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辉 《哲学动态》2022,(11):81-91
事件问题是马里翁现象学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在马里翁的讨论中,从广义来说,事件不再只是某类充溢现象,而是界定了一种优先于对象模式的现象显现模式,即现象的自身自主显现。就其显现机制和现象特征来说,与处于因果律规定之下的可预见的对象不同,事件超越因果律而不可预见地自身自主发生。马里翁指出,事件确证了现象的自身被给予性的绝对优先性,它需要依据无限解释学而被理解。马里翁的事件现象学一方面确保了现象显现的权利,开放了现象和现象学的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其神学化的解释倾向,它也造成了现象之可能性的压抑。  相似文献   

2.
在胡塞尔之后,现象学经历了种种分叉式的理论演变,这些演变几乎构成了现象学特有的理论常态。其中法国现象学所进行的理论拓展,特别是以马里翁为代表的"新现象学"尤为突出。马里翁的"被给予性现象学"凭借"过剩""过多""充溢"等基本概念,对于"现象"实施了扩展性的"突破"。基于现象的自我被给予性的优先原则,以及现象的膨胀与主体的位移,马里翁出离了胡塞尔的理论性经验并进入了无穷的启示性经验。本文旨在说明,马里翁的"充溢现象"理论不仅扩充了经验,而且对主体固有的位置作出转换。而批评者所指责的"神学转向"不过是其走向可能世界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3.
可见者与不可见者的关系问题是马里翁重点关注的一个现象学问题。他从其被给予性现象学出发,以被给予物界定可见者,将不可见者划分为可见性匮乏的未被见者和可见性过剩的绝对不可见者。以此为基础,马里翁讨论了可见者与不可见者的两种关系模式:偶像和圣像。偶像是自我的外观。在偶像中,可见者独自显现,不可见者服务于可见者,或者被还原成可见者,但自身不显现;圣像是他者的面容。在圣像中,不可见者作为他者绝对不可见的凝视嵌入可见者,成为显现的重心,并就其自身而显现。马里翁的相关讨论引起了"神学转向"的指责,虽然他否认这一指责,但这些讨论仍有神学观念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4.
尹兆坤 《哲学动态》2022,(11):73-80
充溢现象是马里翁被给予性现象学中最重要的概念,这一现象在根本上是通过解构康德和胡塞尔的直观与概念这组范畴得来的。并且,马里翁在解构康德与胡塞尔的理论时,实际上也确证了其中蕴含的一些内容与结构。正是基于直观与概念的对立,马里翁从可能性与现实性上均给出了充溢现象的基本形式。最能确证其被给予性现象学之原则的是启示现象。尽管启示现象已经超出了直观与概念这组范畴,这种超出根本上仍处于马里翁与胡塞尔、海德格尔就现象学基本问题所进行的争执之中,理解了该争执就能更好地确认马里翁在现象学上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马里翁的被给予性原则是其现象学的根本原则,他在新康德主义与现象学的被给予性问题传统下,批判性地提出了被给予性原则.而要理解这一原则,首先要澄清其现象学中被给予性与现象的间隔问题,这一"间隔"根本上处于新康德主义的"被给予性与存在者之间隔"这一问题域中.该间隔指出了自身给予与自身显示的不对等性,而这种不对等性产生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6.
肉身(身体)及其与自我的关联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现象学议题,而马里翁又是相关讨论的主要代表。通过重读笛卡尔、胡塞尔等哲学家的文本并揭示其内在张力,马里翁确立了以感觉性为本质特征的肉身的不可怀疑性及其相对于理性的优先性,进而揭示出肉身是自我最原初的形象。同时,通过严格的现象学分析,他揭示出,肉身自身感发自身,它超越任何关系和视域的限制,而显现为绝对的充溢现象,它完成了自我的实际性和彻底个体化,将自我给予为被赠予者。根据他的讨论,从知觉功能来看,肉身最终会导向彻底的唯我论,但从其爱欲功能来看,自我的肉身既能通向他者的肉身本身,又能保持自身的绝对个体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围绕现象学能否作为第一哲学这一热点问题,展现了多米尼克·雅尼科、马克·里希尔与让-吕克·马里翁之间的争论.雅尼科忠实于现象学还原的观念,反思它具体给予我们的意义关联,坚决反对将现象学作为第一哲学,而提倡一种极简主义的现象学.马里翁则从尝试设置对现象的范畴分析之基础出发,进一步澄清现象学的偶然性的特异性,在现象学的意义上使另一种第一哲学的轮廓清晰可见.但是,马里翁的给予现象学暗示着只有一种把握凭自身出现和显示的现象的可能方式,这是为里希尔所不能赞同的,里希尔自发的意义构成的现象学在此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辨析焦点是现象学研究中新近发生的两个转向——神学转向和科学转向。我们将首先讨论现象学的神学转向与科学转向的各自意涵与共通背景。接着我们从现象学传统外部论证这两种转向归根结底是思辨转向,并从现象学传统内部提出还原问题。随后本文将概括现象学还原的诸多可能道路,尤其是检验马里翁的"神学转向"及其同现象学还原的关系。进一步在细读海德格尔有关文本的基础上检视马里翁的"第三还原"学说。在批判性总结海德格尔有关学说之后,本文将给出神学转向与科学转向的真正现象学理由。  相似文献   

