赡老养幼,有得失之心本很正常。然而,除了适度的得失之心,也得有"分润之心",也就是有能力时,我们必须懂得分利给别人。曾国藩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这个大家庭以祖父母为核心,包括曾国藩的父母、叔父母与其弟弟、弟媳、侄儿、侄女。曾家的经济来源除了土地上的收入,就是曾国藩不定期地从北京捎回的白银。这些白银少则数十两,多则数百、上千两。在曾国藩看来,一个家庭要和睦,那些有能力支撑家庭的人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去除利己心。其次,他给母亲寄了五两银子的零花钱,马上觉得有点不对,因为没有给叔母零花钱,于是嘱咐家中的弟弟给叔母也送上一份。并且立下规矩:以后自己每年给母亲、叔母零花  相似文献   

6.
说起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想彼此之间相处得愉快,减少摩擦和冲突,最好要搭起"四道桥梁"。第一道桥梁是:见面三句话。中国人说,见面三分情。大家有缘相见,为了表达我们的友善,诸如你好、今天很好、今天天气很好,或是你来了、你辛苦了、请坐等赞美的语言,像香水,一滴能使四周弥漫迷人的香气。第二道桥梁是:相逢要微笑。不论是故旧或新交,一张有表情、有笑容的脸孔,使人如沐春风,彼此心无城府地笑谈人间事。一个肌肉紧绷的人,就像一朵失去颜色和香味的花,得不到别人赞赏的眼光。第三道桥梁是:生气慢半拍。如果感觉自己如愤怒的火山即  相似文献   

7.
孟子的"不忍人之心",是其"仁政"思想的价值核心所在。"政治行为"因以人为其行为的对象,故而其自身的正当性与人日常行为的价值源头紧密连接在一起。人因有不忍人之心而后有不忍人之行,有不忍人之行而后有不忍人之政。围绕着这一价值源头,于"君",孟子有着一种道德操守的必然诉求;于"政",这一必然诉求则于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客观化为具体的法令制度;于"民",孟子则本着顺遂人之常情的态度,强调通过制民之产以导民向善。善、德、政三者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是环环相扣的自本至末的逻辑扩充关系。孟子的这一认识,在当今建立法治社会的进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跨入了新世纪。我们的国家随着经济综合实力的发展和飞跃,将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进。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也注重和强调社会的和谐、人类的和睦、自然环境的和合。因此,当代中国既要实现小康社会,又要构建和谐社会,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和谐氛围。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人,只要人认识到和谐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那么,人就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心做起,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正如圣经所载:“心地纯洁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玛5:8)…  相似文献   

9.
教友之歌     
有溪就有清泉淌,有山就有山歌唱。生活柑美歌也多,跟随吾主心欢畅。天色黎明进圣堂,中午喂鸡又牧羊。经济富裕人和睦,天主降福万年长。根多莫让模发霉,钱多莫要胡浪费.常想十诫守四规,独立自主办教会。若不吃饭要挨饿,倘不喝水难解渴。‘二不度诚罪难赦,坚固信德不可缺。有病要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处处事事与人打交道,与人共谋事业,与人一起为社会、教会发展共谋思路,与人一起为祖国的建设献策献计、奋勇贡献。但是在认知识人用人方面,世俗与圣教会的看法绝然不同,我们应当怀着属神的心去对待。教会不看他长像的漂亮与否,也不看文凭的高低,更不是看他的社会交际,重要的是看他的“心”也就是“良心”和素质。所谓“良心”就是灵修属神的心、信仰的爱人的心,向往天主的皈依心。因为心里充满什么,口里就说什么。善人从善库里,取出善来;恶人从恶库里,取出恶来。(玛12:34—35)  相似文献   

11.
李珊 《天风》2022,(9):56-58
心是人全身的总指挥,一个人的心如何,他为人就怎样.心态积极,万事都美.耶稣有一颗全世界最美的心,尽管他在世上受尽人的逼迫羞辱,却以慈爱怜悯之心爱每个人."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约13:1)耶稣付出舍命流血的爱救赎人类,用生命与人另立新约,使罪人重新被父神接纳,与神和好,得到平安和永生.  相似文献   