9.
现象学的最终抱负是重建第一哲学。胡塞尔曾试图以超越论现象学这一经典现象学的形式实现这一抱负。但马里翁认为,经典现象学的三条原则各有其局限性,并不能保证现象学承担第一哲学的使命。他提出"有多少还原,就有多少被给予"的新原则作为最终原则。这一原则确保了"被给予性"才是第一哲学所孜孜以求的首要者或开端。因此,真正能充当第一哲学的乃是被给予性现象学。  相似文献   

10.
仲霞 《世界哲学》2017,(3):13-19
爱成就了哲学的起源,却又在西方哲学史中被逐渐遗忘,马里翁意欲重构爱的现象学。爱具有优先性地位,它先于思与存在,是更伟大的理性。爱不能被对象化,给予性是研究爱的可行性道路,爱成为自由被给予的礼物,喜欢去爱的决定将自我标志为爱洛斯者。爱赋予他者以优先性,他者的凝视对其自身不可见,它呼唤我的凝视,在相互凝视的平衡中勾勒出爱的定义,爱成为不可见凝视的交错。最终爱是肉的相遇。我从他者那里接受我的肉,这是自身给予性的彻底化。我现象化他者的肉,使他者作为面容成为可见,这是他者之肉的现象化。爱甚至无需自我而自动开启爱洛斯化进程,这是对形而上学自我概念的修正。不过马里翁的爱的现象学在开拓之余,也面临无法解决的困境,需要对其加以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11.
马里翁认为,在现象学发展史上出现过两次还原和三条原理,但仍遗留下来大量棘手的问题和内在的困难,为此必须进行第三次现象学还原即"给予性还原"并相应地提出现象学的第四条原理即"还原越多,给予越多"。马里翁的这一思路及其相关论证受到雅尼考、德里达、罗恩斯利、德普拉和贝努瓦等人的质疑和批判。本文认为,对胡塞尔直观概念的准确理解是正确理解各方观点的关键所在。以此为基础,文章一方面对各方的反对意见作了分析和批评,为马里翁的思路进行了辩护,另一方面在指明马里翁第三次还原和第四条原理的突破性意义的同时也对其中所具有的局限性作了深入的揭示。  相似文献   

12.
尹兆坤 《哲学研究》2023,(10):96-105
现象学在开端时期就要求成为第一哲学,并且这种要求也贯穿于整个现象学运动,是现象学发展的根本动力。胡塞尔的直观原则、海德格尔的存在原则、马里翁的被给予性原则、费加尔的空间性原则,都是对现象学作为第一哲学的争论之表现。其最新表现是马里翁与费加尔对于现象学最终原则的争执。本文以被给予性与空间性为参照,考察两人的理论中何者可以作为现象学上的最终原则;或者不存在最终原则,高于现象学作为第一哲学之现实性的,是现象学作为第一哲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魏琴 《哲学研究》2023,(11):108-117
马里翁认为,谈论解释学必须从“给予性”这一现象学的最终权威开始。现象学对“给予性”的强调不仅没有像很多批评者所认为的那样取消解释学,反而从现象学的维度赋予了解释学一种根本的“现象化”功能,即试图弥合现象之“给予”与“显现”之间的间隔。具体来说,解释学至少从四个方面“介入”了给予性现象学,使得不同的现象性模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给予性的“溢出”最终要求一门“不可穷尽的解释学”,充分说明“给予越多,解释越多”。  相似文献   