12.
赵慧利 《天风》2022,(1):41-42
<正>每一段文字都有作者,也有特定的读者或者读者群。圣经每一卷都是圣灵借着特定的作者向读者传递的神的圣言。本文尝试以《腓利门书》为例,探讨圣经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1.文字的使命—使人和睦  相似文献   

13.
上帝的手     
路飞 《天风》2005,(10):F0004-F0004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了庆贺56年诞辰时,岁月如歌,我们祈求上帝眷顾和祝福我们的国家和平、和谐,和睦。全能的上帝,使我们有幸成为上帝的手和脚,当我们为美好的家园服侍和看顾更多人时,我们不仅得到那份服侍的喜乐,同时中国基督徒会为此感恩,上帝选择了我和你的一双手,去成就行善的工作,看顾更多需要服侍的人。  相似文献   

14.
现在,人们一降生大地就有一个家。人人都生活在家庭中。每个家庭都希望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兄友弟敬。但是,家庭是什么时候有的呢?调整家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几千年来,民俗学家、伦理学家都在探究。说法千秋,各领风骚,而从总体来说,家庭及其伦理道德的思想,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相似文献   

15.
母亲情     
夏广路 《天风》1994,(7):20-21
她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扶养了一个被人遗弃三次的残婴,用她的行动,谱写了一曲爱的颂歌——  相似文献   

16.
和谐与永生     
李栋 《天风》2012,(5):16-17
这首诗共有三小节。第一节《当代圣经译本》译为"弟兄和睦地住在一起"。这是早期希伯来人社会生活的状况:兄弟们即便是成家以后,仍然有住在一起的习俗。既然在一起生活,就难免有磕磕碰碰的事。诗歌在这里以对"和睦同居"的赞许,并称这样生活在一起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如此溢美之词,表达出对同处于一个社会、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7.
菩提一叶     
“散心动者尚不能得世间经书工巧等利,何况能得出世间利;故知一切世出世间利,皆以定心故得。”——《成实论》《佛遗教经》中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就是要我们定下心来。止心于一境不使散乱,是为定。戒、定、慧三学,定排在第二,戒能生定,对于定来说戒很重要。生活中忙忙碌碌,是因为有所求。人活着总是有所求的,这当然不错,但有时候这种求并不完全是因为本人确实需要,而是因为别人有。现代工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这种发展使人眼花擦乱,人家有的不可能自己都有,心自然就定不下来。要真做到定,就得戒。戒什么?戒一个贪字…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京东回乡穆斯林谱写出了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的乐章。与北京通州区一河(潮白河)之隔,有一个小县城——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素有京东回乡之称。全县11万多人口中,回族有2.5万人。回族有围  相似文献   

19.
孙宏赦 《天风》2009,(8):58-59
道成肉身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成就和睦的事,使神在基督里悦纳卑微的人类,使人类进入他的祝福中。从漫长的教会历史来看,“合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教会的健康发展。早在耶稣时期,门徒们就因为权位争论过,因此主将要离开世界的前夕,向天父祈祷说:“我不但为这些人(包括门徒)祈求,也为那些因他们的话信我的人祈求,使他们都合而为一……像我们(圣子与圣父)合而为一……”(约17:20—26)。  相似文献   

20.
智慧语丝     
1.当一个人喜爱梭鱼跳跃的水声时,他是个诗人;当他知道了这不过是强者追赶弱者的声音时,他是个思想家。2.有一个聪明的人,就有一千个糊涂虫;有一句至理名言,就有一千句蠢话。——契诃夫我们都是人,人的可悲是人都自私,人的可喜是人都是人。"自私"使我们总是先从自己的角度想事情,"人都是人"让我们能用自己的心想别人的心。——刘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