14.
神学的核心问题是关于上帝的问题.从现象学的视域出发探讨神学的问题,不是用现象学的方法来处理神学研究的对象,而是在不断的悬置过程中,使得神学从各种偏见和先见中解放出来,让神学的问题自身来显现自身.现象学神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思考上帝如何在其自身之中显现自身.海德格尔、列维纳斯、马里翁、克尔凯郭尔和奥古斯丁的现象学神学思想,以...  相似文献   

15.
马里翁(Jean-Luc Marion)是继德里达之后法国新一代现象学家。他于1989年出版的《还原与获赠》,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现象学的新思路。现象学把康德提出的“形而上学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变换为“事物是如何出场的”问题。从胡塞尔到马里翁,围绕着这个“如何”,留给我们一笔十分宝贵  相似文献   

16.
黄作 《世界哲学》2017,(4):67-74
马里翁先生在其近作《论笛卡尔的受动性思想》中认为笛卡尔的"吾身"概念是《第六沉思》的一条暗线,有助于最终赢回一开始受到怀疑的外部世界,不过,当他把"吾身"等同于"肉"这一当代现象学的新宠时,又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争议。我们发现,《第六沉思》中的一个文本恰恰可以把"吾身"视为"肉"的前提,从而进一步支持马里翁先生的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7.
尼采哲学同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勒-庞蒂等为代表的现象学有着很多共识。首先,尼采哲学同现象学一样抛弃了现象与本体或"物自身"的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肯定了现象是唯一的实在,并认为现象就是权力意志;其次,尼采认为权力意志是具有赋予和创造意义的"意向性"特征;最后,尼采还承认权力意志的意义赋予或创造具有时间性的视角特征。从这些共识来说,尼采哲学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现象学。但是,尼采哲学不只有现象学的一面,还包含了谱系学的一面。作为一个谱系学家,他否定了现象学的"明见性"原则以及对于"起源"的追求,而是认为任何"起源"都是历史性的,都是权力意志的偶然产物。从这一点来说,尼采哲学同时包含了超出现象学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8.
礼物现象学的可能性建立在直观、被给予和礼物的关系上。德里达在《声音与现象》中将直观等同于被给予,从而在《给予时间》中对礼物进行了解构,取消了礼物现象学的可能性。德里达在《论礼物》中把礼物与被给予性分离开,进一步强化了礼物的幽灵性特征;马里翁在《还原与给予》中把直观与被给予分离开,从而在《既与》和《论礼物》中从逻辑理路和现实案例两个方面捍卫了礼物现象学的可能性,将被给予性与礼物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两位现象学家的每一步思考都得益于彼此的文本对话或直接交锋,本文依据文献再现了这个精彩纷呈的思想争执过程并思考其对于当代现象学运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与纯粹形式自我不同的是,超越论意义上的习性自我既具有形式先天的特征,又具有质料先天的特征。从胡塞尔建立现象学的精神科学的主题看,这种习得的"经验"不属于一种自然主义的后天经验,而是一种超越论现象学的明见性经验。因此,习性自我的引入对于超越论现象学的根基仍然具有最终的有效性。在引入超越论的发生现象方法之后,习性自我仍然属于"纯粹自我"。习性自我之所以能保持其自身的统一性,不仅基于时间意识体验流的自身构造,而且基于意志这种积极动机的引导。由于意志不仅具有自身规定的特征,而且是一种持续连贯的积极的自我意识行为,因此伦理人格就是意志塑造的理性自主的和具有自身统一性的习性人格。  相似文献   

20.
针对学界有关存在论差异开端的争议,马里翁区分了存在论差异的三种内涵:两种不同存在者及其存在方式之间的差异,以及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在此区分的基础上,马里翁提出,《存在与时间》论及的是前两种差异,对第三种只作了形式上的勾勒。但是马里翁没有看到,海德格尔有关"上手状态"与"在手状态"的区分可以视作存在论差异的思想原型,因此存在论差异的思想已经展开。"上手状态"与"在手状态"的区分是通过一种指引联络的"扰乱"而引入的。通过重新审视与追问此"扰乱"的可能性,我们将对存在论差异的"开端"及其思想实情,获得新的理解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